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92797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 理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2、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 ( 选 择 题 )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 下 列 关 于 地 球 自 转 运 动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 是 ( )A 地 球 自 转 的 方 向 为 自 东 向 西B 地 球 自 转 一 周 的 时 间 单 位

3、是 1 日C 任 何 地 点 的 线 速 度 都 相 等D 地 球 自 转 的 旋 转 中 心 是 太 阳一 天 , 我 国 某 城 市 于 北 京 时 间 4 时 30 分 日 出 , 18 时 30 分 日 落 。 据 此 回 答 第 2 题 。2 该 城 市 的 经 度 为 ( )A 123.5E B 112.5E C 127.5E D 135E下 图 为 某 一 平 直 河 段 的 剖 面 图 , 面 对 河 流 下 游 , 左 手 方 视 为 左 岸 , 右 手 方 视 为 右 岸 。读 图 回 答 3 4 题 。3 该 段 河 流 位 于 ( )A 南 半 球 B 北 半 球 C

4、赤 道 上 D 南 回 归 线 上4 若 该 段 河 流 是 一 条 自 东 向 西 流 动 的 河 流 , 该 段 河 流 需 要 特 别 加 固 的 河 堤 是 ( )A 东 岸 河 堤 B 南 岸 河 堤 C 西 岸 河 堤 D 北 岸 河 堤某 人 随 队 友 于 12 月 进 行 极 地 考 察 , 他 发 现 考 察 站 某 物 体 的 影 子 达 到 一 天 中 最 短 , 随 即 拍下 了 照 片 , ( 如 图 所 示 ) , 休 息 了 12 小 时 , 正 好 是 19 点 ( 中 时 区 ) , 他 观 察 到 物 体 的 影 子 变长 了 很 多 。 据 此 回 答

5、5 6 题 。5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 B西 C南 D北6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70W 75N B75E 80S C75E 65S D105W 80S该 图 是 以 极 点 为 中 心 的 某 半 球 俯 视 图 , 箭 头 所 示 为 地 球 公 转 方 向 , 虚 线 圈 为 回 归 线 和 极 圈 ,最 外 面 大 圆 为 赤 道 。 ABC 表 示 晨 昏 线 , OD 两 侧 日 期 不 同 。 据 此 回 答 7 8 题 。7图中 A 点经度为( )A75E B75W C105E D105W8若 AB 表示昏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

6、时北京时间为 7 点B此日地球公转速度最慢C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D此日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树 木 涂 白 是 指 用 涂 白 剂 ( 主 要 成 分 是 生 石 灰 和 硫 磺 ) 将 树 干 部 分 涂 成 白 色 , 是 绿 化 植 物 养护 管 理 的 一 项 重 要 内 容 , 主 要 目 的 是 确 保 绿 化 植 物 安 全 越 冬 。 近 日 , 绿 化 部 门 对 城 区 主 要 道 路 、景 区 、 游 园 等 地 的 树 木 进 行 了 统 一 涂 白 , 行 道 树 树 干 刷 白 高 度 统 一 控 制 在 离 地 面 1.5 米 处 ,视 觉 上 达

7、 到 整 齐 划 一 、 美 观 大 方 的 效 果 ( 如 图 所 示 ) 。 据 此 完 成 9 10 题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9 绿 化 部 门 对 城 区 行 道 树 涂 白 的 目 的 是 ( ) 杀 菌 、 防 止 病 菌 感 染 杀 虫 、 防 虫 , 减 少 下 一 年 病 虫 害 的 发 生 起 到 一 定 美 化 作 用 防 冻 害 、 避 免 早 春 霜 害A B C D 10 关 于 树 木 涂 白 的 作 用 原 理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有 效 减 少 地 面 长 波 辐 射 , 防 止 地 面 热 量

8、大 量 流 失B 使 得 树 干 白 天 和 夜 间 的 温 差 不 大 , 减 少 树 皮 开 裂C 使 得 树 木 萌 芽 和 开 花 提 前 , 以 躲 过 早 春 低 温 冻 害D 增 加 树 木 对 阳 光 的 吸 收 率 , 减 少 冻 害 发 生 的 概 率城 市 通 风 廊 道 的 构 建 是 提 升 城 市 空 气 流 通 能 力 、 缓 解 城 市 热 岛 、 改 善 人 体 舒 适 度 、 降 低 建筑 物 能 耗 的 有 效 措 施 , 对 局 地 气 候 环 境 的 改 善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据 此 完 成 11 12 题 。11 北 京 市 建 设 通

