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120628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扶余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 I 卷 (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北京时间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由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 6 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 33 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类等级一致A. 总星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太

2、阳系2. 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沈阳市昼长夜短 B. 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 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 D.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3.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当地时间是A. 17 日 15 时 B. 16 日 23 时 C. 17 日 13 时 D. 16 日 11 时【答案】1. B 2. D 3. B【解析】天宫二号围绕地球公转,以行星为绕转中心天体,与地月系的等级一致。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从 10 月 17 日到 11 月 20 日,飞行 33 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靠近近日点。【1 题详解】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天宫

3、二号围绕地球公转,以行星为绕转中心天体,与地月系的等级一致,B 对。总星系、银河系是由许多恒星系统组成,A、C 错。太阳系是恒星系统,D 错。【2 题详解】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开始于 10 月 17 日,飞行 33 天,结束时间约是 11 月 20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靠近近日点,选项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 对。沈阳市昼短夜长,A 错。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 错。北京市昼渐短夜渐长,- 2 -C 错。【3 题详解】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此时,北京时间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伦敦是 0 时区,当地时间是 16 日

4、 23 时,B 对。A、C、D 错。4.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 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 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C. 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坏掉D. 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不影响地球温度,A 错。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不是干旱原因,B 错。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不会坏掉,C 错。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D 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 图中 c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北

5、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B. 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C. 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D. 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6.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答案】5. C 6. B【解析】- 3 -【5 题详解】图中 c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A 错。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B 错。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C 对。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

6、的最大值,D 错。【6 题详解】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指的是期末考试,此时是 1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B 对。A、C、D 错。【点睛】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1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7.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气压相等。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最低,B 对。A、C、D 错。8.我国的江汉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

7、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这段资料反映了A.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答案】A【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有关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8、. 010N 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 10N20N 盛行东南风C. 30N40N 盛行西南风 D. 20N30N 盛行上升气流10. 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中 P 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 B. C. D. 【答案】9. C 10. C【解析】试题分析:【9 题详解】图中反映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向南偏移,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010N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主要盛行上升气流;10N20N 盛行东北信风;30N40N 盛行西南风;20N30N 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0 题详解】P 点位于南北纬 30-40大陆西海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即雨热不同期。答案选择丙。- 5 -考点:

9、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应用。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 60 度附近相遇B. 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C. 南北纬 30 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D.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 60 度附近相遇,故 A 错。在赤道地区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赤道指向高纬地区,故 B 错。在南北纬 30 度附近,由于大量气流堆积而被迫下沉形成高压,故 C 错。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是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且在赤道汇合,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故 D 正确。【考点定位】三圈环

10、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 年至 2012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 0.85,1901 年至 2010 年平均海平面升高 19 厘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判断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B 增强 B. E 增强 C. G 增强 D. K 增强13. 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 开发可再生能源 D. 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答案】12. C 13. A【解析】试题分析:- 6 -【12 题详解】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

11、射增多,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图中 E 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G 为大气逆辐射、B 为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K 为穿过大气层的地面辐射。因此,C 正确。【13 题详解】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应调高空调的温度,减少能源消耗,A 选项不可行,是正确选项。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均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行;保护并扩大雨林面积可大量消耗温室气体,也能起到降温作用,因此,BCD 可行。【考点定位】全球变暖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4. 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A. 暖湿 B. 冷湿 C. 热干 D. 冷干15. 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

12、的是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轮廓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地转偏向力【答案】14. A 15. B【解析】本题考查风的成因。图中盛行风,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海陆轮廓无关。- 7 -【14 题详解】图中盛行风,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13、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选 A 正确。【15 题详解】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海陆轮廓无关。选 B 正确。下表为株洲市 2017 年 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和 12 月 2 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 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12 月 2 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 B. C

