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新人教版201902121113.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960679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新人教版2019021211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新人教版2019021211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新人教版2019021211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字词,抓住关键词句,深入解读文本。2过程与方法:在吟读、译读、赏读、背读中逐步体悟苏轼微妙复杂的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重点难点重点:诵读、品味课文,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4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夜晚皎洁的月光总会引起人们的无

2、限遐思,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写了不少诗文,说说你所知道的的咏月诗文。今天,让我们随着宋代豪放派诗人代表苏轼一道,去承天寺夜游一番,感受别样的情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读音。藻荇(xng) 竹柏(bi)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出停顿和节奏,体悟作者的感情。重点讲解以下两个句子的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文言层 面)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标出自己阅读中的疑难之处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同学讨论互译、集体解疑)积累以下重点文言字词解衣欲睡

3、 (将要,准备) 欣然起行(喜悦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想,思考)遂至承天寺2(于是,就)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共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翻译重点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 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四、品 读 课文,悟情品写 (文 学层面)1、 学生自由诵读:从表达方式入手,课文可分几层来理解,看作者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明确:第一层(1、2 句),寻怀民。(记叙)第二层(3、4 句),赏夜景。(描写)第三

4、层(5 至末句),叹闲人。(抒情)2、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 先后有什么变化?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写孤寂之情。“相与步于中庭”,写宽慰之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3、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穿插介绍 有关苏东坡被贬黄州的背景资料)明确:“闲人”,即 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4、“一切景语皆情语”,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赏析作者写法之妙。明确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学生想象画面,思考: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明。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光之清。而“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作者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3五、融情背诵课文六、课 堂小结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景物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情思,我们从东坡先生赏月的感慨中不止了解了作者的微妙的心 境,我们更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时的旷达胸襟和人格魅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 教益。七、布置作业1、搜集苏东坡的有关资料,整理其作品。2、 写一段景色描写的文字,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叙事 承天寺夜游绘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月色抒情 欣然 闲人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 身处逆境的旷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