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4 在德国,最早提出“ 特征 ”概念的是 【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5 象征意象的荒诞性指 【 】(A)语体风格上的荒诞性(B)形象形态和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Tag内容描述:
1、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4 在德国,最早提出“ 特征 ”概念的是 【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5 象征意象的荒诞性指 【 】(A)语体风格上的荒诞性(B)形象形态和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C)主题设置上的荒诞性(D)人物塑造上的荒诞性6 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理论家是 【 】(A)科林伍德(B)欧盖尼.弗尔龙(C)克罗齐(D)布洛克7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是 【 】(A)小说(B)戏剧(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8 西方传统上的“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9 以诗的形式为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确立了基调,并提出“交感说” 的是 【 】(A)马拉美(B)波德莱尔(C)瓦莱里(D)布瓦洛10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 】(A)曹丕(B)陆机(C)刘勰(D)严羽11 “美是情感变成有形。
2、韵(B)律(C)音律(D)格调4 在德国,最早提出“ 特征 概念的是(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5 司空图主张“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 )(A)情景相生(B)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6 “圣人立象以尽意 ”之说出自 ( )(A)周易.系辞(B) 庄子(C) 论语(D)论文偶记7 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8 西方传统上的“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9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10 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11 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 )(A)小说(B)散文(C)剧本(D)诗歌12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A)意与境浑(B。
3、传播(C)面对面的直接传播(D)文字符号的非直观性传播5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关系表现为( )(A)文学消费等于文学接受(B)文学消费不等于文学接受(C)文学消费大于文学接受(D)文学消费包含在文学接受中6 文学接受的对象是( )(A)文学作(B)文学生产(C)文学流通(D)文学消费7 审美的“距离说 ”的提出者是 ( )(A)叔本华(B)尼采(C)布洛(D)黑格尔8 “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
这段著名言论出自 ( )(A)诗品(B) 文赋(C) 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知音9 “期待视野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伊瑟尔(B)姚斯(C)英加登(D)哈贝马斯10 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人是( )(A)卢卡契(B)克罗齐(C)英加登(D)伊瑟尔11 艺术惯例理论的完善者是( )(A)伊瑟尔(B)乔治 .迪基(C)苏姗 .朗格(D)莫加登12 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应是双向运动的( )(A)建构关系(B)结构关系(C)解构关系(D)形成关系13 “召唤结构 ”这一概念。
4、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4 提出典型是“ 熟悉的陌生人 ”这一观点的是 【 】(A)别林斯基(B)费尔巴哈(C)巴尔扎克(D)温克尔曼5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典型的创造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概括化(B)特征化(C)意义化(D)特质化6 通过人物标记中的人物绰号直接显示人物性格的最典型的作品是 【 】(A)救风尘(B) 金瓶梅(C) 水浒传(D)西游记7 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 【 】(A)接受者(B)隐含的读者(C)真实读者(D)真实作者8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9 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 【 】(A)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B) “发乎情,止乎礼义”(C)情感自然流露和直抒胸臆(D)表现心灵的感应10 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11 鲁迅说:“ 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 ?批评家就是 ”。
这句话说明了 【 】(A)作家对接受者的影响(B)文学作品。
5、术“ 至境 ”概念的人是 【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5 提出“特征 ”的特点在于 “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一观点的人是 【 】(A)康德(B)巴尔扎克(C)席勒(D)黑格尔6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 【 】(A)周易.系辞(B) 庄子.天道(C) 庄子.外物(D)论衡.乱龙7 由人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所推动的构造艺术世界的言语行为是 【 】(A)抒情(B)表意(C)叙事(D)议论8 缺少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就会破坏故事的 【 】(A)形象性(B)生动性(C)思想性(D)连续性9 “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做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A)苏珊.朗格(B)黑格尔(C)克莱夫.贝尔(D)布洛克10 “悖论”这一术语源自理查兹的 “拟叙述”,最终是由哪位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提出的 【 】(A)克林斯.布鲁克斯(B)波德莱尔(C)瓦莱里(D)马拉美11 王夫之说“ 性情贞,情挚而不滞 ”,是指抒情原则中的 【 】(A)诚挚性原则(B)独特。
