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92965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浅析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 ,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龙、茶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

2、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如“姬” “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的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

3、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

4、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 2 -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 ,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是也。 ”(顾炎武目知录 )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

5、,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姓是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的,据传说,姓氏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B氏族部落不仅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驯养和冒犯,还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C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姓”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D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用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的方式来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贵族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

6、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B从晋国的狐毛、蛇平,汉代的狗未央、鹿旗,三国的豹皮公等人的古怪姓名中我们清晰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C古姓多与“女”字相关,甚至“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D在周朝初年,统治者为了达到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的目的,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名为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A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作者认为,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本纪于秦始皇则曰 姓赵氏

7、,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是也” 。B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这一说法,可以从国语晋语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记载中得到证明。C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已经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D西汉结束之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别。【答案】1. D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A 项, “姓氏的最早起源”有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8、 ,可见应为“姓的最早起源” 。B 项, “驯养”无中生有。文章第一段只是说“禁止食、杀、冒犯” 。C 项,文章第四段说的应为“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源自文章第

9、三段,应为“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B 项,源自第一段,应为“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C 项,源自文章第二段,应为“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 4 -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

10、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源自文章最后一段, “作者认为”应是顾炎武的观点。C 项,源自文章最后一段,应为“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 。D 项, “西汉结束之后”错。【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梅贻琦:是“寡言君子” ,也是治校大师梅贻琦(188

11、91962) ,字月涵。自 1914 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后,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1931 年 12 月,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发表就职演讲,这篇立言名篇中可圈点者极多。他说:“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 ”他又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能发表这样今天读来仍新鲜的“重要讲话”的人,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教育的意义。梅贻琦任校长后,不到 10 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今天,我们可以随口列出清华很多杰出人

12、物及其事迹,却很少提到梅贻琦。这跟他的教育风格很有关系。梅贻琦用的是“黄老之治” ,这种思想推崇黄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发扬老子的清净俭约,奉行无为而治。 “黄老之治”希望人尽其才,故梅贻琦治校也信奉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只要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 ;“黄老之治”奉行法度,故梅贻琦尊崇科学,科学即法则;“黄老之治”奉行无己,故梅贻琦可以忘我地去服务。他说,清华的教师出名、学术成果出名、优秀学生出名,而校长却不必出名。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 5 -

13、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作为一名学养极厚的物理教授,他自幼熟读经史,背诵如流,曾对朋友笑言:“假如有谁背诵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1943 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

14、41 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 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梅贻琦的风度令人难忘。学者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回忆:“梅校长那时候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一把长长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甚至于拉警报的时候,周围人群乱哄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同时疏导学生。 ”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 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

15、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 65 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 。1962 年 5 月 19 日,梅贻琦溘然长逝。蒋介石特颁“勋昭作育”挽额一方,副总统陈诚送的挽联是:“崇朴学以黜浮华,实大声宏,盛绩久为文苑重;树良规而垂教泽,薪传火尽,道徽犹系国人思。 ”梅贻琦的墓前广植梅花,刻石“梅园” ,为于右任所书。清华海内外校友,每到新竹必去祭拜。当地人士每日清晨也去凭吊,十年如一日,成为新竹一景。教育家蒋梦麟曾说:“中国崛起于近代文明国家之林, (梅贻琦)厥功之伟,莫之与京(争强比胜) 。 ”梅贻琦之执掌清华,是清华

16、之幸,也是中国之幸。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说“梅贻琦一生只作了一件事” ,意在说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足矣。- 6 -B. 梅贻琦主张“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说明他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C. 人们提到清华很少提到梅贻琦,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校中,于是也就疏于学问的精进。D. 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又表达了对梅贻琦的寡言少语的欣赏。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传记撷取梅贻琦治

17、校、治学和生活方面的故事,展示了梅贻琦的寡言君子和治校大师的形象。B. 梅贻琦主张“黄老之治” ,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因而他不注重学校的管理,而是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C. 文章第段引用蒋梦麟对梅贻琦的评价,意在突出梅贻琦在近代教育事业上的巨大功绩,从侧面丰富了传主形象,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D. 梅贻琦由于寡言少语常常使一般人对他产生误解,但是也有很多人欣赏他的幽默,陈寅恪就是其中的一个。E. 1941 年,在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翻译的时刻,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加入到了抗日队伍中,这表现了他伟大的爱国情怀。6.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梅贻琦是“治校大师”的?请

