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荆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 现代 文阅读 (3 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 龙记 )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中国人有 “侠” 情, 且认为 “侠” 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 罗 宾汉式的绿林英雄, 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 在我国都有 “侠” 缘。 西方文学、 影 视作品, 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
2、“侠” 的称号 三个火枪手 变成 侠隐记 , 巴黎圣 母院变成钟楼驼侠 但是, 侠不是骑士, 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 还是武士, 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 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 非身份, 亦非职业。 侠, 其实是一种态度、 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 盖亦有足多者焉” 。 太史 公的看法 , 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 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 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 直接, “侠以武犯禁” 。 侠, 是无视 “禁忌” 的 “禁忌” 有好有坏,
3、 这种 “无视” 也自然 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 快意恩仇。 这种 “豪放不羁” , 如 笑傲江湖 所描绘的, 不贪高 位, 不惧追杀,不恋亲情, 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 广陵散 。 侠的 “快意恩仇 ”, 如王家卫电 影 东邪西毒 中的洪七, 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 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 为贫女的弟弟报 了仇, 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 他做事的原则不是 “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 而是做这事, 心里是否 “痛快” 。 相比之下, 史记 刺客列传 中所载诸人 , 虽勇猛如聂政,2忠义如豫让, 慷慨如荆轲等, 都算不得 “侠” , 因为他们把
4、做事看作一种工作, 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 七剑 中, 被清兵追杀, 身受重伤的傅青主, 对无助的村民们说: “上天山, 找帮手! ”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 佐罗 中, 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 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 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 因为那些根本就是 “地下政治组 织” , 而不是“豪侠” 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 一统江湖” , 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 倒不如说 是野心家的梦想。 如果说 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 中
5、的帮会还有个 “反清复明” 的宏大目标, 则 笑傲江湖 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 更是把“江湖” 这个互相倾轧的修罗场 , 揭露得淋漓尽 致了。武侠小说虽妙, 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 可惜的是, 近年来, 中国武侠 电影势头亦渐弱。 西方之侠, 却风头正劲 , 蝙蝠侠、 蜘蛛侠、 钢铁侠、 闪电侠、 神奇女侠 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 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 复仇者联盟 正义联盟 等 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 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 哪里有不公, 哪里就有他们, 他们 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
6、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 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 。 他们身上, 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 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比如信守承诺、舍己救困、出生入死却不自我夸耀。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 双刃剑。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天山上的剑客是侠,而勇猛的聂政、慷慨的荆轲都不能算 是侠。D武侠小说里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的人并不是“侠” ,江湖门派不是“豪侠”的聚 集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7、项是( ) (3分)3A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话题,增强了文章的时 代感。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分明,有理 有据。C文章指出中国人有“侠”情,并选取外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在我国有“侠”缘的情形 进行论证。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对比,流露出遗憾并揭示了写作目 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侠,既非身份,亦非职业;而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侠与它们没有共同之处。B是否武艺高强,是否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想,是否要求付出与回报对等并 不是作者
8、衡量侠的标准。C蝙蝠侠、蜘蛛侠等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让观众应接不暇,这类影片的冲击可能影 响中国武侠电影的市场份额。D人们希望善打败恶、正义主宰世界的美好愿望,是中外表现侠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 能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 题。两位 小保 姆的故 事 刘醒龙小时候住在山里, 每当黄昏来临,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 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 的那棵大樟树。 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 月光落地 , 清风入夜, 这些都是它 的背景。女儿尚小的那几年, 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 之所以做不长, 大部分是因为她们
9、思家心 切,但也有两位例外。早来的那位女孩, 初中毕业。 朋友们特地介绍说, 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 大樟树本是 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 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 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 而换成了大樟树。 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茶。 一见面我就问她 , 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 女孩回 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我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 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 她之所以愿意出来 , 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 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4说过, 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 所以, 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 连一分
10、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 女孩突然对我们说, 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 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 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 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 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 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 只好答应说, 我先去看看情况, 然后再带她去。 同 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 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 从汉口回来后, 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 ”送别的路上, 我有些恍惚。 坦率地说, 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能说是
