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巴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A 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有:C:12; H:1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单选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一定能加快B. 可逆反应 A(g) 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C【解析】【详解】A. 如果增加固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 A 正确;B. 因为可
2、逆反应 A(g) B(g)+C(g),各物质都是气体,所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 B 正确;C. 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只是减小的比正反应少,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故 C 错误;D.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 D 正确;答案:C。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甲烷的燃烧热 H=890.3 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 -1B. 一定条件下,将 0.5 mol N2和 1.5 mol H
3、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38.6 kJmol -1C. 在 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 -1D.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 =57.3 kJmol -1,则 H2SO4和 Ba(OH) 2反应的反应热 H=2(57.3)kJmol -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是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故 A 错误;N 2(g)+3H 2(
4、g)2NH 3(g)反2应可逆,0.5 mol N2和 1.5 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N 2(g)+3H 2(g) 2NH3(g)H0,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视频7.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N2O4(g) 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B. H2(g)+I2(g) 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 H2和 HI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 1:2C. N2(g)+3H2(g) 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 3的体积分数增加D. 2SO2(g) +O2(g) 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
5、 He【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但 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若恒容下加入 N2O4,平衡向正反应移动,NO 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所以平衡不5一定向正反应移动,A 项错误;B.单位时间内消耗 H2和 HI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 1:2,处于平衡状态,大于 1:2,说明氢气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反应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进行,B 项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增大,增大氨气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移动的结果是降低氨气浓度增大的趋势,平衡时仍比原来的浓度高,所以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移动
6、,C 项错误;D.恒温恒压充入 He,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D 项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8.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 由 H2(g)、I 2(g)和 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500 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故 A 错误;B. 由H2(g)、I 2(g)和 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气体的体积减小颜色变深,平衡没有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 B 错
7、误;C.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越低,NH 3的产率越高,采取 500 ,主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问题,故 C 错误;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相当于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合成氨反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D 正确9.已知 428 时,H 2(g)I 2(g) 2HI(g)的平衡常数为 49,则该温度下 2HI(g)H2(g)I 2(g)的平衡常数是A. 1/49 B. 1/7 C. 492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448 时反应 H2(g)I 2(g) 2HI(g),平衡常数 K=c2(HI)/c(I2) c(H2)=49;反应 2HI(g) H2(g)I
8、 2(g)的平衡常数 K= c(I2) c(H2)/ c2(HI)=1/49;所以 A 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点睛】平衡常数等于化学平衡时的生成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610.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可逆反应 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正 (N2)= 逆 (NH3) B. 正 (N2)=3 逆 (H2)C. 3 正 (N2)= 正 (H2) D. 2 正 (H2)=3 逆 (NH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详解】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9、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 ,A、 正 (N2)/ 逆 (NH3)不等于 1/2,故 A 错误;B. 正 (N2)/ 逆 (H2)不等于 1/3,故 B 错误;C. 正 (N2)/ 正 (H2)等于 1/3 ,但是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 C 错误;D. 正 (H2)/ 逆 (NH3)=3/2,符合要求,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 D 正确;故选 D。11.已知:2CO(g)O 2(g)=2CO2(g) H566 kJmol 1Na2O2(s)CO 2(g)=Na2CO3(s) O2(g) H266 kJmol 112根据以上热化学方
10、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B. 下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2O2(s)2CO 2(s)=2Na2CO3(s)O 2(g) H532 kJmol 1D. 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答案】C7【解析】A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 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 283kJ/mol,故 A 错误;B由热化学方程式,2CO(g)+O 2(g)=2CO2(g)H=-566
