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满分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3 小题。 “百代皆沿秦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绕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便是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大教堂等等。中国却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
2、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场所。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
3、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这种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
4、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始终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载现实的宗教神秘。- 2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建筑的美学风格,起源于先秦流传下来的基础规范,即使经历多个朝代,仍未发生改变。B.与中国的主要建筑功能不同,国外的主要建筑更多是作为祭拜神灵的场所,显得超凡脱俗。C.中国建筑不是以体状外貌取胜,相对低矮平淡,因此在美学风格上比其他宗教建筑逊色一筹。D.就整体建筑群而言,中国建筑在对称中有所变化,但就个体建筑而言,却缺少了变化。
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开篇明义,指出中国建筑从秦汉至明清,基本保持延续了一贯的实践理性精神。B.第二段通过对比中国建筑与欧洲、伊斯兰等地区建筑用途的不同,论证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C.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D.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在提出观点后,分析了中国建筑两方面的特点,最后作了综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作为祭祀神灵与生活居住的共同场所,说明和西方相比,中国古人对供养神灵、祭祀先祖不够重视。B 哥特式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巨大幽闭的空间、阴
6、冷的石头材质等,都体现出宗教建筑神秘出世的特点。C.太原永祚寺的双塔布局对称,但具体形制又不完全相同,这体现了中国建筑严整与变化的统一。D.中国屋顶向上微翘的飞檐,表明借助线可达到轻快协调的艺术效果,我们也能由此看出大国工匠的审美追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满分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寻找穷人宾炜这天,某公司的经理老郑到寺里烧香,从佛堂出来时,随手抽了支签,想看看来来的运- 3 -程。解签的和尚看着那支签,沉吟良久才缓缓地开口,说老郑明年有血光之灾。老郑一听就急了,问他可有解法,和尚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件大善事。老郑心想,不就是拿钱做善事吗?不过。对象
7、一定要选好。这天一早,老郑开车去公司。前面拐弯处突然飞快地跑出来一个背着蛇皮袋的小女孩。老郑一个急刹车,女孩却停不住脚,一下子撞到了车头上。老郑忙下车一看,原来是街坊阿贵的小女儿丹丹。老郑把丹丹扶起来,问她怎么样。丹丹揉了揉肚子,说:“郑伯伯,没事了,不痛了。 ”老郑不放心,拎上装满空瓶子的蛇皮袋,把丹丹送回了家。阿贵是个下岗工人,老婆是个药罐子,干不了什么重活儿,全靠阿责在外面干苦力养着一家人。大女儿在上大学,丹丹虽然只有十一岁,可是已经在帮家里挣钱了。放假的时候,她天天上街捡瓶子。到了丹丹家,老郑不好意思地对阿贵说了刚才的意外,还当场拿出五百块钱,让阿贵带丹丹上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有伤的话
8、,他一定负责到底,没事儿的活,这钱就当是给丹丹的零花钱。阿贵两口子说啥也不肯要。老郑硬是把钱留下,匆匆走了。坐上车后,老郑一琢磨,阿贵家虽然困难,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还不是自己要选的资助对象。又过了一天,老郑从公司开车回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忽然发现邻居老杨叔坐在路边捂着肚子,额头冒汗。老郑吃了一惊,马上停车下来,问他咋了。老杨叔说,胃病犯了,偏偏忘了带药。老郑说:“快上车,我送您上医院吧。 ”老杨叔摆摆手:“不用,不用。老毛病了,家里还有药,回去吃两粒就行了。 ”老郑皱了皱眉头,只好把老杨叔送回了家。临走时,老郑诚恳地说:“我知道您节俭惯了,可有病千万别食不得花钱。您这么大岁数了,把钱省着做
9、什么呢?要是没钱,您就跟我说一声。 ”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行,行。 ”上了车,老郑不禁摇头苦笑。他不止一次听老婆唠叨,说老杨叔是个退休老干部,每月光退休金就两千多。两个儿女又都十分富裕,给老爸的零花钱动不动就是好几千。他一个人生活,这些钱足够他过十分舒服的小日子了。但这老头儿一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这不,连看病也不太舍得。这天,老郑刚到家,老婆就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老杨叔前两天发病,送到医院- 4 -仅一天就去世了,原来他患的是胃癌!儿女们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的全部财产只有几百块钱。每个月好几千块呢,也不知这老头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老郑感到有点儿意外,不过也只是叹息了一会儿,没放在心上
10、。一晃过去了半年。有一天,老郑闲在家上网,一个寻找爱心救助的帖子引起了他的关注。一个女大学生,家里十分贫困,母亲又常年有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主动退学,回来打工挣钱,每天晚上,她都带着年幼的妹妹在街上捡垃圾。有人拍下了她们捡垃圾的照片,还跟着姐妹俩去了她们家,又拍了好多照片传到网上。老郑一张一张地看着,鼻子不由得一阵阵发酸,眼眶也湿润了。他忽然觉得照片里的场景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阿贵家吗?照片上那个小姑娘不是丹丹吗?原来他家现在这样困难,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啊?老郑惊讶极了,立马起身出门,向几十米开外的阿贵家走去。“阿贵,你怎么能让女儿退学呢?”老郑关切地问。阿贵长叹一声,说:“没有办
11、法啊!老婆的病,也不是轻易能治好的。每个月都得花钱,不花钱她就支持不下去。一边是女儿的学业,一边是老婆的命,只能牺牲一头了。 ”老郑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以前见你们不是过得还可以吗?虽然不宽裕,到底也过得去啊,怎么就”“以前”阿贵露出一脸苦笑,块钱,连老婆的药费都不够,不过还真的能过得去。现在过不下去了,那是因为,因为”说到这儿,他忽然泪流满面,哽咽起来, “那是因为老杨叔不在了啊”“什么?”老郑一怔,十分诧异地望着阿贵。阿贵突然蹲到地上,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我这个家早该倒了!这些年来,全是老杨叔在撑着。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我,我真没用呀,害得老杨叔走的时
12、候,连个棺材钱都没剩下”老郑怔怔地听着,傻了一样。(原文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写老郑到庙里抽签、和尚解签的情节,一方面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另一方面揭示了老郑行善的动机。- 5 -B.“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老杨叔低调行善的特点,又为后文揭开真相暗埋伏笔。C.小说写老郑寻找资助对象,暗写老杨叔资助阿贵一家,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老杨叔的形象。D.小说通过老杨叔暗中资助阿贵一家的行为,反映了底层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品关注疾苦民生的主题。5.小说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阿贵“女儿能
