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习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2.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籍贯( ) 儒生( )菜肴( ) 踊跃( )奢侈( ) 卤水( )答案 j r yo yn sh ch l(2)多音字兴Error! 创Error!强Error! 几Error!仆Error! 朴Error!答案 xn/xn chun/chun qin/qinj/j p/p p/p2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答案 (
2、1)崇高/鬼鬼祟祟 (2)旗帜/炽热 (3)条幅/辐射 (4)寒暄/喧闹/渲染 (5)辫子/辩论/辨认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肃然起敬:_(2)五花八门:_(3)称兄道弟:_(4)不知天高地厚:_答案 (1)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事迹后而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2)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3)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错点提醒 含贬义,常错用为褒义词。(4)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错点提醒 容易错误理解为知识缺乏。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2)民间流
3、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 ,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3)刚进宿舍,他就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帮我拿行李、铺床,不到半天,我俩便称兄道弟了。( )(4)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无证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答案 (1)。用错了对象。(2)。(3)。感情色彩不当。(4)。32辨词填空(1)推重推崇“推重”指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以很高的评价。“推崇”指十分推重,含有崇信之意,可以指人或物,程度较重。王教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端正,同学们都十分_他。杜甫诗作深受后人的_。答案 推重 推崇(
4、2)俭朴简朴“俭朴”指俭省朴素,重在节俭。“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强调量少。室内陈设_,清雅洁净。家中收入极少,他们生活_,节余了一部分存款。答案 简朴 俭朴三、名言警句孙中山名言1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3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4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一、作者简介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协名誉主席,中华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作品达 1 000 多万字,多次获国家大奖。在传记界素有“南叶北陈”(即“南有叶永烈,北有陈廷一”)的说法。作品有许
5、世友传奇 、 孙中山大传 、 毛氏三兄弟 、 宋氏三姐妹等。二、背景展示孙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1925 年 3 月 12 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缔造者,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 年 6 月 1 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4三、文体知识传 记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
6、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汉代的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他就是通过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的。传记中介绍的主要人物被称为传主。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按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两种。课堂导语同学们,在一百多年前的 1911 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吧?对了,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大家知道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吗?对了,是孙中山。提到孙中山,我们都知道,他是伟人,革命领袖。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 ,了解孙中山先生平凡的一面。文中简介“布衣
7、总统”的“住”和“食”时,突出了孙中山什么样的特点?请在下面图中处填出,各限两个字。5答案 简朴 俭约1文章是怎样围绕“布衣总统”四个字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答:_答案 文章的选材主要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名片”故事,孙中山一介布衣,但早怀大志,足傲王侯,表现了孙中山的总统风范;第二个层面是衣食住行故事,孙中山虽为总统,但简朴淡泊,甘为公仆,体现了孙中山的平民作风。2孙中山去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说明孙中山早年具有怎样的思想?答:_答案 说明孙中山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3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具有怎样的品性?而张之洞态度的转变又说明了
8、什么?答:_答案 孙中山:早怀大志傲王侯,不卑不亢。张之洞:虽摆高官架子,但也善识人才。4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 、 庆胜 、 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子”在当时象征着什么?探究点拨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明代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也不剃。1644 年满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汉人一律剃发留辫。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答:_答案 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平等、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因为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所以剪辫子在这一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
