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138506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 2011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学习动机 (分数:5.00)_2.知识 (分数:5.00)_3.苏格拉底方法 (分数:5.00)_4.城市学校 (分数:5.00)_5.有教无类 (分数:5.00)_6.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分数:10.00)_8.“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分数:10.00)_9.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分数:10.00)_10.学校管理的作用

2、有哪些?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 (分数:20.00)_1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分数:20.00)_13.请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分数:20.00)_1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并列举出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内容。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 2011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学习动机 (分数:5.00)_正确答

3、案:()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2.知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现实活动中,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形成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从总体来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

4、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3.苏格拉底方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苏格拉底法是指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又称产婆术。产婆术把教学过程分成讽刺、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

5、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4.城市学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城市学校是西欧中世纪后期兴起的,适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世俗性学校,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在城市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由城市当局管理的、学习世俗知识的学校总称,其中包含着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模的学校,包括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等。城市学校的出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5.有教无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有教无类是春秋末期伟大

6、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他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6.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 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

7、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 1438 年,此制遂废。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经过多次修改,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教育要坚持培养劳动者

8、的观念;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 (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种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是指体、智、德、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

9、源泉。 总之,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8.“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西汉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设五经博士 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他学派虽然没有像秦代那样被明令取缔,但已不能取得官方学术的地位了。 (2)建立太学 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由

10、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有固定的名额和选拔标准,并享有官方给予的待遇,博士弟子制的设置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以儒术取士 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4)视学制度 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东汉时,皇帝视学成为一种制度。视学时要举行各种隆重的仪式,要召集博土讲论五经,有时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业,还要与师生欢聚。为了弘扬儒学,皇帝在每次视学时,还要聚

11、众宣讲。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此后一直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古代史的终结。9.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 (1)“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 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

12、和方法。 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会对生活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指“以社会为学校”。主张必须改造传统学校,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他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就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3)“教学做合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

13、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 “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 “教学做合一”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10.学校管理的作用有哪些?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学

14、校管理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 学校的管理工作应根据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 (2)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在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搞好了,学校教育质量就上去了。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形成以教学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局面。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

15、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3)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良好的学校管理可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各自的规律有条不紊、井井有序地进行,这是效率最高的做法。因此,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总之,学校管理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管理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学校工作起着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重要作用。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教师的高尚师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教育事

16、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甚至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和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因此他也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

17、能真正成为杜威所谓的“天国引路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首先表现在“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的爱还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一视同仁地爱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把学生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来看待。 (3)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教师的劳动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集体性。一个学生的成才,绝非仅仅是哪一位教师的功劳,而是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共同劳动的结晶,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一致努力的结果。因此,教师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协

18、作,步调一致地教育学生,最大效度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为人师表,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要自律。一个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为展示高尚的道德,才能树立崇高的威望,受到学生的尊敬。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1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

19、的建议。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 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目前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学生的预习基本上还流于形式,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教学的监控问题 学校没有对教师工作细节上的明确要求,对课堂管理还比较宏观,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备课组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尝试。反馈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不能

20、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学习评价问题 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 (2)建议 学习评价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针对上述学习评价中的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应该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学习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上,不能只以分数作

21、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而应该把评价实施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所以教师要注意评价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点,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朝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进行评价。 注重学生自评 学习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发现别人的优缺点,从而反思自身的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价目的发展化 课

22、堂教学应该将评价作为学生攀登的台阶,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即给学生成就与自信,视学生的不足是其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其成长的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的愿望,让每一次评价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总之,课堂教学应注重学习评价过程,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运用多元价值标准,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纠正、导向、指导、深化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13.请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

23、的能力。它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 (1)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方法几个部分。 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体验、经验和创造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创造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自发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创造意识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不是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前提,也是创造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创造人格 创造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

24、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创造人格对个人的成才,对创造活动的成功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能起导向作用和内在动力作用。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方法 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 (2)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创造意识的形成 根据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培养首先应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创

25、造的愿望、意图等思想观念。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前提,对于创造者来说,创造意识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不仅表现在他能时时、处处、事事想到创造,而且能将创造的原理与技巧化作个人的内在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要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必须首先打破意识结构中固有的平衡状态,培养习惯性的发现问题的意识。 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a扩展思维的视角 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b提高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的信息在头脑中重新组合的能力,只有经过想象力的推动,才会与行为整合,转变为创造性的思想。 c把握直觉和灵感 直觉和灵感是创造者孜孜以求,长期

26、顽强劳动的结果,直觉和灵感可以帮助人在创造活动中作出预见。凭借卓越的直觉和灵感能力,科学家能够在纷繁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察觉出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会产生重大的科学创新和发现。 创造个性的培养 创造个性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a培养创造个性,要树立坚定的信念 创造的本质特征就是不随俗、不模仿、不盲从、不迷信。如果模仿别人的创造成果,就不会有所前进;如果盲从潮流,就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迷信权威,就不会有所创造。 b培养创造个性,必须坚持目标始终如一 一个成功的创造者在为达到预期目的的行动中,必须要不怕任何失败和挫折,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不达到既定目标誓

27、不罢休。 c培养创造个性,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只有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克服种种难关,锲而不舍,上下求索,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创造机遇的把握 创造机遇的把握需要个体努力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并且主动寻找机会。创造机遇有三种方式: a发现,就是留心观察生活,在现存的事物中,找出未被注视、未经利用的地方; b发明,就是瞄准新的需求,进行新的设计,创造出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尚未存在的东西; c组合,就是把现存事物重新排列,把不同的因素重新组织,在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中间发现联系,并重新予以编排。1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

28、教育思想,并列举出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内容。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包括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美国行为主义教育思想、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永恒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教育等。 (1)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布鲁纳是美国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包括: 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而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都表现为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因此,课程改革的趋向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的迁移,便能用基

29、本的知识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教学要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布鲁纳把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面,提出必须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儿童的认识结构相适应,亦即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思维结构的特点进行,使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 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布鲁纳从重视智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又以“发生认识论”为理论依据,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把知识结构“翻译”成儿童各年龄阶段的认识结构都能理解的程度,那么早期的教育都能期望得到应有的效果。 “发现法”是主要的学习方法 布鲁纳认为,教学中要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答案,学会如何学习。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尽

30、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2)杜威的教育思想“从做中学” “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理论上是以他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其主要观点包括: 以经验为基础 杜威以其经验论为基础,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

31、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但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直接经验和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他只是反对传统教育中不顾儿童接受能力的直接灌输、生吞活剥式的获取间接经验的方式。 教材心理化 教材心理化可以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统一起来,即教师先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然后将直接经验组织化,逐渐形成能提供给有技能的、成熟的人的那种教材形式。杜威一向反对将成人和专家编就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从儿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并强调对直接经验加以组织、抽象和概括。 (3)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是一种旨在强调终身学

32、习、教育整体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革新,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思潮。它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产生于法国,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几点: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终身教育家认为,现代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来自人类生存环境改变的挑战,向人们提出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要,要求人们在智力、体力、情感等方面作好准备,因而他们需要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各项内容,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在终身教育家看来,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以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 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 a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其任务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 b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个人在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因而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更好地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 终身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未来的教育就其整体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来看将取决于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其终身教育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