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081246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1、现代文阅读(36 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体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

2、,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

3、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

4、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 2 -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B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这体现

5、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C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D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澄

6、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C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弹花师傅的兰花指干亚群经常来我们村子弹棉花的是一个中年人,长得有些文弱,背有些弓,右肩膀似乎长了一些肉垫,明显高于左肩膀。他走路的时双脚呈八字形,朝里面,再加上挑着弹棉花的家什,让人觉得他走路特别小心这

7、个文文弱弱的师傅,不像是弹棉花的,倒像弹琴的。我们老老小小都称他张师傅。张师傅人有些腼腆,话说着说着就脸红了,声音也越来越低下去。他弹的棉胎蓬松、匀称,据说睡十年都不会走形。他还会盘花,一朵朵艳丽的牡丹花镶嵌在雪白柔软的棉胎上面,尽得喜气。村里嫁女要用的棉被都等他来弹。刚开始的时候,张师傅一个人走着到我们村里来。隔了几年他骑自行车来,后面跟着一位同样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年纪十七八岁,非常的青涩。张师傅不说,我们也知道这是他徒弟。张师傅停留我们村子的时间一般至少一星期,有时会长达几个星期。他不吆喝,手中“嘣嘣嘣”声像涟漪一样在村里扩散开来,整个村子就像池塘被投了鱼食,顿时活跃起来。张师傅弹棉花的时

8、候腰间系一根宽宽的带,弹棉花的弓一头插在背后的腰带上,他左手持弓,右手持槌,弓上的一根弦凑近棉絮时拿槌敲。一床棉絮他得弹好几个小时,弹得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外面寒风呼呼,他却浑身冒热气。随着他张力十足地“嘣嘣”弹着,棉花在他的弓上变薄变软,慢慢从一团变成一片一缕。他不停下来,村庄就一直处于这种节奏中, “嘣着嘣” “嘣着嘣” 。灶膛里的火头也跳起来了,村子里的树像是被人挠了痒痒,也“咯吱咯吱”左右摇晃,而人似乎坐在弹簧椅子上,听着听着,眼睛慢慢眯缝。只是他徒弟的活儿非常单调,就是蹲在一旁扯棉絮。看得出,徒弟很不情愿,脸上是寡淡的表情,手上也是寡淡的动作,好几次他不是在扯,而是在拿。张师傅看

9、到了,很严厉地指出来,文弱的样子荡然无存。第二年他来村里弹棉花的时候,那个徒弟不见了。我们以为徒弟满师了。他淡淡地说:“那个徒弟被我辞退了。 ”我们不解。他说:“弹棉花的不能抽烟。绝对禁止吸烟,哪怕不弹棉花时也不能抽。这是我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那后生也知道的。尽管背着我抽,可怎么能瞒得过我。 ”吃午饭的时候,每个东家会给张师傅备下一壶黄酒。他只喝半壶,慢慢啜饮。喝过酒的张师傅有些活络,脸红扑扑的,伸出兰花指,唱一段越剧,比如十八相送 。自然是他一个人唱,一会儿是憨厚老实的梁山伯,一会儿是含情脉脉的祝英台,那样子要多文艺就有多文艺。唱祝英台时,眼睛斜过去,又正过来,兰花指配合着他的眼睛,移了,翘

10、了,又压- 4 -了,转了,旦角的神情婉约毕至。他的兰花指像辣椒指,不够纤细修长,拇指搭在中指的第一关节,觉得不像兰花的花蕊,往下再移一个关节,出来的花舌更不像。于是,他干脆把拇指搭在中指的指腹上,这时出来的是豌豆花。可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以为兰花指就是这么个指法。十八相送唱完了,张师傅的酒意也减退了一半。他收起兰花指,背好弓,一把握住槌,又一丝不苟敲起来。张师傅能拿彩色棉线在上面盘花,老人用的盘“寿”字,姑娘家的是“喜”字或牡丹花。这个活计很难做,彩色棉线短了长了,都不妥,主人家会不高兴,但他每次都把握得恰好。 “寿”字看上去像一条龙, “喜”字模样像凤凰。主人一旁呵呵地看着,呵呵地笑着。我母

11、亲请张师傅弹过好几次棉花。其中两次是我考上卫校和哥哥考上大学之后,张师傅在我的新棉胎上盘了三枝竹节,寓意节节高。母亲把张师傅的作品当作预言,似乎看到了我的未来,乐得一整天都喜气洋洋。也是午饭后,张师傅捧着一碗茶,跟着父亲聊着天。因记得他的十八相送 ,我想让他再唱一唱。张师傅连连摆手,说是难听死了,不能唱。兰花指却不经意间翘了起来,这回拇指搭在了中指的第一关节,像一朵兰花了。张师傅弹的棉胎确实好,几年下来,还不变形,尤其太阳一晒,晚上睡觉时总能闻到阳光的味道,再冷,也用不着缩起身子,一点不像张师傅翘起的兰花指。(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师

