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8880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欧洲中世纪的宫廷学校主要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雄辩家B.骑士C.顺民D.官吏3.欧洲中世纪宫廷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分数:2.00)A.雄辩术B.文法C.七艺D.骑士七技4.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大学出现在( )。(分数:2.00)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德国5.近代西方大学生的渊源是( )。(分数:2.00)A.中世纪大学B

2、.教会学校C.宫廷学校D.骑士学校6.宫廷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分数:2.00)A.灌输法B.讲授法C.问答法D.启发法7.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 )等。(分数:2.00)A.逻辑B.音乐C.体育D.美术8.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按照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其中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的大学被称之为( )。(分数:2.00)A.迁生大学B.教会大学C.教授大学D.学生大学9.“侍从教育”是( )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分数:2.00)A.骑士教育B.宫廷学校C.教会学校D.城市学校10.欧

3、洲中世纪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之为( )。(分数:2.00)A.城市学校B.行会学校C.基尔特学校D.堂区学校11.拜占庭规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时间最长、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 )。(分数:2.00)A.君士坦丁堡大学B.科尔多瓦大学C.尼采米亚大学D.伊斯坦布尔大学12.( )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分数:2.00)A.穆罕默德B.艾卜勒.哈查C.尼采姆D.安东尼13.9 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著作,于 12 世纪专到西欧,成为大学的主要数学材料,一直使用到 16 世纪。(分数:2.00)A.白塔尼B.穆罕默德C.安萨里D.花拉子模

4、14.10651067 年( )创建的尼采米亚大学,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校。(分数:2.00)A.穆罕默德B.尼采姆C.安东尼D.艾卜勒.哈查15.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分数:2.00)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7.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就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分数:2.00)_18.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分数:2.00)_19.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排斥一切世俗学科。(分数:2.00)_20.拜占

5、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但也比较重视教育。(分数:2.00)_21.阿拉伯教育是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但又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2.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教育过程。(分数:2.00)_2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分数:2.00)_24.简述中世纪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分数:2.00)_25.中世纪拜占庭教育有哪些特色?(分数:2.00)_26.概括中世纪阿拉伯教育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

6、及其意义。(分数:2.00)_29.试述中世纪拜占庭的教育。(分数:2.00)_30.简述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形式。(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欧洲中世纪的宫廷学校主要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雄辩家B.骑士C.顺民D.官吏 解析:3.欧洲中世纪宫廷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分数:2.00)A.雄辩术B.文法C.七艺 D.骑士七技解析:4.

7、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大学出现在( )。(分数:2.00)A.英国B.意大利 C.法国D.德国解析:5.近代西方大学生的渊源是( )。(分数:2.00)A.中世纪大学 B.教会学校C.宫廷学校D.骑士学校解析:6.宫廷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分数:2.00)A.灌输法B.讲授法C.问答法 D.启发法解析:7.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 )等。(分数:2.00)A.逻辑B.音乐 C.体育D.美术解析:8.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按照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其中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的大学被称之为( )

8、。(分数:2.00)A.迁生大学B.教会大学C.教授大学D.学生大学 解析:9.“侍从教育”是( )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分数:2.00)A.骑士教育 B.宫廷学校C.教会学校D.城市学校解析:10.欧洲中世纪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之为( )。(分数:2.00)A.城市学校B.行会学校C.基尔特学校 D.堂区学校解析:11.拜占庭规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时间最长、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是( )。(分数:2.00)A.君士坦丁堡大学 B.科尔多瓦大学C.尼采米亚大学D.伊斯坦布尔大学解析:12.( )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分数:2.00)A.穆罕默德 B.艾卜勒.哈查C.尼采姆D.安东

9、尼解析:13.9 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著作,于 12 世纪专到西欧,成为大学的主要数学材料,一直使用到 16 世纪。(分数:2.00)A.白塔尼B.穆罕默德C.安萨里D.花拉子模 解析:14.10651067 年( )创建的尼采米亚大学,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校。(分数:2.00)A.穆罕默德B.尼采姆 C.安东尼D.艾卜勒.哈查解析:15.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分数:2.00)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 D.大藏经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1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

10、17.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就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就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此后,虽然教俗统治者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是学校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解析:18.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十一二世纪以后,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城市学校应运而生。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

11、,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同时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解析:19.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排斥一切世俗学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拜占庭教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代哲学知识。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以研读神学为首要课业,此外还学习七艺、自然科学和古代哲学著作。学习这些非宗教神学内容的目的是按照教会的需要,对

12、其重新加以解释,批驳异教分子。)解析:20.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但也比较重视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与西欧不同,在拜占庭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势力。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但也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远离城市的隐修院(修道院);一种是附设于主教教堂的座堂学校。隐修院是 4 世纪由安东尼所创,主张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座堂学校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主要内容是神学,也有世俗学科。)解析:21.阿拉伯教育是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但又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中世纪阿拉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神学与实用