18、简要分析。【答案】4. D 5. AC 6. 治校思想先进。他认为办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认为大学要有大师级的教授。治校方法独到。以“黄老风格”治校,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建议,尊崇科学,奉行无己。严于律己,甘作表率。取消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肯因母亲去世耽误工作,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将儿女都送去参军。【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 “意在说梅

19、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错误,原文并没有嫌梅“做事少”的意思,选项表述不准确,且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足矣。B 项, “只注重人才的汇聚”错误,- 7 -“只注重”说法过于绝对。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出了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主要强调的是“大师” ,但并没有就此否决校舍的建设。C 项, “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校中,于是也就疏于学问的精进”错误,从文中来看, “少有人提”和他的教育风格有关,文章第三段说“今天,我们可以随口列出清华很多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却很少提到梅贻琦。这跟他的教育风格很有关系” 。故选 D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

20、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 “他不注重学校的管理,而是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的意思是他更注重人尽其才,没有体现不注重管理的意思。D 项, “但是也有很多人欣赏他的幽默,陈寅恪就是其中的一个”错误,文章第四段说“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 ”,由此可知,陈寅恪欣赏的是他的寡言却严谨的性格。E 项, “1941 年,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加入到了抗日队伍中”错误,文章第六段说“1943 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

21、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 ,由此可知,他的儿女是 1943 年参军的。故选 AC 两项。【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传主形象,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梅贻琦是治校大师的?请简要分析” ,“哪些方面”说明答案不止一点,且要求从不同方面进行概括, “治校大师”说明所找的内容应与如何“治校”有关。答题时注意找到文中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条作答,要注意段首和断尾的句子,文章第二段“1931 年 12 月,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发表就职演讲,这

22、篇立言名篇中可圈点者极多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能发表这样今天读来仍新鲜的重要讲话的人,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教育的意义。梅贻琦任校长后,不到 10 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 ,这说明梅贻琦治校的思想非常先进;文章第三段说“梅贻琦用的是黄老之治 ,这种思想推崇黄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发扬老子的清净俭约,奉行无为而治。 黄老之治希望人尽其才,故梅贻琦治校也信奉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只要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 ;黄老之治奉行法度,故梅贻琦尊崇科学,科学即法则;黄老之治奉行无己,故梅贻琦可以忘我地去服务。” ,梅贻琦的治校方法独到;第六段说“不

23、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 8 -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 ,这表现出梅贻琦的严于律己,甘作表率。梅贻琦能成为“治校大师”与上面这些内容分不开,故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答题。【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

24、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

25、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

26、,原文中找依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一缕烟,一个家。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望着村子里那一缕一缕的炊烟从树梢上冒出来,望着自己家的房子在树林里闪烁着,顺子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三年了。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但顺子的心从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村里的人靠种地为生,每天早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 9 -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家家户户都这样。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在地里干活,种子完了,要回家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老张呀,顺道上我家给我捎壶水来吧。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

27、拿了水壶。那样子就好像是进自家的门一样。因此,锁在村子里就成了一个摆设,真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顺子的父亲几年前就去世了。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母亲去地里忙时,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顺子明白,母亲是想让他回来随时都能进门。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病倒了,村里人帮忙将她送到了县医院。村长要为顺子母亲筹钱治病,母亲不让。然而,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上哪儿找这么多的钱呀。顺子整整想了几天,为了救母亲,他决定铤而走险。顺子有个同学,父亲是企业的老板,很有钱。前两天,他们一家外出旅游去了。那天晚上,顺子

28、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他在同学家的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还是伸手按下了门铃。他想,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的。可他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是没有动静。也许这就是老天的安排吧。那是一款梅花牌的锁子。顺子很是费了一些劲儿,才把它弄开。顺子很快就找到了钱。顺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他的手都有些抖了。哗哗的,他好像都能听得见自己手抖动的声音。顺子将钱拿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再想了想,又放了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出了门。两天,仅仅两天,警察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半。顺子沿着回村的路,一步一

29、步往前走着。正是黄昏,在地里干活的村里人都开始回家。回家早的人,正从门槛下面摸出钥匙打开门。顺子借着黄昏作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10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顺子习惯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竟然摸到了钥匙。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顺子进了门,反手将门关上。想了想,他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也许是出于习惯,他锁上门后,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顺子走到窗前拉好窗帘,才打开灯。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

30、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相框里。那天晚上,顺子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实是开锁的声音,而且就是他家的门。顺子赶忙起床,他从卧房里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正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脸由吃惊变为了惊喜。女人说,顺子,你回来了?这女人是村里蒋木匠的媳妇,她怎么进到我家里来了?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蒋木匠的女人便说,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你娘走时对村长说,要他帮着看好这个家等你回来。村长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

