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95735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东城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 三 生 物1.以下物质中可以用 32P 标记的是A. 核苷酸 B. 氨基酸 C. 脂肪酸 D. 丙酮酸【答案】A【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H、O、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 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 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 C、H、O,有些还含有 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 C、H、O。【详解】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为 C、H、O、N、P,A 符合题意;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是 C、H、O、N,有的 R 基上含有 S,B 不符合

2、题意;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是 C、H、O,C 不符合题意;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组成元素为 C、H、O,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如图所示,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 血管紧张素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含有 7 个肽键C. 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

3、,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 ,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 7 个肽键,B 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 错误;根据题意,

4、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 正确。故选 C。3.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把细胞内的 H+运出,导致细胞外 H+浓度较高;能够依靠 H+浓度差把 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和的化学本质不同 B. 和的空间结构相同C. 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无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3据图分析,以 ATP 为能源主动将 H+运输出细胞,说明为载体蛋白,H +浓度梯度产

5、生的势能,推动 H+和蔗糖的吸收,该过程并没有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均为载体蛋白,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A 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功能不同,故可推测其结构也不相同,B 错误;根据图示可知,H +运出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 正确;由图可知,H +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外和细胞内的 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又可推动 H+和蔗糖的吸收,氧气浓度可影响 H+外运,进而影响细胞外和细胞内 H+浓度差,从而影响蔗糖的吸收,故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有影响,D 错误。故选 C。4.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生命活动是A. 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

6、分解为酒精B. 胰岛 B 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胰岛素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入侵细胞的病毒D. 性腺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性激素【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性激素属于脂质。【详解】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可分解为乳酸,不能形成酒精,A 错误;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 正确;细胞中的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

7、的消化车间,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 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固醇,由人体性腺细胞内的滑面型内质网合成,D 正确。故选 A。5.幽门螺旋杆菌(简称 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 13C 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 Hp 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 13C 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 Hp 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 NH 3 和 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 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4A. Hp 的遗传物质可能是 DNA 也可能是 RNAB. Hp 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C. 脲酶由 Hp

8、 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 感染者呼出的 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 DNA,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 13C 标记的尿素分解为 NH3和13CO2。【详解】Hp 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DNA,A 错误;所有生物膜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B 正确;Hp 为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C 错误;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 13C 标记的尿素分解为 NH3和 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 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D 错误。故

9、选 B。6.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 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 t 1t 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C. t2时酶失去活性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t2右移【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由图可知,t 1t 2反应物浓度减小的速率由大到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 正确;加入酶以后,t 1t 2的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降低减慢,说5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10、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 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 ,说明酶没有失活,t 2时反应物浓度为 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 错误;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要延长,故 t2右移,D 正确。故选 C。7.Rubisco 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 CO2固定的酶。下表是不同温度对两种水稻中Rubisco 酶活性(umolmg -1min-1)影响的有关数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Rubisco 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 Rubisco 催化 C3和 CO2结合C. 30时酶活性下降会使两种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11、下降D. 30与 21相比,丰优比两优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小【答案】B【解析】【分析】Rubisco 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 CO2固定的酶,而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故 Rubisco 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详解】根据分析可知,Rubisco 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A 正确;Rubisco 催化 C5和 CO2结合形成 C3,B 错误;Rubisco 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 CO2固定的酶,由表格信息可知30时酶活性下降,则两种水稻的 CO2固定降低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C 正确;30与 21相比,丰优酶活性降低值为:1.07-0.79=0.28,两优酶活性

12、降低值为:1.13-0.8=0.33,即丰优比两优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小,D 正确。故选 B。8.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右图表示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检测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6A. 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B. a 峰中细胞适于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 b 峰中细胞的核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D. b 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

13、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3.分析题图: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在 a 峰与b 峰之间细胞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A 正确;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而中期的 DNA 应为 80,即位于 b 内的部分染色体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B 错误;根据分析可知,b 峰中细胞的核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14、C 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而 b 峰内的细胞可能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故 b 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的知识,识记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生长时遗传信息不改变 B. 细胞分化时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7C. 细胞衰老时细胞代谢速率下降 D. 细胞凋亡时表达的基因没有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

15、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16、、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细胞生长是由细胞体积增加引起的,其遗传信息不改变,A 正确;由分析可知,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正确;衰老细胞中多数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下降,C 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也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凋亡时表达的基因发生了变化,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凋亡、细胞衰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关于