9、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5文章如果不写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内容也完整,也能表现孙中山悄然出行的作风,为什么还要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 剪辫子与唱军歌的场面反映出了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素质,使人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辛亥革命领袖的孙中山功不可没。这个场面营造了一种民主的新生活、热烈地响应革命的氛围,与下文群众齐呼“大总统万岁”形成强烈对比。6文章结尾描写了民众发现孙中山后的激动情绪,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_6答案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民众的热情拥戴表现出孙中山甘做公仆时上下齐心的执政环境,突出了文章的主
10、题“布衣总统” 。7细读课文,说一说你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看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的。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住处平民化穿着平民化吃饭平民化出行平民化答案描写角度 相关描述住处平民化他贵为总统,可住的不是华丽的宫殿,而是一间不大的房间,摆设也很简单,仅仅是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穿着平民化 他穿的是很朴素的“中山服” 。这衣服是用学生装改的,确实很朴素。吃饭平民化每餐的菜金总是控制在四角钱左右,餐具不讲究,饮食也很简单,就连招待唐绍仪、伍廷芳这样的大客人也只是普通小菜。出行平民化“天下为公” ,他从不因自己是总统就高高在上,而是处处为群众着想,总是像一个普通平民一样悄悄
11、出巡,从不摆架子,不搞特殊。还有,他不随便动用总统府内的汽车,连视察时也只穿普通制服骑马出城。8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事例来写孙中山?答:_答案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细小事表现伟人情怀。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津津有味等这些平凡小事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让人觉得亲切感人。9文中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请举例说明。答:_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孙中山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张之洞前后态度的对比突出了孙中山傲王侯的志气;孙
12、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之比,反衬出孙中山之节俭、简朴;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突出了孙中山的公仆精神。课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齐呼:“大总统万岁!”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答:_7答案 (观点一)孙中山对自己的民本思想身体力行,遇事首先想着百姓,避免惊扰百姓。孙中山尊重民众,同时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所以,群众呼喊这个口号是妥当的。(观点二)“大总统万岁”的口号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不妥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提示 希望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细读此段情景的描写来理解“大总统万岁”的群众呼声。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
13、写法孙中山一生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节选部分选琐事、逸事,如他创制中山服,不换房子,不用锡制餐具,吃普通小菜这些事件最能表现一种平民情怀,读来亲切感人。技巧点拨“以小见大”法,亦称“小中见大”法,或称“小题大做”法。即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那么,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呢?(1)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的点,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2)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的阅历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我们
14、所熟悉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生活”升值了,一些“生活”贬值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学会选择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3)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挖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物、事情中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中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4)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于细微处见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传达出来的,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迁移运用请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
15、个片段,表现浓浓的母爱。不少于 100 字。答:_8答案 (示例)母亲每天不仅要上班,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做饭,可她从来没抱怨过什么。记得有一天很冷,我一回到家,母亲就马上为我端来了热汤,边忙还边叮嘱我小心烫着,她怕我没听清楚,还一连说了好多次。在常人看来这也许就是烦人的唠叨,对我来说却隐藏着另一种深沉的东西。母亲的那一声声叮嘱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运用示例 勤俭节约是一个民族的美德。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
16、 ”既然是靠一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简朴,不仅体现了一种美德,亦是一种崇高境界的反映。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 73 次,穿了20 年;盖的毛巾被上都有补丁,最多的打了 75 个。简朴作为一种境界,并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而需要经过一番刻苦的修炼,包括更新观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达到一个无私无邪,与时代合拍的境界。简朴至,民族福焉!2课外素材温总理俭朴亲民打动韩国民众20
17、07 年 4 月 10 日,温家宝抵达韩国访问,而早在 9 天前, 温家宝一书已经出版发行。据负责该书出版工作的韩国 W.MEDIA 出版公司介绍,他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印好了书,温总理如期访韩,正是他们隆重发行此书的最佳时机。W.MEDIA 出版公司表示,他们对温家宝一书充满信心,认为有可能打破政治人物出版物的销售纪录。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观察,在首尔人气最旺的两家书店教保文库和江南书店,捧读和购买温家宝一书的人很多。记者注意到,韩国媒体在介绍温家宝一书时,着力强调了温总理俭朴和亲民的特点,并且高度认可了温总理的执政能力。 “旧夹克和旧运动鞋,面对矿难遗属流下了的泪水,这都是容易打动韩国普通民