13、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的哭诉?请简要分析。 (4 分)6.小说以“寻找穷人”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满分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本报评论】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
14、衷。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
15、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 “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 6 -天在中国规模达 8 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 7 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
16、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03 月 04 日)材料二【本报记者 倪浩 魏辉】 “中韩经贸关系倒退 10 年是有可能的”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 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
17、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 年前的2006 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 1300 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 1000 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 10年前” 。(选自环球网 2017 年 03 月 04 日)材料三【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 “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
18、”和冲突“前沿” 。 “这是假安保 ,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 “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 年 02 月 23 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B. 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会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 ,从而没有注意本
19、国民意。- 7 -C. 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D. 三则材料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A.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报纸,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则材料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B. 相对而言, 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C. 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
20、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D.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E. 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 人民日报的语言风格严肃,更为恰当。9.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5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
21、“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 注 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择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
22、,达视其所举,- 8 -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23、!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注:躧:草鞋。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子击不怿而去 怿:高兴B.客段干木 客:以客礼相待C.先生临事勿让 让:推让D.璜,鄙人也 鄙:卑鄙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礼贤”的一组是(3 分)( )引车避,下谒 子击不怿而去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先生临事勿让
24、愿卒为弟子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魏文侯采纳了翟璜的建议,任用乐羊为帅,灭了中山国。然后让赵仓唐辅佐子击,驻守中山。B.魏文侯以厚礼来对待贤人,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家乡,他都要亲自扶着车轼来表示心中的敬意。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担任魏国的丞相一职,但究竟选谁,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询问。D.李克对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条标准,并就魏成子和翟璜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 9 -最后推荐了魏成子。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居视其所
25、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共 6 分)1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短歌行中感慨人生短暂,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2)我们在感慨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慨:_,_。(3) 游褒禅山记中,_,_。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独酌杜甫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注 释 :本 诗 写 于 上 元 二
26、年 (761 年 ),杜 甫 正 居 于 草 堂 ,生 活 相 对 安 定 。15.下 列 对 这 首 诗 的 赏 析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4 分)( )A. 杜 甫 创 作 古 近 体 兼 备 。 本 诗 为 五 言 律 诗 颔 联 、 颈 联 对 仗 工 整 。B. 首 联 写 作 者 散 步 归 来 独 酌 ,奠 定 了 全 诗 孤 独 、 苦 闷 的 感 情 基 调。C. 诗 歌 前 两 联 为 独 酌 之 景 ,后 两 联 为 独 酌 之 情 ,情 景 交 融 ,自 然 无 痕 。- 10 -D. 尾 联 “ 轩 冕 ” 借 代 为 官 生 活 , 全 诗 透 着 沧 桑
27、后 的 平 静 , 略 带 感 伤 。16.颔 联 写 景 精 妙 , 请 简 要 赏 析 。(6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17.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寒噤(jn) 箱箧(qi) 藩篱(pn) 惟妙惟肖(xio)B.诘责(ji) 锃亮(zng) 稽首(q) 颔首低眉(hn)C.妖娆(ro) 佝偻(lu) 恣睢(z) 拈轻怕重(nin)D.阔绰(chu) 荫庇(yn) 恻隐(ch) 吹毛求疵(c)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