17、DNA 和 R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 两条链间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氢键连接B. mRNA 与 tRNA 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C. 细胞中同一种 tRNA 可转运不同的氨基酸D. 细胞中一个 DNA 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 RNA【答案】C8【解析】【分析】1、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 2、种 tRNA 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被一种或多种 tRNA 转运。【详解】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

18、的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的,其中 A 与 T 之间两个氢键,G 与 C 之间三个氢键,A 正确;mRNA 与 tRNA 都是通过转录形成的 RNA,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B 正确;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 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而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中一个 DNA 分子可转录出不同的 RNA,D 正确。故选 C。11.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a-e 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b、d 过程只能在细胞分裂时进行B. 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 a、b、cC. 结构完整的活细胞都可以发生 a、b、dD. 图

19、中所有过程都可在细胞内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 a 为 DNA 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e 为逆转录过程,c 为 RNA 分子复制过程,d 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 b 为转录过程,d 为翻译过程,高度分化不分裂的细胞也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如胰岛 B 细胞可合成胰岛素,A 错误;中心法则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流动,图中所有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 错误;a 表示 DNA 复制,只有能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 DNA 的复制,C 错误;a、b、d 过程

20、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细胞中,而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过程也可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故图中所有过程都可在9细胞内发生,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结合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2018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将酿酒酵母单倍体的 16 条染色体合并为一条。该新型酵母除细胞分裂能力稍弱外,在形态、结构和代谢等方面都与野生型相似。此成果是染色体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型酵母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B. 新

21、型酵母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几乎全部遗传信息C. 新型酵母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有机碳源D. 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由于新型酵母细胞分裂能力稍弱,故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详解】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故新型酵母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A 正确;单倍体中含有个体发育的几乎全部遗传信息,科学家将酿酒酵母单倍体的 16 条染色体合并为一条,故新型酵母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几乎全部遗传信息,B 正确;酵母菌为异养型,培养时需要加入有机碳源,C 错误;由于新型酵母细胞

22、分裂能力差,即繁殖后代的能力差,故新型酵母与野生型共同培养时竞争力较弱,D 正确。故选 C。13.蝗虫的性别决定为 XO 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 染色体) 。染色体 A 和 B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统计了 300 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示其中某一细胞) 。发现 X 染色体与染色体 A 的组合出现 146 次,与 B 的组合出现 154 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10(注: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A. 上述事实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B. 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C. 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

23、根据“研究人员统计了 300 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发现 X 染色体与染色体 A 的组合出现 146 次,与 B 的组合出现 154 次” ,可说明 X 染色体与 A、B 这对同源染色体结合机会相等,即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随机的,同时说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详解】根据题意和上述分析可知,A、B 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A 正确;A、B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发现 X 染色体与 A 和 B 组合的几率几乎相同,说明 A、B 分离的同时与 X 染色体进行了自由组合,故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C 正确;A、B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图示细

24、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并能够确定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从而确定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具有一定的难度。14.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中A. 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 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 核 DNA 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D. 染色体数目一定与其体细胞相同【答案】B11【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25、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6、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但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上述时期均含有染色单体,B 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核 DNA 数与体细胞相同,C 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5.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

27、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 号携带该致病基因12C. 3 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2/3 D. 1 和 2 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 1/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基因带谱可知,4 号患病,基因带谱在下面,说明下面的基因为致病基因,则上面的带谱说明为正常基因,1 号含有两种基因,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说明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5 号含有两种基因。3 号只含有正常基因,为显性纯合子。【详解】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1 号和 4 号有相同的条带,说明 1 号也含有致病基因,故

28、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根据A 项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 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 2 号,故 2 号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 正确;根据基因带谱可知 3 号没有致病基因,故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C 错误;根据 A 项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 1 和 2 的基因型均为 Aa,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 1/4,D 正确。故选 C。16.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 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无眼雌果蝇与 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 1全为红眼,让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有眼与无眼中有眼是显性性

29、状 B. 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C. F1红眼雌蝇测交子代中无眼占 1/2 D. 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两种【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从表中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故有眼相对于无眼是显性性状,红眼果蝇多于白眼果蝇,故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分析 F2的表现型及比例:眼色的红色与白色在后代雌雄中遗传情况不同,说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且雌雄果蝇都有该性状,说明控制眼色(设为 R、r)的 R、r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13由表可知,有眼无眼在雌雄性中比例均为 31,可推知 F1中亲本均为 Bb(设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为 B、b) ;又由