6、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英加登4 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 论点的思想家是( )(A)亚理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5 在中国古代,提出“ 度物象而取其真 ”的人是( )(A)荆浩(B)柳宗元(C)叶燮(D)王夫之6 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体验说7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教化说 ”属于( )(A)再现说(B)表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8 西方的“寓教于乐 ”说属于 ( )(A)再现说(B)表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9 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 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 (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10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要是讲( )(A)文学观念变化的道德原因(B)文学观念变化的宗教原因(C)文学观念变化的哲学原因(D)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11 中国古代的“ 诗言志” 说和 “诗缘情”说属于( )(A)实用说(B)表现说(C)客观说(D。
7、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作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黑格尔5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小说(B)戏剧(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6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大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是( )(A)小说(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7 对故事时间线索中的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一般称为( )(A)省略(B)停顿(C)减缓(D)场景8 “减速叙述 ”的时距是( )(A)省略(B)概略(C)场景(D)减缓9 传统叙事作品采取的主要叙述视角是( )(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10 “叙述内容 ”包括( )(A)故事、人物、结构、行动(B)事件、情节、情景、结构(C)故事、人物、事件、行动(D)情节、结构、人物、情景11 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 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 )(A)霍克斯(B)热奈特(C)格雷马斯(D)福斯特12 童话。
8、古希腊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的叙述方式是 【 】(A)顺时序(B)逆时序(C)倒叙(D)插叙5 内在式焦点叙述是指 【 】(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6 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标记是 【 】(A)标题(B)人物(C)性格(D)典型7 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指的是 【 】(A)社会经验(B)情感(C)内心冲突(D)人物际遇8 认为审美情感来源于艺术品的“有意味的形式” 的是 【 】(A)苏珊.朗格(B)黑格尔(C)索绪尔(D)克莱夫.贝尔9 西方抒情理论中的主流观点是 【 】(A)表现论(B)传达论(C)投射论(D)误置论10 抒发情感“ 投射” 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克罗齐(B)托尔斯泰(C)科林伍德(D)约翰.罗斯金11 提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的诗论家是 【 】(A)华兹华斯(B)拜伦(C)雪莱(D)济慈12 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为“抒情歌谣” 的是 【 】(A)诗(B)词(C)元曲(D)令13 思乡与怀远是中国抒情传统的一大母题,这一母题的真正形成是在 【 】(A)魏晋(B)秦朝(C)。
9、值阅读可有可无4 作家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是 【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5 文学的表意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 】(A)象征意象(B)典型(C)意蕴(D)意境6 构成意境论的“ 一个空间 ”是 【 】(A)情景空间(B)物境空间(C)想象空问(D)幻觉空间7 “圣人立象以尽意 ”之说出自 【 】(A)周易.系辞(B) 庄子(C) 论语(D)论文偶记8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 【 】(A)诗艺(B) 诗学(C) 诗品(D)诗式9 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 】(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0 决定叙述视角的通常是 【 】(A)叙述时间(B)叙述者(C)叙述内容(D)叙述结构11 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 【 】(A)小说(B)散文(C)剧本(D)诗歌12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 】(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3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
10、C)文学语言组织(D)文学形状世界4 “花自飘零水自流 ”所用的辞格为 【 】(A)借喻(B)借代(C)暗喻(D)明喻5 认为意境中“ 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 【 】(A)宗白华(B)朱光潜(C)钱穆(D)王朝闻6 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7 使接受者明显参与叙述行为的“叙述视角” 是 【 】(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8 现代“反乌托邦 ”小说 奇妙的新世界中的主人公属于 【 】(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9 古典主义抒情原则既强调“古典” ,又崇尚“理性”,其代表人物是 【 】(A)布瓦洛(B)托尔斯泰(C)科林伍德(D)约翰.罗斯金10 表现论是 20 世纪西方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此说的首倡者是法国学者 【 】(A)苏珊.朗格(B)欧盖尼.弗尔龙(C)克罗齐(D)科林伍德11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这就是文学的目的所在。
