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90757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A)史论(B)奏疏(C)小说(D)辞赋2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A)天命(B)人事(C)人才(D)伶官3 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是(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梅尧臣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 “满招损,谦得益”(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

2、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6 最能切中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论点的一组对应词语是(A)兴盛与衰败(B)天命与人事(C)自满与谦虚(D)忧劳与逸豫7 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一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强调得天下困难而失天下容易(B)强调 “得” 、“ 失”都是人事决定的(C)否定 “得” 与“ 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8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典范,其作者是(A)苏轼(B)欧阳修(C)白居易(D)柳宗元9 下列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李白(B)辛弃

3、疾(C)王安石(D)杜甫10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的驳论文?(A)奏疏(B)书信(C)辞赋(D)小说11 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12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征利” 的观点时,所持的理论依据是(A)“受命于人主 ”(B) “举先王之政”(C) “为天下理财”(D)“度义而后动 ”13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14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之迁”的典故,主要是为了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的(A)侵官(B)拒谏(C)致怨(D)征利1

4、5 答司马谏议书的写作背景是(A)王叔文变法(B)王安石变法(C)戊戌变法(D)诗文革新16 主张文章应该“ 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欧阳修二、古文阅读题16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7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 原:18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8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

5、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9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告:20 将“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成现代汉语。20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1 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句中画线字的含义。组: 函:22 这段文字的论

6、点是什么?23 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3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 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4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举: 莫:25 将“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译成现代汉语。26 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7 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8 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9

7、这段文字在论据上有何特点?29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 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30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聒: 见: 视遇:31 将“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译成现代汉语。32 将“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成现代汉语。32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天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

8、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 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33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举: 辟: 壬:34 将“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译成现代汉语,并回答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一共有几条 ?35 将“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成现代汉语。36 作者立论的原则是什么?37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37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

9、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38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胥: 膏泽: 事:39 将“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译成现代汉语。40 将“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译成现代汉语。41 将“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作者用 “盘庚之迁”说明什么问题?42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反驳了什么观点?43 划分这一段文字的层次结构。专升本语文(议论文知识)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

10、【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

11、文知识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二、古文阅读题【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7 【正确答案】 原:推究本源。【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8 【正确答案】 开宗明义,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19 【正确答案】 告:祷告、祭告。【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0 【正确答案】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 1【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1 【正确答案】 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头颅 组:原指丝绳或丝带,此泛指绳

12、索。 函:木匣,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装起来。【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2 【正确答案】 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3 【正确答案】 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即将唐庄宗兴国之盛与亡国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4 【正确答案】 举:全部。莫:没有人。【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5 【正确答案】 本人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6 【正确答案】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 这两句话是作者从理论上分析庄宗成败的原因“满招损,谦受益” 之后总结出的

13、历史经验,照应了开头提出的论点:王朝兴亡决定于人事。【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7 【正确答案】 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 这两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同上题。【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8 【正确答案】 引证法: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受益” 来概括庄宗成败的经验教训。 例证法: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例子。 对比论证法:凸显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的变化,从而强调了“忧劳” 和“逸豫”所带来的不同后果。【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29 【正确答案】 理论论据:书日“满招损,谦受益” ;事实论据: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然后又从

14、史实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为理论总结。【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0 【正确答案】 聒:声音嘈杂。 见:被。 视遇:看待。【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1 【正确答案】 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缘由,希望或许得到您的原谅。【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2 【正确答案】 这是因为我们在治国的根本方法上存在着很多差异。【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3 【正确答案】 举:称举,宣扬。 辟:排斥,抨击。 壬:同“任” ,指花言巧语。【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4 【正确答案】 这次您用来指教我的。 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一共有五条: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15、、致怨。【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5 【正确答案】 至于召来很多怨恨诽谤,那是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6 【正确答案】 总的立论原则是名实相符,而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7 【正确答案】 作者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了反驳。【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8 【正确答案】 胥:与,相与。 膏泽:作动词用,给予恩惠。 事:用作动词,做的意思。【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39 【正确答案】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日子不是一天了。【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0 【正确答案】 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作为美德。【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1 【正确答案】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了他的计划。作者用“盘庚之迁 ”表明自己不会因为 “怨诽之多”而改变变法的决心。【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2 【正确答案】 反驳“ 天下怨谤 ”的观点。【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43 【正确答案】 此段文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到“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分析怨谤产生的原因;第二个层次借“ 盘庚之迁 ”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知识模块】 议论文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