18、众的精彩细节。 ”这是朝鲜日报一篇书评的开头。选材感言 国家领导人的“人气”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领导人制定政策的驱动力,也有领导人的从政风格吸引力,更有领导人的人格魅力。但是,韩媒偏偏盯住温总理的“俭朴作风” ,令人回味。大体而言, “俭朴”之人是善于生活之人;而“俭朴”之官,也多是务实之官。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局面祥和的地方,官员们的“俭朴”也常常成为公众的9美谈。人们正是从官员的俭朴中感受到了希望,也从官员的俭朴中加深了对执政者的认识。拜谒孙中山故居蓝天雁驻足于孙中山故居门前,我的思绪不能平静。眼前的翠竹多像先生的精神,常青常绿。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轻轻地,怕踏醒你操劳一生后睡去的
19、好梦。是谁改变了历史,让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土崩瓦解。孙中山!他,1866 年 11 月 12 日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 岁入村塾读书,12 岁到檀香山读书,17 岁时回国。1884 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 年至 1892 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915 年与宋庆龄结婚。1925 年 3 月 12 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孙中山少年便播下忧国忧民的思想。年少的理想,常在油灯下折射光芒。后远涉重洋求学,满腹抱负无法施展。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载之,谱名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 “中山”
20、因而得名。在留洋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思想,拥有了哲学的思辨。他的心中装满了人民的疾苦,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当年伏案疾书,向清政府痛陈时弊。然而,清政府救不了那时的中国。1894 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1895 年至 1911 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此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孙中山,黑暗中找到光明,绝望中找到希望。他是精神的先驱,驱逐迷
21、蒙的思想,迎来世纪希望的曙光。二十世纪东方风云变幻,在世纪的风口,他站成永恒的塑像。当我沿着翠亨村走过,百年多的风雨,并没有使这个山村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变迁,许多的民居古色古香,不少青砖灰瓦的老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童年孙中山上过书塾的祠堂还在,保持着一种朴素亲切的气息。就在这里却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使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居保存基本完好。当年的孩童,为什么却偏好听洪秀全的故事,从小思想里是否就埋下了革新的种子?翠亨村,因为他,有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掀开中国革命新的一页。10香港、檀香山、广州、武昌、上海、南京大半个中国,留下他奔走呼号、挥师转战南北的身影。他的身影贯串中国革命的历史。他高举三
22、民主义旗帜,引导中国革命纵深发展。坦荡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古朴的旧屋,生出一种精神。饮水思源,多少人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寻访历史的踪迹。绿荫环绕,万古长青。凝神遐思,驻足门前,不忍离去。再一次回眸,轻轻转身离去,把先生的精神注满我脚下的道路。(有改动)读后启悟 “我是朝圣者,沉思在你的雕像上。六分幸福,四分鸟语花香。 ”叶才生面对孙中山故居如是说。同是驻足于孙中山故居门前,蓝天雁凝神遐思,不忍离去。他满含深情地怀念着这位世纪伟人,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地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事,读来感人至深。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二民主(2)1名句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尹文子大道上译文所以圣
23、人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凭独自的能力治理,而在于和众人共同治理。解读尹文子是战国时代学者尹文的著作,其思想兼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等各家观点,讲述形名(事物的内容与名称关系)理论及治国之道,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尹文子的观点,从最朴素的人不可能具备全知全能的智慧出发,指出即使是圣人,也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才能做成事业, “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明揭暄兵经百言)。民主的益处,正在于集合了众人的智慧,征求了多数的意见,才做出决定;而与之相对的独裁与专制,则是由统治者一人行使权力,不接受监督约束,所以即使政策错误,也无法得到纠正。古人强调集体的作用,客观上就对君主的权力形成了制
24、约,也因此形成了民主思想的雏形。2原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论政体译文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能够让船漂浮,也能够让船沉没。解读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君臣都亲身参与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因此非常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他与大臣魏征等人多次探讨古代政治得失,并坦诚表示,自己身为皇帝,担心听不到逆耳忠言,希望大臣敢于直言劝谏,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促进自己改过向好。魏征便引用古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指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大力量,君主若不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则只能给自己招来灭亡。唐太宗对此深表赞
25、同。后来魏征仍多次向唐太宗强调这一观念,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终太宗11一世,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都得益于君臣对此的正确认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成长壮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1919 年“五四运动”_,爱国学生面对敌人的枪弹的威胁而_,他们通过举行游行示威、街头公开说演、开展抵制日货和支持国货活动、直接参与抗
26、战、组建政治社团、开展政治请愿、发行爱国日刊等多种行为方式参与爱国的政治斗争,做出了很多_的事情。即便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喋血身亡,但后继者毅然_,奋然前行。历史告诉我们,也警示着我们:爱国远远不像我们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那样简单、那样容易。在改革创新的漫漫征途中,更需要我们敢于担当,身体力行,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强劲动力,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顽强拼搏。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B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
