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38506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 201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课程 (分数:5.00)_2.班级上课制 (分数:5.00)_3.苏格拉底法 (分数:5.00)_4.有教无类 (分数:5.00)_5.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6.知识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分数:10.00)_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 (分数:10.00)_9.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分数:10.00)_10.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

2、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分数:20.00)_12.试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分数:20.00)_13.结合实际试述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辅助组织形式。 (分数:20.00)_14.试述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四川师范大学 2014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课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

3、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学科、英语学科。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2.班级上课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课

4、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3.苏格拉底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苏格拉底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又称产婆术。产婆术把教学过程分成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

5、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4.有教无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有教无类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他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

6、另一方面又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5.最近发展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7、,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6.知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现实活动中,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从总体来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生活教育理论

8、的基本内容如下: (1)“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 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会对生活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使学校真

9、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3)“教学做合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 “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 “教学做合一”是对

10、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认知发展阶段论是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1)感知运算阶段(出生1.5、2 岁) 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

11、算的智慧。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2)前运算阶段(26、7 岁) 此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看待事物。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 岁) 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

12、11、12以后) 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也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9.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桑代克认为,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学习就是形成这种联结。桑代克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准备律 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

13、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 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2)练习律 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桑代克之后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3)效果律 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

14、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后来桑代克发现惩罚并不一定消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于是,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10.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卢梭是 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 其核心思想是“归于自然

15、”的教育,即教育应该使人保持善良的天性和天生的能力,要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 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原则 a强调要正确看待儿童,不应该把儿童当作小成人来教育; b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的秩序来进行教育,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儿童,让儿童遵循自然规律率性发展。要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其自然倾向和特点,因材施教,防

16、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卢梭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他将对儿童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a婴儿期的教育(02 岁):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b儿童期的教育(212 岁):这一时期首先应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 c青年期的教育(1215 岁):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还应当学会劳动。 d青春期的教育(1520 岁):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要培养善良的感情、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志等。 (2)自然主义教育的影响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制度的猛烈抨

17、击。在他生活的年代,欧洲的教育是压制儿童个性,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那种经院主义性质的封建教育强迫儿童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即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打破了封建的经院主义性质教育的陈规陋习,把儿童从一个被动接受教育的无主体性的机器转变为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有主体性的学习者。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裴斯泰洛齐在卢梭的基础上将自然教育理论进一步深化,在教育史上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卢梭强调教育要遵从儿童自然本性的思想为后人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提供了主要的思想来源。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为什么教育对人的

18、发展有重大作用?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人,成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教育从自然人逐步生长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无论哪一种教育,都会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作用体现在人成长的方方面面,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引导人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处于主导的地位,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社会,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

19、性。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控制和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障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使人们能明辨是非对错,朝着好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2)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教学、育人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根据教育的目的和职能,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教学、育人的作用。 教育在传授基础的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中教给人基本的生存技能。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通过教育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从

20、一个简单的自由人向与社会联系的社会人转变。 教育能加速或延缓人的心理发展内因变化的进程,合理而良好的教育措施是适合心理发展条件的,正是这个主动而积极的条件,不断调节教育与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语言符号及其负载的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含着有利于人发展的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实践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3)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够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地影响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的、全

21、面的和系统的。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体、精神、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系统地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的,这就避免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片段性和偶然性等缺陷,使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加有效。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把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教育和训练,比其他形式的教育更加有效。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既保证了教学的良好秩序,也保证了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学

22、校教育有系统的学习内容,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综上所述,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所以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12.试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有以下几个趋势: (1)重视幼儿教育并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过去幼儿教育发展不够,一般都没有被列入学校教育系统。近年来,由于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幼儿教育的迅速普及,很多国家强调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第一环,把幼儿教育列入学校系统,幼儿教育阶

23、段也因此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趋势;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在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高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相结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研究认为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幼儿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2)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及义务教育是工业革命对劳动力文化科学和职业技术素养要求的产物,随着科技革命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延长,强制性不断加强,实行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我国上海等大城市及近郊已经开始普及 12 年制,即高中程度的义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中等

24、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指的是在普通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职业技术或劳动技术选修课;职业教育普通化是指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加强普通科学文化课的教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正在互相靠拢,日趋接近。出现这一趋势既是现代社会对劳动力和各类人才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要求。 (4)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趋势,多样化又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两个特点,多层次是指传统大学向下延伸为专科层次,向上延伸

25、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这标志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教育需求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的世俗化和生活化趋势。 (5)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伴随的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使得人们把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作为终生享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必须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才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有些人甚至还需要重新回到教育过程中来补充自己的知识,于是,回归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就被提了出来,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修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人教育不仅被纳入学校

