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学考 选考报刊、影视业的发展 b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b考点一 (选考)报刊、影视业的发展(b)1.报刊(1)原因 内 因 : 19世 纪 , 社 会 呼 唤 着 适 合 普 通 民 众 阅 读需 求 的 大 众 报 纸 的 产 生 。 外 因 : 西 方 人 办 报 热 潮 的 推 动 。 )2.电影事业(1)历程: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3.电视事业(1)起步:1958 年 5月 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要点 报刊业的发展史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2、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史料二3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或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3)综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提示 (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分别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
3、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3)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1.(2012浙江选考)1873 年,在汉口出版的一份报纸,开创了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的先例。这份报纸是( )A.昭文新报 B.中外纪闻C.强学报 D.时务报解析 开创了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报刊的先例的是昭文新报 。答案 A2.(2010浙江选考)下图所示是 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一份著名报刊,下列有关此报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B.近代第一份通俗性报刊C.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D.拉开了近代报刊业的序幕4解析 时务报和维新变法运动有关。答案 C考点二 (选考)互联网的
4、逐渐普及(b)1.历程(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截至 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应用(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4.评价(1)积极 正 在 改 变 人 们 的 工 作 、 学 习 、 生 活 与 交 往 方 式 。 催 生 着 当 代 中 国 经 济 生 活 的 新 观 念 和
5、新 模 式 。 )(2)消极:存在信息真实性难以判断等问题。要点 互联网史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史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 年)1985 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报纸总印数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5(亿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 056 91 572 385 513 526 483 585 007互联网用
6、户(户)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思考(1)根据史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2)根据史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提示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1.(选考)用 QQ聊天、用 Email发邮件、用 Blog(博客)写
7、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解析 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 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答案 C2.(选考)下图反映的网络媒体的特性与影响,你认为( )6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识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C.给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弊大于利D.青少年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解析 应该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其获取知
8、识,同时也要注意警惕一些不良信息。答案 D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电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教材第 74页)提示 电视造成了个人和团体的社会身份(或角色)与电视提供的物理场合的组合,弱化了社会身份和电视提供的物理场合之间的距离,打破了社会身份与物理空间的传统关系,创造了新的场景。电视更趋向于将不同印刷媒介阅读圈子的人放进同一个公共领域。它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共享的存在,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电视使得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电视通过展示而使许多地点或方面失去神秘感,从考古到科学的发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新观念和新知识的接受。【自我测评】(
9、教材第 75页)1.联系报业、影视业、互联网的历史与现状,比较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提示 从传统媒介出现之时开始,人们就可以从报纸、影视作品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现代媒体也不例外。而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通过现代媒介,可以及时迅速地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2.互联网技术在方便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民对网络生活的过分沉迷。请谈谈你对这方面的感想。提示 互联网确实方便了生活,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想要知道的资讯,查找所需要的7资料,方便了与朋
10、友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的确造成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不愿意走出家门,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做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 76页)报纸除了有娱乐民众的功能之外,在政治方面经常成为讥讽时政的阵地或政党的喉舌。以上材料是民国初年天津大公报针对报业所发表的评论。阅读后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与舆论环境?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提示 上述材料反映出整个社会处于复杂混乱的政党政治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确实相当自由开放,但是实际上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相当混乱。新闻舆论是
11、对政府行为有效监督的一个手段,也是保持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要言论不依仗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力强制推行,确保多元的自由争辩,不但不会威胁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反而会推动公民在自由思考中逐步成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但这不意味着社会舆论可以完全没有约束,它必须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导民众,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7浙江湖州模拟)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 ”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解析 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
12、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答案 C2.(2018浙江嘉兴高一检测)“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包括( )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 B. C. D.答案 D83.(2018浙江金华测试)下图是 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杨门女将解析 1905 年,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答案 B4.(2018浙
13、江丽水模拟)1909 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 )A.电视 B.广播 C.电话 D.电影解析 由材料中的“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可知是电影。答案 D5.据 1972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 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 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 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解析 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14、,20 世纪 30年代已经成为一座世界大都会,受西方影响最为明显。西餐馆林立,中国有声电影也已经产生,报刊业已经十分发达。答案 D96.(2017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A. B.C. D.解析 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我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906 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20 世纪 20年代,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1912 年民国建立之后,国际通用的公历开始
15、取代传统历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选择 C项符合题意。答案 C7.清代已出现的传媒有( )A.报刊、电视 B.电影、报刊C.电视、电影 D.互联网、电影解析 电视、互联网是新中国成立后传入中国的传媒。电影、报刊清代晚期已在中国出现。答案 B8.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一些代表穿着中山装参加会议B.代表们坐火车到北京参加会议C.通过互联网转播会议实况D.在报纸上及时报道大会信息解析 1993 年我国才正式接入互联网。故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C项情况。答案 C9.“点赞” “女汉子” “且行且珍惜”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
16、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10解析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文化存在,对人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没有体现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只能说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答案 D10.现在有网友认为, “你的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 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 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 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 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 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
17、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解析 从材料中“你的粉丝”的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而没有提及信息的内容,故 C项与题意不符;B 项表述错误,D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中“你就是一份都市报” “你就是电视台”等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答案 A11.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对“第四媒介”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 )A.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节约了人们的时间C.信任度和安全感低 D.是一柄双刃剑解析 第一幅图片体现了互联网的购物功能,从而节约了人们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第二幅图片则反映了互联网存在着信任度
18、和安全感低的弊端。但前三项的评价都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不够全面。综合两幅图片可以说明,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D 项评价最全面。答案 D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 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 ,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 19世纪 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11新报 ;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 ;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
19、,在 18951898 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 120种,其中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 、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 时务报 、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 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9 世纪 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哪些人?报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3)综上材料,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解析 第(1)问内容提炼材料信息
20、即可,原因要结合 19世纪 70年代的社会背景回答,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角度考虑。第(2)问,从报刊的宣传内容可总结报刊的核心内容,特点要依据材料中的“报刊约 120种” “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在北京上海湖南” “推动促进”等信息分角度总结。第(3)问需要注意问题的几个限制词,“综上材料” “自办” “当时” ,回答意义时,要求依据上述材料,而不是回答报刊对社会的所有角度的影响。答案 (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方面,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方面,西方
21、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加上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12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材料二 1909 年初, 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
22、强得多么?”材料三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1)材料一表明办报的主旨是什么?有何作用?(2)材料二中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是什么意思?(3)肖恩马洛尼为何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答案 (1)办报主旨: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作用:对当时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2)据“真如同身临其境”等言语,可知“开眼界”应是影视媒介的功能,因为电视在 20世纪 30年代才问世,故确切地说是电影的功能。(3)它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