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629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7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生物 一、选择题 (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 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 珊瑚虫生活在海水中,结构简单,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两侧对称 )、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 答案 : D 2.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青

2、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 D.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 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A 正确;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B 正确; C、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吸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C 错误; 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

3、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D 正确 。 答案 : C 3.如图是由 3 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其中 为大圆, 和 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 ) A.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B. 内心泌腺、 垂体、 卵巢 C.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被子植物 D. 原核生物、 细菌、 病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 。 A、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之间是并列关系, A 不符合题意; B、 内心泌腺包含 垂体、 卵巢, 垂体、 卵巢之间是并列关系, B 符合题意; C、 种子植物包含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4、之间是并列关系, C 不符合题意; D、 原核生物包含 细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 B 4.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 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 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 。 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

5、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 正确; B、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少雨的生活环境 。 B 正确; 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 C 正确;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物之间的捕食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D 错误 。 答案 : D 5.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 甲 丁 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6、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 丁 甲 乙,故 A 错误 。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泥沙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绿色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 故甲、乙、丙、丁不能组成了生态系统,故 B 错误 。 C、在该食物链

7、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故 C 错误 。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 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 D 正确 。 答案 : D 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蘑菇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B.霉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 C.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

8、式的特点 。 A、蘑菇是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正确; B、莓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正确;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而病毒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不正确; D、芽孢是细菌渡过不良环境时的休眠体,正确 。 答案 : C 7.“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无论是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种子中都有胚 B.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 C.在肥沃的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 D.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的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 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

9、子植物,都会进行有性生殖 。 只要有种子就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 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 A 正确; B、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有发达是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B 正确; C、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 C 错误; D、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 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植株长得很高大,都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共有的特点, D 正确 。 答案 : C 8.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10、图甲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 B.图甲中 和 分别是由图丁中的 和 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 和 分别是由图乙中的 和 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 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 。 A、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则是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 A 正确; B、图甲中的 叶和 茎是由图丁中的 胚芽发育而来的, B 错误; C、图丙中的 果皮和 种子分别

11、是由图乙中的 子房壁和 胚珠发育而来的, C 正确; D、 是子叶,玉米的子叶是 1 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大豆的子叶是 2 片,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因此,丁图中结构 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D 正确 。 答案 : B 9.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 B.反射弧中效应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A、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 )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 A 正确 。 B.感觉神经末梢以及相应的肌肉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 B 错误 。 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 C 正确 。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D 不正确 。 答案 : B 1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B.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甲

13、状腺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激 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A 错误; B、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B 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C 错误; D、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 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D 错误 。 答案 : B 11.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14、 ( ) A.ab 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 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 点氧气浓度最高 D.d 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 A、 ab 段无光,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A 错误; B、 bd 段示植物的光和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减少,因此 bd 段植物不仅进行光合作用,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B 错误; C、早上 6 点到傍晚 18 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 d 点氧气浓度最高, C 错误; D、早上 6 点到傍晚 18 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

15、以 d 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 正确 。 答案 : D 12.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 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蒸腾作用的意义 。 A、蒸腾作用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但不能加快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 A 错误; 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移栽植物时

16、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 B 正确; C、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干旱地区的水分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正确; D、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 D 正确; 答案 : A 1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 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特异性免

17、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 A、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A 错误; B、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 。 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 (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 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因此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 错误; D、疫苗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 D

18、 错误 。 答案 : B 1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B.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具有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和繁育速度快的特点 C.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鸟卵的胚盘含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鸟卵的结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 A、男性主要生殖器官可以产生生殖细胞 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同时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

19、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正确 。 B、扦插、嫁接、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具有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和繁育速度快的特点,正确 。 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主要用肺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错误 。 D、鸟卵的胚盘含细胞核,是 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正确 。 答案 : C 15.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如图是一个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眼

20、睛颜色不同是由于红膜色素的不同造成的,不管蓝色眼睛还是棕色眼睛,其角膜都是无色透明的 B.3 和 4 都是棕色眼睛, 10 是蓝色眼睛,这是可遗传的变异 C.眼睛的棕色和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棕色眼睛是显性性状 D.3 和 4 的两个孩子分别是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第三胎是棕色眼睛的概率为 2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 A、通常所指眼的颜色都是虹膜的颜色,角膜无色透明,便于透光, A 正确; B、 3 和 4 都是棕色眼睛, 10 是蓝色眼睛,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正确; C、图一中第二代 3、 4 的虹膜都是棕色,第三代

