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94018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8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人民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多以情境材料为切入点,从组织和思想等方面集中考查国民革命的形成,同时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作用。 2.从社会热点看,将民族主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等价值的良性互动,建构一种理性的、开放的民族主义。 3.从预测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主导作用和领导地位将会是重点考查的内容。,-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一 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 1.(2018课标全国,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

2、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解析,-4-,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的亮点在于全方位体现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前夕,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为命题载体,突出了俄国革命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突出了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5-,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2016课标全国,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

3、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解析,-6-,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都渗透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如本题通过土地革命时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理解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感受“红色记忆”。,-7-,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三 北洋军阀的统治 3.(2015课标全国,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

4、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解析,-8-,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时过境迁,在对比中判断 穿越历史长河把握时代特征,在对比中判断是解答本题的最佳之选。这段评论的主要论点是春秋战国时的分裂在当时重现,再来看具体的论断:中央政府不能有效管控各地方省份;各地方省份之间相互冲突争斗,特别表现为“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最后将四个选项逐一对比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不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失

5、控的现象;义和团运动时期不存在互相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只存在南北对抗,均可排除。,-9-,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四 走向新中国的解放战争 4.(2017课标全国,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解析,-10-,命题特点,考题扫描,5.(2017课标全国,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

6、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答案,解析,-11-,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高考的功能之一。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的发展、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反击英国军舰对中国内政的干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及捍卫中

7、国神圣领土的坚定决心,对学生是无声胜有声的感染和激励。,-12-,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初期: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3-,2.中国共产党的

8、成立 (1)条件 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成立:中共一大。 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1922年)。 内容: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4-,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

9、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2)实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3)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兴起。,-15-,2.北伐战争 (1)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概况: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北伐取得巨大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

10、领导权。 4.国民革命的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16-,易混易错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分期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至3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南京组建临时政府,它是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的政权。 (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至1928年)。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了北洋军阀政府,其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相继任北洋政府总统。它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地主和买办阶级的联合专政。 (3)

11、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至1949年)。1927年4月国民党新军阀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它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7-,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工农武装割据” (1)背景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内容 土地革命: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政权建立: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到1

12、933年,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18-,归纳总结近代中国的“道路”问题,-19-,2.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转折:遵义会议。 召开:1935年1月。 内容: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20-,归纳总结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

13、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从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区域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长征陕北。 (4)中国时局由国共两党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1936年内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21-,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经过14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 (2)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3)战略

14、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5)渡江作战: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依据: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3)意义 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5、建立起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士气。 (4)历史经验: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23-,主题一,主题二,星火燎原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材料一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摘编自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

16、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摘编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主题三,-24-,主题一,主题二,【读史攻略】,主题三,-25-,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题三,-26-,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27-,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1.下图是一张中华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据此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B.重视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 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固了红色政权,答案,解析,主题三,-2

17、8-,主题一,主题二,“天下乌鸦”与“色彩斑斓”北洋军阀的统治 材料 笔者提出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并不是说要去怀念那个时代。那毕竟是一个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国家贫弱的时代,而今天需要的是和平、安定、富裕和民主、强盛。之所以指出北洋政府的某些“优点”和“贡献”,不是要“追寻”它,也不是要歌颂它,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在历史上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北洋政府是武夫当政,但在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方面,还是可以给后人以借鉴和启示的。 摘编自李殿元论北洋政府的“硬”和“软” 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主题三,-29-,主题一,主题二,【史观新解】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政府统治时

18、期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民众生活困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黑暗的时期。材料则认为对其统治应给予客观评价。,主题三,-30-,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北洋军阀的统治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主题三,-31-,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32-,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2.(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32)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解析,主题三,-3

19、3-,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革命与乡村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34-,主题一,主题

20、二,主题三,【读史攻略】,-35-,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史论形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影响 (1)军事上:促进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粮食产量,调动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财力和人力基础。 (2)政治上: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领导地位。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农民真诚的拥护,在一个农民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其意义无比巨大。 (3)经济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改革让农民当家做主,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4)社会关系上:改变了两千多年来农村的社会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和

21、农村的主人,农村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36-,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对点训练 3.(2018山东潍坊期中,4)“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现象共同体现了( ) A.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 C.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D.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答案,解析,-37-,一、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

22、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38-,对点训练 4.(2018北京朝阳二模,18)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

23、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 A.维护政局稳定 B.进行革命动员 C.建立统一战线 D.培育国家认同,答案,解析,-39-,二、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1.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

24、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4.革命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40-,5.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了内部矛盾,胜利完成长征。 6.主要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41-,对点训练 5.(2018广东佛山一模,29)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

25、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B.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C.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 D.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答案,解析,-42-,【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

26、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美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4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参考答案:(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损失惨重。 (2)事件:遵义会议。 原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27、标志。,-4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红军长征的原因可知,“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损失惨重。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知事件是遵义会议;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分析即可。,-45-,情怀链接红军长征的启示 (1)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3)一定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是否形成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 (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政党,能够及时地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不断探索。 (6)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经磨难、久经考验的党,是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能勇担历史重任的伟大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