27、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C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D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答案 A解析 原句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语序不当, “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和“登上历史舞台”应互换位置;“担当”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使命”或“的重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
28、一项是( )A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B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变为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C学生组织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12D爱国运动的先锋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组织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答案 C解析 第一段的论述对象是“学生组织” ;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应是先“成为力量” ,然后才“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爆发 舍生取义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B暴发 殒身不恤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C暴
29、发 舍生取义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D爆发 殒身不恤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答案 D解析 爆发: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较广,如火山、革命、炮声、欢呼声、掌声等。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暴发。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强调不怕死。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强调“义”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4以“天下为公”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
30、“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答:_答案 “天下为公”的口号的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5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南京市政府 9 月 30 日透露,从 11 月 12 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有关中山陵免费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 80 元。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 500 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材料二 面对“为何不学西湖免
31、费模式”的质疑,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解释说,那种模式难以直接借鉴。他表示,西湖是从湖外可以免费进,入园后景点分开售票,票价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在这种“大门开、小门关”的免费模式下,西湖免费开放后第一年门票收入反而高了 5.6%。同时,西湖由于地处城市中间,可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收入。(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答:_答案 争议之后,中山陵园终于将免费开放。13(2)对免费开放中山陵,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 150 字)答:_答案 (示例一)我支持免费开放中山陵。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可以提高
32、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品质,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参观机会;第三,有利于以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多方拉动城市经济向前迈进。(示例二)我反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会明显影响门票收入,并有可能因它的免费开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其次,免费开放后形成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会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压力;第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游客人数过多,对中山陵文物保护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他不吸烟,不饮酒,不
33、喝茶,饮食也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他每天吃饭都是用平常碗筷。有一次,厨师在桌上摆上了一套锡制的餐具,孙中山说:“太讲究了,以后不要再拿来。 ”一次,唐绍仪来访,一直谈到很晚。孙中山为待客,特意吩咐人到“趣乐居”买来一只卤水肥鸡。唐绍仪饿了,见到卤水鸡,很快将它吃得一干二净,还以为会有其他菜肴,就耐心地等待着下道菜来。孙中山见状,对唐绍仪说:“慢待,慢待,没有什么好的菜了。 ”他想了想,只好把厨房里仅有的咸鱼拿上来。唐绍仪说:“我大吃惯了,一只肥烧鹅,我一顿就能吃完。我家虽说只有几个人,可每餐菜金就得十元啊!”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还有一次,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到总统府求见,到了
