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距今约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谋人,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最早人类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我国云南省元谋县,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大量的碳屑、小块烧骨。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领略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下列人物中,谁是儒家学派的创始
2、人 (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孔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 “仁 ”的学说,他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者是( ) A秦孝公 B光武帝 C汉高祖 D秦王嬴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史实。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王嬴政在公元前 230年至公元前 221
3、年,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故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如何治理国家,是诸子百家争论的一个焦点,下列治国方略中属于法家代表人物的观点的是( ) A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B用 “仁政 ”治理天下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家思想。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治理国家 ”、 “法家代表人物思想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属于儒家思想; C属于道家思想;
4、 D属于佛家思想。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地方行政机构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A项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中央政府机构; B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 D属于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5、“秦王扫六合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下设 “三公九卿 ” 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C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D加强思想控制,在全国推行儒家学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这是一道逆向思维选择题,注意题干中的 “不属于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后又在咸阳郊外活埋一批书生,所以对于儒家学说不是推行而是钳制。故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只存在了 15年的时间就迅速灭
6、亡,就被农民起义给推翻。下列哪一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 A陈胜吴广起义 B国人暴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陈胜吴广起义。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中国古代成语的诞生,往往与战争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请问下列成语的诞生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7、 C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D围魏救赵 涿鹿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史实。这是一道逆向思维选择题,注意审题,结合课本所学分析, ABC三项搭配正确, D项的围魏救赵成语与发生公元前 4世纪中期的桂陵之战相关,逐鹿之战交战的双方炎黄二帝和蚩尤,故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青铜神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司母戊鼎,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最大青铜器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四羊方尊青铜器的精品;青铜立人像位于成都平原;编钟是战
8、国时期的乐器,司母戊鼎重达 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为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汉武帝实行的 “大一统 ”政策不包括( ) A实行 “推恩令 ”,削弱地方诸侯势力 B推行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D抗击匈奴保卫边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采取了措施包括政治上:实行 “推恩令 ”,削弱敌方诸侯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统一货币;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B项属于秦始皇的
9、思想措施。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D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长城。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故答案:为 “长城 ”。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
10、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 A鲜卑族 B氏族 C匈奴族 D羌族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昭君出塞的史实。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昭君出塞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匈奴族在蒙古草原。秦末汉初,匈奴经常南下威胁汉朝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时间,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秦王扫六合,虎视 何雄哉 !”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 A公元 221年 B公元前 221年 C公元 23
11、0年 D公元前 23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在公元前 221年,灭掉了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修筑在岷江流域 B由秦朝蜀守李冰主持修建 C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D修筑好后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 答 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都江堰,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
12、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至今,都江堰仍然造福了人民。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时代 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懂得 “人工取火 ”的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山顶洞人。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人工取火 ”、 “远古人类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生活在距今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元谋人和北京人会用火,北京人会使用天
13、然火,半坡人属于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大米饭,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米饭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稻种植,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种植水稻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位于在今天浙江河姆渡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水稻,所以说浙江河姆渡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小明决定假期中和
14、家人一起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文初祖 黄帝,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人文初祖 ”。 在做题的时候注意审题,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距今约四五千年,传说时代,炎黄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首领是(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禹这一历史人物,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15、 “治水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禹是继黄帝、尧舜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由于禹领导人民治理洪 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 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舜年老时推举治水有功的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下列人物带领人民讨伐无道的商纣王并建立西周政权的是( ) A桀 B汤 C周文王 D周武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武王伐纣的史实。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讨伐无道的商纣王 ”、 “ 建立西周政权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朝后期,西边渭水流域的周国,迅速发展起来,国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到公元前
16、 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故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烽火戏诸侯 ”等故事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其中与 “诸侯 ”的产生有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诸侯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
17、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甲骨文。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最早文字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文字都是我国的文字,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甲骨文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出现在商周,比甲骨文规范。隶书在秦朝出现,楷书则出现得更晚,故答案:为 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 7
18、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 原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晋文公称霸。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城濮大战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春秋时期,诸侯常常通过战争手段争霸,其中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君,从此晋文公称为中原霸主。故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周朝 C商朝 D战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甲骨文。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开始于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
