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93218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上石桥高中 2019 届高三 12 月份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1 (9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 “地接芳邻” “职思其居” “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 “鹏程万里” “家兴财源旺” “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

2、农村的乡绅。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 ;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 。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 。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乡绅的核心是“绅” ,即退居官员

3、,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 。 “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 ,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晚年归乡,则带着一身的荣耀相见于乡亲父老。他们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

4、,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乡土。如此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 2 -生长的沃壤。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的功能。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 “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

5、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 20 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 “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

6、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

7、成垃圾。他们不愿意作不归之叶,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3 日,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乡村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B中国乡村曾经是人才生长的沃壤,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的功能。- 3 -C现代乡村虽有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乡村的风雅,乡绅群体在乡村的消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中的优秀人才逐渐流向城市,乡村也逐渐变成文化沙漠

8、。(2)下列关于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绅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B乡绅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乡村后辈学子奋发向上,使乡村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人才大循环。C乡绅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指导和提升了乡村文化,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D乡绅在乡村承担着文化传承、教化民众的责任,是乡村的文化领袖,引领一方的社会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代的 “耕读传家” “地接芳邻”之类的门楣题字的风雅相比,现代新农村的“福星高照” “鹏程万里” “家兴财源旺”之类的精美匾额显得肤浅庸俗,功利色彩很

9、浓。B “叶落归根”曾经是宦游他乡的游子颠扑不破的信念,但随着乡绅群体向城市的流动,这一观念在现代乡村已经荡然无存。C中国文化植根于乡村,乡绅的大量流向城市,将使乡村失去“灵魂” ,使中国文化面临凋败甚至消亡的危险。D近代以来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抛弃了传统文化价值的观念,缺少中国传统乡绅的社会担当精神,终被人作为垃圾扫掉。2 (12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路遥写人生 平凡的世界的一些情况高建群大约是 1982 年的六七月间吧,路遥回延安。他这次有一个事情,就是见他的四弟王天乐。由于路遥自小过继到延川,所以与长在清涧的四弟从未见过面。父亲说了,你哥在西

10、安成事了,你去找他。这样王天乐便给路遥写了封信。路遥回信说,让弟弟下延安等他。路遥在延安找王天乐,找不着。原来,王天乐下来后,在延安东关大桥的劳动力市- 4 -场当民工。路遥问我,我说见过一次,后来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后来访问了很多人,结果在陈泽顺那里探到一些消息。泽顺说,西沟有一户人家圈窑,雇天乐给背石头。这样,路遥在西沟半山上,找到穿个红背心,正在背石头的天乐。 “我亲爱的弟弟!”抱着王天乐,看着这三面将要圈起的石窑,兄弟俩抱头大哭。后来在延安饭店五楼,开了个房间,路遥听天乐讲他的故事。天乐那时候还不叫天乐,叫猴蛮,天乐这名字,就是路遥给起的。兄弟俩关在房里,路遥听这个陌生的弟弟讲他的苦难和

11、屈辱。讲者哭,听者也哭。讲了三天三夜。讲完后路遥说:我要把你的故事写出来。路遥背了个大包,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到甘泉去写。甘泉文化馆有个作家叫张弢,招呼他。两个月以后,他背着个大包,包里装着厚厚的一沓人生手稿,又回到延安。圆脸整个瘦了一圈,人精神恍惚。他对我说:中国文坛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了!那天晚上,月光照得延安城如同白昼。路遥、王天乐和我,顺着街道从北关走到南桥,又从南桥走到北关。整整走了一夜。路遥谈到他的初恋,谈到人生中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为什么叫高加林呢?当年,一个孩子曾经热泪涟涟地望着夜空,因为当晚有个叫加加林少校的人正飞向星球,所以这孩子如今把他的作品主人公叫“高加林” 。路遥还说,