30、表知 F2中雄蝇有两种眼色,可推知 F1中母本眼色基因型应为杂合子,故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bbXRXR和 BBXrY。【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果蝇有眼相对于无眼为显性,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B 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bbXRXR和 BBXrY,F 1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与 bbXrY 测交子代中只要出现 bb 即为无眼,故无眼占1/2,C 正确;亲本基因型为 bbXRXR和 BBXrY,F 1的基因型为 BbXRXr、BbX RY,让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F 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 BBXRXr、B

31、bX RXr、BBX RXR、BbX RXR共四种,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7.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 F 和 S 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 XF和 XS编码。将基因型为 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不同的单个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从原代培养和各单克隆培养取样,对 G-6PD 蛋白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 XF基因和 XS基因B. 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 2 个

32、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C. 单克隆培养的细胞 1、2、4、5、8、9 与 3、6、7 所含基因不同D. 实验结果可能是女性细胞中一条 X 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的【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将基因型为 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然后用不同的单个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以及结合电泳检测结果可知,基因型为 XFXS的细胞有的能够合成 F 型蛋白,有的能够合成 S 型蛋白,说明该杂合子细胞中的两个基因都有表达14的机会,可能是该女性细胞中一条 X 染色体随机失活导致的。【详解】将基因型为 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原代培养,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

33、物质不变,所以原代培养的细胞中都含有 XF基因和 XS基因,A 正确;对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出现 F 型蛋白和 S 型蛋白,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只能出现一种条带,说明原代培养的细胞为不同类型,即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 2 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B 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遗传物质不变,故细胞 1、2、4、5、8、9 与 3、6、7 所含基因相同,C 错误;原代培养的细胞后代用胰蛋白酶处理形成的单个细胞进行克隆培养,在克隆培养的后代中,有的细胞群只合成 F 型蛋白,有的细胞群只合成 S 型蛋白,说明 XFXS的雌性体细胞的两个 X 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

34、,且这个细胞的后代相应的 X 染色体均会发生同样的变化,D 正确。故选 C。18.下图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的培育原理为基因突变B. 过程的培育原理为染色体变异C. 过程产生的子代可能出现三种表现型D. 过程产生的子代出现白色棉的概率为 1/4【答案】D【解析】【分析】诱变育种应用基因突变为原理,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处理后 b 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丢失了片段,故为染色体结构变易的缺失。图示过程为通过自交筛选不含 b 基因的个体,过程为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式筛选不含 b 基因的个体。【详解】过程是利用了太空的特殊条件进行诱变育种,培育原

35、理为基因突变,A 正确;过程处理的结果导致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 正确;粉红棉产生的配15子含 b 基因的配子:含缺失染色体(用 0 表示)的配子=1:1,自交后代,bb:b0:00=1:2:1,其中 bb 表现为深红棉,b0 表现为粉红棉,00 表现为白色棉,故过程产生的子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C 正确;b0 花药离体培养产生两种单倍体(b、0) ,经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形成 bb 和 00 两种个体,故白色棉的概率为 1/2,D 错误。故选 D。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B. 地理隔离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 新物种的形成

36、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 杂合子自交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都是不定向的,A 正确;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 错误;杂合子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

37、改变,自然选择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D 错误。故选 A。20.下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16B. 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 神经支配伸肌收缩和屈肌舒张协调完成膝跳反射【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详解】一个神经元一般一个胞体,由图中胞体的个数可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四个神经元构成,A 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电信号也

38、叫神经冲动,B 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兴奋在反射弧的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故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 正确;由图中兴奋和抑制的信号可知,当敲击韧带时,伸肌收缩,同时屈肌舒张,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动作,D 正确。故选 A。21.植物枝条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调节。近期发现植物体内的独脚金内酯(SL)也与侧芽生长有关。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将保留有顶芽和等量侧芽的 A、B 两个枝条嫁接到同一个根上)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 两个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测是A. SL 的合成部位是根 B. SL

39、抑制侧芽的生长C. SL 可由根运输到枝条 D. SL 通过生长素起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将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与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17生型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上与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 SL 的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 SL 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由于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预测 SL 的运输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将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

40、植株上,该组合不能合成SL,但能合成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使植株表现为顶端优势,但该组合 A、B 均未表现为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必需通过 SL 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详解】含有野生型植株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短,而含有不能合成 SL 突变体植株的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长,可知 SL 的合成部位是根,A 正确;由于突变体不能合成SL,野生型能合成 SL,而侧芽枝条的长度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的嫁接体小于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 SL 的突变体植株的嫁接体,可推测 SL 抑制侧芽的生长,B 正确;根据 A 项分析可知 SL 的合成部位是根部,而实验测量的是侧芽的长

