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38891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6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26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分数:2.00)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3.在教育研究方法上,反对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的是(分数:2.00)A.梅伊曼B.狄尔泰C.克伯屈D.拉伊4.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三种定义方式,“灌输是以单向的方式来陈述问题”,这一定义属于(分数:2.00)A.解释性

2、定义B.纲领性定义C.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5.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分数:2.00)A.天文学B.诗词C.儒家经典著作D.数学6.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理论是(分数:2.00)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C.劳动分割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7.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高尔顿B.爱尔维修C.洛克D.华生8.关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没有遗传素质,人不可能获得发展B.具有遗传素质,人一定能获得发展C.没有遗传素质,人也可能获得发展D.具有遗传素质,人也不能获得发展9.教育目的与教

3、育方针的关系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指导原则C.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D.教育目的规定教育方针10.有些地区为了解决学校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一部分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另一部分学生上午劳动、下午上课的办法,在解决了学校不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在这种学校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属于(分数:2.00)A.正规教育B.半正规教育C.非正规教育D.劳动教育1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分数:2.00)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

4、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12.课程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特别强调(分数:2.00)A.目标对课程的主导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13.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分数:2.00)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14.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输入一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过教育的人。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分数:2.00)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工程模式15.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是(分数:2.00)A.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编

5、排进行教学B.教师根据所选的材料进行教学C.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D.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教学16.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属于(分数:2.00)A.作业分组B.异质分组C.内部分组D.外部分组17.在教学计划完成以后所实施,比较重视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的教学评价是(分数:2.00)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成就评价18.“长善救失”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

6、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19.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20.能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分数:2.00)A.教师工作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B.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C.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D.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分数:2.00)_23.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7、。(分数:2.00)_2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简述我国的学校系统。(分数:2.00)_26.简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分数:2.00)_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及缺点。(分数:2.00)_28.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德育原则。(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26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教育学史上,被

8、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分数:2.00)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1632 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被看成是教育学史上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或称作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1806 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问世,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因此,赫尔巴特也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教育论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代表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C。3.在教育研究方法上,反对把定量方

9、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的是(分数:2.00)A.梅伊曼B.狄尔泰 C.克伯屈D.拉伊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 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狄尔泰和斯普朗格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和克伯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主张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但当其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误区,文化教育学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必须

10、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4.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三种定义方式,“灌输是以单向的方式来陈述问题”,这一定义属于(分数:2.00)A.解释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描述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一条“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定义方法的把握程度。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下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规定性定义主要是为了在上下文中叙述简要方便,利在沟通。描述性定义

11、主要是以既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利在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纲领性定义主要是促进行动计划的执行,利在行动原则。“灌输是以单向的方式来陈述问题”这一定义显然是用既有的用法来解释说明。因此,正确答案为 C。5.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分数:2.00)A.天文学B.诗词C.儒家经典著作 D.数学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五条“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历史发展的了解程度。我国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教育内容主要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C。6.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区别不同人

12、的能力的理论是(分数:2.00)A.人力资本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 C.劳动分割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第一条“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有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概念应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们用在教育、卫生以及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用乃至为了获得高层次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固有的,而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

13、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强调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有所不同。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都涉及人的能力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B。7.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高尔顿 B.爱尔维修C.洛克D.华生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把握程度。内发论主要强调遗传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他认为个人的能力乃由先天得来。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洛克的“白

14、板说”也是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B、C、D 强调的都是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 A。8.关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的是(分数:2.00)A.没有遗传素质,人不可能获得发展 B.具有遗传素质,人一定能获得发展C.没有遗传素质,人也可能获得发展D.具有遗传素质,人也不能获得发展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遗传素质,人

15、就不可能获得发展。由于遗传素质只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有遗传素质,人也不一定获得发展,还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例如狼孩具有遗传素质,但由于在早期阶段缺少了社会环境和教育,她也没有获得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A。9.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指导原则C.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D.教育目的规定教育方针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五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第一条“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

16、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 A。选项 B、C、D 都颠倒了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A。10.有些地区为了解决学校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一部分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另一部分学生上午劳动、下午上课的办法,在解决了学校不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在这种学校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属于(分数:2.00)A.正规教育 B.半正规教育C.非正规教育D.劳动教育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把握程度。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

17、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 A。1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分数:2.00)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

18、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因此,正确答案为 C。12.课程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特别强调(分数:2.00)A.目标对课程的主导 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三条“课程编制”,旨在考查考生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把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1)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

