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94709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教学内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二、教学理念: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 论语选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学习孔子的一些言论了解孔子的的思想,并联系现实思考其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关注其工具性,将其当做一篇文言文来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式的讲解上,力图让学生理解大意即可,对于涉及人文性的比较难以讲解的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则做简单化处理,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这样,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则则枯燥的语论,很难感受到孔子睿智的哲思和伟大的人格,更不用提联系现实、学以致用。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要学生掌握“言” ,还要利用方便

2、的 PPT 技术调动学生课前收集和课上展示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认知到孔子义利观并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课 1、3、4 则的含义,学习和掌握以下重点的实虚词:“而” 、 “饭” 、 “水”、 “枕” 、 “处” 、 “去” 、 “终食” 、 “造次” 、 “颠沛”等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孔子的义利观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1)课前自主学习,疏通句义,积累文言常用字词及文言句式; (2)合作探究,深入拓展,在对比孔子义利观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义利观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析各家义利观的利弊,扬长避短; (2)帮助学生理性看待义利关系

3、并树立起当今社会正确的义利观。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及高中已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较多较全的文言知识。同时,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了论语的部分篇目,对论语的基本常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学生结合课文页下注大致翻译没有问题。但先秦时期距离现今,年代已十分久远,加之学生对先秦诸子的作品接触甚少,因此,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更进一步地将先秦诸子的思想运用到现今的社会生活中去则更加困难。故而本课力求通过教师横向与纵向的知识拓展及帮助学生在拓展基础上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全面、深入地将本课思想与现今生活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五、重难点和关键(1)重点2学习和掌握

4、本课三则内容中的重点文言知识;理解孔子的义利观的内涵。(2)难点对比孔子与其他各家义利观的异同,了解中国古代义利观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性看待义利关系并树立起当今社会正确的义利观。 (3)关键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解决选文大意理解和孔子义利观内涵理解的问题;2、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材料并在课上通过 PPT 对收集成果清晰展示与分享,教师于课堂继续组织交流、补充点拨来解决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义利观发展和启发引导学生建立当今社会正确义利观的问题。六、教学课时:1 课时七、教学准备: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并收集中国古代各家关于义利观的表述的材料,然后在课上使用PPT 对收集成果加以展示和分享;2、教师将

5、自己收集到的中国古代义利观的材料进行横向与纵向梳理,准备在课上通过PPT 对学生展示以给予学生补充点拨和指导。八、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与“义” “利”有关的诗句进行导入,并通过投影展示,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PPT 投影两组名人名句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清梁章钜第一组句子都与对“义”的看法有关,而第二组句子都与对“利”的看法有关

6、。古往今来,在面对义与利的追求与选择时,无数仁人志士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关羽放弃曹操钱财的挽留,挂印封金,追寻兄弟之义;苏武拒绝匈奴厚利的引诱,杖节牧羊,坚持民族3之义;林则徐不惧个人的祸福生死,虎门销烟,谨守国家之义。这些英雄人物面对义利问题时,都选择的是弃利从义。然而,面对义与利的问题时,一代圣人孔子又会给出自己怎样的见解呢。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今天的课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孔子关于义和君子、义和勇的观点。剩下的 1、3、4 三则则是关于孔子义利观的阐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课文详解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解释 1、3、4 则的大意,教师点拨重点文言字词。

7、【利用课前时间自学课文,既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节省课堂时间,方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之后的思想学习中去】(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重点字词:“而” ,如果,表假设;“饭” ,吃,名词作动词;“疏食” ,粗粮;“水” ,冷水;“枕” ,把当作枕头,意动用法;“处” ,安居

8、、接受;“去” ,离开、摆脱;“终食” ,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很短;“造次” ,急迫仓促;“颠沛” ,受折磨、挫折。2、孔子对富贵是完全拒绝的吗?明确:孔子对富贵并非完全拒绝,他认为希望得到富贵是符合人的天性的。3、孔子心中轻视的是哪种富贵?明确:“不义而富且贵” ,即不合道义地追求富贵。4、补充理解:细读以下三则选文,说说孔子对待富贵和贫贱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类比理解,既巩固所学课文内容,又从同类类比中扩充学生知识面,从而加深学生对孔子义利观的理解】(1)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论语 泰伯(2)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3)在陈绝粮,

