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92706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楚雄州五校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云南省楚雄州 2019 届高三五校校联考(11 月份)历史一、选择题1.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韩非朱熹亚里士多德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正确。韩非反对私学,认为私学不忠诚于统治者,主张以法为本,错误。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正确。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是一所正规的典型的希腊雅典式的私立学校,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 ABD,本题正确答案为 C。2.“舞弊在 18 世纪初期极其猖狂,这导致 1711 年在扬州考试落榜的学生被盐商贿赂

2、的考官进行抗议。商人和没有实际学问的地主子弟日益涌入官僚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这种现象说明A. 科举制度存在自身弊端B. 人才来源缩小,政治腐败C. 商人与官僚开始相互勾结D. 以天下为己任的经典教育不复存在【答案】B【解析】2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商人和没有实际学问的地主子弟日益涌入官僚体系”可知科举制的舞弊现象必然会导致社会中下层通过科举出仕的机会大大降低,也必然会加剧官场的腐败,故 B 项正确;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来选拔官员,制度本身是没有弊端的,故 A 项错误;项中的“开始”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项在材料中不能说明,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度3

3、.下列有关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 “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B. “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C. “人力车夫讨厌马车”D. “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新式工具的使用上, “电车”是新式交通工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马车” “人力车”等不是新式交通工具。故选 B 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更新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 4 个血缘部落。

4、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 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 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郡县制和克里斯提尼行政部落的进步意义。郡县制使地方的管理权直接掌控于中央,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克里斯提尼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部落则打破了之前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由此可见两者共同的进步意义是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故本题选 B。AC 对应秦始皇而不对应克里斯提尼。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导致了贵族政治的衰落,D 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35.下表反映了

5、 19131938 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 1933 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 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 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 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时间“1933 年” ,再结合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经济危机发生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人们的购买力低下,导致了消费市场的低迷,A 正确;BCD 三项不合史实。点睛:本题考查了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时间信息和表中数据变化的掌握,由此可以得出汽车消费下滑的原因。6.“其一,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其四,必须刊登为一般公众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其六,必须及时,至少就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

6、来讲是相对及时的最后,它还必须具有持续出版的稳定性。 ”符合以上条件的中国当代媒体是( )A. 参考消息 B. 特别关注 C. 中国丛报 D. 优酷网【答案】A【解析】材料“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说明该刊物是周刊, “刊登为一般公众感兴趣的任何事情”说明其受众为一般公众, “必须及时”说明其为新闻类, 参考消息符合以上特点,故 A 正确;特别关注为月刊,故 B 错误;中国丛报是西方传教士在清末中国创办的英文期刊,受众不是一般公众,故 C 错误;优酷网属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不符合题意,故D 错误。故选 A。7.19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有英

7、国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4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美国两党制的形成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进步趋势是“19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是 18 世纪中期;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是 1787 年宪法的颁布;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两党制的形成是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故选 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影响8.某乡村知识分子 1913 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

8、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A. 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B. 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C. 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D. 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13 年,大清宣统五年” 、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 、 “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等,本题实际上考查

9、辛亥革命影响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项“主张教育救国” ,C 项“主张与时俱进”无从体现;B 项“推崇西方文明” ,不符合题意;。进一步可知,D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相关影响59.下列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联邦体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B. 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有利于巩固政权C. 各州在行政上仍有一定的独立性D. 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美国 1787 年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10、,同时规定地方的独立性,故 C 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而美国的每一个州都相当于一个独立国家,拥有自己的议会法院政府和警察,州长州议员州法官由本州居民选出任免,与总统联邦政府联邦议会及法院没有任何上下级隶属关系,故 A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A。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巩固政权,故 BD 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0. 1917 年 6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

11、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 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表明的是陈独秀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对过去的反思,排除 A 。对欧美要先跻身其中,可见有追求的一面,排除 B。题干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 D。故 C 正确。11. 在罗马法制史上,公元前三至二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罗马人找到了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罗马史纲要 )这把钥匙应指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答案】C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2、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 、 “革除古代法弊端” 、 “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可知此应为罗马帝国扩张时期,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史实,该现象促进了罗马经济的发展,故本题应选 C 项;公元前 449 年, 十二铜表法取代了习惯法,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三至二世纪” ,故排除 A 项;公民法推行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三世纪中期,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三至二世纪” ,故排除 B 项;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故排除 D 项。12.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

13、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 商品经济活跃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解析】材料“凡福之紬( 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体现了福建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虽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故排除 A;材料中反映的是福建的经济状况,无法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故排除 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排除 D 项。分卷 II二、非选择题13.非传统安全威胁指

