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板块 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编者选题表知识点 角度 题号清政府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 118401894 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食盐专卖政策的影响 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影响 4“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中国近代外交思想 5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 6综合 7一、选择题1.(2018河北衡水二调)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 )A.
2、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B.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C.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D.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解析:C 从咸丰皇帝的“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可知其不尊重所签条约,到恭亲王奕的“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说明清政府认识到遵守条约的重要性,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故 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D 项“维护权益”,材料没有涉及,排除。2.1853 年,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 ”导致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经济差异 B.国内政治形势C.抑商政策松弛 D.列强侵略深入
3、解析:B 1853 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发展到长江流域,官方贩盐困难重重,食盐专卖无法实施,迫不得已允许私商在此地贩盐,B 项正确。3.(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据下表可知( )中国生丝销售量估计表(单位:万担)时间 总销售量出口量(占总销售量%)生丝内销绸内销折生丝内销总量(占总销售量%)1840 年前 6.40 0.90(14.06) 0.44 5.06 5.50(85.94)1894 年 16.02 8.23(51.94) 2.21 5.49 7.79(48.06)A.外国对中国资本输出增长快B.我国农产品商品化比例提高2C.我国已经发展成外向型经济D.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B 题
4、干表格中的生丝总销售量在 1894 年比 1840 年前提高了 2 倍多,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有较大增长,所以说明我国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选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排除 A 项;题干中仅仅有生丝的销售情况,而且既有内销也有外销,据此不能得出 C 项结论,故排除 C 项;生丝属于工业原料,生丝销售量的提高不能反映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故排除 D 项。4.(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开平煤矿 18901894 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吨),值(海关两)供给清政府用煤年份量 值开平产煤出口总量供给清政府用煤量占其出口总量之%1890 9 612
5、40 851 56 855 16.961891 24 667 99 144 95 552 25.821892 29 963 128 661 85 589 35.001893 30 485 140 330 81 840 37.251894 38 550 168 477 104 252 36.97据上表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B.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C.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D.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 解析:C 开平煤矿是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 项错误。B 项“解决了”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仅凭一个企业无法说明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D 项以偏概
6、全。从图表信息看,开平煤矿对外出口总量和供给清政府的煤炭数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煤的输入,C 项正确。5.(2018广东佛山二模)1878 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 ”郭嵩焘旨在说明( )A.优秀传统文化利于救国B.儒家秩序观适用于欧洲C.列强借夷夏观侵略中国D.要主动与西方平等交往解析:D 材料中郭嵩焘认为汉代以后,欧洲的政教风俗已经领先于中国,这一观点显然不正确,郭嵩焘意在说明西方的领先地位和中国向
7、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中国应该主动与西方平等交往,D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有贬低中国传统文化之嫌,A、B 两项错误。6.(2018重庆二模)1879 年 5 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 ”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3解析:D 材料中将美国总统的任期制称为“禅位”,将总统称为“皇”,作为传教士应该理解两者的区别,之所以有此曲解只能说是迎合民众的认知心理,D 项正确,B 项
8、错误。材料中对美国总统制的曲解说明中国对西方不了解,不存在崇洋之说,A、C 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古代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面临着自身的或大或小的边疆问题。即便是分裂战乱,抑或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也从未能中断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古代边疆问题也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朝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演进。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后,中国的边疆危机与以往中国边疆问题性质截然不同。由于列强入侵的不断加深加剧,中国各民族在抵御外敌的过程
9、中,逐渐凝聚成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材料二 在 19 世纪,我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边疆研究专家,编著出一大批边疆研究新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边疆研究的高潮。这次高潮酝酿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于嘉道咸时期。嘉庆九年(1804 年),祁韵士被遣戍伊犁,在此他编撰了西陲总统事略 。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 伊犁日记 。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在台湾击退英军五次进犯,却因此获罪而被贬官,在去往西藏期间写下著名的康 纪行 。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这包括吉林勘界记 滇缅划界图说 广西中越全图等。1842 年,魏源编成 50 卷的海国图志 。以上材料均摘
10、编自马大正、刘逖等人的著作(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问题与近代边疆危机的不同。(2)依据材料二,概述 19 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何变化,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边疆研究高潮形成的历史原因。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即便是分裂战乱,抑或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也从未能中断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 “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后性质截然不同。由于列强入侵的不断加深加剧,中国各民族在抵御外敌的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了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等信息及所学知识从两者的背景、原因、性质、表现和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在此他编撰了西
11、陲总统事略 。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 伊犁日记 ”“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可以看出以鸦片战争爆发为界,19 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由关注内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转向中外边界问题及外敌研究。第二小问,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和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答案:(1)前者主要是由国内分裂、战乱、民族压迫引起,后者主要是外国入侵造成;前者是内政、民族问题,后者是国际、中外冲突;前者加快了民族融合,后者激化了民族矛盾。(2)变化:由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转向中外边界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海外列强的研究。原因:清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开边、平叛、戍边等活动需要进一步了解边疆;近代中外冲突增多,进一步刺激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清代学风崇尚“经世致用”,也促使知识分子关注边疆以及外敌研究;国内各地及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士人执着的学术探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