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读图2-1,回答相关问题。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 (1)图中甲点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海平面,500,1500,1000,图2-1,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2),完成下列要求。,图2-2,(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低处,高,闭合,低,高处,高,低,(2)A处海拔(H): 。A、B的相对高度(h): 。 (3)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 。陡崖的相对高度(h): 。 (4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5)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6)请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900米H1000米,500米h700米,500米H600米,200米h400米,答案 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答案 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答案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等高距全图一致(特别说明的除外);等高线闭合但不相交(同一幅图上由于图幅所限,等高线可能不闭合),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稀疏处坡度较缓;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谷。,3.地形剖面图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2-3),绘制由
3、A到B的地形剖面图。,图2-3,(1)读重要控制点 看海拔:A点(起点)海拔为 , B点(止点)海拔为 。 看极值:a点海拔为 ,b点海拔为 ,c点海拔为 。 (2)看地势起伏:从A到B经历了 的过程。,250300米,200250米,250300米,350400米,150200米,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3)绘制剖面图,(4)归纳说明地形剖面图的含义。,答案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反映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按某条直线下切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状况。,图2-4,核心突破,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特征
4、,(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内容,确定等高线数值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等高距是相同的。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的大小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法则判读,如图2-5(单位:米)中A处的海拔为300400米,B处的海拔为100200米。,图2-5,判断地形坡度和坡向,判断地形地势特征,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地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地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
5、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100米)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米0.6。 (3)估算陡崖的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H(n+1)d。,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线的数值,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线的数值。) (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可用下面公式计算:(n-1)dH相(n+1)d。,例证:A
6、、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200米H相400米。 (5)估算坡度 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用到坡度计算方法;此外山区道路修建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 计算公式:tan =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数值求出;L为两点实际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的图上距离算出;为坡度,可根据H/L的值从数学用表中查出。,命题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形部位 1. 2015上海卷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图2-6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据
7、此完成(1)(2)题。,命题探究,图26,D 解析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有两条长长的陡崖图例,说明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很陡的峡谷。,(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A 解析图中310米等高线位于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所代表的内容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该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小基岩。,(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 崩塌堆积物 突出小基岩 河中的沙洲 低矮的山丘 A. B. C. D.,命题点二 等高线的判读与计算 2.
8、 读图2-7,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图27,C 解析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8085米,最低处海拔为2025米,所以高差为5565米(不包括两端点数值),则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而不能是65米。,C 解析 四处中,处等高线最密集,河流流速最快。,(2)图中四处附近河流流速最快的是( ) A. B. C. D.,(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则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B 解析 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是30米等高线
9、所形成的“口袋”形洼地,但在该处建坝,坝高达不到13米,舍去;另一处为5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洼地,在该处建坝,坝顶海拔可为55米,坝底海拔可为4045米,坝高在1015米,符合要求。对照比例尺可知,坝顶长度约为40米。,1.判断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进而可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核心突破,探究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2)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快,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等有关。 2.判
10、断气候特征 (1)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2)山地阳坡的光照和气温条件好于阴坡的。 (3)盆地、谷地易出现逆温,造成或加重大气污染。 (4)盆地、谷地冷空气易集聚,发生霜冻。 (5)山地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降水多。,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选“点”、选“线”、选“面” (1)选“点”,(续表),(续表),(2)选“线”,(续表),(3)选“面”,(续表),命题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点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3 . 2017江苏卷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 米的水库。图2-8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
11、甲 B.乙 C.丙 D.丁,命题探究,图28,A 解析 山区的水库大坝最适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出口处。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处位于“口袋”形洼地出口处,上游集水区域广,且该处山谷狭窄,海拔为4060米,在该处建坝,大坝高度较低、长度较短,建设成本最低,因此选择甲处,所以A正确。,命题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线状地理事物”的确定 4 . 2015江苏卷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 牧场之间。图2-9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图29,C 解析 在四条线路中选择时应考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因素,线路沿途为
12、山谷,水源条件较好,这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确定,故应选该线路。,(2)牧民转场主要受 (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A 解析 图中冬牧场海拔低,夏牧场海拔高,据此可知草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所以A项正确。,5.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2-10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11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命题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面状地理事物”的选址,图210,图211,(1)图2-11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
13、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C 解析 由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明显看出,甲区地形是坡上陡平相间,故其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应是隔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A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核心突破,探究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图212,1.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判定方法,知能拓展,2.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1)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地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
14、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见图2-14。有时仅看两地的凹凸坡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这种情况下,凹坡也不能通视,如图2-15中,A地不能看到B地。,图214,(2)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形;下游堆积作用明显,横剖面图上河谷呈“U”形。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图215,命题点一 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6 .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2-16所示区域进行考察。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
15、乙两地连线绘制的是( ),命题探究,C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海拔在400500米,乙地海拔在300400米,由甲地向乙地,地势变化趋势大致是先降低、再增高、再降低、再增高,故C项正确。,图216,A,C,A,B,图217,命题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7 . 2015福建卷 图2-19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2-18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2-18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图218,图219,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断。由题干可知,该“日出”美景是在广阔的草原上拍
16、摄到的。图中甲地位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并非热带草原;从乙地向东拍摄是湖面,不能拍摄到广阔草原;丁地东面有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地,受地形阻挡,也不能拍摄到图示景观;丙地地形最平坦开阔,最有可能拍摄到此“日出”美景。,命题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8 . 图2-20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绘图时首先认真分析图中剖面关键点的海拔,A为500米,B大于200米,小于500米,以及剖面线与500米、200米等高线的交点;其次分析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及其海拔范围;再次分析剖面线的整体变化趋势;最后综合分析,绘
17、出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20,图B2-1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 1 .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图B2-1,B 解析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山谷中土壤水分条件好于其他地区的,故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2 .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C 解析 图中东西两侧之间等高线条数最多为7条,图中等高距为30米,则由公式(n-1)d两地之间相对高度(n+1)d(其中n为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
18、条数,d为等高距)可知,东、西两侧高差为180240米(不包括两端点数值),结合选项可知最大高差可能为220米。,3 . 图B2-2中,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1) (2) 图B2-2,B 解析 该地位于甲山西南,因此排除;根据其高程120米并结合图(a)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地为观测点。,4 . 某年5月初,几位探险旅游爱好者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B2-3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地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
19、 A. B. C. D.,图B2-3,B 解析 地位于山谷附近,并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有一定距离,最适宜作为露营地;地位于河流沿岸、干支流交汇处,易遭受水灾;地位于陡崖下部,不安全;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5 .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B2-4所示区域进行考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应选在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图B2-4,A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根据题干中“建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而图中a处位于山谷中,最容易发育河流,水资源丰富;b
20、、c处位于山坡,d处位于山脊,不易发育河流,水资源不丰富。故A项正确。,6 . 图B2-5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该地计划在图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图B2-5,答案 赞成。理由: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该地东北部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中东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或不赞成。理由: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东北部有公路和居民点分布,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导致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 若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的有利自然条件及建水库后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入手;若不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会遇到的问题(如耕地被淹没、移民搬迁等)及建水库后会产生的问题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