31、。这不,今天轮到我了。蒋木匠的媳妇说着,就开始扫地抹桌子。顺子也在抹,不过他抹的是脸上的泪,不知怎的,那泪越抹越多。蒋木匠的媳妇打扫完屋子,便出了门。顺子也跟着蒋木匠的媳妇走出了门。那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从门槛下掏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顺子的父亲去世后,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顺子在外读书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母亲将钥匙放在门槛下,希望顺子能常回家看看。B. “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冷冰冰”三字写出了顺子的情绪低落:母亲去世使他感到家的温暖不再,出狱回村又担心遭受冷落。C. 蒋木匠

32、的媳妇从吃惊到惊喜,顺子从疑惑到释疑,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们- 11 -两人在乍一见面之后的心理变化。D. 小说从顺子出狱回家写起,而将因盗窃入狱等情节穿插在故事中间,这种把情节高潮置于开头的写法,造成悬念,增加了情节波澜。E. 小说写了法律对人的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人的感化,侧重表现了风尚引人向善的作用,展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社会的和谐之美。8. 顺子的内心矛盾复杂,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9.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匆匆收笔,显得仓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BE 8. 他有孝心,却忘了守法,因急于为母治病而罔顾了法律。 入室行窃,但又良心未泯,因而曾想放弃

33、,内心紧张,也不贪婪。想回家,但又有羞耻之心,不能坦然面对,因而回家要悄悄地借黄昏作掩护,还要反锁家门。 9. 示例一:不仓促。情节方面:从进村前的紧张、害怕到结尾敢于走出家门,情节已相对完整。人物方面:敢于走出家门暗示人物有了新的转变,无需拖沓。主题方面:村邻们的关爱和信任使顺子有了转变,主题也得到了表现。 示例二:仓促。情节方面:顺子走出了家门,但如何开始新的人生,小说没有交代,情节不够完整。人物方面:人物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认知上,结尾对顺子认知的转变表现得不充分。主题方面:小说缺乏篇末“点睛” ,主题不够明朗。【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34、,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 项, “希望顺子能常回家看看”错误,文中说“顺子明白,母亲是想让他回来随时都能进门” ,由此可知母亲是“想让他回来随时都能进门” 。C 项, “心理描写”错,是神态和对话描写。D 项, “这种把情节高潮置于开头的写法”错。小说的高潮不是顺子出狱回家,而应是顺子与蒋木匠媳妇的那段对话。故选 BE 两项。【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概括文本

35、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顺子的内心矛盾复杂,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 ,这是要求找出能体现“顺子内心矛盾复杂”的内容,重点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心理,考生应从小说的情节以及小说的描写手法着手,仔细研究人物的心理活动,应从情节入手寻找他“矛盾”- 12 -的想法。如顺子行窃的场面就能体现出内心的“矛盾” ,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为了救母亲,他决定铤而走险” “他在同学家的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还是伸手按下了门铃。他想,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的” “顺子将钱拿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再想了想,又放了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

36、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出了门” ,他想了好几天,入室时还存在室内有人而放弃的想法,拿钱的时候只拿够母亲治病的钱;如顺子回家时的心情,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望着村子里那一缕一缕的炊烟从树梢上冒出来,望着自己家的房子在树林里闪烁着,顺子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顺子借着黄昏作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顺子进了门,反手将门关上” “想了想,他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 “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顺子想回家,却又内心感觉羞耻。结合全文来看,顺子有孝心,却因急于为母治病而罔顾了法律,这也是矛盾的方面。考生根据这些内容答

37、题即可。【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题干明确探究的具体方向,如本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匆匆收笔,显得仓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针对结尾设题,可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表达、艺术手法上进行思考。首先明确小说的结尾是什么, “蒋木匠的媳妇打扫完屋子,便出了门。顺子也跟着蒋木匠的媳妇走出了门。那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从门槛下掏出钥匙打开了门上的锁” ,结尾中顺子“走出了门” ,看见村里的人还保持着“门槛下放着钥匙”的习

38、惯。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即“仓促”还是“不仓促” 。接着就要陈述理由,如答“不仓促” ,可以先看结尾的情节与上文的关联,上文写顺子想回家,却又不能坦然面对,因而回家要悄悄地借黄昏作掩护,还要反锁家门,而结尾“顺子”走出家门,小说的情节比较完整;从形象上来看,顺子之前不敢面对家乡的人,到最后“走出家门” ,也就暗示了人物的转变;从主题上来看,顺子的转变与村林的关爱是分不开的,而村人依然保持着“门槛下放着钥匙”的习惯,这说明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这种淳朴的民风并没有因顺子之前的“行为”而有所改变,而这信任也是使顺子有了转变的因素,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如答“仓促” ,就要点出这个结尾在情节上、形象上以及主