9、 风 廊 道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 )A 根 治 北 京 市 的 雾 霾 B 缓 解 城 区 热 岛 效 应C 增 加 城 区 降 水 量 D 降 低 风 沙 天 气 频 率12 对 通 风 廊 道 所 经 区 域 内 的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合 理 的 是 ( )A 严 格 控 制 建 筑 规 模 , 逐 步 打 通 阻 碍 廊 道 连 通 的 关 键 节 点B 拆 除 一 切 建 筑 物 , 置 换 建 筑 用 地 为 绿 化 用 地 保 证 廊 道 畅 通C 大 力 修 建 城 市 的 林 荫 大 道 , 提 高 绿 化 面 积 与 交 通 用 地 面 积D 开 挖 河 湖 池

10、 沼 , 增 加 城 市 湿 地 的 面 积 , 扩 建 人 工 景 点下 图 为 北 半 球 亚 热 带 地 区 大 陆 东 西 两 侧 、 两 地 降 水 量 逐 月 累 积 折 线 图 。 完 成13 14 题 。13 地 降 水 量 与 地 相 比 ( )A 春 季 较 多 B 夏 季 较 多 C 秋 季 较 多 D 冬 季 较 多14 夏 季 影 响 地 的 大 气 环 流 是 ( )A 夏 季 风 B 信 风 带 C 西 风 带 D 副 热 带 高 压 带读 图 , 左 图 示 意 某 岛 地 理 位 置 , 右 图 表 示 2016 年 10 月 3 日 至 4 日 某 天 气

11、系 统 经 过 该 岛时 的 天 气 资 料 。 回 答 15 16 题 。15 经 过 该 岛 的 天 气 系 统 是 ( )A 冷 锋 B 暖 锋 C 气 旋 D 反 气 旋16 该 天 气 系 统 位 于 图 中 地 时 ( )A 地 大 风 降 温 B 机 场 附 近 地 区 阴 雨 连 绵C 风 景 区 盛 行 西 北 风 D 夏 威 夷 高 压 在 其 偏 东 洋 面L 湖 原 是 新 疆 最 大 的 淡 水 湖 , 近 年 来 已 演 变 成 微 咸 水 湖 。 现 在 该 湖 西 部 沿 岸 芦 苇 广 布 , 而东 部 沿 岸 几 乎 没 有 。 下 图 示 意 L 湖 及

12、周 边 地 区 , 读 图 , 回 答 17 19 题 。17 正 确 描 述 甲 、 乙 两 河 与 L 湖 相 互 关 系 的 是 ( )A 甲 河 秋 季 输 入 L 湖 泥 沙 最 多 B 甲 河 流 量 变 化 深 受 L 湖 影 响C 乙 河 是 L 湖 重 要 补 给 水 源 D 乙 河 对 L 湖 具 有 排 盐 作 用18 对 L 湖 东 、 西 两 岸 芦 苇 分 布 差 异 影 响 最 小 的 因 素 是 ( )A 主 导 风 向 B 湖 水 盐 度 C 沿 岸 坡 度 D 土 壤 肥 力19 该 湖 湖 泊 水 位 最 高 时 ( )A 德 干 高 原 的 河 流 处

13、于 丰 水 期 B 乌 兰 巴 托 的 日 出 时 间 越 来 越 早3C 西 双 版 纳 正 在 举 办 泼 水 节 D 开 普 敦 附 近 海 域 风 平 浪 静火 山 活 动 在 时 间 上 有 活 跃 期 和 平 静 期 之 分 。 火 山 喷 发 会 喷 出 大 量 玄 武 岩 质 的 火 山 砾 ( 渣 ) 、火 山 砂 、 火 山 灰 以 及 熔 浆 , 颜 色 呈 灰 黑 色 。 粗 的 火 山 砾 ( 渣 ) 、 火 山 砂 及 熔 浆 会 在 火 山 口 附近 降 落 或 者 停 止 运 动 , 细 小 的 火 山 碎 屑 可 以 随 风 飘 至 远 处 降 落 。 下 图

14、 示 意 山 西 省 最 大 盆 地大 同 盆 地 ( 远 古 时 期 为 大 同 湖 ) 局 部 区 域 地 质 剖 面 情 况 。 读 图 , 回 答 20 22 题 。20 该 地 地 质 历 史 上 火 山 的 活 跃 期 有 (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21 促 使 火 山 碎 屑 层 形 成 的 直 接 地 质 作 用 是 ( )A 风 力 侵 蚀 B 海 水 堆 积 C 火 山 喷 发 D 湖 泊 堆 积22 该 地 不 存 在 的 地 质 作 用 是 ( )A 火 山 活 动 B 断 层 活 动 C 流 水 堆 积 D 风 力 堆 积下 图 为 “我 国