14、. D. 17. 12 月 2 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 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答案】16. D 17. A【解析】【16 题详解】根据当地天气的的变化过程,气温由高到低,降温较快,风力加大,出现短时降水,符合冷锋过境的特征,所以根据冷锋的移动方向,D 项正确。- 8 -【17 题详解】12 月 2 日,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较低,接近 0 度,再加上刚降过雨,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容易结霜,A 项正确,C、D 错误;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雾气散去较快,B 项错误

15、。18.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丰水期时,由于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故应为河流水补给地下潜水,图正确;枯水期时,由于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潜水位,故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故图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往低处流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图示河流水位和地下潜水位的高低分析即可。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下渗 B. 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20.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

16、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 补充城市地下水 B. 减缓城市内涝C. 缓解城市缺水 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21. 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 拉萨 B. 吐鲁蕃 C. 北京 D. 呼和浩特- 9 -【答案】19. B 20. C 21. C【解析】试题分析:【19 题详解】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 对。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A、C 错。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D错。故选 B。【20 题详解】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

17、解城市缺水问题,C 对。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 ,A 错。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 错。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 错。故选 C。【21 题详解】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A、B 错。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该方式作用不大,D 错。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C 对。故选 C。考点:水循环环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水资源问题【知识拓展】合理利用水资源:(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

18、: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2)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措施: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2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10 -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是雨水补给 是地下水补给 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9、:根据图示不同水源补给的大小和时间的差异分析,图示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而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该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形成双汛,故判断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河流水体的主要补给类型并结合不同补给水源的补给量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即可。注意比较不同补给类型的差异。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下列各题。23. 该海域位于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低纬度C. 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24. 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且完

20、全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 - 11 -25. 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A. B. C. D. 2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北太平洋暖流B. 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C. 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D. 是暖流,是寒流【答案】23. B 24. D 25. A 26. D【解析】试题分析:【23 题详解】图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24 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南赤道暖流;为受南半球中纬西风影响而形成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而属于补偿流。【25 题详解】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故洋流可能形成

21、上升补偿流,而利于形成渔场。【26 题详解】该环流位于南半球,故 A 错误;处洋流为寒流,等温线应符合“凸高为低” ,即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地区凸出,故 B 错误;处为暖流,等温线应符合“凸低为高” ,即等温线向温度低的高纬地区(向南)凸出,C 错误;结合图示表示南赤道暖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判断为暖流;表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自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属于寒流。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影响。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多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画图比较全球世界大洋环流的分布;掌握全球风带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掌握全球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洋流的性质判断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等。2

22、7.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题。- 12 -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A.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B.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C.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D.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答案】C【解析】【详解】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地区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地堑的地势低,水流汇集,在流水沉积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C 对,A、B、D 错。28.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岩层弯曲,形成褶皱,是内力作用中的地壳水平挤压的结果;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

23、用所形成的,属外力作用;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属外力作用;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是内力作用中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考点:地质作用及地貌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29. 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A. B. C. D. 30.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 C. D. 【答案】29. B 30. A【解析】形成岩浆岩的熔融环境,表示岩浆。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表示沉积环境,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含有化石的沉积岩。表示熔融环境,表示变

24、质环境。【29 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形成岩浆岩的熔融环境,表示岩浆。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B 对。形成的是沉积岩类,表示外力作用的固结成岩作用,A 错。指向变质环境,是变质作用,C 错。形成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D 错。【30 题详解】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表示沉积环境,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含有化石的沉积岩,A 对。表示熔融环境,表示变质环境,不可能含有化石,B、C错。指向沉积环境,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没有形成岩石,D 错。第 II 卷(共 40 分)二、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

25、题。- 14 -(1)判断图示时期南半球的季节,试说明理由。(2)试比较 A、B 两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原因。(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 C 气流与 D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说出常年受 C 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和常年受 B 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及西部地区气候特征?【答案】 (1)夏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A 地比 B 地降水丰富A 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 B 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 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 D 气流,被迫抬升(4

