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会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直升班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 14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Fe56Mg24Al2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分,共 48分)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 1100 nm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D发生了聚沉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
2、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A将 1mol Cl2通入含 1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 +2Cl22Fe 3+4Cl +I2正确;Cl 2过量,可将 Fe2+、I 均氧化BMg(HCO 3) 2溶液与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Mg2+HCO3 +OH MgCO 3+H 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 SO2通入 NaClO溶液中:SO2+H2O+ClO HClO+HSO 3正确;说明酸性:H 2SO3强于 HClOD1molL1 的 NaAlO2溶液和 2.5molL1 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 +5H+4H2OAl 3+Al(OH)3+5H 2O
3、正确;AlO 2 与 Al(OH) 3消耗的 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A A B B C C D D3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A FeCl3(aq) Al3 NaOH溶液、盐酸- 2 -B AlCl3(aq) Cu2 Al粉C NaHCO3(aq) Na2CO3 CO2气体D FeCl3(aq) Cu2 Fe粉4甲、乙、丙、丁分别是 Al2(SO4)3、FeSO 4、NaOH、BaCl 2 4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 2(SO4)3 B
4、NaOH CBaCl 2 D. FeSO45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图示关系转化的是选项 甲 乙 丙 丁A NaOH NaHSO3 Na2SO3 SO2B Fe Fe(NO3)3 Fe(NO3)2 HNO3C C CO2 CO O2D Al NaAlO2 Al(OH)3 NaOH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H +、Mg 2+、Al 3+、NH 4+、Cl 、AlO 2 。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
5、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H+、Mg 2+、Al 3+、NH 4+B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含 AlCl3C 原溶液中 Al3+与 N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D 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Cl 、AlO 27用固体 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样品中含有少量 Na2O杂质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8关于卤素(用 X表示)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 HXO+HX表示B.虽然 Cl的非金属性比 Br的强,但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 F2
6、I 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3 -D.卤素原子半径越小,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 2通入 FeSO4溶液中 BCO 2通入 CaCl2溶液中CNH 3通入 AlCl3溶液中 DSO 2通入已酸化的 Ba(NO3)2溶液中10.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单质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D.非金属性:XW11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A定性
7、检验 SO ,将 BaCl2溶液用 HNO3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时,用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SO 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 BaCl2溶液12将 3.2 g Cu跟 30.0 mL 10.0 molL1 的 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 NO和 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 a mol H ,则此时溶液中含 NO 的物质的量为( )A0.5 a mol B0.1 a mol C(0.1 a)mol D2 a mol13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反应可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适量的丙中,丙中没
8、有明显现象产生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A C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B MnO2 稀盐酸 品红溶液C 浓氨水 碱石灰 AlCl3溶液D Cu 浓硝酸 Ba(HSO3)2溶液14将 X气体通入 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 Y气体,有沉淀生成,X、Y 不可能是( )选项 X Y- 4 -A SO2 H2SB Cl2 CO2C NH3 CO2D SO2 Cl215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 NH4Cl固体B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
9、现 SO2的漂白性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16将一定质量的 Mg和 Al的混合物投入 200 ml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g 和 Al的总质量为 9gB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C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D 生成的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二、填空题(共 52分)17A、B、C、W 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0、 。(1)若 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 受热分解可转化为 B- 5 -A 与过量 W转化为 C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B 溶液中通入 W生成 C的离子方程式_;(2)若 B的溶液显黄色,一定条件下 B的饱和溶液可与沸水反应生成红褐色分散系B 与 W转化为 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一定条件下 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 A为 NaOH,且 C为白色沉淀A 与某金属单质也可生成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B 与 W混合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18A、B、C、D、E、F 六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位于三个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与D同主族,B 与 E同
11、主族,C 与 F同主族。且 C与 F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21 的化合物 M与原子个数比为 31 的化合物 N。已知 E元素为地壳中含量居第 2位的元素,D 为金属。(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 ,B , C ,D ,E ,F 。 (2)M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写出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 (4)写出工业上用 B来制备单质 E的化学方程式: _。19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及气体收集。先关闭活塞 a,加热至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反应停止,此时烧瓶中铜片仍有剩余。再打开活塞 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烧瓶,铜片慢慢消失。(1)请
12、写出上述过程 A装置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张老师认为实验中 B装置设计有误,应该怎么进行修改_。(3)B 装置中所收集到的气体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请写出一个体现其还原性的化学方程式:_,为了验证其漂白性,还可将其通入_试液进行观察。(4)装置 C中应盛放的试剂为_。20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下:- 6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 Cl2的正确组合是( ) 。 MnO 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MnO 2、NaCl 和浓硫酸混合共热;NaClO 和浓盐酸混合;K 2Cr2O7和浓盐酸混合;KClO 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KMnO 4和浓盐酸混合
13、。A B C D全部可以(2)写出实验室(1)中方法制取 Cl2的离子方程式_。(3)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尾气,下列装置合理的是_(填代号)。(4)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焙烧炉和氯化炉中产生的 SO2、Cl 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污染。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硫氰化钾溶液 品红溶液(5)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写出 a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充分反应后,取 a瓶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
14、下实验。实验 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 7 -红褐色。 实验 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少量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实验 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 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上述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的是_(填实验代号)。21已知:A、B 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且均为气体;甲、乙为短周期金属单质,乙在 I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C、H、J 的溶液均呈碱性。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给出,且未注明反应条件):图 103(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反应中每消耗 1 mol 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有一种常见金属丙,常温时只能溶于稀的 I溶液,写出过量的此金属溶于稀 I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向此溶液中加入 H溶液,现象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