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834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8 分) 一、( 每题 3 分, 共 12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 簪 (zn) 炽 痛 (ch) 愧 怍 (zu) 锲 而不舍 (qi) B.憔 悴 (chu) 蜷 屈 (qun) 仄 歪 (z) 头晕目 眩 (xun) C.荫 蔽 (yn) 谮 害 (zn) 佝 偻 (l) 心无旁 鹜 (w) D.倒 坍 (tn) 蓦 然 (m) 家 醅 (pi) 气冲 斗 牛 (du) 解析: B 项“ 悴 ”读 cu; C 项“ 偻 ”读 lu; D 项 “ 蓦 ” 读 m;答案为 A。 答案

2、: A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时代的年轻人,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遇事能 自作主张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相形见绌 。 C.陈静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让她在公开场合发言,她往往会 恼羞成怒 ,一句话也说不完整。 D.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们队列整齐、 鳞次栉比 地走运动场。 解析: A 句“自作主张”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C 句“恼羞成怒”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D 句“ 鳞次栉比 ”形容楼房多而排列整齐,不能形容人,答案为 B。 答案 : B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

3、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 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 C.课文 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比如,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解析: D 错,是在与大人国国主的对话,而不是 慧骃 国。 答案 : D 4.选择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4、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港湾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 B. C. D. 解析: 本段选自冰心谈生命,本题比较难,没有明显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只能靠对作品内容的记忆来判断。 答案 : D 二、(共 6 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5 6 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

5、“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如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 ,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中扮戏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刑:通“形”。指形成或事实。嘿:同“默”。禽:同“擒”,拘捕,捕捉。 5.选出与本文“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尉剑挺,广起,夺 而 杀尉。(陈涉世家) B

6、.骨已尽矣, 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潭西南 而 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D.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 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A 句与例句中的“而”皆作顺连。 答案: A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鞅少好刑 名 之学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 (陋室铭) B.会 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 会 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C.年 虽 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 虽 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D.汝可疾去矣, 且 见禽 且 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解析: D 项中的“且”为“况且”的意思。 答案: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02 分) 三

7、、( 23 分) 7.解译下列文言句子。( 9 分,每句 3 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答案: 哪一夜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新的人罢了。 (2)非独贤者有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答案: 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情感,每个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3)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答案: 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风阻隔了。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8.古诗(词)文默写。( 9 分,每空 1 分) (1)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答案: 绿树村

8、边合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答案: 春潮带雨晚来急 (3)树树皆秋色, 。(野望) 答案: 山山唯落晖 (4)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答案: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答案: 赢得生前身后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雪拥蓝关马不前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答案: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夫环而攻之,民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答案: 闲 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9.阅读下面诗歌,

9、回答问题。( 5 分)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 分) 解析: 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及特点,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判断。 答案: 夸张、对偶 。 (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 2 分) 解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 “绝”、“灭”、“孤”、“独”表现出孤独、凄凉;“独钓”表现出倔强、执着、孤傲。(或者思想感情:孤独、凄凉,倔强、执着、孤傲。表达情感的词语:“绝”、“灭”、“孤”、“独”、“独钓”) 四、现代文阅读( 29 分)

10、(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 14 小题。( 14 分)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美国 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 2013 年 12 月 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 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 FCC 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 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 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其实, 1991 年 , FCC 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 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

11、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 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 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 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可是人命关天,虽然 FCC 曾经在 2007 年

12、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 1991 年 FCC 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 2008 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 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 6 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

13、,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有趣的是,在 FCC 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 FCC 的行为 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 Twitter 上抱怨一下她。” 10.1991 年 FCC 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 分)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答点“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梳理文章内容,第三段即可明确答案: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

14、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答案: 手机的使用会加重地面基站的负担。(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11.第 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 FCC 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 FCC 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 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 3 分) 解析: 阅读第四第五段内容,即可找到相关内容。 答案: 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未

15、被证实;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或屏蔽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12.第 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3分) 解析: 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答案: 不可以去 掉。这句话补充说明了坐飞机打电话的条件,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 13.第 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 分) 解析: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中心思想: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 实验证明过 ;说明方法:举例子 。 14.“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

16、,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 4 分) 解析: 对 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不唯一。 答案: 便利:飞行时能够利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能减少旅途的枯燥; ;不良影响:飞机打电话会干扰别人;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接收器安装等成本。建议: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打电话的管理;乘客需加强自律,避免打手机干扰他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 18 小题。( 15 分) 那些乡间的事物 贾维秀 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风景的帷幕

17、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 让天惊让地动。 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喔 喔 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 ,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村庄醒了。 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 荡开,叫醒了田野。 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

18、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 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 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 如同个 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

19、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 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 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 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村子里

20、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15.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

21、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 3 分) 示例:清脆高亢 的鸡鸣。 解析: 根据题干中“田园风光图”答点,梳理文章内容,找到文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语句,如最后一段文字,按示例短语的形式概括。 答案: 叫醒田野的脚步声;晶莹斑斓的雨珠;茁壮饱满的庄稼;形形色色的活物;园子里的水井和时令蔬菜;偶尔问答的老人与小孩;悠然的农人与老牛。 16.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 段划线句子)?( 4 分) 解析: 阅读句子所在文段的前后文内容, 找到作者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语句,从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人随着大自然的

22、节奏生活,人依靠大自然 生存等方面来分析理解。 答案: (1)人不像主宰:与浩瀚的大地相比,人是渺小的 ;人是随着大地的节律安睡、苏醒、劳作,处于被动地位。 (2)像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和植物一样,依靠土地,吸收土地的营养生长繁衍 。 17.分析第 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 4 分) 解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答案: (1)写作特色:一是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是从色彩、姿态方面写出了事物的不同情状; (2)作用:一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二是透露出对庄稼和土地的喜爱之情 18.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4 分) 解析:

23、 在文中找到作者提到“天堂”的段落即 段,根据作者所说的“ 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这句话来概括。 答案: 参考范例:有自然朴素祥和的景色;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地和谐相处;物产丰富,人民富足;生活自在悠闲。其中中心词:自然(朴素),和谐、富足、美好、自由。 五、( 50 分) 19.写作 。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要面临或大或小,或轻易或艰难的选择,而艰难且正确的选择常常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更好。当我们在勤奋与懒惰、真诚与虚伪、善良与丑恶、坚强与软弱,坚持与放弃等一对对矛盾中经历纠结、艰难的心路历程并最终做出正确选择时,我们的成长便 已真实而扎实地进行。 请以“艰难的选择”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字数 600 800 字; 思想情感积极向上;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解析: 本题提议明确,根据引导立意,“选择”,即在生活中,会出现一个时机,让你选择“勤奋与懒惰、真诚与 虚伪、善良与丑恶、坚强与软 弱、坚持与放弃”。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