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91380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辖区为( )(A)路(B)道(C)州(D)省2 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由_行使。( )(A)皇帝(B)枢密院(C)司礼监(D)翰林院3 明洪武年问最主要的人仕途径是( )(A)荐举(B)科举(C)荫补(D)军功4 雍正元年(1723 年) 后,清朝以_掌管理藩院事务。( )(A)王公(B)大学士(C)皇帝(D)王公或大学士5 清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 )(A)大计(B)上计(C)小计(D)京察6 “贿选总统 ”是指( )(A)徐世昌(B)曹锟(C)段祺瑞(D)王宠惠7 1913 年划一令公布后,对

2、省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A)确立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确立二级地方体制(C)军民分治的原则(D)军事合法原则8 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民参政会(B)国民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院9 1938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确立抗战救国的总方针的文件是( )(A)抗战救国纲领(B) 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C) 中华民国宪法(D)抗战建国纲领10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 )(A)国防委员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大会1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调

3、整,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_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 )(A)党政合一(B)党政分立(C)党不参与政治(D)党政互相联系12 _是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 )(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3 1943 年 4 月 25 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所属的干部由_统一管理。( )(A)人事部(B)民政厅(C)政府委员会(D)组织部14 抗日根据地在选任干部方面,坚持了_的路线。( )(A)任人惟亲(B)任人惟贤(C)以德为重(D)才貌双全15 中共中央于 1948 年 11 月 15 日发文决定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成立_,作为新解放

4、区城市的过渡性的政权组织形式。( )(A)城市临时政府(B)军事管制委员会(C)军政府(D)人民委员会16 解放战争时期,各大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 )(A)各界代表会(B)中央局(C)政府委员会(D)参议会17 在中国古代,_的确立标志着国家行政体制的成熟和定型。( )(A)三省六部制(B)三公九卿制(C)二府三司制(D)一公宰相制18 盘庚迁殷以后,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强化王权的措施是实行( )(A)内外服制(B)分封制(C)乡遂制(D)郡县制19 西汉时期依据财产补官的制度称为( )(A)任子(B)訾选(C)察举(D)博士弟子20 秦汉大县之长官称( )(A)丞(B)令(C)尉

5、(D)巡21 汉时已有休假制度,每五日休息一天,称( )(A)告休(B)致仕(C)休沐(D)退假22 唐代由_主管考课政令。( )(A)尚书令(B)枢密院(C)吏部(D)礼部23 唐九寺五监中与刑部职掌相关的是( )(A)卫尉寺(B)太侍寺(C)大理寺(D)宗正寺24 唐代御史台下所设的三院不包括( )(A)贡院(B)台院(C)殿院(D)察院25 宋代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为( )(A)郡、县二级行政区划体制(B)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体制(C)州、县二级行政区划体制(D)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体制二、多项选择题26 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指( )(A)大司徒(B)大司马(C)大司空(D)大司直(E)

6、大司农27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说法有( )(A)九品中正制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B)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综合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C)品主要依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D)状是依据士人德才行为所下的一个简短结语(E)九品中正制实行后,品逐渐不受重视,状成为选择官员的惟一标准28 晚清省以下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 )(A)精简机构(B)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责(C)厘定官制(D)统一事权(E)加强保密性2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设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它们是( )(A)行政法院(B)行政裁判所(C)平政院(D)大理院(E)肃政厅3

7、0 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_两种方式。( )(A)荐任制(B)特任制(C)委任制(D)选举制(E)推荐制三、名词解释31 家臣制32 猛安、谋克制33 政事堂34 “贿选宪法 ”35 边区政府委员会四、简答题36 简述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官员的分类。37 简述元代的行政决策及其执行。38 简述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39 简述清政府“ 维新新政 ”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40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执行的基本情况。五、论述题41 试述宋代为适应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而对监察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42 试述 1948 年“ 行宪国大 ”后,南京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全国自

8、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A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D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A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

9、26 【正确答案】 A,B,C27 【正确答案】 A,B,C,D28 【正确答案】 A,B,D29 【正确答案】 C,E30 【正确答案】 C,D三、名词解释31 【正确答案】 家臣制是西周分封制下卿大夫所采用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家臣制下,卿大夫是分封制下最低一层封君,再往下便是同一血统但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卿大夫治国,其官员只能从士中产生,由于卿大夫的国称为“室家”,其官员被称为家臣。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特权,其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以随时免除,呈现出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食邑则相当于后世的官员俸禄,与采邑性质完全不同,两者均不能世袭。可见这种家臣制已具备后世官僚制度的雏形。32 【