12、傅的徒弟因为抽烟而被辞退,张师傅对徒弟的严厉与他文弱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B第段写张师傅唱越剧,作者运用动作、心理、神态和细节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C文章多次出现张师傅的兰花指,不仅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且丰富了人物形象。D文章塑造了张师傅这一手艺人的形象,同时也展现出温润的、质朴的、温馨的乡村生活。5.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答:_6.张师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6 分)答:_- 5 -(3)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统计数据显示,从 1995 年至 2016 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 1040 万辆攀升至

13、1.9 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 6. 7 亿辆,急剧下降至 3.3 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 2016 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 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 40 余单,司机日收入约 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 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专家认为, “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

14、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17.8%和 9.3%;有 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 “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 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 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有 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

15、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 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 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 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6 -没有共享单车, “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 “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

16、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 30 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 1000 万辆,注册用户超 1 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 10 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 ,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

17、,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B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C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D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8.下列有关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B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

18、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C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D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9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答:_- 7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王凯字胜之。祖审钧,尝为永兴军驻泊都监,以击贼死,遂家京兆。饶于财,凯散施结客。时寇准守长安,见其状貌奇之。为言:“审钧以忠义死,当录

19、其孤。 ”遂以为三班奉职、监凤翔盩厔税。先是,守卒扫遗秆自入,凯禁绝,而众欲害之。事觉,他监官皆坐故纵,凯独得免。元昊反,尝出双烽桥、染枝谷,遇夏人,破之。又破庞青、黄罗部,再战于伺候烽,前后斩首三百余级,获区落马牛、橐驼、器械以数千计。夏人围麟州,乘城拒斗,昼夜三十一日,始解去。特迁西头供奉官。代迁,边寇犹钞掠,以为巡检使,与张岊护粮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与岊相失。乃分兵出其后夹击之,复与岊合,斩首百余级。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后夏人二万寇青塞堡,凯出鞋邪谷,转战四十里,大败之,复得所掠马牛以还。凯治军有纪律,善抚循士卒,平居与均饮食,至

20、临阵援枹鼓,毅然不少假。故士卒畏信,战无不力,前后与敌遇,未尝挫衄。兔毛川之战,内侍宋永诚哭于军中,凯劾罢之。经略使明镐言凯在河外九年,有功,遂领资州刺史。久之召还,未及见,会甘陵盗起,即命领兵赴城下。贼平,授泽州刺史、知邠州。未几,又徙秦凤路,辞日,帝谕以唃氏木征,交易阻绝,颇有入寇之萌,宜安静以处之。凯至,与主帅以恩信抚接,遂复常贡。卒,年六十六。赠彰武军节度使,谥庄恪。(节选自宋史王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B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

21、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C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D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京兆,因初指西汉都城今陕西西安附近地区,后世便以之指称都城。B枹鼓,分指“鼓槌” “鼓” ,因其在战场上能增提势气,后又常指“战鼓” 。- 8 -C经略使,指在边境重要区域设置的主管边务的长官,唐宋诸朝多有设置。D谕,文中为“谕旨”的简称, “谕旨”是指帝王诸侯及部分高官的诏令。12.下列对原文

22、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凯秉公绝私,维护公家利益。面对守卒将遗落的草料归入私囊的行为,他不像其他监察官员那样纵容,而是严令禁止。B王凯不畏艰险,屡次建立战功。与夏军作战中,他移徙多处作战,苦守围城一月,斩获敌首物资颇多,立下了赫赫战功。C王凯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平日里,他与将士们平分食物,战时,将士们甘愿为他竭力作战。D王凯谨遵圣命,成功化解夷患。少数民族有叛乱之嫌,他采取“无为”之策,静观其变,顺利消除了叛离之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时寇准守长安,见其状貌奇之。为言:“审钧以忠义死,当录其孤。 ”译文:_ (2)边寇犹钞掠,以为

23、巡检使,与张岊护粮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与岊相失。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 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 ,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 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怜君不得意”中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 。 “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

24、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 9 -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B.颔联写了苏秦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 、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 分)答:_(三)名句名篇

