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理解孝文帝改革在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中的作用。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3.认识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知识点一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的发展(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提高。(2)重视兴修水利。(3)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得到发展。2.手工业的成就(1)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2)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3.商业的活跃(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2)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知识点二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原因:迁
2、都洛阳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2.内容措施 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在洛阳建立孔子庙,亲自祭拜;下诏兴办太学等学校,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修订律令,废除一些落后的残酷刑律,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3.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三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表现2(1)鲜卑生活习惯的汉化。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农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经济生活的变
3、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2)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特别是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2.意义: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概念阐释】1.封建化: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因素的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过渡转化。2.民族融合: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
4、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中国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促进民族融合。【思维点拨】1.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北魏的生产方式经历了由游牧到农耕的变化,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促进其变化的主要原因。3.汉化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4.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但是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
5、足之处。【结构图示】 促进民族大融合主题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史料研读史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 “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3“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 ;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史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史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葱岭以西一直到罗马帝国许多国家都诚心归附。2.史料二是对孝文帝改革效果的评价,是指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为之后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1.据史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提示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
6、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提示 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史论归纳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作用
7、(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41.时人描述孝文帝改革后,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丝织业比较发达A. B.C. D.解析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正确, “钱绢”说明正确,所以选 A 项。答案 A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
8、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 D.颁布均田令解析 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 D 项。答案 D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解析 均田制的推行,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进步,故 B 正确;其他三项不是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错误。答案 B4.吴宗国主
9、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分析选项,A、C 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 项与史实不符;D 项符合题意。所以选 D 项。5答案 D5.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
10、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步伐解析 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 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解析 北魏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所辖各民族之间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孝文帝的改革,而孝文帝改革又推动了黄河流域民族的大融合。故选 C。答案 C7.孝文帝改
11、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 ”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
12、。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6革导致北魏的速亡;
13、第二小问是否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第三小问理由,同意的理由围绕汉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回答;不同意的理由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方面回答。答案 (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北魏发展进步的作用,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了北魏的速亡。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
14、点是(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D.倡导严刑峻法解析 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 符合题意。答案 D2.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说明( )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解析 通过谚语“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即可看出当时人们追求少而精, “顷不比亩善”意思是如果不能悉心耕作,种一顷地也
15、不比一亩地上精耕细作的收入强。答案 C3.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 ,主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这表明当时的农民( )A.重视兴修水利 B.注重改进耕作技术C.主张适时耕作 D.开垦出大量的荒地解析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其意思是说在土地水分过大的时候进行耕作,会造成破坏。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 C74.据统计,6 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从北魏人口的迅速增加上可以确信( )A.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B.内迁少数民族的人数迅速增多C.南方人口已开始向北方流动D.隐瞒人口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解析 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没
16、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的人口就无法养活。答案 A5.(公元 499 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 )A.人的传统观念 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C.洛阳的地理环境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解析 由材料信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说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变法的实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B、C、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A6.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 “孝武帝” “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鲜卑族具有尊宗
17、敬祖的优秀传统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解析 “孝”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大量使用表明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答案 C7.孝文帝曾说:“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 ”为此他( )A.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九品B.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C.继承鲜卑族的祭祀礼仪D.推广汉族的音乐和礼仪解析 孝文帝认识到礼乐制度对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另一方面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答案 B8.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8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
18、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为此,他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鲜卑服、禁鲜卑语、改姓氏、变制度、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合本题,史学界产生分歧针对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答案 D9.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魏策三材料二 从服
19、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蒙文通古史甄微秦之社会材料四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陈寅恪
20、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观念,据材料一“秦与戎翟同俗,若禽兽耳” 、材料二“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得出华夷有别。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趋势,据材料三、四的信息回答。第(3)问,据材料导语中“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得出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据材料二“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得出华夷9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据材料四“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得出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答案 (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观念:华夷有别(或华夷之辨、华夏与戎狄、戎翟有别)。(2)措施: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3)认识: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