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880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把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为适合基督教所需要的先验论的认识论的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B.昆体良C.阿奎那D.托马斯3.古代罗马修辞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是( )。(分数:2.00)A.体操B.音乐C.逻辑学D.雄辩术4.在古罗马其和时期的教育中,开设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校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高级修辞学校C.初级学校D.

2、拉丁文学校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亚里士多德6.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把哲学用于基督教教义上,创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B.昆体良C.西塞罗D.阿奎那7.( )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C.西塞罗D.阿奎那8.在雄辩家的培养方式上,西塞罗最为提倡的方法是( )。(分数:2.00)A.练习法B.启发法C.因材施教D.问答法9.在罗马帝国时期,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 )。(分数:2.

3、00)A.家庭教育B.私立教育C.国立教育D.社区教育10.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提出“人道”教育思想的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1.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是( )。(分数:2.00)A.骑士教育B.宫廷教育C.世俗教育D.基督教教育12.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 )所垄断,其所创办的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分数:2.00)A.国家B.教会C.私人D.城市13.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学校。(分数:2.00)A.教区B.骑士C.寺庙D.耶稣会14.早期的修道院主要

4、强调( )的培养。(分数:2.00)A.骑士精神和技能B.“七艺”C.封建官吏D.宗教信仰15.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寺庙B.修道院C.耶稣会D.宫廷16.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除了修道院以外,( )也是著名的一种。(分数:2.00)A.宫廷学校B.骑士学校C.堂区学D.寺庙学校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8.奥古斯丁反对教师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人格侮辱。(分数:2.00)_19.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由专门的骑士学校进行。(分数:2.00)_20.

5、教会学校对欧洲中世纪的教育无任何积极意义可言。(分数:2.00)_21.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相对于此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无任何进步之处。(分数:2.00)_22.欧洲中世纪骑士教育重点学习的“骑士七技”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种科目。(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24.简述西塞罗有关雄辩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25.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的论述。(分数:2.00)_26.列举奥古斯丁基督教教育思想。(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

6、8.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述评昆体良关于雄辩家的培养的论述。(分数:2.00)_29.试述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数:2.00)_30.试论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把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为适合基督教所需要的先验论的认识论的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 B.昆体良

7、C.阿奎那D.托马斯解析:3.古代罗马修辞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是( )。(分数:2.00)A.体操B.音乐C.逻辑学D.雄辩术 解析:4.在古罗马其和时期的教育中,开设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校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 B.高级修辞学校C.初级学校D.拉丁文学校解析: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解析:6.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把哲学用于基督教教义上,创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 B.昆体良C.西塞罗D.阿奎那解析:7.( )的教育哲学成为

8、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数:2.00)A.昆体良B.奥古斯丁 C.西塞罗D.阿奎那解析:8.在雄辩家的培养方式上,西塞罗最为提倡的方法是( )。(分数:2.00)A.练习法 B.启发法C.因材施教D.问答法解析:9.在罗马帝国时期,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B.私立教育C.国立教育 D.社区教育解析:10.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提出“人道”教育思想的是( )。(分数:2.00)A.西塞罗 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11.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是( )。(分数:2.00)A.骑士教育

9、 B.宫廷教育C.世俗教育D.基督教教育解析:12.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 )所垄断,其所创办的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分数:2.00)A.国家B.教会 C.私人D.城市解析:13.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学校。(分数:2.00)A.教区 B.骑士C.寺庙D.耶稣会解析:14.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 )的培养。(分数:2.00)A.骑士精神和技能B.“七艺”C.封建官吏D.宗教信仰 解析:15.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寺庙B.修道院 C.耶稣会D.宫廷解析:16.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除了修道院以外,( )也是著

10、名的一种。(分数:2.00)A.宫廷学校B.骑士学校C.堂区学 D.寺庙学校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8.奥古斯丁反对教师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人格侮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奥古斯丁认为教育上的体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昆体良反对教师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人格侮辱。该命题混淆了二者的主张。)解析:19.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由专门的骑士学校进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并无专门的教

11、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它是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解析:20.教会学校对欧洲中世纪的教育无任何积极意义可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中世记时期,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在培养僧侣和其他为教会服务人员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宗教,使劳动群众服从教会和封建统治。但是,在中世纪世俗学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况下,教会教育在保持、传播古代文化、发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乍用。)解析:21.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相对于此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无任何进步之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尽管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

12、宗教、神学色彩,无论是与以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相比,还是与此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的教育相比,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但是并非无任何进步之处。其积极意义有三点:第一是它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第二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第三,在教育思想方面,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解析:22.欧洲中世纪骑士教育重点学习的“骑士七技”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种科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3、骑士教育重点学习的“骑士七技”有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等,而非中世纪学校科目的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元前 30 年,罗马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适应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点: (1)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 (2)改变教育目的,小学培养忠于帝国的顺民,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培养国家官吏; (3)加强宗

14、教教育,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日趋形式主义; (4)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解析:24.简述西塞罗有关雄辩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西塞罗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2)要成为合格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他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其中伦理学的知识最重要,因为伦理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 雄辩家还应当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3)雄辩家的培养应把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常用的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写作等。)解析:25.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昆体良认为,在教育教学