11、kJ/mol,可知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 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 B 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12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由 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532 kJ/mol,故 C 正确;D已知:2CO(g)+O 2(g)=2CO2(g)H=-566kJ/mol;Na 2O2(s)+CO2(g)=Na2CO3(s)+ O2(g)H=-12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 2O2(s)+2C
12、O(g)=2Na2CO3(s)H=-1018kJ/mol;即 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509 kJ=254.5kJ 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0.5mol,电子转移数为126.021023,故 D 错误;故选 C。1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 1 molL1 的两种气体 X2和 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 Z。反应 2 min 后,测得参加反应的 X2为 0.6 molL1 ,用 Y2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v(Y2)0.1 molL 1 min1 ,生成的 c(Z)为 0.4 molL1 ,则该反应
13、的化学方程式是A. X22Y 2 2XY2 B. 3X2Y 2 2X3YC. X23Y 2 2XY3 D. 2X2Y 2 2X2Y【答案】B【解析】【详解】由信息可以知道, X2和 Y2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 X2、Y 2、Z 的反应速率之比为0.6 molL1 /2min:0.1 molL1 min1 :0.4mol L-1=3:1:2,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知道,反应为 3X2Y 2 2X3Y;所以 A. X22Y 2 2XY2 不符合题意;B. 3X2Y 2 2X3Y 符合题意;C. X23Y 2 2XY3 不符合题意 ;D. 2X2Y 2 2X2Y不符合题意,故 B 选项是
14、正确的。【点睛】由信息可以知道 X2和 Y2,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结合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反应方程式,以此来解答。1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g) nB(g) pC(g) qD(g),当 m、 n、 p、 q 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生成 mmol A,同时消耗 qmol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8反应速率 v(A) v(B) v(C) v(D) m n p q;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B. C. D. 【答
15、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 m、n、p、q 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 mn=pq。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在任何时间段内,每生成 m mol A 同时消耗 q mol D;这是反应逆向进行。因此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因此可以证明反应得到平衡状态。正确。由于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 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的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对于任何反应,无论再什么时候,反应速率v(A)v(B)v(C
16、)v(D)mnpq;所以不能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误。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正确。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则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才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错误。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项为 D。考点: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知识。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 T1、 T2下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c(X)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17、是A. 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 W 点放出的热量B. T2下,在 0 t1时间内, v(Y)(a-b)/t 1molL1 min1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 v 正 大于 N 点的逆反应速率 v 逆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 X,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减小9【答案】C【解析】由图可得,温度为 T1时先达到平衡,所以 T1T 2,温度越高,平衡时 X 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X 的初始浓度相同,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时 X 的转化率比进行到 W 点时偏低,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
18、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少,故 A 错误;B、T 2下,在 0t 1时间内,X 的浓度变化为:c(X)=(a-b)molL -1,则 Y 的浓度变化为 c(Y)= c(X)= (a-b)molL-1,所以 v(Y)= molL-1min-1,故 B 错误;C、由上分析 T1T 2,温12 12 ab2t1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 M 点的正反应速率 v 正大于 N 点的逆反应速率 v 逆,故 C 正确;D、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增大压强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X 的转化率增大,故 D 错误。15.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和
19、 3 mol H2,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 3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 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NH3(g)B.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 mol NH3(g)C. 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N2(g)D.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 mol H2(g)【答案】A【解析】【详解】A.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氨气,跟原反应是等效平衡,氨气的浓度不变,故 A 项正确;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 mol 氨气,相当于原反应压缩体积,氨气浓度增大,故 B 项错误;C
20、.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氮气,氮气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浓度增大,故 C 项错误;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氮气,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浓度变大,故 D 项错误。答案为 A。16.已知:aC 2H2(g)+ H 2(g)= C 2H4(g)H0b. 2CH4(g)= C 2H4(g)+ 2H 2(g)H0判断以下 3 个热化学方程式:C(s)+ 2H 2(g)= CH 4(g)H 110C(s)+ H2(g)= C2H2(g)H 212 12C(s)+ H 2(g)= C2H4(g)H 312H 1、H 2、H 3由大到小的顺序
