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申论-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谈谈各级政府、部门在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客观公正。(分数:20.00)_2.根据给定材料,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具有可操作性。(分数:25.00)_3.根据给定材料,任选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逻辑性强。(分数:55.00)_湖南省申论-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
2、,分数:100.00)1.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谈谈各级政府、部门在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客观公正。(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各级政府、部门在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中还存在反馈不及时、遭遇推诿塞责、沟通渠道形同虚设等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领导的责任心不够,对领导的权力制约不足、监督不力,对违规违纪行为惩戒不严。二、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较差,公开不充分,民众对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许多政府信息无法便利获知。三、一些地方政府开通的社情民意通道,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项“自选动作”,远未形成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效应,更不用说与民众
3、进行充分的互动。其四,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欠佳,使这些法定的社情民意代表未能发挥主渠道作用。2.根据给定材料,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具有可操作性。(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领导制度,要建立定期召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制度,通报、部署和检查社情民意工作,及时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领导签发制度和牵头督办制度,使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由政协领导签署意见后专报党委、政府。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征集、分析、报送、反馈工作制度,在社情民意的来源、编辑、报送、反馈等方面,形成一套规范的操作程
4、序,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四是建立健全了督促考核制度。各级人大、政协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社情民意渠道的畅通情况进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政府部门,应该提出批评,并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3.根据给定材料,任选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逻辑性强。(分数:55.00)_正确答案:()解析:尊重民意和谐社会背景下领导干部的素质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类社会机构采取各种方式听取和征求民众意见的消息,频频见诸新闻媒体,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大到事关
5、全局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小到某地某项具体工作的实施,诸如城市景观如何建,公园门票能否调价,烟花爆竹何时何地燃放合适,等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往往都要以召开听证会、让市民投票等方式,听取百姓的意见。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尊重民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益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个人的主体意识、利益意识、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普通百姓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行动更积极,表达自身意愿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重视民意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重要前提和内容。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尊重民意”呢?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要乐于“听”民意,这是基本前提,主要是解决思
6、想认识上的问题。做一件事,外力迫使你做和自身主动愿意做,其效果一定是有差异的。当然并不是说,你不愿意去听取群众意见就可以不去听。因为,当下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要求党政机关的干部,都要主动听取和尊重民意,这不仅是政府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更是执政为民的基本前提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这里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通过提高认识,把听取民众意见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主动行为。其二,要善于“听”民意,这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问题是保证民意的客观、真实。原生态的民意是一盘散沙、五花八门的,如何从中去发现和了解真实的民意呢?首先一个问题,采取什么方式去收集民意?目前通行的做法有:召开人大代表会议、召开听证会、问卷
7、调查、借助民意调查机构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如 2006年初开通的中国政府网被喻为民意直达中南海的直通车。但是,也有人对网络民意提出质疑,认为网络民意并非真实的民意,不应该影响政府决策,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一种比较严谨的看法是,由于网民与公众的不对称,以及被访者身份难以控制等问题,现阶段的网络民意只是社会意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也代表不了其他民众的意见。其次,如何科学地分析民意,如何从无数的分散的意见中获取“真实的民意”?对此,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种十分完备的做法。总之,如何保证民意的客观、真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其三,要勇于“取”民意,实际上是讲如何对待民意的问题。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民意”和“上面”的意见相一致的时候;另一种情况是“民意”和“上面”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在第一种情况下,该反映就反映了,该纳入决策就纳入了,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问题就来了,首先敢不敢于把真实的民意反映到上级机关去;其次敢不敢将真实的民意转化为决策。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尊重民意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