” 这句话代表了 【 】(A。
11、汪曾祺说:“ 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 这是指小说注重 【 】(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4 在西方诗学中,把同一个音或类似的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 【 】(A)韵(B)律(C)音律(D)格调5 司空图主张“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 】(A)情景相生(B)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6 “至境”一词最早见于 【 】(A)管同与友人论文书(B)叶燮 原诗.内篇(C) 老子(D)庄子.外物7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日景、日情。
”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 】(A)王昌龄(B)司空图(C)王国维(D)王夫之8 把语言具体区分为“ 语言结构 ”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萨丕尔(B)王力(C)伊格尔顿(D)索绪尔9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 】(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10 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11 首次对“审美情感 ”作出阐释的是英国学者 【 】(A)苏珊.。
12、予评价(D)以评价为主、发现为辅3 马克思曾说“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这表明 【 】(A)主体的动作是审美的动力(B)客体的“美” 是审美的对象(C)美不是无条件的(D)美是文化传统凝结的成果4 认为巴尔扎克在“ 人间喜剧 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普列汉诺夫5 曾对“体验 ”这个词及其意义的形成做过溯源工作,把经验和体验作了区别,说明了体验与艺术的密切关系的德国现代哲学家是 【 】(A)加达默尔(B)莱辛(C)康德(D)西蒙尼底斯6 作家体验过的对象是他的 【 】(A)可见物(B)可触物(C)可听物(D)情感物7 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是 【 】(A)文学形象系统(B)文学意蕴世界(C)文学语言组织(D)文学形状世界8 “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 语言的此定义出自 【 】(A)索绪尔(B)但丁(C)黑格尔(D)萨丕尔9 认为中国文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汉语的单音节性。
13、A)布瓦洛(B)布封(C)狄更斯(D)黑格尔4 文学风格的灵魂是( )(A)选择题材的审美价值(B)主题的思想深度(C)作家的创作个性(D)作品的体裁、体制5 文学风格的载体是( )(A)文体(B)语言(C)主题(D)题材6 文学基本语体中音乐性具有突出地位的语体是( )(A)规范语体(B)自由语体(C)抒情语体(D)叙事语体7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A)规范语体(B)自由语体(C)抒情语体(D)叙事语体8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典型性(D)独创性9 提出“心画心声说 ”的是 ( )(A)曹丕(B)扬雄(C)刘勰(D)姚鼐10 文学风格的外表是( )(A)文采(B)情调(C)气势(D)氛围11 不仅是风格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格探讨的手段” 的是( )(A)文采(B)情调(C)气势(D)氛围12 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是指作品的( )(A)文采(B)情调(C)气势(D)氛围13 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 )(A)作家的徽记和指(B)文学作品共性的表现(C)文学。
14、22 把文学文本区分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即“精” 、“粗”两个层面的清代桐城派文论家是_。
23 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是_。
24 人们通常说的“ 史学语言 ”是指_。
25 把语言具体区分为“ 语言结构 ”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_。
26 主张“文学作品的形式应当被感觉为动态的形式” 的理论家是_。
27 “文学语言的特别本事能够产生一种特有方式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组织性,通过这种本事,作晶所产生出来的一切东西都变成一个统一体。
”作出这个论断的语言学家是瑞十诗学家_。
28 语音层面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形态:_和_。
29 提出“节奏是声音大致相等的时间段落里所生的起伏” 的理论家是_。
30 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_、_和_。
31 节奏往往表现为三种类型:_、_和_。
32 音律的基本类型有:_、_、_、_、_和_。
33 。
15、。
16 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是_、_和_。
17 文学典型的主要创造途径是_。
18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
19 文学意境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是_、_、_。
20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_。
21 提出意境的“ 妙处皆自现前实境得来 ”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_。
22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_。
23 提出“真境逼而神境生” 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_ 。
24 强凋“实者逼肖,虚者自出” ,道出了意境创造的奥秘的我国古代诗论家是_。
25 提出意境中“ 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的我国现代美学家是_。
26 生命律动是意境创造的_。
27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心灵的生命律动,它具有以下特点:(1)_;(2)_;(3)_ 。
28 王国维的_是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
29 象征意象的创造必须在_。