12、 人生中用了我的诗, “我是一只生着翅膀的大雁,自由地去爱每一点蓝天”你不会告吧?我笑着说不会。路遥说如果你要告我,我就说这是黄亚萍抄了高建群的诗,送给高加林的,与我路遥无关。上面是我知道的路遥写人生的一些情况。下面说说写平凡的世界的一些情况。大约是 1985 年清明节前后,路遥给我打电话,要去实际踏勘一家煤矿,为长篇动笔前做准备。这样我陪他到黄陵店头煤矿。天冷极了。煤矿老板叫陶家山,找了件棉衣让路遥穿上,在店头呆两天,然后回黄陵县城。在黄陵轩辕宾馆,路遥说在长篇动笔前,需要找个朋友,做听众,帮他把人物和故事圆满一遍。他说这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诀窍。这样,我便与他在轩辕宾馆关起门来,谈了三天。

13、记得最初的时候,这部洋洋百万言的长篇还不叫平凡的世界 ,路遥说,共分三部,第一部叫黄土 、第二部叫黑金 ,第三部大世界 ,然后总的名字叫走向大世界他后来是如何将这部名著改成平凡的世界这样既大气又朴实无华的名字的,我就不知道了。- 5 -平凡的世界出版时,扉页上那张路遥夹着个大笔记本,戴着个黑框眼镜的照片,就是那次在黄帝陵轩辕手植柏前照的。拍照片的是黄陵诗人,在县城开照相馆的任宗耀。后来(大约是 1986 年 8 月) ,路遥在吴起县武装部写平凡的世界时,我去看他。疲惫、恍惚、孤独,像一个被世界放逐的人一样。他对我说,他的同学在县武装部工作,给他腾了一个窑洞。他说想洗澡,这地方洗不成澡,半个月没

14、洗澡了。再后来(大约是 1987 年) ,路遥在延安宾馆写作平凡的世界时,我去看他。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脸病容。他愁苦地望着我说:能有人替代我多好呀!接着叹息一声说,瞌睡还得眼里过。然后,又对着桌子上几尺高的写好的稿子说,也许会是一堆废纸吧!记得他给宾馆的墙上画了许多的道道。他说,每天写五千字,然后画一个道道。说完,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个一个道道地数,看写到多少万字了。在路遥十五周年忌日的时候,谨以以上的文字,作为对一位兄长的悼念,作为对新时期中国文坛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悼念。他对文学的献身精神,他对自己卑微的贫贱的命运的抗争和挣扎,他所塑造的诸多文学形象,已经超越文学的范畴,从而给今天以及以

15、后的陕北儿女以精神的感召。前几天我去中央电视台,听他们说,正在酝酿将路遥的人生拍成一部大型连续剧,导演是刚因牵手 、 诺尔曼白求恩而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杨阳。我鼓掌说,好极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个熟人、朋友的角度,利用真实而生动地生活素材,叙述了路遥在创作人生平凡的世界时的一些情况,体现了路遥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并表现作者对路遥的文学成就的赞颂和深切怀念。B、路遥仅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中篇小说人生的初稿。在他带着人生手稿回到延安时,他精神恍惚,产生了幻觉,认定中国文学将会发生大事件。C、小说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在生活中的原型是路遥的胞弟王天

16、乐。D、路遥曾在吴起县武装部为他提供的一个窑洞里创作平凡的世界 ,在这个窑洞里,就连洗澡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本文通过这个材料,突出了路遥创作条件的艰苦。(2)请把下面两句话都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赏析。a疲惫、恍惚、孤独,像一个被世界放逐的人一样。b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脸病容。他愁苦地望着我说:能有人替代我多好呀!接着叹息- 6 -一声说,瞌睡还得眼里过。(3)作者说:“他对文学的献身精神,他对自己卑微的贫贱的命运的抗争和挣扎,他所塑造的诸多文学形象,已经超越文学的范畴,从而给今天以及以后的陕北儿女以精神的感召。”你认为,这里的精神感召是指什么?3 (14 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

