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心理学-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U /U。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C.D.2.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U /U。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分数:1.00)A.B.C.D.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主体对客体适应过程中,主体改变内部试图适应环境现实,这种现象称为U /U A.平衡 B.顺应 C.同化 D.成熟(分数:1.00)A.B.C.D.4
2、.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U /U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分数:1.00)A.B.C.D.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U /U品质。 A.敏捷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分数:1.00)A.B.C.D.6.U /U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力(分数:1.00)A.B.C.D.7.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U /U。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斯腾柏格 D.达斯(分数:1.00)A.B.C.D.8.友谊感属于(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分数:1.
3、00)A.B.C.D.9.记忆是U /U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A.感觉 B.经验 C.知觉 D.思维(分数:1.00)A.B.C.D.10.U /U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A.内受 B.本受 C.内脏 D.外受(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3.00)11.按照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是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1 性智力。(分数:1.00)填空项 1:_12.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划分为 1 思维和创造思维。(分数:2.00)填空项 1:_13.智力技能是指借助 1 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分数:1.0
4、0)填空项 1:_14.情绪是以 1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15. 1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分数:1.00)填空项 1:_16.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1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1 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18.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19.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20. 1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的。(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6.00)习惯_22.感
5、应性(分数:4.00)_23.前摄抑制(分数:2.00)_24.不应期(分数:2.00)_定势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分数:5.00)_27.简述注意的品质。(分数:5.00)_28.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分数:5.00)_29.简述气质的体液说。(分数:5.00)_30.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40.00)3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分数:15.00)_32.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15.00)
6、_3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分数: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12 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U /U。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 C.D.解析:2.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U /U。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分数:1.00)A.B.C. D.解析: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主体对客体适应过程中,主体改变内部试图适应环境现实,这种现象称
7、为U /U A.平衡 B.顺应 C.同化 D.成熟(分数:1.00)A.B. C.D.解析:4.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U /U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分数:1.00)A.B.C.D. 解析: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U /U品质。 A.敏捷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分数:1.00)A.B.C.D. 解析:6.U /U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力(分数:1.00)A.B. C.D.解析:7.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U /U。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斯腾柏格 D
8、.达斯(分数:1.00)A.B.C. D.解析:8.友谊感属于(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分数:1.00)A. B.C.D.解析:9.记忆是U /U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A.感觉 B.经验 C.知觉 D.思维(分数:1.00)A.B. C.D.解析:10.U /U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A.内受 B.本受 C.内脏 D.外受(分数:1.00)A.B. C.D.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3.00)11.按照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是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1 性智力。(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情境)解析
9、:12.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划分为 1 思维和创造思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常规)解析:13.智力技能是指借助 1 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内部言语)解析:14.情绪是以 1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需要)解析:15. 1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扁虫)解析:16.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个性心理特征)解析:1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
10、量上成 1 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反比)解析:18.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克服困难)解析:19.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随意运动)解析:20. 1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学校教育)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6.00)习惯_正确答案:(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解析:22.感应性(分数:4.00)_正确答案:(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
11、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解析:23.前摄抑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解析:24.不应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解析:定势_正确答案:(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分数:5.00)_正确答案:(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2)工具性条件
12、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 (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解析:27.简述注意的品质。(分数:5.00)_正确答案:(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分配;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转移。)解析:28.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第一,不
13、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第二,从低级到高级按一定次序进行。 第三,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第四,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 第五,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解析:29.简述气质的体液说。(分数:5.00)_正确答案:(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
14、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 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辨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解析:30.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
15、何加以运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 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
16、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40.00)3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 (2)定比间隔强化。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衡,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 (3)定
17、时间隔强化。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不稳定。 (4)不定比间隔强化。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 (5)不定时间强化。以不一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
18、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比、不定时间间隔强化最有效。)解析:32.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15.00)_正确答案:(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暂时的兴趣,随疑问的解决而消失;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稳定而又持久的兴趣。第三,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在培养学生的学
19、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经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发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课一般是不感兴趣的。 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一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
20、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析:3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
21、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通过
22、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为乐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不应苛求和指责,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甚至自负的学生,批评时则需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善于捕捉促进其发展的契机,设法帮助其看到在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性格。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优良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一个高度的自主组织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切外来的影响,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我调节才能发挥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