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23331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51 T 964-2009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DB51B66 备案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9642009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 Standardized Prorcess of Planting Technologies for Pollution-free Chinese Medicina Crop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2009-06-02 发布 2009-07-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964200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立地条件 1 4 种子生产 1 5 苗木生产 2 6 造林

2、3 7 抚育管理 3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4 9 采收与加工 4 10 包装与储藏 . 5 DB51/T 9642009 II 前 言 厚朴是中国特产,其树皮、根皮、花、果均可入药,经济价值较高。四川是主要产区之一,达州、广元、巴中、绵阳等地广为分布,川朴是我国出口创汇重要的传统木本药材。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深入建设,厚朴的栽培和野生资源改造面积大增,已成为山区农民新的增长点。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作为四川无公害厚朴栽培与经营的依据。据此,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0标准结果和编写规划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

3、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达州市林科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 万国礼 朱洪瑭 林森 金跃 柏子奎 刘杰 本标准于 20090602 首次发布。 DB51/T 9642009 1 无公害中药材造林技术规程厚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生产的种子、苗木、栽植、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与贮存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厚朴的无公害栽培及经营管理加工等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4、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51/T 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T 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T 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立地条件 3.1 气候条件 适宜年平均温度1620,1月份平均温度39,年降雨量800 1800 ,喜凉爽、喜潮湿、喜浓雾的气候。 3.2 土壤条件 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湿润、排水 良好,厚度在60

5、以上,呈微酸性至中性,一般以山地黄壤和黄宗壤为宜。 3.3 地形条件 应栽植在海拔 800 m1500 m ,中下部坡位、坡度不宜超过 30的山地,丘陵平坝地带。 3.4 产地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DB51/T 336 的规定要求。 4 种子生产 4.1 种子采集 选择 15 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选择果皮现紫红色、果鳞微裂露出红色种子时连果柄采下。 4.2 种子处理 4.2.1 假种皮处理 成熟的种子外面有很厚的蜡质红色假种皮包裹,应及时将种子外面的蜡质层搓尽。其方法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48h 后取出,用粗砂反复搓掉外层红色的假

6、种皮,搓得越净,发芽率越高。 4.2.2 净种 将搓去蜡质层的种子,在清水中漂去浮籽、破籽。 4.3 种子检测 DB51/T 9642009 2 4.3.1 种子检测方法 根据 GB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4.3.2 种子标签 每批种子应挂有标签,标明厚朴种子产地、重量、净度、发芽率、含水量、质量等级、植物检疫证书编号、种子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生产者或经营者名称、地址。 4.4 种子包装运输 种子用袋装筐,长途运输应用透气性好的包装袋包装,以麻袋为佳。 4.5 种子贮存 种子宜沙藏,选择清洁、通风良好的房子或地下室;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而不出水,触之能散为

7、宜;沙与种子体积比为 2:1,将沙子与种子拌匀堆放,厚度原则上不超过 50cm,表层加盖 3cm5cm 厚的沙。贮存时应注意观察,及时补充水分。 5 苗木生产 5.1 苗圃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在 800m1200m,交通便捷,人力资源丰富,排灌方便的地方;坡度应在 5以下,通风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好,微酸至中性的缓坡地。 5.2 整地作床 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 15000 kg 30000kg,结合犁耙均匀混入,耙细整平后,按等高线作床,床宽 100cm,高 25cm,长度按地形而定。床作好后撒少量石灰消毒,覆盖黄沙土 1cm,稍压平。 5.3 播种 5.3.1 浸种催芽 播种前,

8、将种子放入盛有 30温水中浸泡 7 天8 天,待水分渗入种皮内部,置阳光下 10 分钟后种皮自然裂开,即可播种。 5.3.2 播种时间 春播一般于 2 月3 月进行,以春播为好。冬播于 10 月11 月进行,可随采随播。 5.3.3 播种方法 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 30cm开横沟条播,沟深 5 cm 7cm,播幅宽 10cm,每隔 3 cm 5cm(株距)播入种子 1 粒,每 hm2用种量 150kg左右。播后覆盖细土 3 cm 5cm,床面盖草,以保持湿度,防止雨水冲刷。 5.4 苗期管理 当幼苗大部分出土,要及时分批在傍晚揭去覆盖草。幼苗长到 2 片3 片叶时,应及时移苗、补苗,并浇透水