17、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水痘刘正权静子是那种小心翼翼的女人,成天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担惊,儿子正上幼儿园,静子心里就老是无端地不踏实。这天,男人一大早又去跑生意了,静子刚心烦意乱走进菜市场,有感应似的,手机嘟嘟嘟叫了起来,静子手一抖,刚买的鱼险些掉在地上,那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 “请问是晓雅的家长吗?我是他班主任!”静子一迭声点头说是呀是呀,心却直打颤:“莫不是晓雅出事了?”正揣测呢,像印证这想法似的,那边又接口说:“麻烦你过来一下,行吗?” “出了什么事?”静子略带哭腔的声音吓了那边一大跳,那边就扑哧一笑, “也没啥事,您的儿子好像在出水痘,烦请您带到医院去检查一下!”静子这才静了心,一溜烟赶到

18、了幼儿园。水痘就是天花,每个小孩都要出的体内病毒,班主任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见多不怪,连声对静子说:“恭喜恭喜,过了这关又少了一桩心事!”在眼下,小孩出水痘实是一桩小事,吃点药,涂点膏再禁禁风就行了,只是需在家静养十天左右,这玩意儿特容易在小朋友之间相互传染。静子小心翼翼惯了的,牵了儿子的手匆匆便上医院,连声谢谢都忘了说。十天也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儿子身上的痘消了,静子这天又送晓雅上幼儿园,班主任见了静子一拍脑门想起什么似的说:“糟,那天只顾和您开玩笑,忘了让您写请假条了!”静子吓一跳,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就半真半假说:“幼儿园充其量只能算游击队,又不像上小学初中是正规军,犯得着写请假条吗

19、?”班主任说您误会了,我是说有请假条可以退那几天的生活费呢,园里有规定,请假一周以上就退。静子男人跑生意,日子还过得去,自然懒得讨麻烦,静子就笑笑说:“谢谢,为几十元钱费趟力气不值得!”也是的,几千元都交过来了,谁还在乎这点蝇头小利。班主任却不这样认为,说好歹也是血汗钱吧,就算大水冲来的,也得下水去捞不是,这样您找园长说说,我再证明一下就成了,不过走两步路的事,就当健了身的。静子听班主任这样一说,反倒不好推辞,再者- 7 -丈夫虽说挣点小钱,想想也真是血汗呢。静子就找了园长,好歹也算有过一面之缘,没费多大事就成了,真如班主任所说只不过多走两步路的事。事儿过了也就过了,那天晚上静子陪男人到同学家

20、做客,同学恰好就在幼儿园上班。酒至半酣时同学忽然问静子, “听说你们为儿子出水痘时期的生活费还找过领导,是吗?”静子一愣说:“是呀,班主任让找的,不然我还真不知有这规定呢!”同学就一点头若有所思样, “是这么回事呀!”静子感到奇怪就追问:“咋啦?”同学吞吞吐吐说, “也没啥,只是听幼儿园的几个老师说得挺难听!”末了同学见静子脸色不太对劲又补上一句,“算了,你也只当我没说,反正那几位都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只怕想私吞呢!”静子对再上幼儿园送晓雅就没了兴趣,她怕碰上那几位老师亮晶晶的笑,静子总以为那笑容水嘟嘟的,像极了晓雅身上出痘时的水泡,莫名其妙地,她怕那笑容绽开后会蔓延出什么余病。静子男人无奈,只

21、好整天亲自接送孩子入园离园。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2004 年第 9 期(1)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的分析鉴赏,最正确的两项是 A正所谓“母子连心” ,静子感知到儿子要出天花,所以那些日子里心里老是无端地不踏实。B小说中的静子一家生活富裕,对几十元的生活费本不在乎,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静子才去找园长说明情况退款的。C晓雅的班主任在通知家长到校和告知病情时还和静子开玩笑,一点也不着急,表现了老师没有爱心,对生病的孩子不关心。D静子男人的同学饭桌上的无心之问,让静子感到不安,把小说情节推到高潮,也更加形象地体现了静子的性格特点。E静子找园长说明情况退回几十元生活费的举动是正确的,她不应该因为一些不