39、旨表达上的未尽之处。【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 13 -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1、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在解答这

40、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例如本题就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方面去探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屩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

41、于王安石。熙宁三年,应举入京。适安石当国,首问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 ”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 ”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 ”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 ”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 ”明日,安石召谓之曰:“惠卿云: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 ”既而承之还,诡言于民无不便,佃说不行。安石以佃不附己,不复咨以政。更先朝法度,去安石之党,士多讳变所从。安石卒,佃率诸生哭而祭之,识者嘉其无向背。迁吏部侍郎,以修撰神宗实录徙礼部。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辨,大要多是安石,

42、为之晦隐。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 ”佃曰:“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知江宁府。甫至,祭安石墓。句容人盗嫂害其兄,别诬三人同谋。既皆讯服,一囚父以冤诉,通判以下皆曰:“彼怖死耳,狱已成,不可变。 ”佃为阅实,三人皆得生。迁吏部尚书,报聘于辽,归,半道闻辽主洪基丧,送伴者赴临而返,诮佃曰:“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佃徐应曰:“始意君匍匐哭踊而相见,即行吊礼;今偃然如常时,尚何所吊?”伴者不能答。佃执政与曾布比,而持论多近恕。每欲参用元祐人才,尤恶奔竞。佃曰:“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 ”- 14 -转左丞。御史论吕希纯、刘安世复职太骤,请加镌抑,且欲更

43、惩元祐余党。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遂罢为中大夫、知亳州,数月卒,年六十一。(选自宋史陆佃传 ,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B. 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C. 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D. 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

44、自及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多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熙宁、太宗、康熙等。B. 实录,文中指编年体史书,专门记录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C.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D. 御史,文中指官名,汉以后,御史职衔多有变化,职责专司纠察弹劾。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佃为政务实。王安石掌权时向他咨询政事,他如实告知自己对新政的看法,王安石派人核查,核查人从中使坏,致使王安石疏远了他。B. 陆佃有情有义。朝廷排斥王安石党徒,他却在王安石去世后带学生痛哭祭奠;他因修撰神宗实录

45、多次与黄庭坚等人争辩,言辞激烈。C. 陆佃执法公正。他在江宁府任职时,有人杀兄害人,诬陷无辜的人,案件审讯已定,他力排众议,亲自核查案情,为百姓伸冤。D. 陆佃睿智善言。他出使辽国,回国途中遇辽主去世,辽国陪同的人返回吊唁,而讥讽他无礼,他给予辛辣回击,使辽国人无言以对。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衰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2)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 15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国家遇到这样的丧事,汉家的使者却没有一点点吊唁的礼仪,这是为什么呢? 当今天下的形势,就像人得了大病正要好转,应当用药食辅养

46、,需要国家的安定和平。【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 “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这段话是说“陆佃对徽宗说不应该追究,徽宗就下诏令申告,贴在朝堂上公布。进谗言的人因此诋毁陆佃,说:陆佃的名字在党籍中,不想让追究,正是害怕波及到自己罢了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佃” “徽宗” “谗者”等,依据表对话的词

47、语“曰”断开一处,然后再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不宜”意思是“不应该” ,句中说“不应该”做的是“穷治” ,即“追究到底” ,AB 两项从“不宜”后断开, “不宜”的事情没有说清楚,故排除;“揭之朝堂”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应为“揭之(于)朝堂” , “朝堂”是后置状语,故应在“朝堂”后断开,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48、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 项, “年号如太宗等”错误, “太宗”是庙号。故选 A 项。【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 项, “他因修撰神宗实录多次与黄庭坚等人争辩”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辨,大要多是安石,为之晦隐” ,意思是“多次和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辩,内容大多是关于王安石的,替王安石隐讳” ,可见应是为王安石而与黄庭坚等人争辩。故选 B 项。

49、【13 题详解】-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 “如是” ,像这样, “是” ,指示代词,这样,指代“辽主洪基丧”这件事情;“殊无” ,完全没有, “殊” ,是副词,很,极其;“仪” ,礼仪;“何” ,为什么。第二句中, “如” ,像,好似;“向愈” ,正要好转;“以” ,介词,用;“药饵” ,药食;“须” ,需要。【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