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92143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高考化学专题24化学平衡专题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4 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 (2018杭州质检)对于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后体系的( )A混乱度减少,而能量增加B混乱度增大,而能量降低C混乱度减少,能量降低D混乱度增大,能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的自发性问题。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熵增加或焓降低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如果一个反应熵减小焓增加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故 A 正确。B、C、D 都是可能自发的,可用 G H T S0 是自发的来判断。答案:A2 (2018济南一模)可逆反应 NO2(g)SO 2(g) NO(g)SO 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NO 2、SO 2、NO 和 SO3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11B密

2、闭容器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C K 值不再发生变化D生成 n mol SO2的同时,有 n mol SO3生成解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不变,而不是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也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 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已达平衡,压强均不变,B 项错误;只要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 K 就不变,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C 项错误。答案:D3 (2018贵州省四校期末联考)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 2Z(该反应放热),其中 Z 呈气态,且Z 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 T)、压强( 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1大于 T2 B.Y 一定呈

3、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当 n(X):n(Y):n(Z)1:3:2 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2解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结合图像可知 T2高于 T1,A 项错误;从图像看,温度不变,升高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Y 一定是气体,X 可能是气体,也可以是非气体,B 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减小,C 项错误;化学平衡是否达到与化学计量系数无联系,D 项错误。答案:B4 反应 X(g)Y(g) 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增大 c(X),X 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

4、 的转化率增大解析:该反应为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改变压强对该反应无影响,A 项错误;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产率不变,因此 B 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会增大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本身的转化率是下降的,C 项错误;减低温度后,平衡向着放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因此 Y 的转化率增大,D 项正确。答案:D5 CO(g)H 2O(g) H2(g)CO 2(g) 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 H 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

5、热量不变解析: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是 H 只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 H 不变,A 错;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B 正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C 错;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不放出热量,而是转换为电能,D 错。答案:B6 (2018南京盐城一模)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 0.1 molL1 的 CH4与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 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 5,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3A上述反应的 H0B压强 P1P 2P 3P 4C1100 该反

6、应的平衡常数为 64D压强为 P4时,在 Y 点:v(正)v(逆)解析:从图像分析,升温时甲烷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 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再结合等温线分析压强,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P4P 3P 2P 1,B 项错误;C 项,平衡时 CO2和 CH4的浓度均为 0.02 molL1 ,CO 和 H2的浓度均为 0.16 molL1 ,代入平衡常数公式 K= =1.64,C 项错误;Y 点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CH4转化率小于平衡时 CH4转化率,(0.16)2(0.16)20.020.02故反应要正向移动达平衡,v(正)v(逆),D 项错误。答案

7、:A7 (2018漳州质检)某温度下,将 2 mol A 和 1 mol B 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2C(s)2D(g),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C 为 0.8 mol,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c2( C) c2( D)c( A) c( B)B该条件下 B 的平衡转化率是 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A 的转化率增大D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生成物 C,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解析:A 错,一般情况下,固体不写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B 正确,根据“三段式”求解,该条件下 B的平衡转化率是 40%;C 错,在恒温恒容的体系中,

8、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该体系的压强,A 的转化率不变;D 错,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生成物 C,固体浓度是一个常数,则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答案:B 8 (2018宿迁摸底调研)已知 2SO2(g)O 2(g) 2SO3 (g) H =a kJmol1 (a0)。恒温恒容下,在 10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1 mol SO2和 0.05 mol O2,经过 2min 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 0. 025a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 2min 内, v (SO2)=0.25 molL1 min1B若再充入 0.1 mol SO3,达到平衡后 SO3的质量分数会减小C在 1mi

9、n 时, c(SO2) c(SO3)=0.01 molL1D若恒温恒压下,在 10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1 mol SO2和 0.05 mol O2,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 0. 025a kJ4解析:A 项,当 2 mol SO2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为 a kJ 的热量,现在放出热量 0. 025a kJ,则消耗了0.05 mol SO2, v (SO2)= 0.05/(102) molL1 min1 =0.0025 molL1 min1 ,错误;B 项,再充入0.1 mol SO3,如体积增大一倍,则形成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而反应的气体计量数不相等,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 SO