14、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早已有之,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西方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许多谋刺活动;贩毒、海7盗、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问题都并非始于今日,自然灾害更是始终与人类历史相伴随但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除了由于冷战格局瓦解,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降低,人们开始更

15、多关注早先被冷战掩盖住的一些问题之外,近年来连续发生的“9 11”事件等重大恐怖袭击,东亚、拉美金融危机, “非典”疫情传播,乃至印度洋大海啸等,都进一步引起各国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高度重视。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并不是一个国家独自面临的问题,而是在一个国家受到安全压力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也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波及到整个地区或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有可能转化为依靠传统安全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甚至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非传统安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16、例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某些流行性疾病可能不再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威胁;而随着恐怖主义的不断升级,反恐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传统安全威胁变化快,流动性大。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人口快速大量流动的条件下,有些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蔓延之势,控制的难度和风险就迅速增大。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害不可低估。2001 年的“9 11”恐怖事件夺走了近 3000 人生命,超过了美国在当年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1)根据材料概括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答案】 (1)特点:存在时间久远;涵盖领域广泛(表现形式多

17、样) ;影响范围大,破坏性强(或具有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 ;来源和行为主体具有多元性(隐蔽性或不确定性)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之间具有转化性;变化快,流动性大,突发性强具有动态性。(2)原因:冷战格局瓦解,两极格局掩盖下的矛盾相继爆发;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长期的不公正,引发更多矛盾和危机;科技的进步,人类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更多环境安全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国家间联系的迅速发展与国际危机防范机制建设不健全,使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难以得到及时遏制;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

18、安全因素。8措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应对全球安全的挑战;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和健全维护国际安全秩序的制度和机制;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巩固国家安全的经济、军事基础,建立稳定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的社会运行体制。【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可以概括出“涉及范围广” ;从“西方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许多谋刺活动;贩

19、毒、海盗、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问题都并非始于今日”的信息可以归纳出“产生时间久” ;从“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并不是一个国家独自面临的问题,而是在一个国家受到安全压力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也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波及到整个地区或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可以概括出“隐蔽性” ;从“2001 年的“9?11”恐怖事件夺走了近 3000 人生命,超过了美国在当年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 ”可以归纳出“破坏性大”答案。 (2)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所学二战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从“冷战格局瓦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长、科技的进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问题的角度思考回答。

20、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从“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以及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等角度组织答案。14.世界近五百年大国兴衰起落的深刻启示:大国崛起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崛起。中国要实现大国强国梦,必须高度重视振兴中华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

21、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9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2)材料三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

22、在?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必排孔教”主张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结合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所起作用的变化,谈谈你对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答案】 (20 分)(1)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2 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分)结局: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2 分)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2 分)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 分)(2)真实用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服务(2 分)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 分)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 分)局限性:对儒家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2 分)(3)言之有理均

23、可得分(2 分)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传承传统文化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要求传承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解析】据材料“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以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材料三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服务。10陈独秀“必排孔教”积极意义在于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局限性是对

24、儒家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结合现在的文化政策进行作答。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传承传统文化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要求传承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等认识均可以。15.【历史选修 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柬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68 年 4 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

25、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 。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

26、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 (1)俄国侧重于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于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11社会。中国主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2)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方针是否得当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

27、、日本和中国的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三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不同,学生分别答出俄国对内改革、日本通过对外学习,明治维新,中国面对着民族危机实施维新变法等内容;第二问三者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这一改革方式进行;(2)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改革的因素,学生主要涉及到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政策是否得当、反对势力的大小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本题难道不大,要求学生较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

28、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材料二 2006 年 10 月 13 日下午,第 61 届联合国大会 192 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2)根据材料二,

29、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答案】 (1)赞同甲同学的观点。理由: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签署非战公约 ,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赞同乙同学的观点。12理由: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当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

30、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2)理解: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敢于面对复杂的形势,应用高超的技巧,处理好世界重大事务。【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设问开放,可以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若赞成 要突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签署

31、非战公约 ,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则要突出凡尔赛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结合所学,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对联合国的基本认识。本题容易组织语言。考点: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联合国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

32、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1912 年)2 月 13 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13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孙中山全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33、【答案】 (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

34、纳、概括以及比较认知的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在审题和作答时候,要注意抓住两则材料关键信息。关于华盛顿辞职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 “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概括得出;关于孙中山辞职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概括得出。(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人物正确认知和评价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以及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关于第一小问,要注意,对华盛顿的评价,应该从“带来的积极意义”方面入手,言之有理即可。对孙中山的评价,应该做到全面和客观,既看到积极,也要看到局限性。关于第二小问“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 ,主要从积极方面展开,言之有理即可。14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