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安二中 2018-2019(上)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考试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Al27 C12 O16 Na23 Cl35.5Cu-64 Zn-65 S-321、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H4HCO3 NH3+H 2O+CO2 B. 2FeSO 4 Fe2O3+SO2+SO 3 C. 2O3 3O2 D. CaO+CO2 = Ca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研究物质所含微粒集体的多少,单位为 molB.物质的量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
2、观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C. 1mol NaCl 晶体中含有 NA个 NaCl 分子D. 0.012kg C-12 中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NA近似为 6.02x1023mol-13.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 溶于水后形成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B. HCl 溶于水或融熔状态下均能导电C. 盐酸是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 D. 盐酸属于无
3、氧酸,H 2SO4溶液属于含氧酸5. 下列关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B. KCl 和 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C.从碘水中萃取 I2,可选择用苯、乙醇、四氯化碳作萃取剂D. NaCl 中混有少量 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垫石棉网 2B. 使用分液漏斗前无需检漏C. 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D. 分液时,上层液体等下层液放出后,再继续放出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
4、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B. 容量瓶不能作反应的容器,但可以储存配好的溶液C.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方法是加入一定量水倒转过来不漏即可D. 定容时,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 12 厘米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8.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容器 A 中的臭氧(O 3)和容器 B 中的乙炔气(C 2H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 A、B 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4:3 B. 3:4 C.1:1 D.2:39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需进行下列项操作:加水溶解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加入
5、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加入适量的盐酸过滤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 、HS -、Cl 、OH -BFe 2 、Na 、Cl -、SO 42-CK 、Fe 3 、Ca 2+、CO 32-DMg 2 、NH 4+、Cl 、OH -11.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 “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
6、还原反应12.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5 mol CuO 与足量的 H2反应,消耗的氢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 3.36LH2O 含的氢原子数相等B常温下,0.1 molL 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 0.2N A3C常温常压下,3.2 g O 2和 3.2 g O 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 0.2N AD2.24 L CO 和 4.4gCO 2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36g/mol13.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 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Al+Ag +=Al3+Ag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
7、 2+SO42-=BaSO4C. 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无明显现象:Cu(OH) 2+2H+=Cu2+2H2OD. 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H+ + BaCO3 = Ba2+ + H2O + CO214.在反应 2KMnO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中( )A.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 25B. 被氧化的 HCl 占参加反应 HCl 总分子数的 5/8C. KMnO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D. KMnO4与 HCl 恰好分别完全被还原和被氧化15. 等 物 质 的 量 的 N2、 O2、 CO2混 合 气 体 通 过 Na2O2后
8、( 已 知 2Na2O2+2CO2=2Na2CO3+02, 其它 物 质 不 与 Na2O2反 应 ) , 体 积 变 为 原 体 积 的 8/9 (同 温 同 压 ), 此 时 混 合 气 体 中 N2、 O2、 CO2的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 )A341 B332 C673 D69116.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 8molN2,右边充入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共 64g 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右边 CO 与 CO2分子数之比为 3:1B. 右侧 CO 的质量为 14gC. 右侧气
9、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 2 倍D. 若改变右边 CO 和 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 1/3 处,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情况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 6: 52、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 )17. (8 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4514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第二组 NaOH HCl NH3 Na2O CO2第三组 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_、_、_。(填化学式)(2)鉴别胶体和溶液
10、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_。(3)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物质 M N Q P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物质 Q 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18.(10 分)现有失去标签的 CaCl2、AgNO 3、HCl 和 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 A、B、C、D 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B 无明显现象 B+D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C+B 有白色沉淀生成 A+D 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
11、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1) A、C、D 三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A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2)写出 B 与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 B 与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 (10 分)在稀硫酸中,KMnO 4和 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H 2O22e =2H+O2还原反应:MnO 4-+5e +8H+=Mn2+4H2O(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2)反应中氧化剂是_;被氧化元素是_;若有 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电子转移个数为_。(3)若 KMnO4的量不足,在 Mn2+的催化作用下,H 2O2仍能分解,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为_;这时若有 0.5 mol H2O2发生分解,电子转移个数为_。20.(14 分)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的名称是_。(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 KClO3和 MnO2制 O2应选的装置是_(填字母) ;用 H2O2与 MnO2制 O2,并控制产生 O2的速率,应选_(填字母) 。(3)若用装置 X 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 CO2,CO 2应从_(填“b”或“c” )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b”或“c” )端导入。(4)若用 F 装置进行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 CO 的方法一般采用甲酸脱水
13、法( ) ,用纯净的 完成该实验。除 F、X 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填字母),X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X 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填导管口的序号) ;实验时 F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21.(10 分)6某同学用锌铜合金粉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做多次实验,现列出其中四组数据,请仔细阅读,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编号 锌铜合金质量/g 硫酸/mL 硫酸锌/g1 2.0 56 4.832 3.0 563 4.0 56 9.664 5.0 56 9.66(1)上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2)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判断实验_(编号)是恰好完全反应。(3)实验 1 中可选用_(物质名称)作为已知条件,计算放出
14、氢气的体积是_mL(标准状况) 。(4)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7高安二中 2018-2019(上)高一期中考试化学答案(B)1B 2C 3D 4A 5C 6C 7D 8A 9B 10B 11D 12C 13D 14B 15A 16A17.(8 分)(1)Na2CO3(1 分) NH 3(1 分) Al 2O3(1 分)(2)丁达尔现象(1 分)(3)分解(2 分) 催化作用(2 分)18.(每空 2 分,共 10 分)(1)CaCl 2AgNO3Na2CO3(2)CO32-+2H+=CO2+H 2O Ag+Cl-=AgCl19.(10 分)(1)5H 2O2+2MnO4-+6H+=5O2+2Mn 2+8H2O(2 分)(2)KMnO 4(1 分)氧元素(1 分)6.0210 23(2 分)(3)2H 2O2 2H2O+O2(2 分) 3.0110 23(2 分)20.(14 分)(1)长颈漏斗(1 分) 分液漏斗(1 分)(2)AE (2 分) BD(2 分)(3)c (1 分) b(1 分)(4)DG(2 分) 浓硫酸(1 分) dcbe(2 分)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1 分)21.(10 分,每空 2 分)(1)7.245(2)32、硫酸锌 672(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