19、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断,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的史实。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春秋时期 ”、 “第一 位霸主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兵强,公元前 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答案:为 A。
20、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好的办法是( ) A当兵立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 “战国后期秦国 ”、 “免除徭役和赋税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故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综合题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 “秦皇 ”、 “汉武 ”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盛了很大月
21、基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 材料一: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六经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 一一汉书 董仲舒传 请回答: ( 1)材料一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 4分) (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 4分) (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相同目的是什么 ( 2分) ( 4)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分) 答案:( 1)专制主义中央集
22、权;焚书坑儒。 ( 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3)加强了思想专制,巩固了统一。 ( 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是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示意图,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首先建立起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又皇帝决断。在思想上,推行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 2)本问主 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思想措施。材料二提
23、供了关键信息 “孔子之术 ”、 “ 董仲舒传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 “孔子之术 ”指的是儒家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答案: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而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加强专制统治,巩固统一。 (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
24、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分裂的状态,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汉朝继续统一的局面,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实行一系列措施,因此说,两人都为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大一统的汉朝 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秦始皇汉武帝无疑作出了巨大贡献,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使之成为我国历史发展道路上的高峰,请你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8分) ( 1)秦始皇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都采取过很多措施,其中为解决地方分裂势力,两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 4分) ( 2)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与
25、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就其本质而言是否相同,为什么? ( 4分) 答案:( 1)秦始皇 郡县制;汉武帝 推恩令。 ( 2)秦始皇 焚书坑儒;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本质相同,都是通过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维护统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试题分析:( 1)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秦始皇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 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实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 ( 2)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为了加
26、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尽管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不同,但是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维护统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大一统的汉朝 连线题 请将下列人物和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连线题) (10分 ) 项羽 纸上谈兵 赵括 破釜沉舟 勾践 一鸣惊人 楚庄王 卧薪尝胆 秦始皇 焚书坑儒 答案: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 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
27、起义军,秦军有 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铁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此故事的成语是破釜沉舟。 (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纸上谈兵。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 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上当,然后派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轻敌出击,结果赵国失败。 (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卧薪尝胆。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争霸,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王向吴王称臣,勾践和夫人一同到了吴国,每天卧薪尝胆,后来,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 (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时期楚王争霸的相关史实。春秋时,楚庄
28、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拿三年不鸣之鸟来讽刺庄王,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 5)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秦始皇是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的。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 春秋战国的纷争、 “秦王扫六合 ”、 “伐无道,诛暴秦 ” 问答题 简答题(
29、10分) 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重要的变法,其中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商鞅变法时当时秦国的统治者是谁?变法开始的时间是哪一年?( 2分) ( 2)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5分) ( 3)商鞅变法,因触犯了贵族的利益被车裂而死,请问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请说明理由( 3分) 答案:( 1)秦孝公,前 356年 ( 2)军功授爵,奖励耕织,推广县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 (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变法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变法的人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 但变法还是成功了。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
30、富兵强的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时间和支持者。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鞅变法是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也是战国时期变法效果最显著的一次变法。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但是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贵族的反对,最后被车裂而死。 (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重农抑商。 ( 3)本问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31、,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做出判断,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是否成功要结合历史事件的目的来分析。再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或者历史作用,分析商鞅变法是成功,主要是因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时代 问 答题( 10分) ( 1)在方框中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4分) ( 2)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什么 ( 3分) ( 3)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哪些著名的战役 请举出两例( 3分) 答案:( 1)东南西北分别是齐楚秦燕,中间三个,自上而下
32、:赵魏韩(填写在图中的方框) ( 2)诸侯争霸,年年混战;社会经济向前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思想方面百家争鸣 ( 3)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等等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也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齐国在东边,南边是楚国,秦国在西边,北边是燕国,中间赵魏 韩三家分晋,可以结合诗歌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来帮助记忆战国七雄的位置。 (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首先要正确的把握这个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可以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四个方面去分析。这一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称雄的局面,而且年年混战;社会经济向前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思想方面百家争鸣。 (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分裂,社会动荡时期,诸侯争霸,诸侯称雄,战争频繁,著名的战役很多,包括春秋时期晋楚为 争夺霸主而进行的城濮之战,战国时期还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以及发生在公元前 260年的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等。可以选择其中的两项来写例。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