10、3的质量分数会增大,错误;C 项,根据硫元素的守恒, c(SO2) c(SO3)=0.01 molL1 ,正确;D 项,正反应方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则恒温恒压下达到平衡,相当于是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则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大于 0. 025a kJ,错误。答案: C9 (2018福州市期末质量检查)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C(g) H0,B、C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左),达平衡后在t1、t 2、t 3、t 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2,反应开始 2mi

11、n 内,v(A) =0.05 molL 1 min1Bt l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Ct 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 C 的浓度,t 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Dt 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 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 c(B)不变解析:A 是固体,不适合用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A 项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 项错误;增大 C 的浓度,正反应速率 t2时刻速率不变,之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C 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是反应速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D 项正确。答案:D10 (2013北京理综11)下列实验事实不

12、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5答案:C解析:A 项存在平衡 2NO2 N2O4,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 NO2方向移动,故正确;B 项水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升高温度 Kw增大,促进水的电离,故 B 正确;C 项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故 C 错误;D 项弱电解质电离存在平衡,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促进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故氨水的浓度越稀,pH 值越小,故 D 正确。11 (2018大连测试)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X(g) 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 Y 的质量分数不变CX 的分解速率与 Y 的消耗速率

13、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 1 mol Y 的同时生成 2 mol X解析:由于反应生成物中有固体,故混合气的密度为变量,当其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X 的分解速率与 Y 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向左进行,未达平衡;单位时间内生成 1 mol Y 的同时生成 2 mol X 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达平衡。答案:C12 (2018海淀区期末)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 2C(g),有关下列图像说法的不正确的是 MTa b dcA依据图 a 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B在图 b 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C若正反应的 H0,图 c 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由图 d 中混合气

14、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 H0解析:a 图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正确;催化剂的加入,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B 项正确;正反应若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C 项正确;图 d 说明随着温度升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H0,D 项不正确。答案:D13 (2018安徽百校论坛)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

15、) 2NH3(g) H92.4 kJmol 1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容器编号 N2 H2 NH3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3 0 放出热量 a kJ 2 3 0 放出热量 b kJ 2 6 0 放出热量 c 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 a b92.4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DN 2的转化率:解析:状态相当于在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再加入 N2,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A 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相等,B 项错误;状态相当于将两个相同的状态,压缩在一起,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16、应,平衡正向移动,NH 3的含量增大,N 2的转化率增大,C、D 项不正确。答案:A14 (2018苏州模拟)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3(g) H92.4 kJmol1 ,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 t1升高了温度 B t2时使用了催化剂C t3时降低了温度 D t4时减小了压强解析:A 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应是突增后再逐渐增大的;C 项,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应是突降后再逐渐减小的;D 项, t4时对应的速率变化的条件应为减小 NH3的浓度。减小压强,正反应速率应先突降再逐渐减小。答案:B15 (2018南师大附中调研)炼铁的还

17、原剂 CO 是由焦炭和 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 CO2放入体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 2(g) 2CO(g) H Q kJ/mol。下图为 CO2、CO 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min 时, v(CO) v(CO2);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1P平 衡开 始C若 3min 时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则 QO,且 4.7D5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 CO,c、b 曲线分别表示 n(CO)、 n(CO2)的变化答案:CD解析: A 项,CO 与 CO2的计量数不同,反应速率数值不同,错误;

18、B 项,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压强大于初始压强,错误;C 选项,升高温度,CO 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 1达到平衡后,CO 为 2 mol,CO 2为 7 mol,K 1=(2 mol/2 L)2/(7 mol/2 L)=2/7,T 2达平衡后,CO 的物质的量为 4 mol,CO 2的量为 6 mol,故 K2=(4 mol/2 L)2/(6 mol/2 L)=4/3,K 2/K1=(4/3)/(2/7)=4.7,正确;D 选项,充入 CO,CO 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CO 浓度又减小,CO 2浓度增大,正确。16 对于可逆反应 N2(g)3H 2(

19、g) 2NH3(g) 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 温度对反应的影 平衡体系增加 N2 催化剂对反应的8响( p2 p1) 响 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影响图示解析:A 项中 p2压强大,反应速率快,应先达平衡,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氮气的转化率应越低,B 项错误;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应先达平衡,D 项错误。答案:C17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 2O(g) CO2(g)H 2(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2 t1):反应时间/min n(CO)/ mol n(H2O)/ mol n(CO2)/