22、善之人的言论而感到难堪。(2)小说中的静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小说题目“水痘”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4 (19 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黄宗羲,字太冲,海内称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太夫人姚氏。宗羲垂髫读书,即不锁守章句。年十四,补诸生,随学京邸。尊素以- 8 -劾魏阉死诏狱。门户臲卼 ,而宗羲奉养王父 以孝闻,夜读书毕,呜呜然哭,顾不令太夫人知也。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 已磔,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显纯

23、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夫謀逆,则以亲王髙煦尚不免诛,况皇后之外亲?卒论二人斩,妻子流徙。宗羲又欧应元胸,拔其须,归而祭之黄尊素神主前。时钦程已入逆案,李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既归,治父葬事毕,肆力于学。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如欲归,当遣官送之。”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公年逾八十,著书不辍。乙亥之

24、秋,寝疾数日而殁。得年八十有六。遂不棺椁而葬。【注】 臲卼(ni w ):不安貌。 王父:祖父。 逆阉:指魏忠贤。磔:被处于极刑。古代的一种酷刑。(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B、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C、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D、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25、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 “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是童年的泛称。B、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 9 -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C、博学鸿儒,又称博学鸿词。清承唐宋旧制,于正常科举考试之外,增设制科取士。康熙十八年、乾隆元年曾两度举行。光绪三十四年,虽有重开之议,旋因德宗死,遂告终止。D、乙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乙亥年的下一年为丙午年。(

26、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羲天赋异禀,勤奋刻苦。童年喜爱读书,尤其大量地阅读了古书籍的注释,这给他晚年著书立说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宗羲不畏强暴,颂冤报仇。父亲黄尊素是著名的东林党人,被阉人魏忠贤迫害致死,这使他从小与阉党有着刻骨仇恨。明思宗即位后处死了魏忠贤,而黄宗羲其间清算阉党的罪行,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C、宗羲拒绝受贿,坚持气节。宗羲上疏力求诛杀曹钦程、李实。曹钦程已归案伏法,但李实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并没有参与,偷偷地送给宗羲三千银两,请求他不要在廷中与他对质。D、宗羲拒绝诏征、勤奋著述。康熙戊午,宗羲被征召为博学鸿儒,他辞而不赴;学士叶方蔼以礼聘请他

27、,他仍辞而不就。晚年,他著书从未停止,提倡新的学风,力主经世致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5 (11 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乌夜啼陆游金鸭 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冷落千秋伴侣,阑珊打马 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注】金鸭:金鸭形的香炉打马: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1)下面对宋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 “金鸭余香”是指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且点明了身份,贵妇人。此

28、句之意境近于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看似幽雅,实则透露了孤独无聊。B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这两句写了女主人美丽的头发染了香气很浓的“兰膏” ,- 10 -午后睡在床上,玉钗下坠时滑润无声。女主人公虽衣着雍容华贵,但遮掩不了她的孤独无聊情绪。C “打马”之戏,女词人李清照精于此道,她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到“打马爰兴,樗蒲遂废。 ”也就是说“打马”这种棋艺游戏在深闺中逐渐盛行,而投色子的游戏已衰退。而此词中的“阑珊打马”指妇女们游戏的兴趣正浓,以此反衬诗人的孤独寂寞。D “潇湘梦”暗用了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写在梦中远涉异地,去找寻心上人

29、。陆词借此表达了自己思慕远方游子之情感。E词的后两句应用了倒装,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为的是使两者的关系,似即似离,又不写出怨意,显得比较婉转含蓄,情调避免了悲凉。(2)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艳而不悲,但艳中又透着丝丝“怨”意,请赏析词人是如何写的“艳” ,艳中又有什么样的“怨”意呢?6 (5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今人用“世外桃源“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 ” 。(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

30、感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7 (3 分)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互联网+”应用小镇主要是推进互联网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广州打造的一批“互联网+”制造业、农业、商务、物流等示范区寒木春华。虽然我们的队伍中不乏克己奉公的好干部,但不稂不莠也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有的干部表面对党忠诚,私底下却拉帮结派。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有一位离休老干部在遍览故宫绘画馆的古代佳作之后说:不见风雨之迹,可有