13、课程并存,古兰经与科学知识并重。)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2.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教育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背景: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对建制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必然造成封建割据、各领主间相互掠夺的局势,而封建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按习惯的规定,附庸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当骑士,保护封建主的经济利益。在此背景下,骑士教育产生了。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家庭教

14、育阶段,从出生到 78 岁;第二,礼文教育阶段,又称侍童教育阶段。78 岁以后进行,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第三,骑士侍从时期,1421 岁,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这是训练的最后阶段。年满 21 岁,举行授与骑士的隆重仪式,仪式完毕即成为正式骑士。)解析:2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基本上经由两条途径:一条是由主教学校脱胎而成,这些学校往往有素负盛名的学考任教师,各地青年慕名而来,逐步发展为大学;另一种途径是以学生团体为中心,吸引名流学者前来讲学,也逐步发展为大学。)解析:24.

15、简述中世纪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世纪教育的特点:宗教化、神学化;保守,发展缓慢;开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拘认识未分化。 (2)中世纪教育的历史地位: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解析:25.中世纪拜占庭教育有哪些特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拜占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教会文化

16、教育体系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与对立斗争。 (2)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 (3)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直接继承希腊罗马的古典教育,希腊语为通用教学语言,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古罗马的法学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拜占庭的世俗教育主要有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宫庭教育。 (4)在拜占庭,与世俗教育并行,教会也十分重视教育。拜占庭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即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在拜占庭,除主教外,所有教士均可以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有影响。)解析:26.概括中世纪阿拉伯教育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阿拉伯教育是以伊斯兰教为中

17、心的,学校大半设在清真寺内,伊斯兰教各教派都重视利用教育传播各自的教义。但阿拉伯的教育又具有强烈的世俗性。 (2)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 (3)主要特点有:一是建立了伊斯兰初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二是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古兰经与科学知识并重;三是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教师以穆斯林为主体,但也允许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充任教师;四是私人捐资兴学的传统根深蒂固,许多学校,都是教徒私人捐资兴建的;五是教育理论贫弱,但注重尊师重教;六是教育机会均等;七是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

18、:2.00)_解析:28.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产生背景:城市的兴起。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最初几个世纪里,闭塞的自然经济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到了 10 到 11 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手工业专业化,商业活动逐步展开。于是,在工商业者聚居的地方,开始出现以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并迅速发展。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它的发展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中世纪城市兴起之后,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在农民反对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斗争之外,又出现了下层市民与上层市民之

19、间的斗争,以及市民反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斗争。 (2)表现:性质:城市学校是由代表新兴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机关办理的世俗性学校。城市当局决定学费的金额,选聘教师并支付教师的薪金,确定儿童的入学资格。类型及学习内容:一种是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上层市民的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另一种专为下层市民子弟设立的城市初等学校,学习一般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如尼德兰的一些城市就曾开设用本族语教学的读写学校。这些学校成为后来初等教育的基础。从 14 世纪初开始,有些私人教师也自设学校,招收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子弟,收取学费,教授读、写、算的初步知识。 (

20、3)意义: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是教育上的进步现象。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垄断,削弱了宗教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尽管它遭到教会的打击、刁难,但它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到 15 世纪,几乎西欧的所有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解析:29.试述中世纪拜占庭的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拜占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教会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与对立斗争。 (1)拜占庭的世俗教育 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

21、达,这与拜占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是分不开的。从政治方面来看,拜占庭在其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东正教会处于从属地位。从经济状况来看,拜占庭在其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商业仍在发展,城市依然存在,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就是一个沟通亚、非、欧三洲贸易的商业中心城市,十分繁荣。从文化方面来看,拜占庭在广泛的商业贸易往来中,吸收了东方国家(波斯、伊朗、中国、印度等)的一些文化成果,同时还继承并发展了当时在西欧几乎全部淹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古代的历史、传记、戏剧和诗歌等,都在拜占庭继续流传。古代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不仅保存

22、下来,而且数学、天文学和地理等学科,还在工商业繁荣和航海业发达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正是由于拜占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以上特点才使其世俗性文化教育体系得以保存和发展。拜占庭的世俗教育直接继承希腊罗马的古典教育,希腊语为通用教学语言,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古罗马的法学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拜占庭的世俗教育主要有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宫庭教育。 拜占庭在初等教育方面一直保留着希腊化时代的传统。初等学校多由私人办理,招收 612 岁的儿童,讲授正字法、文法初步知识和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圣诗集等初级读物,保持了希腊时代的传统。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文法知识和古典作品。