10、正确答案】 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体制。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猛安、谋克作为相当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猛安谋克始于古代出猎时的生产组织,以后逐渐演变为平时射猎、战时作战的生产、军事组织,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33 【正确答案】 政事堂是袁世凯为加强自身的统治于 1914 年 5 月设立的机构。其设国务卿一人,赞襄大总统政务,政事堂议政以法治、政治、财政三种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三个讨论会均要秉承袁世凯的旨意提出决策事实,供袁参考。政事堂实际上是一个咨询机构。34 【正确答案】 “ 贿选宪法 ”是指曹锟在 1

11、923 年 10 月就职“贿选总统”后为掩人耳目,指使国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这部宪法赋予总统以极大的权力,便利了大总统曹锟的专制独裁。35 【正确答案】 边区政府委员会是边区最高行政机关,由边区参议会选举若干人组成。边区政府主席为边区最高行政长官,对边区参议会及边区政府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边区政务。四、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政府官员按其职责分为中枢官员和职能官员两类。 (1)中枢官员。这包括: 相。相是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即辅佐君主、执掌政务的百官之长,以后逐渐演变为秦汉时期的丞相,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宰相制度的开端。战国时期的这种相与春秋及其以前的辅弼大臣在体制上有原则

12、区别,它不再由世卿所把持,一般平民也可以充任。国尉、柱国。国尉、柱国是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御史。御史是国君的秘书,朝会时负责记录并兼管文书的收发,后发展成为国君耳目之官,负责监察百官。 (2)职能官员。文武分职使官僚制度得以迅速发展,各国官员的名称较以前大增,各种从事具体行政管理的职能官员的设置格局基本形成。秦汉时期的九卿制初具规模。37 【正确答案】 (1)会议是元代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按会议主持的身份的不同可分为皇帝亲自主持的会议和中书省会议两种类型。 皇帝主持的会议分朝堂会议和内廷会议两种形式。朝堂会议是皇帝在朝堂亲自召集大臣议政的会议形式,多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内廷会议是皇

13、帝在禁中召集商议军国大事的会议。以上两种会议的最后决断权均在皇帝手中,故作出的决策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有时皇帝本人并不出席会议,而是将重大事件交与中书省商议讨论,由中书省长官召集中书省全体官员参加,各抒己见,最后由中书省首脑(一般是右丞相)作出裁决,然后上报皇帝。 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各自负责一方面工作,可直接上奏皇帝而不需通过中书省,故皇帝和中书省有时需要在这几个机构间进行协调,协调方式是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对某一事件的决策。参加这种会议的机构由皇帝指定,通常由中书省牵头组织。 由上可见,元代皇帝仍是决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但元代决策体制又有其特殊性,即保留有较多的蒙古旧俗残余,这主要表

14、现在皇(太)后对政治的干预和元代宗亲贵胄对朝政影响巨大。 (2)决策一旦作出,由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执行,执行过程大致如下:中书省政令下达后,由宰相的主要幕僚机构参议府负责安排落实,通过左、右司将政令下达给六部,六部将执行政务情况的信息通过左、右司和参议府而反馈到中书省长官。因此,由中书省协助皇帝决策,参议府安排落实,左、右司承转政令,六部等职能机构受成执行构成了元代中枢决策和行政执行的运转程序。38 【正确答案】 清政府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卓有成效,较前代进一步深入并趋向制度化。 (1)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旗是行政单位,盟是旗上的监察机构,盟旗长官均由蒙古王公担任,职务世袭。为加强对蒙

15、古地区的控制,清朝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塔尔巴哈台、西宁等地设置将军、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他们作为皇帝的特派大员掌握各有关地区的军政大权,盟旗官员必须接受他们的监督。 (2)清朝在今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度,设总理回务扎萨克郡王一人,以下大小城池则分置大、小伯克,他们均分别由朝廷派驻新疆的特派大员伊犁将军、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统辖。 (3)清朝将东北封闭起来,实行军事统治、设置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统治东北,东北各族人民均被编入八旗制度下的基层军事组织牛录之中。康熙、雍正以后,大批关内流民涌人东北,清政府不得不在东北设置了一些府州县以管理流民。这样,在东北地区八旗成员(称旗人)与府州县