31、淋漓润泽之感。他确实道出了中国画的妙处,堪称一得之见。一刻千金,有言必践,传递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的国际舆论的佳评。为了如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连月来他忙得食不知味,席不暇暖。- 11 -A B C D8 (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B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垃圾无害化和垃圾再生资源转化方面如果缺乏进展,城镇化将伴生出“垃圾围城”的问题C面对美国环保署的问题调查报告,不仅大众公司承认自己安装了作弊软件,

32、还承认涉及车辆一千一百多万辆,设计的范围也可能更大D五位仲裁员在表决中一致支持菲律宾,故意回避主权、海洋划界等实质问题,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仲裁员的职业良知以及裁决本身的公正性9 (3 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辞书修订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要完成具有相当学术深度和广度的修订,弥补旧版系统上的缺失,殊为不易。相比过去,现在编写似乎容易了,有海量的数据库电子书可以提供线索, 。如果没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哪里可以完成一个字一个音的准确校检?A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浩瀚的资料,发挥它们在修订中的作用B因此我们能够掌握丰富的资料,从中选择我们需要的东西加以借鉴C但

33、恰恰是这些浩瀚的资料,更需要我们做好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D但是这些数据库电子书的信息量太大,恰恰很难满足我们的要求10 (5 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春风开始拂面的季节,共享单车在不少城市普及开来。 “随骑随走”的模式 ,五颜六色的单车,也成了很多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共享单车在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的市民给单车加上自己的锁, ;有的干脆重新喷漆装上儿童座,巧取豪夺地侵占了;再有的到地方顺手一扔,管它占不占道。无人看管的共享单车 ,守住道德,才能共享。11 (6 分)观察下面

34、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50 个字。- 12 -四、写作(60 分)12 (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2017 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成为春节期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被誉为电视节目界的一股清流。对于电视火爆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节目形式迎合了时下潮流,打到了鼓点上;有人认为是中国人诗心不死,天生就有诗词基因;也有人认为是文化的痛点成为了传播的热点。以上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选取一种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请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35、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 -上石桥高中 2019 届高三 12 月份月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1 (9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 “地接芳邻” “职思其居” “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 “鹏程万里” “家兴财源旺” “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

36、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 ;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 。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 。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

37、一方的风气和文化。乡绅的核心是“绅” ,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 。 “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 ,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晚年归乡,则带着一身的荣

38、耀相见于乡亲父老。他们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乡土。如此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 14 -生长的沃壤。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的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的功能。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 “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

39、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 20 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

40、, “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

41、”的壮举与高尚精神!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成垃圾。他们不愿意作不归之叶,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3 日,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乡村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传统的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B中国乡村曾经是人才生长的沃壤,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的功能。- 15 -C现代乡村虽有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乡村的风雅,乡绅群体在乡村的消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

42、发展,乡村中的优秀人才逐渐流向城市,乡村也逐渐变成文化沙漠。(2)下列关于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乡绅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B乡绅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乡村后辈学子奋发向上,使乡村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人才大循环。C乡绅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指导和提升了乡村文化,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D乡绅在乡村承担着文化传承、教化民众的责任,是乡村的文化领袖,引领一方的社会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与古代的 “耕读传家” “地接芳邻”之类的门楣题字的风雅相比,现代新农村的“福星高照”

43、“鹏程万里” “家兴财源旺”之类的精美匾额显得肤浅庸俗,功利色彩很浓。B “叶落归根”曾经是宦游他乡的游子颠扑不破的信念,但随着乡绅群体向城市的流动,这一观念在现代乡村已经荡然无存。C中国文化植根于乡村,乡绅的大量流向城市,将使乡村失去“灵魂” ,使中国文化面临凋败甚至消亡的危险。D近代以来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抛弃了传统文化价值的观念,缺少中国传统乡绅的社会担当精神,终被人作为垃圾扫掉。【分析】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