15、过程中,教师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对教师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1)教师应品格纯正,德才兼备,用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去教导他们。 (2)教师应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高度热情。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性格进行教育。 (3)教师多称赞、鼓励学生,少指责、惩罚他们。昆体良特别反对体罚,认为那是一种人格侮辱,不能收到教育效果。因此,他说:“如果这位教师,是一位精通训练的人,他绝对不需要此种的惩罚。” (4)进行教学时要有弛有张,只有经过休息恢复精力,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的特点,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等等。)解析:26.列

16、举奥古斯丁基督教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奥古斯丁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其著作忏悔录中阐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 (1)上帝就是真理,了解上帝可通过世俗知识(理性)和内省(信仰)的方式。学习世俗知识是可笑的,但知识、理性与信仰相比占次要地位,轻视自然科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 (2)各学科应服从圣经的观点,在善、恶问题上主张“原罪论”,认为人生而有罪,因此主张禁欲主义。 (3)宗教教育。奥古斯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教会和神学服务,圣经是主要的教材。对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世俗文化,他主张有条件地吸收为基督教服务。 (4)平等思想。他认为上帝的

17、子民是平等的,都可以得救,这就促进了教育平等思想的产生。)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8.述评昆体良关于雄辩家的培养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昆体良把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来,雄辩家高于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所知道的,雄辩家定要知道,而雄辩家所能的哲学家却未必也能。昆体良认为,作为一个雄辩家,必须道德高尚,知识广博,智慧敏捷,仪态大方,通晓人情世故,巧于言语辞令,发表讲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动人的心灵,并使人能听其言而信其行。 (2)昆体良认为,自然赋予人们以敏锐的推理能力,但其发

18、展则靠教育。他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早抓起,自摇篮里开始。因为儿童早期教育是后来教育的基础。幼儿的教育可在家庭中进行,既要注意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与儿童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保姆,因而必须慎重选择。她应该“言谈合理”,说话清晰,以便培养孩子纯洁的语言和优异的品质。 (3)昆体良主张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就应入公立学校学习。他具体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认为:第一,儿童入学校,“在公共生活的阳光普照之下”,“从小就习惯于团体生活”容易培养共同感情,不会产生孤独、寂寞、沉闷的感觉;第二,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比较,能够正确评价个人的能力,不易过高估计自己,自我吹嘘;第

19、三,可以相互学习,多受教育。昆体良说:孩子“在家里他只能学习教他自己的东西;在学校,他却学到教别人的东西。每天他会听到许多赞美和改正错误,从责难和纠正他同伴之放纵和懒惰上,他也可以收到相等的益处”;第四,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受到锻炼,会使他仪态自然,举止大方。 此外,教师也会因自己有众多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从而积极工作。总之,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好的场所。他说,“我们未来的演说家,必须生活在广大群众之中”,必须在学校中培养。 (4)昆体良认为,培养雄辩家应当经过从初等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培养雄辩家来实施。初级学校是基础教育,主要学习读、写

20、初步文化知识。文法学校主要设置文法、阅读、作文、几何、音乐等课程,为培养雄辩家打下基础。修辞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后的阶段,主要学习辩证法(逻辑)、伦理学(道德)、物理学(自然哲学)。逻辑是争辩艺术的理论,对下定义,进行推理,解释疑难都有用处。伦理学对培养道德品质极为重要,自然哲学则为在辩论中引证材料所必需。昆体良重视物理学的学习,认为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任何真正的雄辩。总之,作为一个雄辩家,“其学识必须广泛,不囿于一门,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解析:29.试述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本特点:一是等级性,二是宗教性。前

21、者表现在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骑士教育都是等级森严。后者表现为无论骑士教育或教会学校都特别重视宗教教育,尤其是教会学校,宗教是整个教育的核心。 (2)原因。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国王在形式上是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公爵和伯爵是国王的附庸,同时又是男爵和子爵的封主;男爵和子爵是公爵和伯爵的附庸,同时又是骑士的封主。骑士有侍从,以后侍从也逐渐变成低级骑士。 公元 8 至 11 世纪期间,教会也仿照世俗封建主的等级制度,在教会内建立教阶结构,形成一个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有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和神甫、修士(修女)

22、的严格封建等级。这样,所有封建主阶层形成了整个特权等级,而封建等级全部的沉重负担都压到劳动人民,特别是民身上。西欧封建社会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特点,使它的教育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在西欧封建社会里,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教会,在思想领域也占居统治地位,文化教育渗透着神学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解析:30.试论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产生原因:西欧

23、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工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方,既受到东方拜占庭和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影响,也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交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中世纪大学即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2)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一种进步现象。 打破了教会在思想上对人的垄断,获得了一些自治权利。中世纪大学特别是早期的大学享有较多的自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内部事务都由教授和学生管理,不

24、受任何上级干预,还表现在各大学都争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权利:自由讲学、游学的权利,审理裁判权,赋税、关税、兵役的豁免权,颁发讲演特许证、罢教和迁移权。中世纪大学有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术的繁荣,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为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世纪大学终究不是教会学校,教授也不全是僧侣,虽然神学科的地位最高,但还有医科、法科和文科,且学生来源更广泛了,它是新的社会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反映。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虽然它还不是近代学制中的高等教育阶段,但是,由于其尤为重视传授文化知识,注重研究学问,从而促进了普通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恩格斯说:“因为有了大学,所以一般的教育,即使还很坏,却普及得多了。” 促进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局面。 中世纪大学的体制、特点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 中世纪大学也肓局限性,由于当时教会势力强,宗教色彩浓重,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