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 ( )。(A)示范性(B)创造性(C)连续性(D)个体性2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3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这句话表现出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示范性(C)持续性(D)长期性4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包含的两个层次为( )。(A)现实性与理想性(B)个性与共性(C) 般性与特殊性(D)形式与内
2、容5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 白板说 ”体现了人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 ( )。(A)内发论(B)外铄论(C)内外因交互作用论(D)多因素论7 有大器晚成者也有少年早慧者,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阶段性8 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其教育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
3、论(B)教育万能论(C)环境决定论(D)二因素论10 人的身体发展遵循“ 由中心向周围发展 ”的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差异性二、判断题11 德育的主体是教育者。12 在德育过程中,尊重信任学生就不要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13 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三、简答题14 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6 谈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17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四、论述题18 为什么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过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五、材料分析
4、题19 在王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姓徐的同学很聪明,但自我约束力很差,经常迟到。一次,这位同学像往常那样又迟到了,王老师在教室门口拦住了他,不让他进教室。王老师看到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禁火冒三丈,恶狠狠地批评他,言语中还带着一些侮辱人格的话。当时,徐同学就与王老师吵起来,说王老师侮辱了他的人格。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被校长看到了,校长把徐同学叫到一边,很和气地对他谈了一些什么。徐同学起初很生气,后来渐渐平静下来了。课间的时候,徐同学向王老师表示道歉,他的道歉反而让王老师感到不好意思。王老师不由自主地对徐同学说:“老师那样粗暴地对待你是不对的。” 此后,王老师对自己过去常常用粗暴方式处理学生问题的
5、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后与学生的交往中,王老师也渐渐学会了对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现在徐同学正在大学读书,每年暑假回来都去看望王老师。两个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个案例,并阐述你所获得的启示。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B二、判断题11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德育的主体。而
6、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也包括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因此,德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12 【正确答案】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但并不能尊重信任学生就对其没有任何要求。尊重信任是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严格要求是促使学生转化的外部动因,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将严与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育者的德育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13 【正确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强调五育之间全面发展
7、,并非要求德智体等五个方面平均发展。一是指五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上的差异;二是指不同的个体也可以并且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特征,并非人人都要在各个方面达到同等的发展,而是要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三、简答题14 【正确答案】 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应做到:树立正确学生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发扬教育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平等待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15 【正确答案】 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涵义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结合的
8、人;人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生产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决定着人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分工是影响人的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消灭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6 【正确答案】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获得知识,并开发智能,发展个性的教学思想。其作用表现在:(1)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3)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4)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传递科学
9、信息。(5)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启发式教学的贯彻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17 【正确答案】 知、情、意、行是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应注意发挥各要素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过程。从知到行具有规律性的联系,但这四个因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 或“理通情不通 ”,或知行脱节等。这就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从知到行的一般教育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可以从知、晓之以理作为开端,也可以从情感陶冶、动之以情开始,或从
10、磨练意志、持之以恒入手,或从训练行为,导之以行入手,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四、论述题18 【正确答案】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转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这种心理内部矛盾就有受教育者对当前道德要求的反映与现有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思想品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当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接受的态度时,外部的要求就会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动机。并选择行为的方式,在活动中,这种动机就转化为行动。对外界教育影响采
11、取中立或排斥的态度,外界影响也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留下痕迹,或者使原来的道德心理结构更加巩固,或者引起对原有结构作某些调整。所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教育者要注意做到:(1)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运用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育者的“ 自我运动 ”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2)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要善于抓住思想矛盾转化的契机。五、材料分析题19 【正确答案】 该案例体现的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的学说”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合理地继承前人思想观点和不断研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师生关系的学说。这种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启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教育,教育活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结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子矛盾的主要方面,教育的内容、方式、进程,是由教师而不是学生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是由教师教会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乃至社会态度和价值观,主要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