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18455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 2 分,共 60 分)1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集权制3有学者

2、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C君主权力的衰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4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 ,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反映出吕氏春秋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5秦朝置吏律中规 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该项规定是为了A规范官

3、府人员任用程序 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减少政 府官员的数量6下表是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请通过选择完善表格 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 - 2 -郡县制度 国有专营制度 A盐铁官营制、九品中正制 B尊儒制度、科举制度C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行省制度7 唐律规定:“其穿垣出污秽者,杖六十。 ”大明律和大清律也规定:“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这说明我国古 代A加大城市司法监管力度 B鼓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D关注城市人口素质提高8 宋史卷 1161职官志一记载:至道元年(公元 995 年) , (宋太

4、宗)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兵马。该现象的出现说明了A吸取唐朝藩政割据的教训 B北宋效仿唐朝的中央官制C北宋初期相权限制了皇权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做法9元代行省实行圆署会议,行省所掌重要政务, “事从公议” ,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等情况。这一做法A可减少决策失误 B具有原始民主性C不利于强化集权 D削弱了行省职权10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质意图是A汲取元亡教训 B剥夺丞相权力 C强化君主专制 D保证政令畅通11明嘉

5、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3 -12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 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13古代雅典设有很多警奴,每当公民大会的日子,警奴就用浸过湿漆的鞭子将公民赶往公民大会会场

6、。据此可知A公民大会参与者众多 B公民的权力受到限制C公民消极对抗执政者 D雅典民主带有强制性14从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雅典发 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众多节日提供财政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统领军队。这反映了雅典A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B贵族权力受到限制C平民获得平等地位 D贫富差距逐步缩小15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 ”这体 现雅典A民主决策的非理性 B民主程序的不完善C民主原则的不统一 D 民 主 监 督 的 不

7、健 全16 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 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 ”。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A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 B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C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 D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17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的保护之外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 4 -A指出了习惯法的弊端和缺陷 B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C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D表明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18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8、。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191688 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这反映了“光荣革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使国王“统而不治”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 D建立了责任内阁制20观察下表,英国 19 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英国 英国经济各部门的收入分布(单位:万英镑)类别 农林渔牧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年 1930 990 560 250 1801 年 7550 5430 4050

9、1220 1831 年 7950 11710 5900 2200 A殖民帝国的初创 B光荣革命的发动C议会制度的改革 D工业革命的开始21从 1973 年的“水门事件”起,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段,以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这一制度此后多次沿用,但也被称作“第四权”而遭致广泛指责,最终在 1999 年被国会停用。该制度的变化说明美国A分权制衡原则处于动态发展中 B司法独立的传统遭受严峻挑战- 5 -C行政权的扩张势头很难被遏制 D政治实践凸显反腐任务的艰巨221796 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 9 月 17 日,华盛顿完成了第二届总统

10、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 ,退出候选总统行列。这两者都A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C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23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A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C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 D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24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 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宰相对联邦议会

11、负责C国家权力中心在联邦议会 D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25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 79.41 斤,西汉初年 93.68 斤,汉武帝时期 117.11 斤,1938 年 115 斤,1949 年 130 斤。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D先进性26右图可以用来说明 A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B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中国农业的独立发展 - 6 -D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27公元前 322 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 、 ”车节” 。 “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 150 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 “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 辆,也是一年

12、往返一次。这说明了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28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东汉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29宋代官员待 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 、 “餐钱” 、 “晶给券” 、 “彭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 D易于滋 生腐败堕落现象30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

13、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31、32 题各 16 分,33 题 8 分,共 40 分)31 (16 分)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东西方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

14、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 7 -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材料二 中国从 19 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 20 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

15、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状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是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 ,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 (8 分)32 (16 分)近代西方政

16、治文明的演进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的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8 -材料二 下为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选区 议席分配56 个不到 2000 人口的选区 取消 111 个议席31 个有 20004000 人口的选区 取消 3

17、2 个议席新兴工业城市选区 获得 65 个议席北方郡选区 获得 65 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 获得 13 个议席(注:表中取消的 143 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 。 (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政治影响。 (9 分)33 (8 分)纪念碑是为纪念已故人物或重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 -图 1:郑和下西洋纪念碑 图 2: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根据图 1、图 2

18、蕴含的有关中西方航海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0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 解析1D 2B 3A 4A 5B 6B 7C8D 9A 10C 11B 12C 13D 14A 15A 16C 17C 18C 19C 20C 21A 22C 23D 24D 25B26B 27B 28A 29A 30B 31 【参考答案】(1)阐述: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建立了近代西方代议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分,原则上每个要点 2 分)(2)机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答出“清末新政”或抗日战争胜利可给 1 分)

19、 。(2 分)原因:(外因)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内因)反动政府的专制统治;政局的动荡不安。 (6 分,原则上 3个要点)32 【参考答案】(1)原因: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 (3 分)理念: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4 分)(2)影响:北方政治势力得到增强;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9 分,原则上每个要点 3 分)33 【参考答案】主题 1:两座纪念碑都是为了纪念中西方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 (2 分)阐述:图 1 中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3 分)图 2 中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分) (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酌情给分)主题 2:两座纪念碑所纪念的重大事件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不同。阐述:图 1 中的郑和下西洋时明朝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图 2 中的新航路开辟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的经济目的,进行海外殖民,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