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20286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高 2019 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多个不同的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所需的 ATP 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B. 内质网是加工蛋白质和合成脂质的场所C. 线粒体内膜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D. 溶酶体能合成和储存多种酸性水解酶【答案】B【解析】【分析】1、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

2、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水解酶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详解】细胞内所需的 ATP 不一定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如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二者都能产生 ATP,A 错误;内质网是加工蛋白质和合成脂质的场所,B 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

3、线粒体,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成 CO2和 H2O,C 错误;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掌握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和激素一样,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2 -B. 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种酶的保存C.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D. 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 R

4、NA 也具有催化功能;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的酶有其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也会因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详解】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A 错误;酶应在低温下保存,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种酶的保存,B 正确;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如呼吸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C 正确;高温、过酸、过碱导致酶失活是因为酶空间结构被破坏的结果,D 正确。故选 A。3.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 PDL1 蛋白质可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导致 T 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使用抗 PD1 抗体可

5、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使用抗 PD1 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 PD1 抗体可直接杀死癌细胞B. 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C. 抗 PD1 抗体作用于 T 细胞而不作用于癌细胞D. 人体所有的细胞都有 PD1 基因,并都会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针对癌细胞的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抗体具有专一性,抗 PD1 抗体可与 T 细胞表面的PD1 蛋白特异性结合,使 T 细胞对癌细胞发挥免疫应答而杀死癌细胞。【详解】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抗 PD1 抗体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使 T 细胞对癌细胞发挥免疫应答而杀死癌细胞,

6、使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而不是抗 PD1 抗体直接杀死癌细胞,A 错误;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的,B 错误;抗体具有专一性,由题- 3 -意可知,抗 PD1 抗体作用于 T 细胞而不作用于癌细胞,C 正确;只有 T 细胞表面有 PD1蛋白,即 PD1 基因只在 T 细胞中表达,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作用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B. 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控植物的

7、各项生命活动D. 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其促进细胞伸长【答案】D【解析】【分析】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植物激素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来调控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详解】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受重力影响,A 错误;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条件下,生长素进行了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所以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错误;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 错误;生长素浓度低时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其促进细胞伸长,D 正确。故选 D。5.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

8、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A.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个体的形成B. 人类的 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C. 卵裂时 21 三体综合征个体的形成D.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答案】D【解析】【分析】1、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的原因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将遗传物质均- 4 -等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2、卵裂是受精卵早期进行的有丝分裂。3、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造成的。4、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 5 号染色体的片段缺失。【详解】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由于 5 号染色体片段缺失,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没有关系,A 不符合题意;人类的 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9、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Y 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到两个细胞中,形成了 YY 的精子所致,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无关,B 不符合题意;卵裂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 不符合题意;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致,D 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识记各种变异的来源是解题关键。6.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 M 基因和 R 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 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 M 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B. 基因 R 转录时以

10、a 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C. 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 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GAGD. 若基因 M 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一条染色体上有 M 基因和 R 基因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 3 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起始密码子为 AUG,则基因 M 以 b 链为模板合成 mRNA,而基因 R以 a 链为模板合成 mRNA。【详解】当二倍体为 MM 纯合子时,细胞分裂时经过 DNA 的复制,细胞中可出现 4 个 M 基因,A 错误;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故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在细胞核中,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可知基因的模板链上

11、应为 TAC,观察 R 基因可知,应该以 a 链为模板进行转录,B 正确;- 5 -根据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可知基因 M 以 b 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 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CUC,C 错误;若基因 M 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分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基因 M 和基因 R 转录的模板链;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7.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得到

12、了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8:00 到 10:00 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有: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光强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_。(2)推测导致 12:00 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填“光照强度”或“CO 2浓度” ) ,有可能是其过大抑制了光合作用过程。(3)为验证缺镁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 组)和缺镁培养液(B 组) ,在特定条件培养海水稻,一定时间后检测其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为 B 组_A 组(填“” 、 “”或“” ) ,说明缺镁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原因是_。(4)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海水稻的光

13、合作用,为探究 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在(3)的基础上增设两组实验,则其培养液为_和_。【答案】 (1). 气孔导度增加,CO2 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 (2). 光照强度 - 6 -(3). (4). 缺镁影响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反应 (5). 完全培养液加 CCCP (6). 缺镁培养液加 CCCP【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从图中光合速率的曲线可以看出,在 10:00 左右时,光合速率相对量最大;但是在 12:00 时出现低谷,正常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的,但是此时的气孔导度最大,因此可排除二氧化碳的影响。【详解】 (1)图中 8:00 到

14、10:00 光合速率升高,可能的原因有: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光强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促进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由图可知,气孔导度增加,CO 2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导致光合速率升高。(2)由图可知,12:00 时植物的气孔导度最大,所以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不是二氧化碳浓度,有可能是光照强度过大,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3)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缺镁的实验组,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光反应,进而导致光合速率减弱,故实验结果为 B 组光合速率小于 A 组光合速率。(4)实验目的是探究 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15、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在(3)的基础上增设两组实验,其培养液分别为完全培养液加 CCCP(与 A 组对照)和缺镁培养液加 CCCP(与 B 组对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能够根据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关系判断 12:00 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8.肠道病毒 EV71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肠道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合成物质 M 的原料来自于_,合成场所是_。(2)图中表示的是_过程,合成的+RNA 可作为该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7 -(3)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

