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38506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 2010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个人本位论 (分数:5.00)_2.教学策略 (分数:5.00)_3.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4.中体西用 (分数:5.00)_5.苏格拉底教学法 (分数:5.00)_6.骑士教育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分数:10.00)_8.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分数:10.00)_9.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分

2、数:10.00)_10.简述自我效能感。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分数:20.00)_1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分数:20.00)_1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0)_14.论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 2010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个人本位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个人本位论是教育目的

3、的一种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其主要观点有: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个人本位论把个人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2.教学策略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

4、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其含义为: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3.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 年)。国

5、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 1438 年,此制遂废。4.中体西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中体西用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传授经史之学,然后再学习

6、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中体西用认可西学,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由可能成为“现实”,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5.苏格拉底教学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苏格拉底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又称产婆术。产婆术把教学过程分成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7、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6.骑士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培养军人的教育,旨在把封建主子弟训练成身强力壮、剽悍勇猛、武艺精湛、虔敬上帝、忠于封建主、宠媚贵妇的职业军人,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骑士教育分三阶段实施,从出生到 7、8 岁,为家庭教育阶段;7、8 岁以后至 14 岁,为礼文教育阶段;从 1421 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骑士教育是一种典

8、型的武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和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以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具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

9、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学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2)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教学就是为了受教育者的成长而进行的;教育措施是教学的中介,教育手段既包括教

10、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8.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四个基本因素。这四个基本因素的基本内容如下: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如机体的特点、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

11、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是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特点为: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的给定性可以激发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3)教育 教育是人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原因如下: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 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领导和组织的,能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教育对环

12、境的自发影响给予调节,加以选择,充分地发挥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排除和克服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 (4)个体的能动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必须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其作用。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9.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

13、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双轨制的结构 双轨学制是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原来的西欧学制属于此种类型。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单轨制的结构 单轨学制是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

14、、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分支型学制结构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最早出现在苏联。 以上三种类型的学制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形成起来,各有其深刻的原因。三类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又是有一定的历史顺序的,即从系统占优势向阶段占优势发展,由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向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10.简述自我效能感。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

15、研究的支持。 (1)自我效能感的基本观点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是,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三种。 行为的先行因素 班杜拉的先行因素即“期望”,“期望”概念包括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

16、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进行该活动的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完全相反。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敢于面对困难,有高昂的斗志,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困难面前则会害怕、退缩,不敢尝试,甚至轻易放弃。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热情开朗,情绪饱满,富有自信心;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充满恐惧和焦虑。 (3)自我效能感

17、的形成因素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包括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的唤起四个方面。 总之,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把个体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学科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特点 a各学科课

18、程都有各自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个学科自成一体; b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 a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 d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e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2)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从目的上讲,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力图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间接地、快速地获取人类历史上所积累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个体的发展

19、做准备。 从编排方式上讲,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的思维能力 学科课程以各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组织课程内容,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从教学方式上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科课程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由于学生的活动主要以班级为主要单位进行,强调整齐划一、团结协作、集体利益和团体荣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从评价方式上讲,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追求自我发展 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可以以学习结果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在我国以升学为基础的教育体制中,学科课

20、程是学生学习知识、进入高一级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1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包罗万象,他关于教育地位与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德育原则、教师等内容的论述,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a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 政治:提出“为政以德”,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把孝悌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经济:提出“庶、富、教”,说明教育受经济制约; 军事:提

21、出“足食、足兵、民信”,强调通过教育取得民众的信任,是立国的根本; 法律: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b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教育内容 孔子在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大部分,以前者为重心。教学

22、用书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道德教育思想 a立志乐道: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b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就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c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要打好基础,然后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这样才能逐步登上道德修养的高峰。 d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有了缺点、错误,不应该怕别人知道,而应决心改正,不再重犯。

23、 (2)教育实践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在文化教育上有两大贡献: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扩大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提出教学方法和原则 孔子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基本认识,孔子提出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a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b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

24、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c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d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或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教育实践,树立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典范,并且谈到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c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对孔子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积极意义 a在教育的功能上,肯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巨大意义,顺应并且

25、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是对教育的极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根据; b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c强调做官和学习相结合,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有很大的进步性。教育内容上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内容; d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了借鉴,着重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许多带规律性的内容对现代教育仍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消极意义 a孔子过分抬高了教育的地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b孔

26、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他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 c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立场出发的,本质上是为了造就不犯上作乱的顺民。教育内容的论述也是有严重缺陷的,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忽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杜威是 20 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其主要著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机能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社会进化论的基础上的。由此出发,他提出了教育的新界说。杜威的教育思想具体如下: (1)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

27、质 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同于以往教育家的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a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存在。 b教育即生长。这一观点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指出,受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不断地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并且使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 论教育的目的 a杜威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他要求教育要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b杜威认为强调过程内的目的,不等于否定社会性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

28、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论课程与教材 a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第一,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是由成人编写的、前人积累的、系统的间接经验构成,代表成年人的标准,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 第二,杜威认为分门别类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了,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而流于片面。第三,杜威认为旧课程和教材还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社会精神的匮乏,他要求教材不能只从本身出发,而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b从做中学 第一,杜威以经验论为基础,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第二,杜威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使儿童在最终获取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

29、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a提倡反省思维 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出发,提倡从做中学,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即反省思维。反省思维是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地、严肃地、持续不断地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以解决困难,排除疑虑,解答问题。 b提倡五步教学法 杜威将思维的五步法运动到教学方法上,指出了教学法的五个要素: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 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 第三,占有知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这个问题; 第四,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通过应用检验自己的观念是否有效。 c实验主义 杜威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

30、涉及到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还涉及间接经验的运用、假设的提出、假设的检验等方面,因此这种方法的运用过程更像是一种科学“实验”。 论道德教育 a力倡新个人主义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力倡新个人主义,认为新个人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无情的竞争,重视理智的作用。 b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施道德教育方面,他主张在社会性的情境中实施道德教育,要求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 c将道德教育的原理分为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 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内容、目的,也必须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2)评价 影响

31、 a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 20 世纪前半个世纪的整个时期里几乎统治了整个教育舞台。 b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他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c在杜威的影响下,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实验学校或“杜威学校”。教育家如陶行知,还吸取杜威教育理论中有益的东西,加以改造,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 局限性 杜威对教育抱有过高的期望,企图通过教育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是典型的改良主义唯心

32、史观。而且他对许多基本教育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在教育实践的运用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的结果。杜威来华和他的教育著作在中国的广泛译述,控制了旧中国教育的实施,推进了世界新教育改革在中国的传播,但却阻滞了马列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综上所述,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完备之处,但是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14.论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很多研究者都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其实在具体观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但各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识,这体现在知识观、

33、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方面。(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个体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 学习观 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

34、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a主动建构性 面对新知识,学习者必须充分激活头脑中先前的知识经验,付出高度心理努力,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地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反思和评价。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承担着学习的责任,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主的管理和调节。 b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有重要的意义。 c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

35、、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生长”和新知识的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 (2)对建构主

36、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积极评价 建构主义者在吸收维果茨基、皮亚杰、布鲁纳等心理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思想,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与高级学习的区分,批评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中;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这些教学思想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局限性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并且具有合理性的。全盘否定它,同样会犯以偏概全、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会引起教学上的混乱。结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注重具体和真实,但由此而反对抽象和概括,认为进行抽象的训练是没有用的也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