28、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8.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5 分)( )A.是对刘和珍等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B.苟
29、活者只能看到一点点的微茫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奋勇前进。C.苟活者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这里是说自己在淡红的血色中,看到一线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奋勇前进。D.作者将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对比,苟活者会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受到激励。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件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B.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实效性,中国气象局及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加- 11 -大研发力度,加快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C.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在扩张,而抑制大型公立医院盲
30、目扩张的冲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并把坚持公益性纳入政绩考核。D.碳汇林管理者将从这项基金中获得支持,以补偿在种植碳汇林过程中产生的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的费用。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21.
31、认真观察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 (6 分)四、写作(本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 80 多岁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少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社会,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青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国家,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国家;中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我的家乡,后来我发现我连自己的家乡也改变不了;老年时期,我只想改变我自己,于是我就改变了自己。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想着改变自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 12 -请你根据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
32、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13 -参考答案1.D 2.B 3.A 4.D5.交代老杨叔退休金的动向,侧面表现了老杨叔对阿贵一家的慷慨资助;表达了阿贵对老杨叔的感激与愧疚之情;揭示老杨叔对阿贵的无私资助,与老郑一已私念的资助形成对比。6.有作为线索的作用。小说以老郑“寻找”作为资助对象的“穷人”展开并贯穿全文;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老郑与老杨叔在资助他人的动机与方式上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标题中的“穷人”有揭示人物的作用。老杨叔穷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精神上却是富有的。7.C 8.AD9国家安全(政治)方面: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经济
33、方面: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外交方面: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本国民情、舆论方面: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10.D 11.B 12.D13.魏君以厚礼对待贤人,国人称颂他的仁德,上下和睦同心,不可对他有图谋。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裕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举荐哪些人,处于困境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困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14.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15.B16.颔 联 用 白 描 (寓 情 于 景 )的 手 法 ,写 出 诗 人 独酌 之 时 的 所 见 :蜜 蜂 黏 着 于 飞 絮 ,蚂 蚁 爬 上 枯
34、梨 。表 达 了 诗 人 在 闲 适 中 隐 透 着 的 孤 独 。17.B 18.A 19.C 20.A21.曹操墓即代表文化遗产。漫画讽刺了单纯地把文化遗产当成牟利的手段的做法。(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是当务之急)- 14 -22.【参考例文】小事不做,大事难成欲善其大事,必先把小事做扎实、深入。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从小事抓落实,把细节做精彩。这句话,很简单,但并不容易做。它告诉我们:世上事情有大有小,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小事做多了就累积成了大事。成大事者,必先知小事,做小事,小中见大,小是大的开始,大是小的扩张。三字经诵读易解故事中有一篇故事,名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少
35、年陈番,一心想干大事业。有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到他家去做客,看到他居住的房子脏乱不堪,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扫房屋,好用来接待宾客呢?他回答道:大丈夫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当服务天下国家,我要扫就扫天下。父亲的这位朋友马上就反问他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番一听,脸红了,马上就扫房屋,招待客人。陈蕃因小事成了大器,让我深深感悟到:小事不做,大事难成。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真正所谓的大事实在太少。比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小汽车,有上
36、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 飞机,共有 450 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因此,多数人所做的工作还只是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它们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一位管理大师曾说过:小事影响品质,小事体现品质,小事显示差异,小事决定成败!无论是谁,都不能忽视。不做“小事”,难成“大事”。凡事不从“小事”做起,怎能成事?更谈不上成“大事情”了。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小事方能成大器。小事不做,何以成大事?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