9、,适时除草。阴雨天要防止因地积水造成烂根;天旱时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可追肥 3 次5 次,在幼苗长出 2 片真叶、苗高约 5cm时,结合移栽进行第 1 次追肥,以后可看苗施肥,间隔期一般为 1 个月左右,到 9 月份停止施肥。要培育壮苗,一般 7 月份间苗,每hm2保留苗密度 30 万株左右。 5.5 苗圃施肥 5.5.1 肥料使用 严格按照 DB51/T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5.5.2 施肥 第 1 次在幼苗长出 2 片真叶时,施入稀薄腐熟的人畜粪水,每hm2用量为 37500kg,促进幼苗生长;在 5 月中旬与 7 月上旬追施速效肥料(N:P:K 比为 3:1:

10、1),每次每hm2用量 250kg。 5.6 苗木根腐病防治 5.6.1 加强管理 选好圃地,精耕细作,及时管理。 DB51/T 9642009 3 5.6.2 化学防治 5.6.2.1 农药使用 严格 DB51/T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三致(致癌、致畸、致变)的农药。 5.6.2.2 方法 在发病高峰来临之前,喷洒 1:1:100 倍波尔多液; 65%敌克松 4g/m2与黄心土拌匀后撒在苗木根茎部;50%多菌灵 500 倍液灌入病株苗木根部。草木灰在清晨撒入圃地也十分有效,注意灰不能撒在叶面上。 5.7 苗木检测 5.7.1 苗木检测方法 根据 GB6

11、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规定执行。 5.7.2 苗木标签 每批苗木应挂有标签,标明厚朴苗木产地、数量、苗龄、苗高、地径、主根长、根幅、质量等级、植物检疫证书编号、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生产者或经营者名称、地址。 5.7.3 苗木包装运输 苗木以 100 株或 50 株扎成一捆, 500 株一大捆。运输应做好防风、防晒、防淋、保湿、保鲜措施。 5.7.4 苗木贮存 起苗后应放在库棚内或背荫避风处,防止日晒、雨淋,贮存期原则上不宜超过 2 天。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应符合本标准中 3.1、 3.2、 3.3、 3.4 的要求,并符合 DB51/

12、T36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6.2 苗木质量 选用高 60 以上、地径 0.8cm 以上的苗木。苗木大小要分级、分区栽植,以便生长整齐。 6.3 清林整地 整地前把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或杂草、灌木等天然植被进行清理,宜保留阔叶树。山地要适当保留山顶、山脊天然植被,或沿一定等高线保留 3m 宽天然植被。 采用全垦、穴(块)状和带状整地。带状整地,沿等高线 3 米带宽整地,禁止 25以上坡度的山地全垦整地。造林宜采用穴植,规格为 60cm60cm60cm,将表土填入底部,施入基肥,与穴土拌匀,覆盖厚 10cm 的细土。每植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 5kg,磷、钾肥各 0.5kg

13、。 6.4 栽植 6.4.1 栽植密度 立地条件好的宜稀,立地条件差的宜密;在土层厚度 80cm以上的造林地上造林,每hm2初植 1670株(株行距为 3m2m);在土层厚度 60cm80cm的造林地上造林,可植 2500 株(株行距为 2m2m)。 6.4.2 栽植季节 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早春雨水节前进行。 6.4.3 栽植技术 在栽植时做到苗正、根伸,分层填土压紧,浇透定根水,栽植深度视土壤条件而定,土沙宜稍深栽,土粘宜稍浅栽,一般应超过苗木根颈。盖土稍高于地面,以防积水。 7 抚育管理 7.1 中耕除草 定植后,前 5 年每年至少中耕除草 2 次,第 1 次在 5 月,第 2 次于 8