26、教育的制度之中,而且逐渐形成了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联系的完整的成人教育系统,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13.结合实际试述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辅助组织形式。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并达到一定质量; b有利于人才的大面积培

27、养; c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d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a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b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创造性不易发挥; c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和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也不利于因材施教; d班级授课制以“课”为活动单元,不利于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完整性。 (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现代教学,除了用班级上课外,还要采用多种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这些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各有特点,不一定要面

28、向全班,时间可长可短,可以采取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这些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作业 因其在课外或在家中完成,故又称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从内容上看,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运用,但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外作业作为一种学生的独立作业,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参观 参观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的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参观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准备性参观,在新课前进行,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准备;二是并行性参观,在学习新课中进行,把新课的某个内容,拿到参观的现场中结合实际讲,即现场教学;三

29、是总结性参观,在新课后进行,以深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讲座 讲座是由教师请有关的专家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的内容不局限在课程标准的范围之内,大多是对学科内容的扩充、加深,具有科普性质。 辅导 辅导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由教师给予引导、启示和指点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诱导、示范;解答学生的疑难,使知识深化、系统化;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辅导可分为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形式。14.试述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分数:20.00)_正

30、确答案:()解析:清末以来,西方的教学法开始逐渐输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逐渐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教育改革。 (1)赫尔巴特的教学法的传播 输入最早的西方教学理论是赫尔巴特的教学法。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学生的心理过程为依据,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组织化和规范化。这较之传统私塾的个别教学和死记硬背更为优越,尤其是给教师以很大的便利,一时得到普遍应用。由于这种方法本身的缺陷和被简单地理解和机械地运用,逐渐与只重灌输的传统的注入式讲授法合流,造成国内教学普遍存在沉闷、呆板和形式主义,影响了教学质量,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20 世纪

31、初,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兴起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猛烈冲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关注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在培养有民主自由意识的公民、有独立个性的个人、有从事社会各种工作实际能力的建设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加速了中国教育界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与方法的引进。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是以反封建、反传统为主旨的,而以反传统教育自居、并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恰好为中国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因此,从 1916 年起,中国的教育杂志与报刊开始介绍进步主义

32、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学说。在杜威的弟子胡适、蒋梦麟、陶行知、郭秉文等人的努力下,杜威的一些著作,如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教材思维术经验与教育民本主义与教育等,纷纷被译成中文出版。其中,民本主义与教育更是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科的教科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3)杜威、孟禄、麦柯尔和推士等学者来华讲学 1919 年 4 月底,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逗留时间长达 2 年之久,其足迹遍及奉天、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 11 个省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前后讲演 87 场,掀起了中国教育界宣传、介绍并运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高潮。杜威的讲演以教育方面为居多,其中许

33、多内容经胡适等人翻译整理后,刊登在新教育杂志上,有的则汇编出版,如杜威五大讲演杜威三大演讲平民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等。1921 年,孟禄来华,作平民主义在教育上的应用的讲演。1922 年,麦柯尔和推士来华,指导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并指导学校搞实验。1927 年,克伯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讲演“设计教学法”,并参观晓庄师范学校附小的实验,出版了克伯屈讲演集。 (4)道尔顿制的传播 道尔顿制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1922 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同年 10 月,舒新城率先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基本上采用其原来方法。一些教育家纷纷著文、著书大

34、力宣传,一些学校也纷纷仿行。次年,舒新城出版道尔顿制概观。他在指出道尔顿制的可取处时,也指出方法不宜照搬,应抱试验态度。同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要求在研究基础上逐渐推广。1925 年,柏克赫司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推向高潮。至当年 7 月,全国约有 100 余所中小学试行。道尔顿制试验难以为继的原因颇为复杂,主要是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困难。20 年代后期,试验逐渐停止。 (5)设计教学法的传播 设计教学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

35、教学法自 1917 年输入中国后,就不断有学者予以介绍。1919 年,由俞子夷主持的南京高师附小首先正式开始研究和试验,反响强烈。1921 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21923 年设计教学法试验便在全国进入高潮,上海、南京、苏州、北京等城市中一些条件好的小学纷纷学习、推行,有关设计教学法的出版物也大量涌现。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设计教学法确有独到之处。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其缺陷逐渐暴露,加之时局的动荡,试验在 1924 年后渐趋沉寂,30 年代后实行的学校已寥寥无几。然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影响是持久的,直至 1949 年,设计教学法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学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