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95367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陕西省黄陵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时间:90 分钟 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A. 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

2、主要目的的理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微子启虽为长子,但其母当时身份不是嫡妻,故大臣力争,以保证权力与财产的继承分配问题,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虽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的;BD 两项从题干中反映不出来。故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归纳: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宗祠;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男尊女卑” 、 “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2

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 分封制和法律制度B.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 奴隶制和封建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B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西周的过失在于实行分封制,而秦亡的原因在于实行了暴政,而不在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故选 B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海内为郡县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

4、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 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 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的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 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选 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权利法案4.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一书中写道,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以

5、下各项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邦联体制三权分立联邦制度政党制度A. B. C. D.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指的是三权分立,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指的是“联邦制度”而不是邦联体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度5.历史学家汤因比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刺激反应”理论,费正清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两次鸦片战争刺激之下中国反应的是A. 洋务运动B. 太平

6、天国运动C. 闭关锁国政策D. 设立总理衙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总理衙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时期已经实行。故 AB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政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总理衙门设立;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6.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 16 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

7、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这场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抗日战争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可判断得知这场战争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被迫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去,由此判断这场战争应该是鸦片战争,故选 A。BCD 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鸦片战争7.

8、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 ,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 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 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开透明D. 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反映的变化即可说明外交的近代化。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

9、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这突出体现了( )A.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体现了一中绝对平均的思想,后边的“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也体现的是绝对平均的思想,故选 B。5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

10、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9.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B. 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D.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其主张在中国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这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其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

11、根本无法实现,D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要求,A B C 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考点: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 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10. 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A. 创建了太平天国B.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 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D. 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答案】B【解析】

12、试题分析:洪仁玕于 1859 年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是符合时代潮流和进步方向的。所以选择 B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他各项均不是先进性的表现。6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政新篇1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恩格斯也说过:“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 ”能够为这些结论提供支持的史实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出现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13、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 、 天津条约内容指向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排除;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是针对“瓜分狂潮” 。而言的。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日甲午战争12. 1900 年 9 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

14、主权意识D. 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辛丑条约签订是 1901 年,故 A 项7错误; 材料中“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 B 项正确;C 项中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不是主旨;D 选项说法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3. 据不完全统计,1916 年全国共有 24 万近代女工,集中在手工业等轻工企业当中,而少数女子在教会医院、学校、剧团等供职,女子登台演戏也是在辛亥革命后。这

15、主要表明A. 女子为生活所迫参加生产活动B. 辛亥革命促进了女性的解放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D. 辛亥革命提高了妇女的参政能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女子可以参加生产活动,能够供职,表明辛亥革命后女子获得了一些工作、教育等方面的自由与权利,得到一定的解放,故选 B 项。A、C、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14. 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 “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 ”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A. 形式上摆脱列强奴役B. 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C. 摆脱满洲

16、贵族的统治D. 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也即是结束了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故正确答案为C 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仍然处于列强的奴役之中,A 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反封建并不彻底,B 错误;辛亥革命后国人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因此有了后来的新文化运动,D 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8(1)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领异。(2)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与保

17、皇派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各地的反封建斗争。(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最高水平。15.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B. 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C.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D.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18、“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指的是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 ,即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16.影片建党伟业中,有不少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下列在这一镜头设计的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 “废除二十一条”D. “打倒国民党卖国政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

19、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五四运动,当时政府9是北洋军阀政府,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打倒国民党卖国政府” ,因此选 D。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相关知识,这属于高考的热点之一。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体现出明显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

20、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A. 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B. 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C. 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 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结合材料内容“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反帝反封方面的彻底性,与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形成鲜明对比,所以选 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名师点睛】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五四运动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

21、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是对巴黎和会上列强出卖中国山东和北洋政府外交无能的愤慨,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五四运动以前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18. 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 1000 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 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 发表共产党宣言C. 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 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10【答

22、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评选世界近 1000 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的贡献,因此选B。AC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知识,排除。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19.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 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 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 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3、的阶段D. 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毛泽东肯定十月革命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使人类历史上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所以 B 项正确,ACD 不符合题意。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意义20.“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答案】C【解

24、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信息“别红都、强渡湘江、娄山关、遵义城头”可以判断,该诗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史实。 “遵义城头赤帜竖。11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说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机的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21.罗家伦在凯歌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提高

25、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项符合题意。第项应为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与题目中的事件“抗日战争”不符,故排除。故选 C。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

26、所有制。 ”以上内容出自A. 1949 年共同纲领B.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1956 年论十大关系D. 1984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12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故 B 正确。1949 年共同纲领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故 A 排除。1956 年论十大关系 ,也未涉及社会制度与国家性质问题,故 C 排除。1984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同样未涉及社会制度与国家性质问题,故 D 排

27、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 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3.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B.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 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答案】A【解析】试

28、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政治协商会议” 、 “西藏自治区” ,图片涉及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者均从属于民主政治建设主题。B、C、D 三项均与图片主旨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选 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24.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

