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91079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2 ( )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A)人格(B)气质(C)能力(D)兴趣3 ( )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A)精神分析(B)行为主 5C(C)格式塔(D)认知4 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5 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这人近期的表现对该人做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干(

2、)(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6 小班幼儿唱歌时忘了做动作,做了动作又忘了唱歌。这说明幼儿注意( )(A)容易转移(B)容易分散(C)广度不够(D)分配能力差7 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B)联想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8 进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儿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联觉(D)后像9 “进退维谷 ”的处境属于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0 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疲劳或紧张,使得原先很

3、熟悉的题目却不知从何答起,待一段时间后才想起来。这就是(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无意再现(D)有意再现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12 听同样的报告,懂行的人与不懂行的人相比,结果大相径庭,这符合知觉的( )规律。(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3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14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这属于( )(A)定势(B)功能固着(C)变式(D)同化15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4、是思维品质中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6 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孙悟空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7 人们在游览过“ 万里长城 ”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18 有的儿童在解答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9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

5、习法(D)头脑风暴法20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说的“施用累能” 是指( )对智力的影响。(A)学校教育(B)实践活动(C)遗传(D)早期经验二、填空题21 注意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_功能。22 心理学家_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23 看书时用红笔画重点利用了知觉的_。24 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_。25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是_。26 _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27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_。28 由教师期望引起的效应叫_。2

6、9 采取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_。30 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_。31 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是以 100 为平均数,_为标准差的一种标准分数。32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_、存储和提取。33 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观察、可测量的,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_原则。34 创造性思维具有_、灵活性、独创性的特征。35 学习任务较难时,学习动机程度_可达到最佳水平。36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感受性_的过程。37 _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38 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39

7、 智力超过_的儿童,称为天才儿童。40 ABC 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其中 A 指_。三、简答题41 简述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42 简述意志行动及其特征。43 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44 简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四、论述题45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五、案例分析题46 有个叫小雪的小女孩,睡前喜欢吃糖,怎么哄都不听,还大哭大闹。对于这种情况,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该如何帮助儿童调节自己的情绪。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79 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

8、即科学心理学)的开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5 【正确答案】

9、 D【试题解析】 近因效应指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却以这个人近期的表现对该人做出判断,这正是近因效应的表现。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幼儿唱歌时忘动作,做动作又忘唱歌,同一时间不能做两种事情,说明注意分配能力差。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要求回答木材的不同用途,就是沿着不同的途径思考,回

10、答木材的多种用途,体现发散思维。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面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刚进入药店,药味很浓,一段时间后,就闻不到了,说明嗅觉感受性降低,是感觉适应的一种体现。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做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进退维谷”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两者都想躲避却只能选择其一,因此属于双避冲突。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暂时性遗忘指已转入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恢复。考试

11、时,学生由于疲劳或紧张,忘记如何作答熟悉的题目,一段时间后又能想起,是暂时性遗忘的体现。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用语言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见风流泪”“睹物思人”“望而生畏”都有一个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谈梅生津”是以“梅”这个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予以说明的加工过程。听报告懂行的和不懂行的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所以理解程度也会不同,是知觉理解性的体现。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

12、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功能固着指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又称心向。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同化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原有图式未发生根本变化。因此题干中的现象属于功能固着。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

13、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根据西游记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孙悟空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的过程。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浏览过长城,在头脑中留下生动的长城形象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18 【正确答案】 D【

14、试题解析】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但常常出错,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

15、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施用累能”的意思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因此体现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二、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调节和监督22 【正确答案】 奥苏贝尔23 【正确答案】 选择性24 【正确答案】 有意识记25 【正确答案】 突触26 【正确答案】 遗传因素27 【正确答案】 空想28 【正确答案】 皮格马利翁效应29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30 【正确答案】 再造想象31 【正确答案】 1532 【正确答案】 编码33 【正确答案】 客观性34 【正确答案】 流畅性35 【正确答案】 较低36 【正确答案】 下降37 【正确答案】 道德认知38 【正确答案】 练习39

16、【正确答案】 14040 【正确答案】 诱发事件三、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了解。(2)对兴趣的依从性。(3)合理组织活动。(4)对过去知识经验的依从性。(5)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6)对人格的依从性。42 【正确答案】 (1)概念: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称为意志行为。(2)特征: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自觉的目的去改造世界。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43 【正确答案】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

17、识性。(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44 【正确答案】 (1)性别差异。(2)群体的规模与特点。(3)社会支持。(4)对任务的熟悉程度。四、论述题45 【正确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2)知觉的理解性。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3)知觉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4)知觉的恒常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

18、观环境中正确定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五、案例分析题46 【正确答案】 (1)教会儿童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教会儿童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就要使他们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 字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以防止或缓和激动的情绪;沮丧时,想一想过去愉快的情景,消极的情绪也能得到一些缓解。(2)丰富儿童的情绪体验。儿童不适宜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体验而引起的。成人应给儿童创造一种过渡性情景,使儿童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3)引导儿童正确看待问题。由于儿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

19、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成人应该指导儿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多角度、多侧面地帮助儿童提高认识,有助于儿童的情绪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4)教会儿童情绪调节的方法。合理宣泄法。当人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让不良情绪充分得以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平静。宣泄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如找亲朋好友倾吐不愉快的事;大哭一场或自言自语,以发泄心中的委屈和不满等。宣泄必须合理、适当,否则,可能导致消极后果。意志调节法。意志调节法也称升华作用。转移注意法。当人受到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应尽可能离开不良刺激的环境,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环境和新事物上去,避免不良情绪的蔓延和加重。(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成人要不断鼓励儿童克服不良情绪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同时注意创设情境,让儿童体验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找到合理宣泄的渠道,这也有助于增强其心理抗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