44、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解答】 (1)A以偏概全原文第 1 段“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 “更多的是”与“都”矛盾,选项范围扩大了(2)A答非所问选项强调的是乡绅的特点,不是关于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的叙述- 16 -(3)A “显得肤浅庸俗,功利色彩很浓”在文中无依据B以偏概全由原文第 5 段“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可知,

45、 “已经荡然无存”太绝对化D曲解原意原文最后一段“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 ,选项与原文不符答案:(1)A(2)A(3)C【点评】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2 (12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路遥

46、写人生 平凡的世界的一些情况高建群大约是 1982 年的六七月间吧,路遥回延安。他这次有一个事情,就是见他的四弟王天乐。由于路遥自小过继到延川,所以与长在清涧的四弟从未见过面。父亲说了,你哥在西安成事了,你去找他。这样王天乐便给路遥写了封信。路遥回信说,让弟弟下延安等他。路遥在延安找王天乐,找不着。原来,王天乐下来后,在延安东关大桥的劳动力市场当民工。路遥问我,我说见过一次,后来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后来访问了很多人,结果在陈泽顺那里探到一些消息。泽顺说,西沟有一户人家圈窑,雇天乐给背石头。这样,路遥在西沟半山上,找到穿个红背心,正在背石头的天乐。 “我亲爱的弟弟!”抱着王天乐,看着这三面将要圈起

47、的石窑,兄弟俩抱头大哭。后来在延安饭店五楼,开了个房间,路遥听天乐讲他的故事。天乐那时候还不叫天乐,叫猴蛮,天乐这名字,就是路遥给起的。兄弟俩关在房里,路遥听这个陌生的弟弟讲- 17 -他的苦难和屈辱。讲者哭,听者也哭。讲了三天三夜。讲完后路遥说:我要把你的故事写出来。路遥背了个大包,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到甘泉去写。甘泉文化馆有个作家叫张弢,招呼他。两个月以后,他背着个大包,包里装着厚厚的一沓人生手稿,又回到延安。圆脸整个瘦了一圈,人精神恍惚。他对我说:中国文坛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了!那天晚上,月光照得延安城如同白昼。路遥、王天乐和我,顺着街道从北关走到南桥,又从南桥走到北关。整整走了一夜。路

48、遥谈到他的初恋,谈到人生中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为什么叫高加林呢?当年,一个孩子曾经热泪涟涟地望着夜空,因为当晚有个叫加加林少校的人正飞向星球,所以这孩子如今把他的作品主人公叫“高加林” 。路遥还说, 人生中用了我的诗, “我是一只生着翅膀的大雁,自由地去爱每一点蓝天”你不会告吧?我笑着说不会。路遥说如果你要告我,我就说这是黄亚萍抄了高建群的诗,送给高加林的,与我路遥无关。上面是我知道的路遥写人生的一些情况。下面说说写平凡的世界的一些情况。大约是 1985 年清明节前后,路遥给我打电话,要去实际踏勘一家煤矿,为长篇动笔前做准备。这样我陪他到黄陵店头煤矿。天冷极了。煤矿老板叫陶家山,找了件棉衣让路遥

49、穿上,在店头呆两天,然后回黄陵县城。在黄陵轩辕宾馆,路遥说在长篇动笔前,需要找个朋友,做听众,帮他把人物和故事圆满一遍。他说这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诀窍。这样,我便与他在轩辕宾馆关起门来,谈了三天。记得最初的时候,这部洋洋百万言的长篇还不叫平凡的世界 ,路遥说,共分三部,第一部叫黄土 、第二部叫黑金 ,第三部大世界 ,然后总的名字叫走向大世界他后来是如何将这部名著改成平凡的世界这样既大气又朴实无华的名字的,我就不知道了。平凡的世界出版时,扉页上那张路遥夹着个大笔记本,戴着个黑框眼镜的照片,就是那次在黄帝陵轩辕手植柏前照的。拍照片的是黄陵诗人,在县城开照相馆的任宗耀。后来(大约是 1986 年 8 月) ,路遥在吴起县武装部写平凡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