34、用餐时间,孙中山无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摆上几碟普通小菜,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无法下筷。拘于礼仪,伍廷芳又不好退席,只好勉强下咽。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6选文在刻画孙中山的形象时使用的描写手法具有怎样的特点?赞扬了孙中山怎样的品质?请简析。答:_答案 (1)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第一段直接写他生活十分简朴,后面几段通过与唐绍仪、伍廷芳的对比,反衬孙中山生活简朴。(2)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生活简朴的品质。解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选文前半部分直接叙述孙中山的简朴生活,14主要是从“吃”这个方面着笔的。后半部分通过两个事例对比反衬孙中山生活简朴。第二问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5、。选文是围绕“吃”这个问题展开的,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生活简朴的品质。7同样是写孙中山招待来客,在写法上这两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前者详写,后者略写,这样写主要是为了避免雷同。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写作艺术的能力。同样是通过对比反衬写人,写唐绍仪时加入了他与孙中山的对话,详细具体。写伍廷芳时则简略许多。这样可以起到详略互现、重点突出、手法多变的效果。三、课外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熊十力:乱世为儒朵 渔熊十力出生于湖北黄冈,是一个乡村穷教师的儿子。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病亡。此后游学乡间,读王船山、顾亭林之书,忽有革命之志,遂投奔武昌新军。1917 到 1918
36、 年间,加入了孙中山的幕府。他目睹了鼎革以还,世风日下,慨叹“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深感“革政不如革心” ,遂慨然弃政向学。1920 年,熊十力拜在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大师门下学佛。熊十力在内学院里是年岁较大的学员,学习极为用功,也是最穷的一个,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人送绰号“空空道人” 。熊氏在内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唯识学和因明学基础,接受了哲学思维的严格训练。1922年熊十力受聘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唯识学。但自一开始,熊便一步步背弃师说,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好在蔡元培向来提倡兼容并包,亦就相安下去。然而,熊十力
37、的讲课效果似乎不太妙;而不能得英才教之,更让他觉得气馁。后来,他干脆向学校提出在家授徒,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能有“二三子”聚而教之,也是惬意, “而不相干之学子,亦不愿其与于斯课” 。学校竟也同意了他的要求。熊十力师风陡峻,责人以善,不惜詈骂,情急处甚至会饱以老拳。一次,梁漱溟为学问之事与熊十力发生了争论。争完了,熊十力趁梁漱溟转身的机会,跑上去朝他鼻梁上就是三拳头,口里还骂他是“笨蛋” 。梁漱溟了解熊的个性,没加理会就走了。熊氏也深知自己修养不足,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但“检讨”归“检讨” ,他决计不去改正。1937 年,日寇侵入华北,熊十力辗转返回黄冈,后来进入四川,颠沛流离,生活尤为拮据。但
38、他自甘寂寞,乐以忘忧,仍勉力著述讲学。他依然坚持每日清晨四点即起床,读书写作,中午亦只闭目坐上片刻。写起来只需一纸一笔,最穷困时,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因长期流离失所,身边并无藏书,他恐怕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藏书的学15者。1946 年春,蒋介石正欲乘船还都南京,途经武汉,得知熊十力在汉口,便差人去请,熊一听顿时光火:“要我去看他,他是什么东西!”蒋欲赠资百万以助其办哲学研究所,但熊并不领情。1946 年 6 月 7 日,熊致函徐复观,讲明:当局若真想为国家培育元气,最好让他自安其素,随心所欲,不必专款资助,只要不横加干涉,便是一种支持。他并举章太炎之例,说“章太炎一代高名,及
39、受资讲学,而士林唾弃” 。熊十力对学术上的“逐臭”之徒极其反感:“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 ”对那些“徘徊周旋于人心风会迎合之中”的浮华名士也尤为厌恶,熊说, “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7 年春北大复校,熊闻讯便重返北大。他原以为可以重拾当年初到北大时那种平静的治学生涯,然而解放战争使北平依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1948 年 2 月,浙江大学请熊十力前去讲学,熊氏携弟子牟宗三一起前往,并将筑居之所命名为“漆园” ,并自号“漆园老人” ,自比“漆园吏”庄子,取庄周避世之意。1949 年 5 月 16 日,他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
40、江,占领武汉,极为兴奋,大书三个字:解放了!50 年代初,熊十力留在大陆,生活是安定的,然而此时熊十力的内心是孤独的。他的学说逐渐被边缘化了,著作也几乎到了被人遗忘的地步。他在暮年哀叹道:“人生七十,孑然一老,小楼面壁,忽逢十祀。绝无向学之青年,亦鲜有客至。 ”1956 年他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以“六经注我”的精神,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1968 年 5月 23 日上午,一代大儒走完了他 84 年的人生路程。(有删改)相关链接圣贤讲仁,讲性命无道,讲良知,都不是一假定,而是一真实生命的呈现熊先生是一个真人。他之所以为真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不用说得太玄远,太严肃,而只从他日常生活上说。(牟
41、宗三熊十力先生追念会讲话)8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牟宗三所说“熊先生是一个真人”的一项是( )A熊十力在南京内学院求学时,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有人送给他“空空道人”的绰号。B熊十力性格峻急,脾气暴躁,缺少儒者的典雅,与他人争论学术问题,一言不合竟至于老拳相加,粗话詈骂。C熊十力对蒋介石差人邀请自己见面十分恼火,蒋介石欲赠资百万他也断然拒绝,并致函说最好让他自安其素。D熊十力定居浙江时将住所命名为“漆园” ,自号“漆园老人” ,把自己比作曾做过“漆园吏”的先哲庄子。答案 D解析 牟宗三评价熊十力所谓“真” ,是指熊氏绝无伪饰的真性情。D 项主要体现的是熊十1
42、6力避世治学的态度。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荡的时代极大地影响了熊十力的人生选择和政治立场,无论是早期的弃政向学,还是后来的避世研道,都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B熊十力十分用功,有真学问,但对学生极其严厉,讲课效果也欠佳。带着“不能得英才教之”的遗憾,他干脆在家授徒,聚集数人传讲学问,也乐在其中。C熊十力治学勤勉,在学术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观点,又有“六经注我”的精神,能够重新阐释儒学经典和儒学史。D熊十力不喜追逐风气,不善迎合他人,对受资讲学之流极为厌恶、反感,称章太炎为学术上的“逐臭”之徒。答案 D解析 “对受资讲学之流极为厌恶、反感,称章太炎为学术上的逐
43、臭之徒”错,文中说的是对学术上的“逐臭”之徒十分反感,对迎合人心风气的浮华名士尤为厌恶,并且熊十力所说的“逐臭之徒”并非针对章太炎。10 “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这在熊十力本人身上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答:_答案 虽身处乱世,颠沛流离,常陷衣食无着、一贫如洗之境,但求学治学从不懈怠。人格上有孤傲之气,蔑视当权者,厌恶善于周旋、迎合他人的浮华名士,抨击追逐时尚风气的“逐臭之夫” ,一心想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治学敢于坚持己见,不墨守师说,不随便依从他人,即便自己的学说逐渐被边缘化,仍坚守绝学。(大意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需通读全文,从文中相关段落中提炼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事例,如文章前四段讲熊十力身处乱世,一贫如洗,但求学从不懈怠;五、六段讲熊十力蔑视当权者,厌恶“逐臭之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