21、10 的虹膜是蓝色,表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 。 C 正确; D、遗传图解如图; 。 从图中看出, “ 如果 3 和 4 再生一个孩子 ” ,则这个眼睛颜色是棕色的概率是 75%。 D 错误 。 答案 : 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6.(6 分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 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 。 (1)该装置要探究的问题是 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信,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应盛有等量的清水

2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信,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应盛有等量的清水 ” 。 答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若要用此装置验证玉米幼苗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对此装置进行怎样的处理?_。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 “ 若要用此装置验证玉米幼苗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需要将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置于黑暗处 。 答案 :将小烧杯

23、中的液体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并置于黑暗处 (3)若较长时间进行该实验需更换水槽内的培养液,并及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原因分别是: _; _。 解析: “ 若较长时间进行该实验需更换水槽内的培养液,并及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 ” ,原因分别是: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 答案 :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4)取玉米的根尖,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些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很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的正在分裂 。 你认为这些细胞属 于 _组织,该组织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 _组织 。 解析: “ 取玉米的

24、根尖,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些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很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的正在分裂 ” 。 这些细胞属于分生组织,该组织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 答案 : 分生;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 17.(6 分 )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 - 表示生理过程, ABCD 代表系统或器官 ),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1-5 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6-9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 a 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 请回答: (1)淀粉经过 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 a, a 进入 A 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

25、过程中,经过乙图的途径是 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经过消化直接通过甲图 过程进入 A 系统的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心脏的工作示意图;呼气和吸气;尿液的形成 。 淀粉经过 过程消化分解为物质 a 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动脉进行肺循环,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到达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经体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所以经过乙图的途径是: 58923671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

26、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 答案 : 58923671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2)人体的进行甲图所示的过程 时,膈顶部 _(填 “ 上升 ” 或 “ 下降 ” );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必须要依次经过哪些细胞? _。 解析: 甲图所示的 过程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氧气从肺泡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穿入血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 。 答案 :下降;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毛细血管壁 (3)心脏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当心房和心室舒张时,相关瓣膜的开闭情况是 _。 解析: 当心房

27、和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 答案 :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4)甲图中若 D 代表肾脏,一部分 a 在 D 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 解析: 甲图中若 D 代表肾脏,一部分 a 葡萄糖在 D 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流经肾小管时被重新吸收而送回血液 。 即路线为: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 答案 : 肾小囊 肾小管 18.(5 分 )某 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如表中的实验方案

28、,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 +葡萄糖 +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 +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 +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 +葡萄糖 +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_(填装置序号 );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是一组对照实验是 _(填装置序号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 和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

29、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 。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以此作出假设 。 因此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 、 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 温室适宜 25 , 温度过低 (0 )因此可选 和 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生长、繁殖 )需要适宜的温度 。 答案 :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_。 解析: 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是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葡萄糖 。 答案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葡萄糖 (或营养物质 )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 _,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

30、 解析: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 。 答案 : 二氧化碳和酒精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 。 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 加快 。 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 _。 解析: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 它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 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

31、地进行呼吸作用 。 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 。 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 。 原因是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使有氧呼吸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命活动过程 。 答案 : 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使有氧呼吸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命活动过程 19.(3 分 )如图表示小明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控制肤色正常和白化病的一对基因 B、 b,请据图回答 : (1)图中染色体,其成分主要由 _组成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关系;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

32、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内,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 DNA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 。 答案 :蛋白质和 DNA (2)小明肤色正常,其父母也都肤色正常,如果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BB,则小明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_。 解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 图中所示,小明的基因组成是 Bb,肤色正常,其父母也都肤色正常,如果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BB,则小明母亲的基因组成一定为 BB。 答案 : BB (3)小明体内的下列细胞里有可能不含基因 b 的细胞是 _。 A.神经细胞 B.精子 C.肌肉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 解析: 小明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Bb),他体内的神经细胞、肌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都属于体细胞,细胞内的基因都是成对的即 Bb,而他产生的精子含有基因 B 或 b 两种 。 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 b 的细胞是精子 。答案 B。 答案 :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