25、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_”。(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中,春花秋月之外, “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3) 沁园春长沙中描写在碧绿的江面千帆竞发的句子是:_,_。3、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3 分)儿时没有玩伴,我常常一个人搭砖玩,搭好后一推, “轰隆隆” ,这崩倒之声,成为我童年最_的美妙音乐。汉语词汇在_中不断发展,关注它们的发展,不仅有助于

26、词汇的积累,而且常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发现。在高调强调环保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_。A扣人心弦 吐故纳新 迫在眉睫B惊心动魄 吐故纳新 千钧一发C扣人心弦 推陈出新 千钧一发D惊心动魄 推陈出新 迫在眉睫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10 -A很多同学平时不关注生活,不阅读名著,不了解历史,势必造成在作文选材时左支右绌的情况时有发生。B随着营养观念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贪图便宜,而是专挑贵的买。C面对考试大纲的调整,我们除了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传统文化与热点时事也不可忽视,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熟知的知

27、识。D北约秘书长指责俄罗斯张牙舞爪炫耀武力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地区的“不稳定” ,是“极其危险的” 。1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惜色彩。那么,何以无知无情的自然景物会异态纷呈,美不胜收,使人身入其境而流连忘返呢?_?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A自然景物真的无知无情么 B为什么它对待人类最公平呢C自然景物究竟美在哪里 D自然景物究竟美不美呢20.下面语段共有 5 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 分)做生意的老李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难处,老周给

28、予了他经济上的帮助。事后,老李对老周说:“周大哥,今晚我将亲自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我备了些厚礼,到时候望你笑纳。为再次表达谢意,明晚我将在府上设宴,还望你惠临。我这次能度过难关,幸亏老哥你尽了绵薄之力,你以后遇到任何困难,我同样会鼎力相助。 ”答:_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 (6 分)- 11 -答:_4、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 分)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与人为善,不遗余力的成就他人,

29、不知不觉也成就了自己。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12 -座位号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8 级高一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B 项, “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看, “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 “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 ,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 项, “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

30、惩机制”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如文中还提出“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D 项, “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比较。2.C【解析】C 项, “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3.B【解析】B 项, “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误。文中“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4.B【解析】没有心理描写5.(6 分)使用拟声词,突出了“弹棉花”的特征,让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31、法,将“声音” (扩散方式)比作涟漪,将“村子”比作被投了鱼食的池塘,形象地表现出随着张师傅弹棉花声音的响起,村庄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每点 3 分)6.(6 分)外在:外表文弱,背微弓,右肩高于左肩,走路内八字内在:内向腼腆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弹棉花的技术高超做事严谨、有原则喜欢唱越剧(对精神生活有追求)(外在形象 2 分;内在形象 4 分,每点 1 分,任答对四点给满分)7B【解析】 “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8C【解析】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

32、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共享单车被破坏的原因分析有误。B.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 13 -题。加大投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D.“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 ”已然未然混淆。9 (6 分)答案示例: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质。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每点 2 分)10.B11.D【解析】 “谕旨是

33、指帝王诸侯及部分高官的诏令”中“诸侯及部分高官”有误,应排除。12.D【解析】 “采取无为之策,静观其变”有误,原文是“与主帅以恩信抚接” ,说明王凯到任后,还是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的。13.(5 分) (1)当时寇准任长安太守,见到他的外形相貌觉得不寻常。为他上言:“王审钧为忠义而死,应当录用他的遗孤。 ”(“守” “奇” “录”各 1 分,句意 2 分)(5 分) (2)边境敌军还在掠夺,王凯任巡检使,与张岊在青眉浪保护粮道,敌军突然大批到达,与张岊失散。 (“猝” “抄掠” “于青眉浪”状语后置各 1 分,句意 2 分)【文言文参考译文】王凯字胜之。祖父王审钧,曾为永兴军驻泊都监,因为攻打

34、敌人而战死,于是在京兆安家。钱财富足,王凯分散施舍结交宾客。当时寇准任长安太守,见到他的外形相貌觉得不寻常。为他上言:“王审钧为忠义而死,应当录用他的遗孤。 ”于是授为三班奉职、监凤翔盩厔税。在此之前,守卫的士兵打扫遗漏的草料归自己,王凯禁止,因而众人都想杀害他。事情被发觉,其他监官都定罪为故意纵容,王凯惟独得以免罪。元昊反叛,王凯曾从双烽桥、染枝谷出发,遇到夏军,打败了他们。又攻破庞青、黄罗部,第二次在伺候烽作战,前后斩首三百余级,缴获部落的牛马、骆驼、器械以数千计。夏军包围麟州,登城抵御战斗,三十一个昼夜,敌解围离去。特别提升西头供奉官。任满升迁,边境敌军还在掠夺,王凯任巡检使,与张岊在青