19、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可见,目标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13.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分数:2.00)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 B.教师对课程的执行C.专家对课程的设计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三条“课程编制”,旨在考查考生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把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1)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

20、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可见,目标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A。14.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输入一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过教育的人。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分数:2.00)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工程模式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三条“教学过程”,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学设计是指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教学设计包括三种模式: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其中,系统分析模式是

21、在借鉴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模式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一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一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目标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即在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根据学生的初始状态传递教学信息,具体设计步骤呈直线型,环环相扣,易于操作。过程模式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体现出灵活、实用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A。15.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是(分数:2

22、.00)A.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B.教师根据所选的材料进行教学C.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D.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五条“教学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不是教材,不是教学材料和内容,更不是培养目标。因此,正确答案为 C。16.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属于(分数:2.00)A.作业分组B.异质分组C.内部分组D.外部分组 解析:解析

23、: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六条“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形式分组教学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不同水平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有不同的形式,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异质分组是相对于同质分组而言的,按照组内成员同质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即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编为一组:异质分组是将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小组,着重强调异质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学习。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

24、变化情况实行分组教学。外部分组为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实行分组教学。因此,正确答案为 D。17.在教学计划完成以后所实施,比较重视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的教学评价是(分数:2.00)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成就评价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九条“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种类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

25、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而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正确答案为 A。18.“长善救失”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四条“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

26、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学校德育原则主要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长善救失”出自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则也。”意思就是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此,正确答案为 B。19.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九部分“德育”之第七条“德育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柯尔伯格经典德育理

27、论的把握程度。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四: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六: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个体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习俗水平。因此,正确答案为 C。20.能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分数:2.00)A.教师工作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B.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C.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D.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解析:解析:本

28、题出自大纲第十部分“教师与学生”之第一条“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专业性内涵的掌握情况。1966 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一项专门职业,教师必须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的地位必须要和教育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相符合。”“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另外,利伯曼从以下八个方面给出了专门职业的定义: (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

29、育; (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5)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 (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因此,正确答案为 C。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文化的承传和创新,从而不断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理

30、解与掌握程度。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是传递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人类文化的保存不是靠种族遗传的,而是靠教育这个社会“遗传基因”的作用。23.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并不能等同于美育。)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点考查学生对美育的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

31、、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这五育的划分,只是为了学习与研究或者表述上的方便,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德育、智育、体育或美育。在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常常将自己所教的学科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某一要素对应起来,如认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是智育课,音乐、美术等是美育课,政治是德育课等,这种把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同全面发展的五育一一对应的做法是错误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可能与德育、智育、体育、或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有关,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着眼于这五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不过因学科特点有所侧重而已。2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判断一种职业是

32、否为专门职业要看这一职业是否符合专门职业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如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 教师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等均符合专门职业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性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就是专业人员,这在国际上都得到了普遍认同。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

33、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通过设立教师准入标准,采取教师资格认定的办法等来体现教师专门职业的要求。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简述我国的学校系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各级学校系统是从纵向的施教机构划分的,我国的各级学校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

34、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属于学校的预备阶段。实施学校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幼儿园。 初等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是为公民奠定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以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机构是实施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全日制小学主要是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等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中学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既强调通识性又注重专业性的教育。高等教育按学历层次划分,一般可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

35、育三个层次。 (3)各类学校系统是从横向类别结构划分的。我国的学制包括普通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 普通教育系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普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师范教育系统。师范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学院或者综合性师范大学以及各类师资培训机构。 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包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 成人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系统是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对成人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成人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两部分。成人教育系统已经成为我国

36、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解析: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制度的掌握情况。首先要会阐述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然后从纵向的各级学校系统和横向的各类学校系统分别论述。26.简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 (1)大教学小课程观。这种观点在苏联教育家和我国的部分学者中比较普遍。这一观点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这时的“课程”实际上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 (2)大课程小教学观。这种观点在北美比较普遍。这一观点认为课程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只是指课程的实施与

37、设计。泰勒的课程原理就把教学包括在课程之中。 这两种观点是相互关联的,课程主要强调学习的范围,教学主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课程和教学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学者对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关系的观点,能阐明这两种观点即可。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及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不同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

38、行教学,大大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2)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 (3)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5)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是: (1)对全班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按照同一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 (3)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班级授课制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要回答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并分别回答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

39、普及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批判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而产生的。28.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德育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德育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 我国目前德育实效差的主

40、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不一致。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良好,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但在家庭中往往任性,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主要是家长对儿童的溺爱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另外,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口向。解决办法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设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教育指导。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对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要回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一原则的含义。其次,回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德育现状,提出必要的解决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