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91071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尔伯格采用_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_个水平。 ( )(A)对偶故事法 四(B)两难故事法 三(C)两难故事法 四(D)对偶故事法 三2 皮亚杰认为,( )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A)10(B) 9(C) 12(D)183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体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附属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4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 )(A)学习需要(B)自我效能感(

2、C)成就动机(D)学习动机5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6 迁移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教学质量7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 )(A)直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劝说(D)情绪唤醒8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说的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9 以下不属于

3、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的是 ( )(A)配合运用正反例(B)正确运用变式(C)科学地进行比较(D)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10 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不断的练习期间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 )(A)过度学习期(B)高原期(C)疲劳期(D)潜伏期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说的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 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是 ( )(A)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B)学好普通话可以得到别人的羡慕(C)学好普通话将来可以在比赛中获奖(D)喜欢听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13 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行为是 ( )(A)为了不被老

4、师批评,上课认真听讲(B)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勤奋学习(C)为了暑假能跟随父母出去旅游,认真复习功课(D)为了解飞机起飞原理,乐此不疲地搜集相关书籍和网页14 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 )(A)操作整合(B)操作熟练(C)操作定向(D)操作模仿15 ( )是形成技能的必由之路。(A)知识(B)能力(C)练习(D)模仿16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 这句话强调的是 (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B)示范(C)练(D)反馈17 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过程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

5、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C)生理极限(D)及时反馈18 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9 品德即 ( )(A)思想品德(B)道德品质(C)人品(D)素质20 品德由个人的( ) 来体现。(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1 中学生陈磊经常上课迟到,新学期的他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仍无法克服赖床,结果还是时常迟到,教师在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 (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6、二、填空题22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23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的接受学习。24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_提出的。25 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手段称为_。三、简答题26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27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28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四、论述题29 联系实际,论述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策略。30 论述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五、案例分析题31 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 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 ”老师说:

7、“ 你的话梅是从哪儿来的 ?”小刚说:“ 妈妈买的。”老师说:“ 妈妈怎么买的 ?”小刚说:“ 用钱买的。”老师说:“ 钱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 妈妈用劳动换来的。 ”老师说:“ 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 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 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刚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31 小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很不理想,他认为

8、这是自己运气太差的缘故。问题:32 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该是怎样的?( 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说明)33 对教师来说,正确掌握维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并将个体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10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 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

9、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学习兴趣、求知欲等。题干中“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体现出这些动机是由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因此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习得性无助是指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题干中小明的心理反应即为习得性无助

10、的体现。【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相似性,主要指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以及学习策略的水平。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 项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醒。其中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即直接经验是最大影响因素。【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我们

11、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现象。【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有: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高原期”。【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于论语.子罕,意在表达: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题干强调的

12、是道德意志。【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项中的表扬、羡慕、获奖都是外部诱因,属于外部动机;D 项是由兴趣引起的,属于内部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项中的“不被批评、奖学金、旅游”都是外部诱因,属于外部动机;D 项是由兴趣引起的,属于内部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操作熟练阶段在动作结构上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

13、形成的基础条件和途径,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意思是说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强调在学习中不要眼高手低,而要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体到动作技能学习中,强调的是练习的重要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的现象。【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原型定向是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教师演算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来说

14、是一个模拟过程。教师演算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怎样做”,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属于原型定向阶段。【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体现,这种行为不是偶尔的或一时的,而是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一贯地出现。【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的陈磊赖床、经常迟到,是因为他道

15、德意志不够坚强,在冬天寒冷的天气下不能克服自己懒惰的坏习惯,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应重点培养他的道德意志。【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二、填空题22 【正确答案】 认知内驱力【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3 【正确答案】 有意义【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4 【正确答案】 班杜拉【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5 【正确答案】 正强化【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16、。【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7 【正确答案】 (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8 【正确答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四、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

17、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适时、灵活迁移的有效手段,学习

18、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那些与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并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把握其实质。【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0 【正确答案】 (1)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的、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2)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客观原因:社会方面的影响,如社会

19、风气的好坏。 学校方面的影响,如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者思想品德。家庭教育的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主观原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 消极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性格上的缺陷等。【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五、案例分析题31 【正确答案】 (1)该案例中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刚的道德认知。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

20、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2)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小刚认识到,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的行为是不对的,对是非进行判断,使小刚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为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2 【正确答案】 案例中小明的这种归因是不正确的。运气是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小明将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归因于运气,他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是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么之后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所改善,甚至会越来越糟。因此,小明应正视自身的问题,将考试不佳的原因归于自身可控的内部因素,如努力程度。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之后的成绩才会有改善的可能。【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3 【正确答案】 作为教师,正确掌握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尽量让其归因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原因即努力,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学习是可以提高成绩的,这样才会激发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时,应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身失败原因,避免产生习得性无助。【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