21、是( )A. H 2 H 3 H 1 B. H 3 H 2 H 1C. H 3 H 1 H 2 D. H 1 H 2 H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 得出:C 2H4(g)=2CH2H2(g)H 2(g) H=H 2H 3,根据反应 a,逆过程为吸热反应,H 2H 30, H 2H 3,()2CH 4(g)=C2H4(g)2H 2(g) H=H 3H 1,根据 b 反应,H 3H 10,H 3H 1,故选项 A 正确。考点:考查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17.右图中的曲线表示在一定条件下,2NO + O 2 2NO2 H0,反应中 NO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中标出 a、b、c、
22、 d 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 v(正)v(逆)的点是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转化率一定的点表示平衡状态,所以 a、b 点在曲线上,所以表示平衡状态,而c 点的 NO 的转化率低于平衡转化率,说明未达平衡状态,且反应正向进行,所以 v(正)v(逆) ;而 d 点对应的 NO 的转化率大于平衡时的转化率,则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v(正)0,所以 A、D 错误。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生成物的平衡含量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所以 Z 是气体,X、Y 只有一种物质为气体,B 错误,
23、C 正确,答案的 C。考点:考查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及与物质存在状态的关系的判断的知识。30.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 2 L 的 3 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N2(g)3H 2(g) 2NH3(g) H92.4 kJmol 1A. 2p12p 3p2,错误;C 项,丙容器中加入 2 mol NH3,最后达到和甲相同的平衡状态,若平衡不移动,则转化率 1 31;乙容器投入 2 mol N2、6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2增大,所以转化率 2 31,错误;D 项,甲中投入 1
24、mol N2、3 mol H2,丙中投入 2 mol NH3,则甲与丙是完全等效的,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甲与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 92.4 kJ,故 Q1 Q392.4,正确。答案选 D。第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31.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 -1NaOH 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_。(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_(填“能”或“否” ) ,其原因是_。(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20已知: Q=cm(t2 t1),反
25、应后溶液的比热容 c 为 4.18 J 1 g1 ,各物质的密度均为 1 gcm3 。 计算完成上表 H=_(保留 2 位小数)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 NaOH 溶液与 HCl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若用 KOH 代替 NaOH,对测定结果_(填“有”或“无” )影响;若用醋酸代替 HCl 做实验,对测定结果_(“有”或“无” )填影响。【答案】 (1)量筒;温度计;(2)不能;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导致误差大;(3)56.85;HCl(aq)+NaOH(aq)=NaCl(aq)+H 2O(l)H=56.8kJmol 1 ;(4)无;有【解析】(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需要用量筒量取酸
26、溶液、碱溶液的体积,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还缺少温度计和量筒;(2)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损失大,(3)第 1 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第 2 次实验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5,平均温度差为 3.4,50 mL0.55 molL 1 NaOH 溶液与 50 mL0.5 molL1 HCl 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 ,代入公式 Q=cmT 得生成 0.05mol 的水放出热量 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即生成 0.025mol 的水放出热量
27、为:1.4212kJ,所以生成 1mol 的水放出热量为: =56.85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5kJ/mol;稀盐酸和 NaOH 稀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热 56.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 2O(l)H=56.8kJmol 1 ;(4)KOH 代替 NaOH 都是强碱,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所以用 KOH 代替 NaOH,对测定结果无21影响;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醋酸代替 HCl 做实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56.8kJ,但H 偏大;32.(1)甲醚(CH 3OCH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
28、香味,其燃烧热为 1455kJ/mol,写出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已知 H2(g)和 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 、393.5kJmol 1 ;计算反应 4C(s)+6H2(g)+O2(g)2CH 3OCH3(g)的反应热H=_;(2)用 CH4催化还原 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574 kJmol 1CH4(g)4NO(g)=2N 2(g)CO 2(g)2H 2O(g) H1160 kJmol 1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L CH4还原 NO2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阿伏
29、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 kJ。(3)在 25 、101 kPa 时,1.00 g C 6H6(l)燃烧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41.8 kJ 的热量,则表示 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CH3OCH3(g)+3O2(g)=2CO2(g)+3H2O(l)H 1=1455kJ/mol (2). 378.8kJ/mol (3). 1.6NA (4). 173.4 (5). C6H6(l)15/2O 2(g)=6CO2(g)3H 2O(l) H3 260.4 kJmol 1【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燃烧热的概念 1
30、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注意标出物质的状态。【详解】(1)甲醚的燃烧热为 1455kJ/mol ,则燃烧方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CH3(g)+3O2(g)=2CO2(g)+3H2O H 1=1455kJ/mol 。已知 H2(g)和 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393.5kJmol -1;H 2(g)+1/2O2(g)=H2O H=-285.8kJmol -1C(s)+O 2(g)=CO2(g) H=-393.5kJmol 1CH 3OCH3(g)+3O2(g)=2CO2(g)+3H2O(l) H 1=1455kJ/mol;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31、 6+ 2- ,计算反应 4C(s)+6H2(g)+O2(g)2CH 3OCH3(g)的反应热H=(-285.8 6- 2 393.5 4)-(-1455 2)=378.8kJ/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CH3OCH3(g)+3O2(g) =2CO2(g)+3H2O(l)H 1=1455kJ/mol; 378.8kJ/mol ; (2)用 CH4催化还原 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22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574 kJmol 1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H1160 kJm
