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880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3.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墨子B.孔子C.洛克D.亚里士多德4.在教育史上,认为学习即回忆,最早提出“回忆说”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5.在教

2、育史上,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科目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西塞罗6.古罗马共和H 期教育形式以( )为主。(分数:2.00)A.社区教育B.寺庙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7.培养演说家与政治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 )。(分数:2.00)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帝国时期D.共和中晚期8.古罗马的堂区学校一般由教士或其他教会人员负责,学校的课程以( )为主。(分数:2.00)A.农事知识B.宗教知识C.军事知识D.自然科学9.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为( )。(分数:2.00)A.政治学B.理想国C.论

3、雄辩家D.雄辩术原理10.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最早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西塞罗C.昆体良D.夸美纽斯11.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政治学B.忏悔录C.雄辩术原理D.论雄辩家12.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以及系统的教学法著作是( )。(分数:2.00)A.理想国B.雄辩术原理C.论雄辩家D.政治学13.古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分数:2.00)A.农夫和军人B.演说家与政治家C.哲学家和武士D.官吏和顺民14.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 )撰写的。(分数:2.00)A.塞涅卡B.西塞罗C.昆体良D.奥古斯丁15

4、.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提出“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思想的西方教育家是( )。(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C.阿奎那D.托马斯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8.古罗马的文法学校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分数:2.00)_19.古罗马的修辞学校是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主要目的。(分数:2.00)_20.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和政治家。(分数:2.00)_21.西塞罗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分数:2

5、.00)_22.昆体良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分数:2.00)_23.昆体良认为,能够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分数:2.00)_25.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分数:2.00)_26.简谈亚里士多德有关伦理教育的思想。(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分数:2.00)_29.柏拉图为什么把培养执政者(哲学王)作为教育的最高目

6、标?他在培养“哲学王”的学制方面是如何构想的?(分数:2.00)_30.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 D.柏拉图解析:3.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墨子B.孔子C.洛克D.亚里士多德

7、解析:4.在教育史上,认为学习即回忆,最早提出“回忆说”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 解析:5.在教育史上,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科目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柏拉图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D.西塞罗解析:6.古罗马共和H 期教育形式以( )为主。(分数:2.00)A.社区教育B.寺庙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解析:7.培养演说家与政治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 )。(分数:2.00)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帝国时期D.共和中晚期 解析:8.古罗马的堂区学校一般由教士或其他教会人员负责,学校的课程以(

8、 )为主。(分数:2.00)A.农事知识B.宗教知识 C.军事知识D.自然科学解析:9.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为( )。(分数:2.00)A.政治学B.理想国C.论雄辩家 D.雄辩术原理解析:10.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最早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西塞罗C.昆体良 D.夸美纽斯解析:11.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政治学B.忏悔录 C.雄辩术原理D.论雄辩家解析:12.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以及系统的教学法著作是( )。(分数:2.00)A.理想国B.雄辩术原理 C.论雄辩家D.政治学解析:13.古

9、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分数:2.00)A.农夫和军人B.演说家与政治家C.哲学家和武士D.官吏和顺民 解析:14.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 )撰写的。(分数:2.00)A.塞涅卡B.西塞罗C.昆体良 D.奥古斯丁解析:1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16.提出“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思想的西方教育家是( )。(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 C.阿奎那D.托马斯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8

10、.古罗马的文法学校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它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但到了共和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所以其已经不是单纯的外国语学校。)解析:19.古罗马的修辞学校是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主要目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是按希腊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辞学校招收 16 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解析:20.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和政治家。(分数:

11、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顺民和培养官吏。)解析:21.西塞罗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符合西塞罗教育思想的正确表述。)解析:22.昆体良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符合昆体良在西方教育史中的地位的正确表述。)解析:23.昆体良认为,能够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昆体良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

12、,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2)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3)重视早期教育。 (4)教育的最终引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5)“寓学习于游”,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 (6)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解析

13、:25.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柏拉图从其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变幻不定、不完全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是永恒不易,绝对真实的理念世界。因此,学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知觉,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即把灵魂中早已存在的而出世时暂时忘记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在回忆先验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只是一种诱因而不是认识的最初阶段。柏拉图把超感觉的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当作认识的对象,并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这不仅是唯心的,也是形而上学的。)解析:26.简谈亚里士多德有关伦理教育的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伦理思想是进行道

14、德教育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有如下几种见解: (1)论幸福。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它就是人的目的。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的获得不能靠机遇,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 (2)论美德。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德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美德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欲望、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项,就是美德,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 (3)美德在于实践。美德既非生来就有,也非与天性无关,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我们应在实践中获

15、得这些德行,美德在于实践。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8.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学为依据的。 (2)他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构成,而灵魂分为三种: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二是动物灵魂,又称意志灵魂,是心灵的

16、非理性部分,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可指导植物灵魂;三是理性灵魂,是心灵的理智部分,表现为睿智与沉思,是灵魂的高级部分,可指导前两种灵魂。 (3)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教育与之相适应,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解析:29.柏拉图为什么把培养执政者(哲学王)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他在培养“哲学王”的学制方面是如何构想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教育目的方面,柏拉图把培养执政者作为最高目标,卫国者次之,劳动者更次之。柏

17、拉图之所以特别重视培养执政者,因为在他看来,国家的兴衰好坏取决于执政者,如果执政者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达于理想的境地,成为理想的国家。 (2)柏拉图关于培养“哲学王”的学制构想主要包括:柏拉图认为儿童在 3 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坡育由国家优秀的公民监督实施;6 岁以前的儿童到游戏场上,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6 岁开始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依个人爱好兴趣分别进入文法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16 岁毕业后,大多数人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劳动者子弟在 1720 岁期间接受高一级教育,培养意志和勇敢;从2030 岁极少数具有资质潜能的奴隶主子弟研究哲学兼

18、学“后四艺”;此后极少数天资聪慧的人可继续受教育,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衡量各种事物,直到 50 岁毕业,担任国家最高统治者,成为哲学王。)解析:30.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观。教育目的。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雄辩家,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寅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教育作用。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

19、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但是,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学前教育。昆体良重视学前教育思想,极力主张在儿童能说话的前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智育,教授字母、书写和阅读,要进行快乐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 (2)教学观。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因材施教和改进教学方法,主张采用赞许和表扬以及激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同时强调使用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他还提出教学要“适度”,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纠合教材、作业和演讲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3)教师观。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