20、 mol n(H2)/ mol0 1.20 0.60 0 0t1 0.80t2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molL1 min10.4t1B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66.67%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 n(CO)0.60 mol, n(H2O)1.20 mol,则平衡时 n(CO2)0.20 mol解析:A 项 v(CO) v(H2) molL1 min1 molL1 min1 ;从所给数据可知, 1.20 0.80 2t1 0.2t1t1时 H2O 的物质的量即为 0.20 mol,已达到平衡;CO 的转

21、化率为 33.3%,B 项错误;平衡常数为: K1,C 项正确;D 项将有关数据代入平衡常数数值为 0.1,故未达到平衡。0.80 mol/2 L0.20 mol/2 L0.40 mol/2 L0.40 mol/2 L答案:C18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 2O(g) CO2(g)H 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 2 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 I、II、III,在 I 中充入 1 mol CO 和 1 mol H2O,在 II 中充入 1 mol CO2 和 1 mol H2,在 III 中充入 2 mol CO 和 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

22、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 I、II 中正反应速率相同9B容器 I、III 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 I 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 II 中的多D容器 I 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 II 中 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答案:CD解析:在 I 中充入 1 mol CO 和 1 mol H2O,在 II 中充入 1 mol CO2和 1 mol H2,刚开始时,容器 I、中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 II 中正反应速率为零。达到平衡时,容器 I 温度大于 700 ,容器 II 温度小于 700 ,所以,容器 I 中正反应速率大于容器 II 中正反应速率,A 项错误;容器 III 可看

23、成容器 I 体积压缩一半,各物质浓度增加一倍,若温度恒定,则平衡不移动;但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容器 III 中温度比容器 I 高,更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容器 III 小于容器I,B 项错误;若温度恒定,容器 I、II 等效,但两者温度不等。达到平衡时,容器 I 温度大于 700 ,容器 II 温度小于 700 ,有利于容器 I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 I 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 II 中的多,C 项正确;若温度恒定,容器 I、II 等效,容器 I 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 II 中 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 1。但两者温度不等,达到平衡时,容器 I 温度大于 700 ,

24、容器 II 温度小于 700 ,有利于容器 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容器 II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 I 中 CO 的转化率相应减小,容器II 中 CO2的转化率同样会相应减小,因此,容器 I 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 II 中 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9 (2018江西新余第一中学模拟)CO 和 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1)已知:C(s)O 2 (g) = CO2(g) H1= 393.5 kJmol1 2H2(g)O 2(g) = 2H2O(g) H2= 483.6 kJmol1C(s)H 2O(g) = CO(g)H 2(g)

25、H3= 131.3 kJmol 1则反应 CO(g)H 2(g) O 2(g) = H2O(g)CO 2(g)的 H= kJmol1 。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 2)33.6 L 与氧气反应生成 CO2和 H2O,反应过程中转移_mol 电子。(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是用煤气(CO、H 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用一定比例的 Li2CO3和 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 。(3)密闭容器中充有 10 mol CO 与 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

26、O(g)2H 2(g) CH3OH(g);CO 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0若 A、B 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 A 点时容器的体积为 10 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此时在 B 点时容器的体积 VB 10 L(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若 A、C 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 tA tC(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情况下,为提高 CO 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化学平衡。(1)将给定的热化学方程式的第一个减去第三个即能得到所求的热化学

27、方程式;无论是 1 mol CO 还是 1 mol H2,在燃烧过程中都失去 2 mol 电子,故反应过程中共转移 3 mol 电子。(2)CO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后结合迁移过来的 CO 而形成 CO2,H 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后结合迁移过来的 CO 后生成 CO2和 H2O;在正极上是 O2得电子后结合空气中的 CO2后生成 CO 。(3)由 A 点时 CO 的转化率可以求出平衡时三种气体的浓度,代入式子 K= )()(c23CO可得平衡常数,因 B 点的压强大于 A 点压强,故 B 点容器的体积小于 10 L;C 点的压强高,反应速率快,达平衡用的时间短;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采取使平衡正向