35、眉浪保护粮道,敌军突然大批到达,与张岊失散。王凯就分兵从敌人后面出击夹攻他们,又与张岊会合,斩首百余级。又进入兔毛川,贼军人马三万,王凯率六千士兵陷入包围,飞箭射在脸上,战斗不停,又斩首百余级,贼军自相践踏,死的人数以千计。后来夏军二万侵犯青塞堡,王凯从鞋邪谷出兵,转战四十里,大败他们,夺回被抢走的牛马返回。王凯治理军队有纪律,善于安抚士卒,平时与他们均分饮食,临阵作战执槌击鼓,毅然- 14 -毫不宽容。因此士卒敬畏信服,作战无不出力,前后与敌人相遇,从未挫败。兔毛川之战,内侍宋永诚在军中哭泣,王凯弹劾罢免他。经略使明镐上言王凯在黄河外九年,很有功劳,于是领资州刺史。很久以后召回朝廷,没来得及

36、召见,适逢甘陵盗贼起事,就命令领兵赶赴城下。贼被平定,授泽州刺史、邠州知州。不久,又徙秦凤路,辞行之日,皇帝告诉他唃氏木征,贸易断绝,很有入寇的趋势,应当安静地对待。王凯到达,与主帅以恩惠信用安抚接待,于是恢复进贡。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官彰武军节度使,谥号庄恪。14.B【解析】B.“颔联写了苏秦”错误,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15.(6 分)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2 分)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2 分)同时“

37、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2 分)(意思相近即可)【诗歌赏析】首联用“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柳条春”暗写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第二联用典。以苏秦作比,一“尽” 、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16.(6 分) (1)此先汉

38、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17.A【解析】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千钧一发:形容事态极其危险。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18.B【解析】A “势必造成”和“时有发生”杂糅;C两主争锋,前面的主语是“我们” ,后面又出现主语“传统文化与热点时事” ,在“传统文化”之前加“对” ; D “没有道理”的是“北约秘书长”还是“俄罗斯”

39、 ,表意不明。19.C【解析】先分析内容与情境。自然景物为什么会美? 究竟美在何处? 这是集中一个问- 15 -题步步深入的发问,符合表达逻辑。特别是后面“对于这个问题”中“这”指代的是前两问中的内容,这样就更应该是对同一个问题的发问了。而 A,B 两项内容与前面一问无关;D 项内容实际上也岔开了话题。20. (5 分)(1)恭候等候 (2)厚礼薄礼(3)府上寒舍(或家中) (4)尽了绵薄之力鼎力相助 (5)鼎力相助尽我绵薄之力 (每处 1 分)21 (6 分)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 ,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 ,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 ,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 ,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22 (60 分)参考高考阅卷标准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ISO IEC 17007-2011 Conformity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drafting normative documents suitabl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pdf GOST R ISO IEC 17007-2011 Conformity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drafting normative documents suitabl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pdf
  • GOST R ISO IEC 17020-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odies performing inspection《合格评定 各类检查机构的运作要求》.pdf GOST R ISO IEC 17020-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odies performing inspection《合格评定 各类检查机构的运作要求》.pdf
  • GOST R ISO IEC 17030-2007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ird party marks of conformity《一致性的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pdf GOST R ISO IEC 17030-2007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ird party marks of conformity《一致性的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pdf
  • GOST R ISO IEC 17065-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certifying products processes and services《合格评定 产品 工艺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pdf GOST R ISO IEC 17065-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certifying products processes and services《合格评定 产品 工艺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pdf
  • GOST R ISO IEC 18000-6-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to 960 MHz Gener.pdf GOST R ISO IEC 18000-6-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to 960 MHz Gener.pdf
  • GOST R ISO IEC 18000-7-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Part 7 Parameters for active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433 MHz《信息技术 项目管理.pdf GOST R ISO IEC 18000-7-20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Part 7 Parameters for active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433 MHz《信息技术 项目管理.pdf
  • GOST R ISO IEC 18045-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Methodology for IT security evaluation《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安全评定方法》.pdf GOST R ISO IEC 18045-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Methodology for IT security evaluation《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IT安全评定方法》.pdf
  • GOST R ISO IEC 19762-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1 General terms relating to AIDC《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pdf GOST R ISO IEC 19762-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AIDC) techniques 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1 General terms relating to AIDC《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pdf
  • GOST R ISO IEC 19762-2-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AIDC) 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2 Optically readable media (ORM)《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pdf GOST R ISO IEC 19762-2-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AIDC) Harmonized vocabulary Part 2 Optically readable media (ORM)《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