32、ol 1(2)由(+ )/2 得 CH4(g)2NO 2(g)N 2(g)CO 2(g)2H 2O(g), H =(574+1160)/2=kJ mol-1=-867 kJ mol-1,n(CH4)=0.2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2mol 8NA=1.6 NA放出的热量为 0.2 =173.4kJ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6 NA、 867173.4。(3) 燃烧热是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1C 6H6完全燃烧放热 41.8kJ,则 1mol C6H6完全燃烧放热 41.8 78g/mol=3260.4 kJ ,故表示 C6H6燃烧热的
33、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6(l)15/2O 2(g)=6CO2(g)3H 2O(l) H3 260.4 kJmol1 。答案:C 6H6(l)15/2O 2(g)=6CO2(g)3H 2O(l) H3 260.4 kJmol 133.在容积为 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 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 H_(填“大于”或“小于”)0;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在 060 s 时段,反应速率 v(N2O4)为_molL 1 s1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 c(N
34、2O4)以 0.002 0 molL1 s1 的平均速率降低,经 10 s 又达到平衡。a T_(填“大于”或“小于”)100 ,判断理由是_。b温度 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2=_。(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答案】 (1). 大于 (2). 0.001 (3). 大于 (4).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5). 1.28 (6). 逆反应 (7). 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减23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根据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数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判断!【详解】 (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 H大于 0,在 060 s 时段,N 2O4浓度变化为 0.1 molL1 -0.04 molL1 = 0.06 molL1 ,反应速率 v(N2O4)为 0.06 molL1 /60s=0.001molL1 ,答案:0.001。(2) a因为正反应方向吸热,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 c(N2O4)以 0.002 0 molL1 s1 的平均速率降
36、低,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T 大于 100。答案:大于 (4).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b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 c(N2O4)=0.12 molL1 +0.002 molL1 s1 10s 2=0.16 molL1平衡时 c(N2O4)=0.04 molL1 +0.002 molL1 s1 10s 2=0.02 molL1 ,反应的平 衡常数 K2= c2(NO2)/ c(N2O4)= (0.16)2/0.02=1.28(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即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答案:逆反应 、将反应容
37、器的体积减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4.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 CH3OH 分子间脱水制得:2CH 3OH(g)CH3OCH3(g)H 2O(g) H23.5 kJ mol 1 。在 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K_;在 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达到平衡时 n(CH3OCH3) n(CH3OH) n(H2O)=_。(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 c(CH3OH)0.4 molL1 、 c(H
38、2O)0.6 molL 1 、 c(CH3OCH3)2.4 molL 1 ,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 正 _v 逆 (填“” 、 “”或“”),反应向_反应方向进行(填“正”或“逆”)。24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 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M)1 molL 1 , c(N)2.4 molL 1 。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 60%,此时 N 的转化率为_。(2)若反应温度升高,M 的转化率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M)4 molL 1 , c(N) amo
39、lL1 ;达到平衡后, c(P)2 molL 1 , a_。【答案】、(1) ;5;5:2:4 ;(2) 逆c(CH3OCH3)c(H2O)c2(CH3OH)、(1)25%(2)增大(3)6【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可逆反应 2CH3OH(g) CH3OCH3(g)+H2O(g)的平衡常数 k=,由图可知,在 t1min 时到达平衡,平衡时 CH3OH、CH 3OCH3、H 2O 浓度分别为c(CH3OCH3)c(H2O)c2(CH3OH)0.4mol/L、1mol/L、0.8mol/L,故平衡常数 k= = =5,体积相同,物质的c(CH3OCH3)c(H2O)c2(CH3OH)量之比等
40、于浓度之比,故 n(CH3OCH3):n(CH 3OH):n(H 2O)=0.4mol/L:1mol/L:0.8mol/L=5:2: 4,故答案为: ;5;5:2:4;c(CH3OCH3)c(H2O)c2(CH3OH)(2)此时的浓度商 Qc= =9,大于平衡常数 5,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v (正)v (逆),故答案为:,逆反应方向;、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 60%,反应浓度=1molL -160%=0.6mol;M(g)+N(g) P(g)+Q(g)起始量(mol/L) 1 2.4 0 0变化量(mol/L) 0.6 0.6 0.6 0.6平衡量(mol/L)0.4 1.8 0.6 0.
41、6K= =0.5。(1)N 的转化率= 100%= 100%=25%,故答案为:25%;(2)M(g)+N(g) P(g)+Q(g)H0,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M 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25(3)起始量=消耗量+平衡量,则M(g)+N(g) P(g)+Q(g)起始量(mol/L) 4 a 0 0变化量(mol/L) 2 2 2 2平衡量(mol/L) 2 a-2 2 2=0.5,a=6,故答案为:6。【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名师点晴】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与应用、化学平衡图象等。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用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3、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4、用来计算物质的转化率。对于化学平衡计算方法的分析应用,主要是三段式列式计算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