9、从者病,莫能兴(起身)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穷困)乎?”4子曰:“君子固(坚持、安守)穷,小人穷斯滥(越轨、放肆)矣。明确:合乎道义,求之;不合道义,固穷。5、综合六则内容,归纳孔子义利观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益,但认为追求富贵应该以符合道义为基础,先义后利。其实,义与利的选择问题,不仅仅是孔子一个人的问题或是孔子那个时代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一个历史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家们对此问题又将有自己怎样的见解。(三)拓展延伸学生收集材料,课堂展示成果。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并补充指导,比较各家义利观与孔子义利观相比的异同点。【充分利用 PPT 投影面向全体

10、学生、展示清晰的优势,让学生和教师课前收集的成果能够充分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中,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古代义利观发展的脉络,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维,通过对义利观发展过程的梳理反过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吸收孔子义利观的内涵和对后世的影响】1、先秦时期(1)儒家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但更发展了孔子重义的思想,甚至回避言利,有点过头。表面上看似乎孟子只要仁义,不要利,很迂腐。但当时社会政治的实际情况是朝政腐败,国与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频繁,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故他并不是要梁惠王绝对不考虑利,而是启发他把仁义放在私利之上。荀子:“义与利者

11、,人之所两友也”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 ”荀子既重视义,也重视利,认为义利二者乃人之不可或缺的常情。但在实行中,对义利二者,荀子也是把义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喜欢追求利益,只是君子以义在先,小人以利在先。(2)道家老子:“少私寡欲” 庄子:“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列子:“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依据)者,礼义。礼义成,则名位至矣。 ”5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极为不同,道家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以“无为”为特征。可尽管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差颇多,但在义利观这

12、一问题上,两者的大方向还是一致的,认为应重义轻利。(3)墨家墨子:“义,利也” “兼相爱,交相利”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墨家认为“利”与“义”是统一的,就像爱是相互的一样,这便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墨家思想从本质上也是“重仁义”的。2、西汉董仲舒:“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在最实际的生理需求上,他承认“利以养其体” “体不得利不能安” ,但涉及到抽象思维问题(例如仁义道德等) ,他的理论则虚玄浮空。董仲舒关于义利之辨的思

13、想不仅大大落后于孔子,而且大大篡改了孔子本义。3、宋明程颢:“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 ”朱熹:“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宋明理学派的主要特点就是把义利完全隔离、对立起来。义利本来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没有利也就没有义,没有义也就没有利。按程颢的意见,义利则水火不相容,有利则无义,有义则无利,这既悖理,也不符合事实。朱熹说的“天理”就是“义” ,讲的“人欲”就是“利” 。他实际上和程颢一样,都认为义和利两者不能并存,好像一个人只要讲天理就可以不要人欲也能生活了。其实,没有人欲,不满足一定的人欲,人也就不存

14、在了,没有人,还有天理吗?总结:先秦时期,各家义利观尽管各有千秋,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肯定义与利的价值。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义利观中“义”逐渐被更加抬高, “利”逐渐被更加贬低。到宋明时期,甚至走向了极端,完全否定了追求利益的必要性。这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借鉴古人的哪些优秀思想,升华出一种符合现今社会的正确的义利观呢?(四)思维迁移6学生翻译以下吕氏春秋的两则故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思考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坚持一种怎样的义利观。【列举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学习翻译的主动性。同时,在相关事例的拓展类比中,既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对比

15、思考,又降低思考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1、鲁国之法 ,鲁人为人臣妾 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 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注释】1.法:法令,法规。2. 为臣妾:做奴隶。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3. 府:指国库。4.拜:感谢。明确:两则故事中,孔子都认为“利”能促“义” ,损利则损义。因此,在当代我们也要坚持义利统一,摈弃极端的功利主义与极端的道义主义。因为没有义利统一,人们的利益追求

16、以至全部行为就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与引导。要想义利统一,真正做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我们就需要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传统义利中的合理因素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五)课堂小结【总结一课所学,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和今后的学习任务】在今天一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孔子的义利观,也一起探讨和比较了各家对于义利的看法。这些义利观究其本质,无疑都是打着时代烙印、受到时代局限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今的时代特点,树立符合现代生活的义利观念,正像颜元提出的“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始终坚持义利统一,反对义利对立。(六)课后作业【选取发生在学生熟知的文人身上的不熟知的事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兴趣中自然升华本课所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怎么评价王维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评价?请根据本课所学,就自己的见解写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与魏居士书王维“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 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 ,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 ”7九、板书设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义利观:先义后利义利观的发展:走向极端当今社会的义利观:义利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