16、 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的区别?16 简述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17 简述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8 试述创作动机的构成因素。
19 简述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
20 创作冲动的特性是什么?三、填空题21 创作主体是指_。
22 作为作家,除了具备一般的索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素质,如_、_、_。
23 文学创作活动本质上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
这里的“客体”即_。
24 文艺创作心理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
25 以“艺术直觉 ”这一概念为核心创立了自已的美学体系,提出“艺术即直觉”著名观点的人是_。
26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以上这段著名论述的作者是_。
27 艺术直觉的主要构成因素有_、_、_。
28 在西方,用“ 神灵凭附 ”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人是 _。
29。
17、呈现的外部特征是_。
13 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是风格的_。
14 在西方,“ 风格” 一词源于 _。
15 “风格”一词在西方最初是指 _。
16 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_。
17 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_。
18 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_。
19 文体的三个层面是_、_、_、_。
20 文体的第一层面是_。
21 文学的基本语体有_、_、_。
22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_。
23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是_、_、_、_、_。
24 文学风格的外表是_。
25 作为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氛围” 涉及的主要因素是_、_、_。
26 文学风格的特征有_、_、_。
27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_。
28 形成文学风格多样性的原因,首先是作家的_。
18、题10 _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
11 模仿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
12 巫术说的提倡者是英国人_。
13 “艺术起源于劳动 ”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 _。
14 我国古代就认为艺术的起源与劳动有密切关系。
如“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段话出自_。
15 原始思维有三个特征:(1)_;(2)_;(3)_。
16 对原始艺术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中介环节作用的是原始人的_。
17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_。
18 _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
19 人们通常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种,即_、_、_、_。
20 在文学体裁问题上,提出“怎么都行” 的著名口号的文学流派是 _。
21 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进行无体裁写作的实验的文学流派是_。
22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_代替了古典主义文学,成为遍及。
19、结构同化与顺应的双向建构关系?15 接受者的创造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6 文学的审美效果表现在哪些方面?17 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区别是什么?18 简述文学批评的意义。
三、填空题19 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_、_、_、_。
20 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_。
21 文学传播经历了_、_和_三个阶段。
22 电子传播主要是_。
23 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应包括_、_、_、_、_。
24 “期待视野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_。
25 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人是_。
26 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应是_的建构关系。
27 “召唤结构 ”一词中的“结构”是指_。
28 “召唤结构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_。
29 文学批评的方式有:_、_、_。
30 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_、_、_。
31 提出“以读者。
20、作家的体验有哪特性?三、填空题15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义学活动应包括_、_、_和_四个要素。
16 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的是现象学派美学家_。
17 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_。
18 在中国古代,提出“ 度物象取其真 ”的人是_ 。
19 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作品足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的是_。
2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教化说 ”属于_。
21 两方的“寓教于乐说 ”属于 _。
22 中国古代的“ 诗言志” 说和 “诗缘情”说属于_ 。
23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要是讲_。
24 狭义上的文化是指_。
25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的提出者足德国哲学家_。
26 英国著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大斯基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_、_、_、_。
27 在广义的文化慨念中文化被分为的三个层面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