28、移动的措施就行。20 (2018浙 江 衢州二中综合练习)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科学家们提出利用以工业废气中的CO 2为原料,以CuO与ZnO混合物为催化剂,其反应为:CO2 3H2 催 化 剂 CH3OHH 2O。(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 CO 2和4 mol H2,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27()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11v(CH3OH)= ;氢气的转化率为 。27()(2)常温常压下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如 27()图所示:27()1molCO(g)+2molH2(g)4191molCH3OH(l)写

29、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S _0(填“”或“”或“=”);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升高温度 C恒容条件下通入CO 2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3)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随着甲醇的生成,还伴随有少量 CO 等副产物出现,且 CO2的转化率、甲醇和 CO 的含量还受气体混合物在反应锅炉内的流动速率、催化剂 CuO 的质量分数影响。通过实验分别得到如下图。由图 27()得,生产甲醇的气体最佳流动速率为 Lh 1 ;已知当催化剂中没有 CuO,只有单组份 ZnO 时,反应速率最大。说明为什么不选择单组份

30、 ZnO 的原因 ,根据图 27()判断,催化剂 CuO 的质量分数最好为 %。答案:(1) 0.075 mol/(L.min)(2 分) 56.25(2 分)(2) -1232CO(g)+H=O(1+H(=-50kJmol(2 分)(1 分) A C(2 分) 12(3)3600 以上都可以(2 分) 使用单组份 ZnO 时反应速率虽然最快,但是由图可知,CO 2转化率、CH 3OH 产率均过低,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故不采用(2 分) 50(2 分)解析:(1)三段式分析:CO2 3H2 催 化 剂 CH3OHH 2O起始量:1 4 0 0转化量:0.75 2.25 0.75 0.75平衡量

31、:0.25 3 0.75 0.75v(CH3OH)= 0.075 mol/(L.min),氢气的转化率为 2.25/4100=56.25;(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从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混乱度减小,则S0;A 项,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确;B 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错误;C 项,恒容条件下通入 CO2导致 CO2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确;D 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移动,错误;(3)从图示可以看出,在 3600 以上 CO2的转化率较高;从图示看出,CuO 的质量分数较低时,CO 2的转化率较低,在 CuO 质量分数为 50时效果最佳。21 (2018宿迁摸底调研)研究

32、 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1)将 CO2与焦炭作用生成 CO,CO 可用于炼铁等。已知:Fe 2O3(s)3C(石墨) = 2Fe(s)3CO(g) H 1 = 489.0 kJmol 1C(石墨) CO 2(g) = 2CO(g) H 2 = 172.5 kJmol 1则 CO 还原 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 Fe 与 CO 可形成五羰基铁Fe(CO) 5,该化合物相当活泼,易于吸收 H2生成氢化羰基铁。氢化羰基铁为二元弱酸,可与 NaOH 反应生成四羰基铁酸二钠。试写出五羰基铁吸收 H2的反应方程式 。利用燃烧反应可设计成 CO O2燃料电池(以

33、 KOH 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2)某实验将 CO2和 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3H 2(g) CH3OH(g) H 2O(g) H =49.0 kJmol 1 测得 CH3O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曲线 I、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 K (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容 器 甲 乙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CO2、3 mol H 2a molCO2、b molH 2、c

34、molCH3OH(g)、c molH 2O(g)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 0.8 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c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解析:(1)根据所给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3,可以求得 H=489.0172.53=28.5 kJmol1 ;根据题意可知氢化羰基铁的化学式为 H2 Fe(CO)4;负极是CO 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生成 CO2,只能以 CO 的形式存在;(2)曲线 I 中甲醇的平衡量大于曲线,则 III,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K ;要使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

35、即两者要符合等温等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根据已知条件进行三段式分析: CO2(g) 3H 2(g) CH3OH(g) H 2O(g)起始量:1 3 0 0转化量:x 3x x x平衡量:1-x 3-3x x x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 0.8 倍,即:(4-2x)/4=0.8,x=0.4 mol。当 a=0.6 mol, b=1.8 mol, c=0.4 mol 时,该状态达到平衡时与甲平衡相同,所以要使乙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0.4 mol。当 a=b=0,c=1 mol 时,极限转化后和甲相同,所以 c 的最大值为 1 mol。22 (2018广东中山期末)碳和碳的化合物

