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124082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A 卷卷面分值:100 分 考试时长:100 分钟一、单选题(每道题 2 分,共 80 分)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观点 作者、出处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 史记夏本纪 “益于启位,启杀之。 ” 竹书纪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予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A诸侯推举启为帝 B启最终继君主位C禹直接传位于启 D益最终被启所杀2 “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 “封建亲戚

2、,以藩屏周” ,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 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C有利于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D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32015 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4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 ,所居称“禁中” ,服食之物称“御” ,所用车马称“乘舆” ,皇帝有病称“不豫” ,皇帝去世称“驾崩” 。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

3、,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 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5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6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 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

4、 “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很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7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地方政府职能转变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 -8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汉代专制皇

5、权的加强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D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9 “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 ”据此判断“他们”是( )A内朝成员 B三省长官 C内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之处是( )A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B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C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D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11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设立后,使清朝“不至有权臣”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与军机处

6、相互制约 B军机大臣奉公守法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12明朝时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B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D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1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

7、,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4东西方文明进入近代发生激烈冲突并相互融合。下列所列的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鸦片战争、领事裁判权、男耕女织、 巴麦尊 法币贬值、四大家族、 论持久战 、抗日战争 荣宗敬、 马关条约 、实业救国、瓜分狂潮 孙中山、五四运动、三民五权、抵制日货 A B C D15下表为中英贸易中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单位 1

8、843 年前旧税率(%) 1843 年后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 减少百分比(%) - 3 -棉花 担 2419 556 7702 榫纱 担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匹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样布 匹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匹 2074 556 7319 A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丧失 B大量英国商品运销内地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英国商品免交内地税1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9、A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17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8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 ;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 ,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

10、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 B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19洪秀全原名火秀,自己改名“秀全” ,取“禾(吾)乃人王”之意;以“国”代“國” “王居其中”之意。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宫中享乐,对于政事却不甚关心,由此看来,太平天国运动( )A因领导阶层贪图享乐导致最终失败 B属旧式农民起义排斥近代化C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沉湎个人享受 D受阶级局限失败有其必然性20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11、(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D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21国学大师钱穆说太平军“他们太不懂政治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该论断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脱离实际 B永安封王失去民心 C天京事变自相残杀 D 资政新篇束之高阁221844 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1853 年,定都天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 4 -

12、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23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24从 1895 至 1913 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 136 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518991900 年,美国先后两次发

13、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 “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 “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这体现了美国( )A抵制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B推行门户开放政策C在国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 D重视发展美中关系26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

14、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 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C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27有学者认为,19 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遭到了列强的镇压 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28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对

15、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2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文化大革命30下图是时报在 1907 年 8 月 26 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 - 5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他们试图在

16、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这表明辛亥革命( )A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 。这些规定( )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33有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

17、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其主要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 )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长期延续的封建制度3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 )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 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35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 、 “满奴” 。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政治变革

18、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3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 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37蒋介石在 1937 年 10 月 31 日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

19、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B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 6 -C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 D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3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 1940 年 6 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 。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 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 ”这段材料( )A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B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

20、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391937 年 11 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401945 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不同的谜底:屈原(原子弹)和苏武(苏联出兵),周恩来则认为是“共工氏”(传说中的水神),还

21、有人认为谜底是华佗(拖,意为牵制)这些不同的谜底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功绩被忽视 B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D人们对抗战胜利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二、材料阅读(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1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

22、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五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毅国教民的方案,不过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蒋廷献中国近代史 (1)材

23、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别分析给- 7 -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 分)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 年台湾在被割占 50 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1 分) (4)材料五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1 分) 42材料一 1987 年 7 月 7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 7 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

24、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决心永远牢记),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卢沟醒狮”和“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 分) (2)材料二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和“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分别指什么?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举一例,说明“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表现。(4 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说明公祭铭文的根本宗旨。(4 分)- 8

25、-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A 卷答案41(10 分)(1)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分)(2)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 分)(3) 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实行国库(圣库)制度, 平均分配产品。(1 分) (4) 救国: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破坏一切洋人相关的事物。(1 分) 42(10 分)(1) 依据:卢沟桥事变是全民族抗

26、战的开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1 分) 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1 分) B分别指:南京大屠杀和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 分) 举例:正面战场:淞沪会战(或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任选其一)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 分) C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答 3 点得 3 分) 宗旨:勿忘历史,维护和平。(1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C C C D C D A A B D C C B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A D D A D C C B A D B C A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A C D D C A C B A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