11、十分满意。 在车 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几年后的某一天, 在东湖边的那处咖啡馆里, 很静的时候, 忽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提及一 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词。 女孩走后不到一年 , 这种以灵芝为名的名噪一时的所谓特效药, 便从 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中全面消失了。 邻座的人说, 父亲生病后一向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 , 不肯吃 药花冤枉钱, 也不知为什么, 大概是广告做得太诱惑人了, 突然同意试试这种药。 他花了几万 元买回来的药, 还没吃完, 父亲就走了。 其实, 他明白那药是假的, 可是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 了, 做儿子的还能做什么哩! 听话声十分深情, 但从面容上看十分平静
12、, 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 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乡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哲理。 在远处遥望樟树的人, 内心比每天都能享受樟树荫蔽 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 心地十分善良, 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 过年时, 还专门开 车送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 说好, 过完年她就回来, 并且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 女孩穿 着妻子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 仍没有任何音讯。 难得全家都很满意的女孩不辞而别,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 于是我 们决定, 不再找小保姆了, 家务事早前就请了钟
13、点工来做, 孩子则由自己来带。 这样过了半年 之后才听说, 女孩非常想再来, 却没有钱搭车, 连同我们给的返程车票钱, 她都给了母亲, 一 半用作长期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得到消息的时候, 女孩已再次来到武汉, 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在离我们家不远的长江二桥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 零工。5几年之后, 妻子还在提起这个女孩, 想不通长江二桥离家如此近, 她到武汉后, 即便不来打个招呼, 怎么就不肯来个电话呢?或许, 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 成了打不通的大岭关山。 女孩一定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拿了车票钱,人却不来。其实, 真正惭愧的是我们, 是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
14、得久了, 用以体察周围的智慧锈 蚀了。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 并非总是伴随命运的起承转合。 有时候, 它宁可成为一张车票, 或 者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写 “我”一见到第一个做保姆的女孩时, 就向她打探大樟树的情况, 表达了作者对大樟树具有非常深厚的情感。B文章写“我”费尽心机将披露“治癌假药”的文章放在她房间,女孩却仍然催促“我 们”去买药,以此暗示女孩单纯幼稚。C文章插入“我”在咖啡馆听到男子明知假药却仍然花几万元把药买回来给父亲吃的故 事,有力地映衬第一个保姆的行为。D文章开头写“灵魂开始出没” ,结尾
15、又说“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 ,首尾呼应,读完 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时时在剖析“灵魂” 。5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6文章通过叙述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抒写作者的多种情感,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 题。【材料一】今年 6 月, 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 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 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 了知识付费产品, 一时间语音问答、 会员订阅、 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 是谁在为这些付费 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
16、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 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 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 尤其是连续多年的 “网剑行动” 有效打击了网络侵 权盗版行为 。 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 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 知识付费因其投 入成本低、 产业链条短、 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 , 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产业热潮。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6【材料二】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倾向领域 专业资料 文学书籍 教育文章 时事新闻 健康心理 其他资源份额 36. 30
17、% 21. 7% 15. 60% 13. 50% 9. 10% 3. 80%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材料三】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 标、 花点儿小钱, 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 我得到了答案, 却失去了存疑、 寻找、 分 析、 判断、 论证的过程。 换句话说, 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 痛快倒是痛快, 但 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 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 技能或经验外, 更多的是希望通 过学习有所成长, 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 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
18、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 下次碰到问 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材料四】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济因素而 不平等, 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 我们获取各类信息也更加容易。 但是, 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 另一种模式则追求信 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 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报。 不过,
19、 越来越多的 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 如果想知道的东西在百度、 谷歌上能轻松查到, 知识精 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 无疑是最佳选择。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 016 年0 7 月2 7 日7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材料一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快速发 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7B材料二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额比例, 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
20、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具有一 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了解释, 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对于 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B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 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低、产 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D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
21、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模式的 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9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 (6 分)二、 古代 诗文阅 读(3 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留侯张良者, 其先韩人也。 韩破, 良家僮三百人, 弟死不葬,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为韩 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 良说曰: “秦 兵尚强, 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 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 使人先行, 为五万人具食, 益为张旗帜诸山上, 为疑
22、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 欲连和俱西袭咸阳, 沛 公欲听之。 良曰: “此独其将欲叛耳, 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 , 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 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 (汉王 )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示天下无还心, 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 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 而发兵北击 齐。 良亡, 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 谁可与共功 者?” 良进曰: “九江王黥布, 楚枭将, 与项王有郤; 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
