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96530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9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1184147.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分层突破真题调研领悟,第38讲,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华盛顿体系的构建;非战公约;国际联盟。,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回扣,(2)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

2、914年,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稳定了西线,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19151916年,发生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使战争局势转向有利于协约国的一面。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4.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3)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进行革命和争取独立的浪潮。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

3、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4)第一次世界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类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史料一 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核心探究,命题点 频考主干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萨拉热窝事

4、件是“偶然的恐怖事件”。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各自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史料二 一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约7400万人。大战中死亡人数达到约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终身残疾。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

5、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1/6,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据世界史简编等整理,【答案】政治:中国北洋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发生了“府院之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引发五四运动。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减少,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出现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6、反思西方文化。, 史料运用 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史论归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对: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的旧仇使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法德矛盾的实质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加上德国积极争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双方矛盾更加尖锐。 (2)英德矛盾: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和欧洲大陆德国过于强大产生矛盾,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

7、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半岛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与奥匈帝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奥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参加国:英、法、美、意、日等27个国家。 各国意图:美国想称霸世界;英国想吞并德殖民地,要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法国要削弱乃至肢解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和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2)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战争罪责;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

8、民地;限制德国军备;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考点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知识回扣,形成: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保、匈、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影响 积极: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消极: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该体系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和约把德国民众置于被奴役的地位,成为以后引发战争的隐患。,(4)国际联盟的建立 由来

9、: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孤立主义势力认为巴黎和会的结果会对其产生不利,拒绝参加)。 影响 a. 积极方面: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有利于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 消极方面:国联被英法控制,成为它们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纵容法西斯侵略,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华盛顿体系 (1)1921年,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2)内

10、容 四国条约:美国消除了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五国条约: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限制日本海军扩张。 九国公约:“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评价 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列强在该地区的矛盾,美国在会议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确立起来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华盛顿体系。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1)1925年10月,

11、德、法、比、英、意等国签署洛迦诺公约。 (2)非战公约 时间:1928年8月。 创始国及签订: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 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评价: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法西斯国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史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现在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

12、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境内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于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论的经济后果,核心探究,命题点 频考主干知识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的处置特点、影响, 史料解读 史料中凯恩斯主张有限度地制定德国的赔款方案,以便德国恢复,这不同于凡尔赛和约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的主张。他认为主要应从德国战争责任的认定方面,来汲取一战的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答案】凡尔赛和约的强制性和苛刻性,使德国上下对

13、和约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特别是德国军方的不服情绪。因为他们认为,战争结束时,战线实际上还在法国领土上,德军在军事上并没有一败涂地,只不过是由于国内发生了革命,政府更迭,新政府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请求和平,但实际结果却是得到一个带有强制性和侮辱性的和约,这使德国人难以忍受。和约对德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不仅损害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使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这必然会引起德国整个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抵触。法西斯势力在以后轻而易举地利用了人民的这种情绪,打着挣脱凡尔赛和约束缚的旗号而崛起。德国是一个有着很强经济潜力和军事能量的国家,它不可能长期忍受和约的压制和束缚,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14、,它必然会谋求摆脱和约的种种束缚。而在一个弥漫着复仇情绪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战争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埋下了滋生下一场战争的种子。, 史料运用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和约背后潜藏的危险。, 史论归纳 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这一体系之下,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造成凡尔赛体系不能维持长期稳定。 (1)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战胜国之间不能也不可能消除矛盾。主要矛盾有: 英美矛盾:主要是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是当时世界上的主要矛盾。 英法矛盾:主要是在对德问题上的冲突,归根结底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 美日矛盾:主要是争夺亚太地区的利益

15、。 (2)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德国虽然被迫在和约上签字,但是从未承认自己的失败。随着国力的恢复和增长,德国必然会从要求修改条约到不履行条约,直至撕毁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3)欧洲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新的民族矛盾。虽然战胜国声称自己是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的,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利益的需要来实行这一原则的。这就为以后德国等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起新的国际争端创造了条件。 (4)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

16、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掀起了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例如土耳其的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俄(联)的矛盾。由于凡尔赛体系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俄(联)的对立,因此当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最终导致战争由局部走向世界。,12017全国卷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

17、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

18、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解析】本题以一战后欧洲国家联合问题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一战造成“欧洲衰落”、欧洲人“思考欧洲向何处去”,以及挪威学者和法国总理白里安的观点、法国此类呼声出现的时间可得出答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答案】(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19、【解析】第(2)问,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再者理论的未成熟、缺乏可实践性,以及部分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变也是原因,由此来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22016全国卷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20、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解析】本题以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要根据材料的时间“1918年1月”,从一战的发展、各国对一战后世界格局的计划、美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和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等多角度概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答案】(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解析】第(2)问,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根据材料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威尔逊没有考虑到严峻现实、英法两国口头赞同的态度。再结合英法两国在巴黎和会上对抗的史实,也要考虑到“十四点”计划自身的局限性来补充答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