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0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地质学和胚胎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2 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 )(A)物质的(B)不变的(C)精神的(D)发展的3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持续性(B)无限性(C)不可逆性(D)绝对性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
2、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5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6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科学实验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D)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7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 源” 和“流”的关系8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阶级压迫关系(B)血缘亲族关系(C)社会生产关系(D)
3、政治思想关系9 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10 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A)感性认识的范畴(B)理性认识的范畴(C)对事物现象的反映(D)真理性认识的形式11 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 )(A)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D)自由与必然的统一12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 )(A)官僚资本(B)民族资本(C)买办资本(D)封建剥削制度1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4、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14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5 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B)资产阶级政权(C)城市买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D)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政权16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民族资本主义(C)官僚垄断资本主义(D)个体经济17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积极防御的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5、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18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 “一化三改” 、“ 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符合当前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19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D)加强党的组织建设20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 )(A)有理、有利、有节(B)全国反击(C)不要四面出击(D)针锋相对21 1953 年至
6、 1956 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2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3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坚持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
7、继承和发展关系24 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D)巩固执政地位25 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8、27 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2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 的目标是指(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C)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四位一体(D)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四位一体2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9、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3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31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与法律监督(B)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C)政治协商与合作共事(D)团结合作与舆论监督32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 )(A)宗教与国家分离(B)实行宗教自管(C)宗教信仰自由(D)限制宗教发展3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事求是34 我国经济特区的“ 特” 在于实
10、行特殊的( )(A)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B)社会文化制度(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D)科技教育制度35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 )(A)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团结与合作(C)民族平等(D)民族自由二、简答题36 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37 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8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征。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四、论述题4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0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1、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 世纪上半期,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代表性成就,为从哲学上概括物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故选“D”。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概念及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认为肚界是物质的,即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时间流程的前进方向是确定的,它不可倒转,这就是时间的一维性,即不可逆性,故选“C”。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12、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未超出度的范围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是质变。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读书以及其他方式学习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经验。所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
13、流”的关系。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其中,经济关 I 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在所有社会关系中是最基本的关系,选项“A”、“B”、“C”、“D”都是社会关系中的具体内容,但只有“C” 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决定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故选“C” 。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需要分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故选“B”,排除“A”。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价值
14、包括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个人价值(社会对个人正当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也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B”符合题意。“A”是人性内容的统一, “C”是两个文明的统一,“D”与题干无关。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时期,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的靠山,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及国民革命失败后,我国建立的国民党新军阀统治,都是城市买办资本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此,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13 【正确答案】 A
15、【试题解析】 历史知识,要记住。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历史知识,要记住。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同北洋军阀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选“C”。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内逐步形成的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成为买办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它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处于敌强我弱、敌攻我守的态势,为人民军队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即为了反攻和进攻
16、的防御。它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的核心思想,故选“A”。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因此,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而且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党内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特别是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
17、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内容,要记清、记牢。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53 年至 1956 年,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还没有确立,还属于过渡时期,所以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间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一开始就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8、。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项“A”完全不符合题目要求,“B”、“C”内容不全面,只有“D”符合题意。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闺家的前途命运。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的原因。“C”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是否清楚地掌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界限,即时间跨度。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跨度的起点,这样就排除了“A” 、“C” 选项;既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它的终点也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D” 选项也排除了。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是: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故选“D” 。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
20、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C” 、“D”是除了按劳分配以外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分配方式。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注意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区别,都要记清楚。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知识,要准确记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
21、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故选“D” 。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容易混淆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其“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故选“C” 。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回答本题时特别要注意区分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A”、“C”的内容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D”不切题意,“B”民族团结与合作才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二、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在相对静止
22、状态的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2)承认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就看不到事物的确定性,就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界线。(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理解运动。37 【正确答案】 (1)1953 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其核心内容是“ 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
23、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3)二者互相联系和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38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一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即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它的特征主要是:统一性,即我国的市场体系必须是全国统一的市场,商品交换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则进行,但是,统一市场的形成并不排斥发展区域市场,并且区域市场的发达和开放
24、是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基础。开放性,即市场不仅对内开放,而且对外开放,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尽可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以达到更有效地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竞争性,即市场应成为保护企业竞争的场所,要限制和防止垄断的产生,理顺价格体系,保护公平竞争。有序性,即市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秩序化,它包括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化、市场体系环境的完善化,也包括市场交易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正确答案】 错误。(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它只是阶级社会的现象,不是一切社会的现象,因而它仅仅是阶级社
25、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同时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3)在不存在阶级的社会里,不存在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0 【正确答案】 正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而文化是一个包括教育和科学事业在内的内容广阔的领域,广义的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内容基
26、本上是互相涵盖的;从目的和功能来看,文化和精神文明都以人为对象,都是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此,就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目的、功能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四、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7、都得到高度的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能够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