26、)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解析】【详解】 (1)根据气流运动状况,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表示南半球是夏季。理由是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根据纬度, A 处在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产生降水。B 地在东北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所以 A 地比 B 地降水丰富。(3)C 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C 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 D 气流,C 气流被迫抬升。(4)常年受 C 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常年受 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及西部地区,气候特征是

27、终年炎热干燥。32.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 hPa),回答下列问题。- 15 -(1)图中 A、B、C、D 四地风向正确的是_地。(2)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天气系统的名称为_。(3)图中两地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该锋面属于_(冷或暖)锋。(4)图中甲和乙比较,中心呈下沉气流的是_,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5)若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则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_,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呈_时针方向。【答案】 (1)D(2)反气旋(3) 暖(4)乙 甲(5)西北 逆【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方法。先判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北半球风向右偏的原则来判风向,由此判断

28、图中 ABCD 四地风向正确的是 D。第(2)题,甲为高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天气系统的名称为反气旋。第(3)题,图中两地可能出现锋面的是,地处于低压槽线上,而地位于高压脊线上,高压脊气流辐散,不可能形成锋面。又由于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根据“东暖西冷”原则判断,该锋面属于暖锋。第(4)题,图中甲和乙比较,中心呈上升气流的是乙,因为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温日较差较高的是甲,因为甲地为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第(5)题,若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

29、,则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16 -西北风,受南亚东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甲乙两地气压中心的判断。本题的一个难点是地出现锋面的类型的判断,涉及锋面气旋对应的知识点。现将锋面气旋的对应知识总结如下:【规律方法】锋面气旋与天气(1)天气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是一个呈逆时针辐合旋转的旋涡,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气旋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呈顺时针辐合旋转。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是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这是因为气

30、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2)判读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 ,也即锋面所在位置。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 ,南北半球都一样。判断雨

31、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3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1)根据 AB 截面可知,该处的地质构造为 ,分析 AB 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2)分析 CD 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自然原因。(3)若 EF 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E 岸或 F 岸) ,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 (1)背斜;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3)F 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岸(E 岸)受到侵蚀作用较强。【解析

32、】【详解】 (1)根据 AB 截面可知,该处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AB 截面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所以 AB 截面河谷深邃。(2)自然原因是 CD 河段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使河底抬高。人为原因是河床淤浅,人们不断加高加固大堤,最终导致河底高于两侧平原,成为地上河。(3)EF 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岸堆积,右岸侵蚀。E 岸是右岸,可能偏向 F 岸。【点睛】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自然原因是 CD 河段河

33、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使河底抬高。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岸堆积,右岸侵蚀。34.读下图回答问题。- 18 -(1)图中 A 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是由_作用形成的。(2)图中 F 为流动沙丘,则沙丘是由_作用形成的,由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_风。(3)图中断层南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图中断层北侧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我国的_(地形区)就属于此地质构造。(4)D 岩层的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地貌,D 岩层和 C 岩层的接触面常形成_岩,按岩石的成因分类,C 岩层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岩。【答案】 (1)风蚀蘑菇 西北(或干旱半干旱) 风力侵蚀 (2)风

34、力堆积 北 (3)上升 地堑 吐鲁番盆地(或渭河谷地,或汾河谷地) (4)喀斯特(岩溶) 大理 岩浆 EDC【解析】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及岩石的类型。(1)读图可知,图中 A 地貌类型的名称风蚀蘑菇,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2)读图可知,图中 F 为流动沙丘,则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故由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北风。(3)图中断层南侧地势高,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沿断层面上升;图中断层北侧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地形上形成低地,如我国的陕西渭河平原、山西汾河谷地就属于地堑。(4)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所以 D 石灰岩岩层的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D 石灰岩岩层和 C 花岗岩岩层的接触面常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按岩石的成因分,C 花岗岩岩层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岩浆岩;因为 C 岩层侵入到 DE 岩层,C形成较 DE 晚,且 E 岩层在 D 岩层之下,故 D 较 E 晚,所以 C、D、E 三个岩层按形成的早晚顺序排序是 EDC。-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