23、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持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且信奉基督教。 拜占庭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7 世纪之前,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各省的大城市都设有高等学校。其中规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时间最长的世俗性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该校成立于公元 452 年,座落在宫庭附近,其任务是为帝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德官吏。学校邀请著名学者讲学,由国家支付薪俸,而且免除教师的课税负担。该校修业年限为 5 年,以文艺作为教学的基础科目。公元 7 世纪时,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教学活动曾一度中断。公元 863 年君士坦丁堡大学得以重建,古典文化知识的研究活动又活跃起来,世俗教育又重新得到加强,这时大学设有哲学、几何学、天

24、文学、语言学、数学、音乐、语法、医药、法律等科目,大学进人鼎盛时期。1045 年,君士坦丁堡九世通过改变学校的组织,大力加强帝都的高等学校,将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哲学和法律两个学院。从而推动了法律和哲学的研究。此外,拜占庭的医学教育也很发达。拜占庭的医学著作曾被译为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地区广泛流传。 在拜占庭,宫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宫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皇帝,主要开设基督教教义、希腊哲学、罗马法理学、军事训练、文法、修辞、历史等课程,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一般由特聘的家庭教师负责,某些皇帝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或制订教学计划。(2)拜占庭的教会教育 在拜占庭,与世俗教育并

25、行,教会也十分重视教育。与西欧不同的是,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东正教黾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其他各级教会教育皆由东正教会主持。 拜占庭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即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附设在修道院中。在学校里,每个修士都单独有一个房间进行课经和学习,学习内容完全是宗教性的。修道院学校不仅训练修士,还开展收集书籍、经卷、组织抄书等工作。一些著名的修道院还建有图书馆,专门收藏经书和誊写书稿,不少修道院学校的藏书十分丰富。 主教学校在拜占庭教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教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代哲学知识

26、。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学校是拜占庭最高级的主教学校。在其中任教的人都需经过专门的严格考试。学校有五名教授,分别担任一个宗教学科的教学。由于这所学校集中了当时的神学权威,使它不仅成为教会学校的最高学府,而且是最高的神学思想中心。它有权解释教会的政策和教义。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以研读神学为首要课业,此外还学习七艺、自然科学和古代哲学著作。学习这些非宗教神学内容的目的是按照教会的需要,对其重新加以解释,批驳异教分子。它为东正教培养了大批忠实信徒,是圣象崇拜派的基地,在圣象破坏运动中被皇帝封闭。)解析:30.简述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阿拉伯教育星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

27、,但又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在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时期,阿拉伯教育钐成了多样的形式。 (1)昆它布。产生于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当时阿拉伯人模仿犹太人的方式,由粗有学识的人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知识。通常由教师在家中招生授徒。由于游牧生产条件并不迫切需要学习读、写、算知识,就学的人寥寥无几。伊斯兰教兴起以后,昆它布便被用作传播教义之地,仍由私人设置。伊斯兰教徒在各地设清真寺后,清真寺边附设昆它布,从而数量大增。其教学内容也由最初的传授实用知识变为以诵习古兰经为主,环绕古兰经教授语法、书法、诗歌,算术等,成为一种以宗教教育为核心的初级学校。 (2)宫庭学校和府邸教育。这是对王室子女进行教育的重要组织

28、结构,教师曲统治者聘任,在宫庭府邸授讲课。除传授古兰经、圣训、历史、诗歌、语法和辩论术外,还讨论治国之道。在宫庭中定期举办沙龙,邀请当时著名的学者、诗人参加,以争鸣的方式争议宗教、哲学、历史等课题,有时统治者也会亲自参加。后来贵族、朝臣和富有人家仿效宫廷,在府邸延聘学者举办学术讨论会,宫庭学校和府邸教育遂成为特权阶级的特殊的教育机构。 (3)学馆:学者在家讲学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水平均因人而异。从教学程度来看,它是介于昆它布和宫庭学校之间的中等教育。 (4)清真寺:亦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徒聚会礼拜的圣地,也是兼施初、中、高三级教育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附设昆它布,对儿童进行初等教育,对有一定基础的年长教徒,则授以较高程度的知识。教学中惯常的办法是教师坐于廊下或院中讲课,任人来听,听者环坐成圆形,叫做“教学环”。教学内容除古兰经、圣训、法律之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等,属中等教育范围。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宏大的清真寺邀请学者讲学,各地及各国学生寄宿寺内听讲,独立钻研,与高等学校类似。 (5)图书馆和大学。阿拉伯国家的图书馆和大学界限不清,同属于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搜罗书籍、组织翻译、指导阅读、抄写图书和科学研究。当时,著名的图书馆有赫尔迈图书馆、伊勒姆图书馆、科尔多瓦图书馆等。公元 10 世纪时,建立了科尔多瓦大学。)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