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732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政治 一 、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 ) A.刑事法律 B.行政法律手段 C.民事法律 D.国家审判机关 解析: 本题属于“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权利”这一知识点, 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 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

2、应该是 A。 答案: A 2.“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哪怕他(她)有罪有错,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到保护 人格尊严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B. C. D.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 “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哪怕他(她)有罪有错 。 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的观点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也能够说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故题肢正确;题肢与题意无关,选项人格尊严是公民最

3、基本的人身权利,排除 。 答案: D 3.电子商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先涨价再打折、换下新款 销售旧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特价商品”缺货等行为。这些行为( ) 体现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违反了市场交易的竞争原则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 A. B. C. D. 解析: 本题属于“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知识点, 电子商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只追求利益的行为缺陷,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符合题意 。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交易的竞争原则,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 。 答案: B 4.在法律上,

4、“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 ) A.放弃应当享有的权利 B.不做法律鼓励的事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D.做了法律禁止的事 解析: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 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 。 由题干描述得知,在法律上,“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所以 C 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观点 ABD。 答案: C 5.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的不正确是( )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发展教育事业必

5、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 。 题目问的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而都属于发展教育的措施,故排除 。 答案: B 6.2016 年初,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有 57 个创始会员国) -亚投行正式开业。与既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相比,中国从过去的参与者成为了组织者,这将 对重塑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新角色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举措( ) 表明中国同有关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

6、水平,培育“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优势 有利于 转移国内的各种矛盾,促进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构建者和推动者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 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有 57 个创始会员国) -亚投行 正式开业,符合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分析正确;是从政治角度的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转移国内的各种矛盾”说法错误,中国也不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构建者,错误 。 答案: D 7.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 9 月 3 日和 12 月 13 日分别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维护我 国的国家利益 C.为全国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D.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分析材料,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有利于缅怀烈士,有利于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爱国情感,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A 符合题意; BD 不符合题意; C 错误,为改革实践注入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也不符合题意 。 答案: A 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

8、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 昭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可违 消除了民主自由与依法治国的矛盾 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形式 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措施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点 。 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昭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有利于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分析正确;民主自由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说法错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措施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错误 。 答案: C 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

9、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这样理解( ) 控制社会总资产的多数 控制力表现在国有经济数量越多越好 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 控制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A. B. C. D. 解析: 该题考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们应这样理解,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控制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 点 。 答案: B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三者分别指

10、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根本保障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 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 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由教材知识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

11、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错误 。 答案: D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 11.维护公平和正义必须以遵守规则及其程序为前提。 解析: 本题属于“我们向往公平”这一知识点, 当我们参与社会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 。 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 所以维护公平和正义必须以遵守规则及其程序为前提,是正确的观点 。 答案: 正确 。 12.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是遗嘱继承。 解析: 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我国现阶段

12、,多数采用的是法定继承方式,所以题干描述是错误的 。 答案: 错误 。 13.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权具体包括消费者生命安全权、健康安全权、财产安全权等 。 侵犯安全权的行为有:经营者出售过期的商品;出售变质的食品或食品中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出售伪劣产品等 。 这些行为致使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 所以题干描述是正确的 。 答案 :正确 。 14.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 依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

13、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 所以题目表述错误 。 答案: 错误 。 15.在我国,享受权利才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解析: 题考查公民享受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 。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家作主既要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同时还要自觉履行各项义务 。 题干观点片面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 答案: 错误 。 1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把增加国家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理念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4、,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 答案: 错误 三、简要回答问题(本题包括 2 小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7.( 3 分)简述我国法律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 根据教材知识,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 答案: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

15、裁 。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 18.( 3 分)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 根据教材知识,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 答案: 确

16、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 四 .分析说明题( 8 分) 19.( 8 分)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秉承五大发展理念,将带领中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奔向共和国“第一个百年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

17、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 (2)结合材料一 ,谈谈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我国还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3)结合材料二,说明如期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目前的小康状况 。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却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 (2)本题考查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

18、不平衡等问题 。 从国际来看,我国周边安全 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等 。 (3)本题考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遵循的原则 。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 答案: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却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 (2)国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还面 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 国际: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等 。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