[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8740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1 狂证火盛伤阴证,主要损伤的脏腑是(A)心、肺(B)肺、肾(C)肝、肾(D)心、肾(E)脾、胃2 下列各项,不属癫狂初期治则的是(A)理气解郁(B)畅达神机(C)降火豁痰(D)化瘀通窍(E)滋阴养血3 癫证痰气郁而化火,可转化为(A)痫证(B)厥证(C)狂证(D)郁证(E)痴呆4 狂证之痰火扰神证,若痰火壅盛而舌苔黄垢腻者,首选方剂是(A)癫狂梦醒汤(B)生铁落饮(C)甘麦大枣汤(D)朱砂安神丸(E)礞石滚痰丸5 狂证之火盛阴伤证,若心火亢盛者,可加(A)孔圣枕中丹(B)生铁落饮(C)温胆汤(D)朱砂安神丸(E)礞石滚痰丸6 痫病的主要病理因

2、素是(A)风(B)寒(C)火(D)痰(E)瘀7 强调痰迷心窍引发痫病的医家是(A)朱丹溪(B)王清任(C)巢元方(D)陈无择(E)张仲景8 痫病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与下列各项程度有密切关系的是(A)痰聚气逆和蔽阻清窍(B)痰瘀内阻和蒙蔽清窍(C)体质的强弱和正气的盛衰(D)痰瘀阻窍和风痰蔽阻(E)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9 下列各项,不属痫病病因病机的是(A)先天因素(B)外感六淫(C)七情失调(D)脏腑失调(E)脑部外伤10 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移时可自行苏醒,缓解期平如常人,并反复发作者见于(A)厥证(B)郁证(C)痴呆(D)痫病(E)痉病11 痫病与

3、中风的共同点是(A)突然仆倒,昏不知人(B)四肢抽搐,有怪叫声(C)半身不遂,口舌歪斜(D)口吐涎沫,两目上视(E)言语謇涩,偏身麻木12 痫病,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黄,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13 痫病,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14 痫病,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15 痫病,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发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史,病性属(A)风(B)痰(C)热

4、(D)瘀(E)燥16 各型痫病在用药时均应适当加入(A)重镇潜阳、平肝化痰之品(B)清泻肝火、豁痰息风之品(C)益气养血、健脾化痰之品(D)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之品(E)开窍定痫、涤痰息风之品17 痫病在发作时应(A)立即鼻饲给药(B)可灌服安宫牛黄丸(C)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D)针刺或搐鼻以促苏醒,再投他药(E)宜补虚以治其本17 患者张某,女性,16 岁。“癫痫” 病史半年,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病情较轻时 10 天左右发作 1 次,严重时每日发作,现病人易怒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18 其辨证分型是(A)风痰闭阻证(B)痰火扰神证(C)瘀阻脑络证(D)心脾

5、两虚证(E)心肾亏虚证19 其治法是(A)补益气血,健脾宁心(B)补益心肾,潜阳安神(C)活血化瘀,息风通络(D)涤痰息风,开窍定痫(E)清热泻火,化痰开窍20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六君子汤合归脾汤(B)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C)通窍活血汤(D)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E)定痫丸20 患者张某,女性,69 岁。素有“脑动脉硬化” 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 3 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伴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21 其诊断及辨证分型是(A)癫证、痰气郁结证(B)癫证、心脾两虚证(C)痴呆、髓海不足证(D)痴呆、脾肾两虚证(E)

6、痴呆、痰浊蒙窍证22 其治法是(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E)通阳泻浊,豁痰宣痹23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温胆汤加减(B)涤痰汤加减(C)还少丹加减(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E)七福饮加减23 患者李某,女性,50 岁。心律失常病史 10 余年,近 5 天内加重,症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24 该患者的辨证分型为心悸中的(A)心血不足证(B)心虚胆怯证(C)阴虚火旺证(D)心阳不振证(E)痰火扰心证25 其治法是

7、(A)滋阴清火,养心安神(B)温补心阳,安神定悸(C)镇惊定志,养心安神(D)补血养心,益气安神(E)清热化痰,宁心安神26 治疗方剂是朱砂安神丸合(A)归脾汤加减(B)安神定志丸加减(C)黄连温胆汤加减(D)天王补心丹加减(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27 若患者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可加服(A)天王补心丹(B)六味地黄丸(C)麦味地黄丸(D)知柏地黄九(E)金锁固精丸28 若患者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A)六味地黄丸(B)天王补心丹(C)朱砂安神丸(D)酸枣仁丸(E)安神定志丸28 A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的心绞痛B无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发生的心绞痛C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绞痛D心尖部针刺样疼痛,

8、部位不固定,持续数分钟E胸骨后压榨感持续数小时29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30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特点是30 A低脂、易消化、富营养、忌过饱过饥B低盐、低热量、易消化饮食C低脂、低盐、食勿过饱D低糖、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E低盐、高热、高蛋白饮食31 心律失常病人的饮食特点应32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饮食特点应32 AP 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出现在 QRS 波群之后B常没有 P 波,如有 P 波,则 P 波与 QRS 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CP 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房颤波(简称为 f 波)D窦性 P 波,P P 间隔一般规律EP 波消失,代之以连续性锯齿样扑动波(或称 F 波)33

9、 室性心动过速的 P 波常表现为34 心房颤动的 P 波常表现为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狂证为火郁、痰壅、热瘀,久延心肾阴伤,水不济火,而致阴虚火旺。【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8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外感六淫是诱因。【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0

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痫病急性发作时应立即抢救,豁痰、开窍、醒神、止抽搐,迅速针刺人中、内关等穴并用搐鼻散搐鼻。【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1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

11、据症状其辨证分型为痫病之痰火扰神证,治以清热泻火、化痰开窍之法,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症状其辨证分型为痴呆之痰浊蒙窍证,治以豁痰开窍、健脾化浊之法,代表方为涤痰汤加减。【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阴虚火旺之心悸,若兼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是在阴液亏虚基础上以相火妄动更为显著,治疗应在滋养阴液的同时,重用清泻相火之品,故以知柏地黄丸最为贴切。【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3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心系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