29、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 政府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B.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 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军队D. 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建立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 ,表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A 项只体现和平统一但不能体现“一国两制” ,C 项是对台的特殊政策与材料无关,D 项也没有直接关系,B 项体现材料“一国两制”的本质含义。所以答案选 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0、“一国两制”“一国两制”25.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在 1946 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 。这些言论A. 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B. 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C. 力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D. 批评冷战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46 年”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排除 B;C 项表述错误,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的分歧日益扩大;由“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看出 D 项表述错误,因此选 A。考

31、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26.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有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美欧联盟,对推行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美国对苏冷战的重要经济举措,所以答案选 A,B D 两项与美国推行冷战举措无关,

32、C 项是美国对苏采取冷战的军事举措。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27.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的有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所给的时间是 20 世纪 70 年代,欧盟建立于 1993 年,由此排除,故本题

33、选 B。考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种力量的兴起28.“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 “一边倒”的方针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D. 多边外交战略1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的表述可知,处理的是与邻国的关系进而发展成处理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准则,可知 B 正确,A 是针对苏联而言的;C 是在万隆会议上,不符合“取消了缅甸

34、、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D 选项是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内容。29.下图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A. 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B. 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C. 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D. 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需要对国际关系有着比较准确的定位。从图示可以看出,在 50 年代,甲与乙丙均是对抗的关系,但是乙丙是合作的关系,而到了 60 年代则是没有了合作,全是对抗,到了七十年代,乙丙还是对抗,可是甲丙之间进行了合作。通过以

35、上分析不难看出,甲乙丙依次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关系 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考点:战后国际关系点评:战后苏联和中国建立了盟友关系,但是在 50 年代后期关系不断地恶化,到了 60 年代分裂;中美关系在战后是出于对抗状态,但是到了 70 年代中美关系则是缓和化,79 年建立了外交关系。30.2014 新年以来,支持黎巴嫩政府的议会多数派与以真主党为首的反对派的冲突持续升级。这是自黎巴嫩内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鉴于黎巴嫩的安全形势,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对黎巴嫩当前的冲突和动荡局势深表关切,强调必须维护黎巴嫩的安全和主权。16安理会敦促所有各派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采取有损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暴力行为

36、。以上材料表明了A. 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B.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C. 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D. 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黎巴嫩内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了当今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所以答案选 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缓和与动荡并存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图一: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 年 8 月,耆英代表清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

37、”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二: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与 11 国签定了更加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图三: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 194517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请回答:(1)请你扼要叙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认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2)据图二,清政府与西方侵略者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请指出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第一组:割让香港岛、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38、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 分)辛丑条约 。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4 分)第二组: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刷耻辱,捍卫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 分)【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较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的影响:包括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的变化,和新思潮的萌发等,但

39、是最主要的变化是社会行者的变化,中国有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图的注解可知:图二: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与 11 国签定了更加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辛丑条约 。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第二组:考察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国内意义: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刷耻辱,捍卫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世界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辛丑条约、抗日战争32.统一是中国历史

40、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18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 ,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材料四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 “割台湾”是通过

41、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2)标志: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

42、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解析】19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重大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关键信息: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依据关键信息可以分析材料述及的历史事件,即中日甲午战争;再依据教材料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本问是祖国统一问题,

43、 “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本题主要考察额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出中国的统一大业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需要全体中国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名师点睛】 “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44、,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982 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 年, “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 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材料二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

45、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 。材料三 1948 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20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摘自杜鲁门回忆录材料四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来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对我们的政策。 ”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摘自尼克公

46、回忆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恩来的外交原则立场是什么?有何意义?(2)材料二反映“二战”后形成了怎样国际格局?毛泽东这段讲话指的是什么?(3)杜鲁门和尼克松的分歧是什么?二者有无本质分歧?为什么?(4)尼克松的话被周恩来、毛泽东所接受,说明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外交原则是什么?【答案】 (1)外交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是国家生存的基础,近百年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压迫、丧失民族独立的历史使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有特别深刻的认识。(2)国际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格局。毛泽东所指:“一边倒” ,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一致,

47、使毛泽东对苏联采取了完全认同的态度。(3)分歧是:杜鲁门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但有着共同国家利益的国家。二者无本质分歧,因为他们的政策都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4)基本外交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的基本原则。【解析】【详解】第(1)题,第一个设问,根据材料“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结合新中国外交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立场是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方针。第二个设问,根据第一问和所学知识,我们推知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第一个层意义是对于新生的民主政权的维护,第二层意义是对于独立和主权的维护。第(2)题,设问一国际背景需要结合教材二战后

48、的国际关系格局和材料中的“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可以推出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设问二根据材料“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可以得出我们根据斗争经验和国际形势坚持“一边倒”的战略。21第(3)题,设问一根据材料三“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可以推知反对共产主义推行冷战,根据“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结合课本知识得出尼克松的外交比较务实。设问二,根据材料“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可以推出决定国家外交政策的关键是国家利益,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两任美国领导人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实行具体的外交政策。第(4)题,通过周恩来的“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可以推知影响外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是国家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