15、 新 疆 天 山 西 段 伊 犁 谷 地 内 霍 尔 果 斯 ( 8029 E, 4414 N) 境 内 某 低 山丘 陵 的 地 质 剖 面 示 意 图 ( 图 中 不 同 时 期 形 成 的 同 类 型 岩 层 采 用 同 一 图 例 表 达 ) ”。 据 图 回 答23 25 题 。23 上 图 中 甲 、 乙 、 丙 、 丁 四 处 的 地 质 构 造 分 别 是 ( )A 背 斜 、 向 斜 、 地 堑 、 断 层 B 向 斜 、 向 斜 、 地 垒 、 断 层C 背 斜 、 向 斜 、 背 斜 、 断 层 D 向 斜 、 向 斜 、 背 斜 、 断 层24 M 附 近 的 岩 层

16、接 近 垂 直 方 向 , 并 与 两 侧 的 岩 石 存 在 明 显 的 不 连 续 性 , 原 因 可 能 是 ( )A 外 力 侵 蚀 B 外 力 沉 积 C 岩 浆 活 动 D 地 壳 运 动25 甲 山 的 表 层 出 现 了 黄 土 及 黄 土 状 物 质 , 其 形 成 原 因 可 能 是 ( )A 流 水 作 用 B 风 力 作 用 C 岩 浆 活 动 D 地 壳 活 动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本 卷 共 4 小 题 , 共 50 分 。26 如 下 图 所 示 , 此 时 ABC 弧 线 为 晨 昏 线 , 某 人 正 在 距 离 B 地 正 南 方 2775km 的

17、某 地 肉 眼 观测 北 极 星 ( 夜 间 ) , 观 测 到 的 北 极 星 仰 角 为 48。 据 此 回 答 下 列 各 题 。 ( 12 分 )( 1) 此 时 太 阳 直 射 点 所 在 经 度 为 。 某 人 现 在 所 在 纬 度 为 , B 地 纬 度 为 。( 2) B 地 此 日 昼 长 为 小 时 , A 地 此 日 昼 长 约 小 时 , 日 出 时 间 是 ( 地 方 时 )。( 3) 有 一 架 飞 机 从 A 点 飞 往 C 点 的 最 近 飞 行 方 向 , 先 往 ( 方 向 ) 再 往 ( 方 向 )。( 4) 此 时 , 地 球 上 新 一 天 的 范

18、围 是 。27 依 据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 13 分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甲)和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乙) 。材料三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量、1 月和 7 月平均气温的对比。411 月次年 4 月 5 月10 月 1 月 7 月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 降水量mm占全年比重% 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昆明 116.3 11.2 918.1 88.8 7.5 19.7贵阳 8.5 24.7 849.8 75.3 4.6 24(1)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在贵阳和昆

19、明之间的走向,并说明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和成因。(2)依据图和表格的信息,比较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3)描述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8 读 “湘 江 流 城 和 莱 茵 河 流 城 略 图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 12 分 )( 1) 湘 江 和 莱 茵 河 相 似 的 水 文 特 征 有 哪 些 ?( 2) 两 条 河 流 相 比 , 航 运 价 值 更 大 , 请 说 明 原 因 。( 3) 流 域 综 合 开 发 对 区 域 发 展 有 重 要 意 义 。 目 前 , 湘 江 上 游 地 区 流 域 开 发 的 重 点 是 什 么 ?在 开

20、发 过 程 中 可 能 引 发 的 主 要 环 境 问 题 有 哪 些 ?29 读 图 文 材 料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 13 分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气 候 的 区 域 差 异 显 著 , 只 有 少 量 小 型 食 肉 动 物 。 环 尾 狐 猴 属 于 原 始 种 类 的 珍稀 濒 危 动 物 , 栖 息 于 较 干 旱 的 疏 林 岩 石 地 带 , 以 树 叶 、 花 、 果 实 及 昆 虫 等 为 食 。 左 下 图 为 环 尾狐 猴 , 右 下 图 为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地 形 示 意 图 。( 1) 描 述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的 地 形 特 征

21、。( 2) 说 明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地 形 对 气 候 差 异 的 影 响 。( 3) 应 用 地 理 环 境 整 体 性 原 理 , 分 析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西 部 和 西 南 部 成 为 环 尾 狐 猴 主 要 栖 息 地 的自 然 原 因 。2018-2019 学 年 上 学 期 高 一 年 级 期 末 考 试地 理 答 案第 卷 ( 选 择 题 )1-5 BCBDA 6-10 BCCDB 11-15 BADAC16-20 DDAAD 21-25 DBCDB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本 卷 共 4 小 题 , 共 50 分 。26 【 答 案 】 ( 1) 80W 4

