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89027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学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15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158 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1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死于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 )(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 人干扰素分为_、_、_三型,分别是由_、_和_产生的。3 破伤风梭菌可产生_和_两种毒素。4 依据毒性作用的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_、_和_等。5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各种_,侵入人体后可寄生在_细胞内。三、简答题6 Dane 颗粒结构组成?7 简述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机制。8 简述伯氏疏螺旋体的致病性及免疫性。9 简述炭疽芽孢杆菌的防治原则?四、论述题10 试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

2、病机制。五、A1 型题11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Dane 颗粒抗体(B) HBcAb(C) HBsAb(D)DNA 多聚酶(E)e 抗原12 青霉素、头孢霉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A)破坏磷壁酸(B)裂解黏肽的聚糖骨架(C)损伤细胞膜(D)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E)抑制黏肽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13 下列哪种不是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一 FJV 能生长的原因( )(A)缺乏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B)缺乏触酶(C)缺乏过氧化物酶(D)缺乏呼吸酶(E)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14 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A)Edward Jenner(B) Lo

3、uis Paseur(C) Robe Kock(D)Walter Reed(E)Antony van Leeuwenhoek六、A2 型题15 患者,女,9 岁。初起有咽痛,鼻塞,l 天后突发寒战、发热、头痛。入院检查:T 40,脉搏 120 次分,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全身可见瘀斑、瘀点。疑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脑脊液生化反应(B)进行血清学检查(C)皮肤淤斑、淤点涂片找细菌(D)血涂片找细菌(E)呕吐物检查七、B1 型题15 A.Sabouraud 培养基小培养 B.Aabourand 培养基大培养 C.Korthof 培养基 D.SS培养基 E

4、.鸡胚卵黄囊培养16 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常用( )17 分离鉴定肠道杆菌常用( )八、X 型题18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的组成包括( )(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脂质双层(D)交联桥(E)磷壁酸19 衣原体与细菌的相同点( )(A)含有 DNA 和 RNA(B)具有细胞壁(C)有核蛋白体(D)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E)二分裂方式繁殖九、C 型题19 A.H 抗原 B.K 抗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20 与抗吞噬作用有关( )21 2.大肠埃希菌具有的抗原( )22 伤寒沙门菌具有的抗原( )23 痢疾志贺菌具有的抗原( )综合练习试卷 158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5、 坏疽较大范围的坏死继发腐败菌的感染所出现的特殊形态学改变,分干性、湿性、气性坏疽三种。 【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无异物、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形成瘢痕规则、整齐、小、线状。【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问变性肿瘤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恶性肿瘤。【知识模块】 综合二、简答题4 【正确答案】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PaCO 2、HCO 3-,pH 明显降低;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PaCO 2 、HCO 3-,pH 明显升高。【知识模块】 综合三、A1 型题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6、综合6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四、X 型题12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A,E【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C,D,E【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A,B,C,E【知识模块】 综合五、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1. 上消化道出血(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急性反复呕新鲜血,黑便。2失血性休克:失血史,休克综合征,血压,神志清一意识模糊(1-2)

7、。 分析讨论: 本例特点:老年男性,病史 4 年,急性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后反复呕新鲜血,输血血压纠正后加重,血管栓塞无好转,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出血 60 岁以下死亡率 10,60 岁以上死亡率 305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本例呕血为主,反复呕出新鲜血,分析出血在上消化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与黑便,以及大量出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一般而论,幽门以下出血时常引起黑便,而幽门以上出血则兼有呕血。 本例确定出血部位在上消化道。关于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如下:消化性溃疡:为第一位原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 3050。胃镜检查已排除溃疡。

8、胃黏膜病变:无肝病的病人胃黏膜病变可占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原因,药物引起的大出血少,胃镜下可见滴血,胃镜检查未见黏膜病变,不支持。肝病门脉高压:无肝病史,胃镜检查无食管静脉曲张,可除外。 上消化道憩室及恶性肿瘤:胃镜应有相应的改变,本例也可除外。临床少见原因引起的出血:胃黏膜血管发育异常(恒经动脉出血)及胃食管反流导致食管病变出血,食管裂孔疝病人容易出现胃食道反流,胃酸侵蚀食管导致食管炎及溃疡,食管溃疡可侵及大血管和胰腺,侵蚀穿破大血管可导致出血,侵及胰腺可致剧烈腹疼。 失血性休克一般在 15 分钟内快速大量失血超过总血量的 20左右(约 1000m1)时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果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 50,会很快导致死亡。失血后是否引起休克,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可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来判断: SI=HRSBP(每分钟心率收缩压 mmt-tg) SI=05,说明正常或失血量【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