41、度,故可预测 SL 的运输方向由根运输到枝条,C 正确;不能合成 SL 的组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使其表现顶端优势,而能合成 SL 的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发育,说明生长素通过 SL 发挥作用,D 错误。故选 D。22.在干旱条件下,研究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B. 干旱处理的 2-5 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C. 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生长素的影响大于对脱落酸的影响D. 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与调节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答案】C【解析】18【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干旱和正常供水情况下脱落酸含

42、量相差很大,而两种情况下生长素的含量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含量的影响。【详解】由左图可知,正常水分条件下,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基本稳定,A 正确;由由图可知,干旱处理的 2-5 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持续下降,干旱处理的 5-6 天玉米叶片内生长素浓度表现上升,B 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含量的影响,C 错误;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都有所变化,说明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和生长素参与调节玉米叶片的生理活动,D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

43、图表的理解以及能用文字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发生的变化不包括A.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B. 骨骼肌战栗加速热量的产生C. 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 D. 散热量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大【答案】C【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天气突然变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

44、皮肤的血流量减小,皮肤散热减少,A 正确;天气突然变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体内代谢增强,甚至有骨骼肌颤抖,使产热增加,B 正确;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故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 错误;由于体表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温差变大,故散热量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大,D 正确。故选 C。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过程、血糖调节过程等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过程中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等知识。题目难度一般。24.有关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叙述

45、不正确的是A. 由于温度的限制,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低B. 流经苔原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C. 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的条件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D. 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一般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代谢,由于温度的限制,苔原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少,丰富度极低,A 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 正确;由于苔原温度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慢,故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的

46、条件不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C 错误;由于苔原的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故与热带雨林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D 正确。故选 C。2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供蓝藻利用B. 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C. 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D. 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通过生物防

47、治的方法治理水20华可减少化学杀藻剂对环境的污染。【详解】蓝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水体中的分解者的分解形成无机物才能被蓝藻吸收,A 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 错误;用化学试剂杀藻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 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水体中的矿质营养可减少蓝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华发生,D 正确。故选 D。26.在体外进行 DNA 复制(PCR)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A. 解旋酶 B. DNA 聚合酶 C. RNA 聚合酶 D. 逆转录酶【答案】B【解析】【分析】DNA 复制需要解旋酶、DNA 聚合酶,但 PCR 中是通过加热使 DNA 双链解

48、旋的,故体外进行DNA 复制(PCR)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详解】PCR 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的核酸合成技术,该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为:模板 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 DNA 聚合酶(Taq酶) ,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7.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都需要无菌操作 B. 都可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C. 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详解】动、植物细胞融合过程中操作的对象是细胞,为防止微生物的感染,故需要

49、无菌21操作,A 正确;由上述分析中内容可知,二者都可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B 正确;细胞融合都需要经过细胞膜的融合过程,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 正确;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是由细胞培养成个体,动物细胞融合的最大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没有形成动物个体,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原理、应用,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8.研究人员用图 1 中质粒和图 2 中含目的基因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切割位点)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进行筛选及 PCR 鉴定。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应选用 Bcl和 Hind两种限制酶B. 使用 DNA 连接酶将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重组C. 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以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D. 利用 PCR 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时应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质粒和外源 DNA 分子都含有三种限制酶切点,即限制酶 B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2 706-2013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3 1)《环境工程(EE) 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能效测量方法 版本1 3 1》.pdf ETSI TS 102 706-2013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V1 3 1)《环境工程(EE) 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能效测量方法 版本1 3 1》.pdf
  • ETSI TS 102 708-1-1-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ETSI TS 102 708-1-1-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 ETSI TS 102 708-1-1-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ETSI TS 102 708-1-1-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 ETSI TS 102 708-1-2-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ETSI TS 102 708-1-2-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 ETSI TS 102 708-1-2-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ETSI TS 102 708-1-2-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 ETSI TS 102 708-1-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ETSI TS 102 708-1-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pdf
  • ETSI TS 102 708-1-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ETSI TS 102 708-1-3-2010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1 _1.pdf
  • ETSI TS 102 708-2-1-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2 .pdf ETSI TS 102 708-2-1-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2 .pdf
  • ETSI TS 102 708-2-2-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2 .pdf ETSI TS 102 708-2-2-201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RTTT Test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Data Rate (HDR)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5 8 GHz ISM band Part 2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