22、8N 73N( 2) 24 16 4( 3) 东 北 东 南( 4) 100E18027 【 答 案 】 ( 1) 西 北 东 南 走 向 。 秋 冬 季 节 ( 冬 半 年 ) 。 南 下 冷 空 气 势 力 减 弱 和 西 南 暖 湿 气 流相 遇 形 成 锋 面 , 受 云 贵 高 原 阻 滞 而 形 成 。( 2) 差 异 : 贵 阳 降 水 多 于 昆 明 , 气 温 低 于 昆 明 。 成 因 : 贵 阳 位 于 锋 面 的 冷 空 气 一 侧 , 气 温 较低 , 多 阴 雨 天 气 ; 昆 明 位 于 锋 面 的 暖 空 气 一 侧 , 天 气 晴 朗 且 气 温 较 高 。(

23、 3) 特 点 : 昆 明 夏 季 凉 爽 湿 润 。 成 因 : 夏 季 受 ( 来 自 印 度 洋 的 ) 西 南 季 风 和 ( 来 自 太 平 洋 的 )东 南 季 风 带 来 的 暖 湿 气 流 影 响 , 降 水 多 ; 云 雨 减 弱 了 太 阳 辐 射 ; 地 处 云 贵 高 原 , 纬 度 较 低 , 海拔 高 而 气 温 低 。28 【 答 案 】 (1)无结冰期,无凌汛,流量较大。(2)莱茵河 水量平稳,季节变化小;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经济腹地大) 。(3)水力资源(水能)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淹没农田、村庄。29 【 答 案 】 ( 1)

24、 岛 屿 南 北 狭 长 , 南 北 窄 , 中 间 宽 ; 地 形 以 高 原 、 山 地 为 主 , 为 南 北 走 向 ; 东 部 地势 陡 峻 , 西 部 较 为 和 缓 。( 2)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地 形 以 山 地 为 主 , 山 脉 大 致 呈 南 北 走 向 , 阻 挡 来 自 海 洋 的 东 南 信 风 , 东 岸迎 风 坡 多 雨 , 西 部 背 风 坡 少 雨 ( 或 形 成 多 雨 区 和 雨 影 区 ) , 形 成 气 候 东 西 差 异 ; 地 势 高 差 大( 或 山 地 相 对 高 度 大 ) , 形 成 气 候 垂 直 差 异 ( 或 随 着 海 拔 升 高 , 气 温 递 减 , 降 水 量 发 生 变 化 ) 。( 3)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与 非 洲 大 陆 被 海 洋 阻 隔 , 缺 少 大 型 食 肉 动 物 , 动 物 的 天 敌 少 ; 纬 度 较 低 ,植 物 生 长 快 , 食 物 供 应 量 大 ; 西 部 和 西 南 部 地 处 东 南 信 风 的 背 风 坡 , 较 干 旱 少 雨 , 以 稀 树 高 草为 主 , 适 合 栖 息 ; 河 流 众 多 , 水 源 充 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2 722-1-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1 Proto.pdf ETSI TS 102 722-1-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1 Proto.pdf
  • ETSI TS 102 722-1-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1 ProtoS.pdf ETSI TS 102 722-1-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1 ProtoS.pdf
  • ETSI TS 102 722-2-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2 Test .pdf ETSI TS 102 722-2-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2 Test .pdf
  • ETSI TS 102 722-2-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2 Test S网.pdf ETSI TS 102 722-2-2010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MS Network Testing (INT)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art 2 Test S网.pdf
  • ETSI TS 102 723-1-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 Architecture and addressing schemes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1部分 体系结构和寻址方案 版本1 1 1》.pdf ETSI TS 102 723-1-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 Architecture and addressing schemes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1部分 体系结构和寻址方案 版本1 1 1》.pdf
  • ETSI TS 102 723-10-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0 Interface between access layer and networking & transport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pdf ETSI TS 102 723-10-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0 Interface between access layer and networking & transport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pdf
  • ETSI TS 102 723-11-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1 Interface between networking and transport layer and facilities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pdf ETSI TS 102 723-11-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11 Interface between networking and transport layer and facilities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pdf
  • ETSI TS 102 723-2-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2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2部分 管理信息库 版本1 1 1》.pdf ETSI TS 102 723-2-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2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2部分 管理信息库 版本1 1 1》.pdf
  • ETSI TS 102 723-3-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3 Interface between management entity and access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3部分 管理实体.pdf ETSI TS 102 723-3-2012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OSI cross-layer topics Part 3 Interface between management entity and access layer (V1 1 1)《智能交通系统(ITS) OSI跨层话题 第3部分 管理实体.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