23、信可属大事, 当一面。 即欲捐之, 捐之此三人, 则楚可破也。 ”卒破楚者, 此 三人力也。8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 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汉六年正月, 封功臣。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 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 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 后八年卒, 谥为文 成侯。【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始臣起
24、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 三万户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 三万户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 晋侯比秦伯低一等。B. 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 “汉王” “高帝” , 作为汉朝
25、开国皇帝, 刘邦的庙号为 “太 祖” ,谥号为“高皇帝” ,称刘邦为汉王源于他曾被封为汉中之王。C. 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降职 的“罢、谪”等;表提升官职的“拔、擢”等。D. 崩,古代称帝王死叫“崩” ,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 ,称大夫死叫 “卒” , “卒” 后为死亡的通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暗 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 张良足智多谋。败
26、峣下秦军,破项羽疑心,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 功劳。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 去授予韩信齐王王绶。13. 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5分)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分)9(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 均州 报已复 西京 陆 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 武均州
27、: 即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 知均州, 兼管内安抚使, 节度忠义军。 西 京: 指洛阳。朝陵使: 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 收复西京后即可派 朝陵使前往祭扫。1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 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 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 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 本诗和
28、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的感情同中有异, 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 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15. 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 ,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 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 , ”。(2 赤壁赋 中 “客” 被苏轼说服, 同苏轼开怀畅饮后 “ , ”, 与文章开头的“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相呼应,收束全篇。(3) 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出作者热爱自 然,与世俗不合的性格,这也是
29、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三、 语言 文字运 用(2 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71 9 题。身处互联网时代, 面对海量信息, 光是 式的浅阅读远远不够。 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 ( )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 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状态。 比如, 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 笑谈自己 “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 ; 毕飞宇则以 “把 玩古董”的心态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 。 “我们或许 , 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 却无法天生成为洞若观火的读者。 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 意义, 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 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 ”法国作家梭罗在经典著
30、作 瓦尔登 湖 中说过, “读书需要训练, 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 而且, 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 生, 追求这个目标” 。 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功利, 那么真正的阅读 “不是那种用奢 逸麻痹我们、 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 而是必须踮起脚尖、 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 间去进行的阅读” 。 对此, 学者们 地谈到, 海量信息的自媒体时代, 往往推送或抓取 的仅是跟个体兴趣相关的 “窄化” 资讯。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 突破资讯隔膜, 使读者能超出已 知的自我小天地, 多理解关心他人。 恰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宣称, 通过阅读小说, 他在年轻 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17依次填入
31、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避重就轻 截然不同 博学多才 不约而同 B浮光掠影 大同小异 天赋异禀 饶有兴味 C避重就轻 大同小异 博学多才 饶有兴味 D浮光掠影 截然不同 天赋异禀 不约而同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B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C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 D是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2、 (3 分) A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 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 多理解关心他人。B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 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 突破资讯隔膜, 多理解关心他人。 C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 突破资讯隔膜, 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 多理解关心他人。D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 读者能超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 突破资讯隔膜, 多理解关心他人。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写的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 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 分)贵校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人文底蕴深厚, 综合实力不一般。 并且 贵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
33、国最美丽的大学” ,我垂青已久。贵校名师云集,有很多杠杠的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更是在全国名噪一时,我期盼能成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拔冗给您写信,若有词不达意之处,请见谅。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请 运用积累的成语知识,完成下面三个小题。(1 )成语接龙眉目如画 ( ) 饥不择食 ( ) 味同嚼蜡(2 )猜谜语变奏为春(猜一四字成语) 爱好跳伞(猜一四字成语)(3)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之后,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四、 作文 (6 0 分)22. 人们常认为, “孤” 意味着孤独、 孤单, 与 “孤” 相关的词也大多带着批评和劝诫的意味, 如: “一意孤行” “孤芳自赏” “孤注一掷” 生活中, 也许你会时常感叹自己太孤独, 没 有谈笑风生的朋友,缺少志同道合的知音。但人生旅途中,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孤身一人, 直面风雨, 勇敢上路, 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 独秀峰 中所云: 青山尚且直如弦, 人生孤立何 伤焉。读了上面这段文字后, 你对 “孤独” 是否有了新的看法, “孤独” 会让你想起什么样的经 历,产生怎样的感想呢?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