14、月9 月,将杂草压入株旁作DB51/T 9642009 4 肥料。秋末除草后,进行培土,保温防冻。林地郁闭后,每隔 1 年2 年,在夏秋杂草滋生时,再中耕除草 1 次,中耕行间宜深,株旁宜浅,避免伤根。宜林荒山荒地上应进行带状抚育,清除窝边 1 米内的杂草,砍除藤蔓,培土正苗。 7.2 施肥 造林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的 5 月份,可施氮肥或复合肥一次,每hm2用量 375kg,提倡沟施。有条件的地方第四年以后,每年秋末除草后施入适量腐熟的厩肥或堆肥。并严格按照DB51/T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7.3 除萌、间伐 7.3.1 除萌 厚朴萌发力强,树干基部和根径常由于机械损伤、病虫

15、危害,出现萌芽而形成多干现象,生长期应及时除去,以免影响生长。 7.3.2 间伐 初始密度过大,在后期随着林木生长加快,树冠郁闭,应将劣株伐除,促进优势植株旺盛生长。间伐应在树木萌动时进行,以利于厚朴皮的剥取。 7.4 截干、整枝和斜割树皮 7.4.1 截干 为加快厚朴径生长,增厚皮层,在其定植 10 年后,当树高长到 9m 左右时,就可将主干顶梢截除。 7.4.2 整枝 郁闭后修剪密生枝、纤弱枝、垂死枝,使养分集中供应主干和主枝。 7.4.3 斜割树皮 春季用利刀从其枝下高 15cm 处起一直到基部围绕树干将树皮等距离斜割 4 刀5 刀, 不伤木质部,并用 100mg/kgABT2 号生根粉

16、溶液向刀口处喷雾,使树皮更快增厚。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 叶枯病:加强抚育管理,清除枯枝病叶,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如需化学防治,严格遵守 DB51/T337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准则。 8.2 虫害 褐天牛、星天牛和金龟子:冬季深翻土地,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黑光灯诱杀和工人捕杀。如需化学防治,严格遵守 DB51/T337 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准则。 8.3 厚朴采收当年禁止施用化学农药 9 采收与加工 9.1 采收 9.1.1 采收年龄 厚朴定植后可 15 年20 年采剥树皮。 9.1.2 采收时间 一般 5 月中旬进行, 1200m 以上地区宜在 6 月下旬进行。最好选择空气相对湿度 70%

17、80%的晴或阴天,不宜在雨天。 9.1.3 采收方法 用嫁接刀在树干基部离地面 15cm20cm 的地方环割一刀,再在分枝处或按照药材规格长度量取一定的长度环割一刀,然后在两个环割口之间纵割一刀,切割深度以割断韧皮部而不伤木质部为准。随后顺着纵缝用刀柄后端牛角片将树皮缓慢撕裂撬起,割断残连的韧皮部,最后将整张皮剥下。剥皮后,立DB51/T 9642009 5 即喷 10g/L 的吲哚乙酸,并将环剥部位用透明塑料纸密封,半月后先打开下部封口,20 天后可全部除去密封纸。 9.1.4 花蕾采取 厚朴花,于 3 月4 月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摘,过时则花瓣脱落。采摘时间宜在阴天或晴天早上。 9.2 加工

18、9.2.1 皮加工 9.2.1.1 风干法 在通风室内或草棚内,离地高 100cm 左右搭架,将各种规格的厚朴皮分别堆放风干,其间要经常上下内外翻动。切忌阳光暴晒或堆于地上。一般过三伏天厚朴风干后,即可分类打捆。 9.2.1.2 烘干法 将剥下的厚朴皮叠整齐放入甑中,以少量花椒、白矾及水蒸煮,待蒸气均匀后取出,堆积于室内阴凉处,盖上杂草或棉絮,使其“ 发汗 ”12h 24h,再取出卷筒,大张的卷成双筒,小张的卷成单筒,两端用麻绳捆好,再用炭火烘干。 9.2.2 花蕾加工 将花蕾放入蒸笼内蒸 3 min 5min,摊开晒干或文火烘干,也可置沸水中烫一下,再烘干或晒干。 10 包装与储藏 10.1 包装 包装前应检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厚朴一般采用打捆、箱装、麻袋装。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应是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在每件药材包装上,应注明厚朴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10.2 储藏 储放的仓库应干燥、通风、避光,并且有防鼠、虫、禽畜的措施。地面应整洁、无缝隙、易清洁。货物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的距离,完全与其它药材分储,并定期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