16、所属“民人” 以不同形式同受清统治者的统治和役使,即所谓“旗民分治” 。 (4)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达赖、班禅同为西藏宗教僧侣领袖,中央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权力和地位,藏内一切政务均应通过驻藏大臣。 (5)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清初仍沿袭土司制度,实行间接统治。雍正年问以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废除世袭土官,改设和内地相同的地方官,进行直接统治,这反映出清朝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39 【正确答案】 (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

17、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税务处负责管理总税务司及各关税务司。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制被正式取消。 从上述新政改革的内容来看,基本上没有超出戊戌变法的范围,但两者的实质却不尽相同。戊戌变法多少带有一些资本主义改革的色彩,而新政改革基本上是封建统治阶级外仰列强、内图苟延的补救措施,带有较明显的买办性和封建性。新政的推行,标志着清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已半殖民地化。

18、40 【正确答案】 (1)严格办事规程,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为了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南京临时政府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大胆负责,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直接办理各自职责范围内应办之事,坚决摒弃“呈请转饬” 的文牍主义。据此,临时政府具体规定了政府工作的办事规程。 (2)改革文书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南京临时政府对前清的文书制度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简化文书种类,统一公文程式。 规范公文处理程序,加速公文处理。 革除封建称谓,使用公元纪年。 (3)行政执行中的种种阻力。尽管南京临时政府为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作了许多努力,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限,临时政府的行政执行仍然是步履蹒跚,遇到了种种阻力

19、。首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其次,是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第三,是“次长内阁” 难以有效运作。第四,是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五、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1)台谏趋于合一。宋仿唐制设御史台,下设台、殿、察三院,仅负责监察在京机构官员。谏院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关,其设置始于北宋时期。宋代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宋代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南宋时台谏合为一符。 (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北宋末年形成定制,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 ”。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成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御史有“ 风闻弹人 ”的权力,弹

20、劾小当也不加惩罚。 (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祭,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元丰六年(1063 年) ,宋代在尚书都省设置御史房,“主行弹纠御史案察失职” 。这使御史台一方面有对各级官员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但另一方面它又被置于作为其监察对象的行政机关的监察和控制之下。 在地方行政监察上,路之各监司不仅相互监临,而且还要受到下属府、州官的监督。在州、府一级没置通判,一方面使通判监督知州(府),另一方面又使知州(府)和通判之间互相制约。以京师文官出任知县,也起到监督州府的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宋代监察网络十分严密,这一方面适应了强

21、化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台谏官员风闻弹人的权力使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对相权的威慑使决策过程出现混乱局面,对地方监察中过分的分权,也使各级地方政府的活力消失殆尽。42 【正确答案】 1948 年“行宪国大” 选出总统、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为总统府。新政府的行政体制有较大的变化: (1)设立国民大会。 国民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由依法选出的国民大会代表组成,代表全国国民行使职权。其职权有:选举和罢免总统和副总统;修改宪法;复决立法院提出的宪法修正案。从表面上看,国民大会是按照孙中山权能分开的思想,将国家权力交还给人民。但是真正决定国家一切内政外交方针,

22、并对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的并不是国民大会,而是国民党中央及由国民大会选出的总统蒋介石。国民大会不过是秉承国民党中央和蒋介石的旨意,粉饰独裁专制的御用工具而已。 (2)设立总统和总统府。 1948 年 5 月蒋介石任总统后,为了所渭“行宪” ,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组,取消了过去的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委员会,代之以总统和总统府。 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总统依法行使如下职权:统率全国陆海空军;宣布法律,发布命令; 行使缔结条约及宣战、媾和之权; 公布戒严;行使大赦、特赦、减刑及复议之权; 任免文武官员; 授予荣典;国家遇有天灾人祸或财政经济上有重大变故时发布紧急命令之权;解决院与院

23、之间争执问题。尽管总统的权力十分广泛,但依据宪法的规定,总统的权力要受立法院的限制,总统仅是礼仪上的国家元首。这是蒋介石所不能接受的。于是,行宪国大在宪法之外又制定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约,明确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经行政院会议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有关条款限制。这就为总统实行独裁开了方便之门。 总统为行使职权,设总统府以代国民政府。总统府下设资政、参议若干人和国策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委员会,就国家大事向总统提出意见,并备咨询。总统府下设秘书长和参军长,协助总统处理日常事务。 (3)五院行政体制的变化。 “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重

24、新设立了五院。五院的行政体制与从前也有所变化。 行政院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政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原行政院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现主要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 表面上看,立法院有较大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民主性,但实际上立法权仍操在国民党中常会和总统蒋介石手中。司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公务员的惩戒等事项。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监察院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