36、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 “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14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近 年 来 , 我 国 储 氢 纳 米 碳 管 研 究 取 得 重 大 进 展 , 用 电 弧 法 合 成 的 碳 纳 米 管 中 常 伴 有 大 量 碳 纳 米 颗 粒 (杂 质 ),这 种 碳 纳 米 颗 粒 可 用 氧 化 气 化 法 提 纯 , 其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C_K 2Cr2O7 = _CO2 _K 2SO4_Cr 2(SO4)3 _H 2O 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

37、是_,氧化产物是_(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 CO 和 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2H 2(g) CH3OH(g) H1116 kJmol 1已知: H2283 kJmol 1 H3242 kJmol 1则表示 1 mol 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 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容积为 1 L 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 230 、250 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 H2和 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 CO 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与 CO 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在

38、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 Z 对应的温度是 )利用图中 a 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 Z 在对应温度下 CO(g) 2H 2(g) CH3OH(g)的平衡常数 K= 。 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 CO 和 H2投入 10 L 的密闭容器中,5min 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molL 1)变化如下表所示:0min 5min 10minCO 0.1 0.05H2 0.2 0.2CH3OH0 0.040.05若 5min10min 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 ;且该条件所改变的量是 。答案:(1)3 2 8 H 2SO4 3 2 2 8 15K2Cr2O7,CO 2(2)CH 3OH(g)3

39、/2O 2(g)= CO2(g) 2H 2O(g) H651 kJmol 1)270 ) 4 L 2 /mol2增大 H2的浓度;增大了 0.1 molL1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来配平,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2)方程式2方程式-方程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3/2O 2(g)= CO2(g) 2H 2O(g) H651 kJmol 1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所以 Z 表示温度为 270 ;三段式分析:CO(g) 2H 2(g) CH3OH(g)起始量:1 1.5 0转化量:0.5 1 0

40、.5平衡量:0.5 0.5 0.5K=c(CH3OH)/c(CO)c2(H2)=0.5/(0.50.52)=4;5min 时达到平衡时, c(CO)=0.06 molL 1, c(H2)=0.12 molL 1,根据三段式分析,5min 时为起始状态:CO(g) 2H 2(g) CH3OH(g)起始量:0.06 0.12 0.04转化量:0.01 0.02 0.01平衡量:0.05 0.1 0.05 可知氢气消耗了 0.02 molL 1,剩下 0.1 molL 1,而 10min 时, c(H2)=0.2 molL 1,则改变的条件为氢气的浓度增大了 0.1 molL1 。23 在 1.0

41、L 密闭容器中放入 0.10 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A(g)B(g)C(g) H=85.1 kJmol 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t/h0 1 2 4 8 16 20 25 30总压强p/100 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16kPa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 A 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 计算反应物 A 的转化率 (A)的表达式为 。平衡时 A 的转化率为_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K= 。(3)由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 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

42、的量 n 总和反应物 A 的物质的量 n(A),n 总= mol, n(A)= mol。下表为反应物 A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 a= 反应时间 t/h 0 4 8 16C(A)/(molL-1)0.10a 0.0260.006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 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 12h 时反应物的浓度 c(A)为 molL 1解析:考察化学平衡知识,涉及平衡移动,转化率、平衡常数、平衡计算、反应速率、表格数据分析。(1)根据反应是放热反应特征和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特征,要使 A 的转化率增大,平衡要正向移动,可以采用升高温度、降低压强的方法

43、。(2)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0.10 mol,令 A 的转化率为 (A),改变量为 0.10(A) mol,根据差量法,气体增加 0.10(A)mol,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列出关系:= (A)=( 1)100%;(A)=( 1)100%=94.1%0.100.10+0.10 (A)pOp ppo 9.534.91平衡浓度 C(C)=C(B)=0.194.1%=0.0941 mol/L,C(A)=0.1-0.0941=0.0059 mol/L,K= =1.50.094120.0059(3) = n=0.1 ;其中, n(A)=0.1(0.1 0.1)=0.1(2 )0.10n pOp ppo ppo ppo17 n(A)=0.1(2 )=0.051 C(A)=0.051/1=0.051 mol/L7.314.91每间隔 4 小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当反应 12 小时时,C(A)=0.026/2=0.013 mol/L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A)=( 1)100%;94.1%;K= =1.5;ppo 0.094120.0059(3)0.1 ;0.1(2 );ppo ppo0.051;每间隔 4 小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