16、有_。(4)病毒衣壳由 VP1、VP 2、VP 3和 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 VP1、VP 2、VP 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 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 RNA 连接,另外 VP2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和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分别是_。【答案】 (1). 宿主细胞 (2).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3). RNA 的复制 (4).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 VP 4和 VP2【解析】【分析】病毒为专性寄生,繁殖时所需的原料等来自宿主细胞。病毒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详解】 (1)病毒的增殖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物质的增殖和翻译等过程所需要的

17、原料来自宿主细胞,故翻译合成物质 M 的原料氨基酸来自于宿主细胞,翻译的场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2)图中为 RNA 形成 RNA 的过程,可表示 RNA 的复制过程。(3)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境,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故 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由于病毒的四种衣壳蛋白中,只有 VP1、VP 2、VP 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 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 RNA 连接,所以 VP4不宜作为抗原,另外 VP2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变其性质,所以可将 VP2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服用。【点睛】作为

18、疫苗的抗原应该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而且口服状态下不能被分解的才能口服。9.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一声枪响后运动员快速出发,心率也迅速加快,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体液调节具有_的特点。(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导致散热加快;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使机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的原因是_,最终使尿量减少。(4)途中运动员血糖大量消耗,但血糖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原因是_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19、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8 -(5)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在_。【答案】 (1). 作用时间长 (2). 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 (3). 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 (4). 胰岛 A (5). 大脑皮层【解析】【分析】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详解】 (1)运

20、动员剧烈运动后,运动虽停止但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2)体温升高时,通过神经调节,可使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使机体散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3)机体大量出汗后,排出的水增加,血浆渗透压增加,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后,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4)血糖含量降低后,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5)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说明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点睛】识记

21、教材中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是解题关键。10.2017 诺贝尔获奖者在研究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昼夜节律过程中,克隆出野生型昼夜节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perL、perOl,通过实验验证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野生型昼夜节律 24h,即表现为正常节律,突变基因 pers、perL、perOl 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 19h、29h 和无节律。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per 基因与 perOl 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 (2)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能否用果蝇的羽化节律性状和红眼白眼性状,并说明理由:_。 - 9

22、 -(3)四种品系自由交配若干代后种群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种。 (4)现有纯合 perOl 突变体与纯合野生型雌雄果蝇若干,请在其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正常节律与无节律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_【答案】 (1).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 不能,因为节律基因和红眼白眼基因都在 X 染色体上(或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 10 (4). :杂交组合:纯合 perOl 突变体雌果蝇纯合野生型雄果蝇;若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都表现为无节律,则无节律为显性性状;若子代雌果蝇都表现为正常节律, (雄果蝇都表现为无节律) ,则无节律为

23、隐性性状【解析】【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判断基因的显隐性时,若已知亲本为纯合子的情况下,可选择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详解】 (1)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形成的原因有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所导致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故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2)根据题意“野生型昼夜节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perL、perOl,通过实验验证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而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也位于 X 染色体上,即节律基因和红眼、白眼基因都在 X 染色体上,而遵循自

24、由组合定律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不能用果蝇的羽化节律性状和红眼、白眼性状。(3)根据题意分析,该复等位基因有四种,且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雌果蝇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4 种,雌果蝇杂合子有 6 种,雄果蝇基因型有 4 种,所以四种品系自由交配若干代后种群中基因型共有 14 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46=10 种。(4)本实验要求用一个杂交实验进行判断,且已经知道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和提供材料均为纯合子,故可选择纯合 perOl 突变体雌果蝇纯合野生型雄果蝇,若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都表现为无节律,则无节律为显

25、性性状;若子代雌果蝇都表现为正常节律, (雄果蝇都表现为无节律) ,则无节律为隐性性状。【点睛】判断显隐性,可选择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由于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当选择到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交时,后代会表现出雌性与- 10 -父本的表现型一致,雄性与母本的表现型一致的现象,此时可判断亲本雄性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11.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60以上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 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 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 4 组培养瓶中,适宜条

26、件下培养 24h 后除去上清液; 向 4 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 2、4、8,16mol/L 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72h 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根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萃取前要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以提高萃取效率。(2)现有四氯化碳(沸点 76.5)和乙醚(沸点 34.5)两种溶剂,应选用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 (3)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罝,目的是_。萃取液在浓缩之前需进行_,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27、(4)科研小组进行上述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步骤中需要设罝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答案】 (1). 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 (2). 粉碎和干燥 (3). 乙醚 (4). 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5). 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6). 过滤 (7). 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8). 在另一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解析】【分析】从题干信息可知,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其性质可类比胡萝卜素,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

28、法。由于萃取效率的高低与材料的含水量、颗粒大小、萃取温度和时间等有关,因此萃取前要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 11 -【详解】 (1)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溶于水,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所以水蒸气蒸馏法不适用提取青蒿素。由于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充分破碎细胞,烘干水分,以便细胞中的青蒿素尽可能多的溶于有机溶剂中,以提高萃取效率。(2)由于青蒿素在 60以上易分解,故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所以选择乙醚不选择四氯化碳。(3)由于萃取剂遇明火易燃易爆,所以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

29、用水浴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罝,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使得有机溶剂冷凝回流到瓶内,避免跟着提取物一起萃取出去。萃取液在浓缩之前需进行过滤,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即去掉杂质,保证萃取的效率。 (4)根据步骤可知该实验自变量为青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故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步骤中缺少不加青蒿素的对照组,故需要设罝对照组,对照组一般是不经过处理的组,故处理方法为在另一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在适宜并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点睛】实验目的是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所以根据实验步骤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确定实验目的的关键。-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