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39148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1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12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清初诗坛的虞山派和娄东派是由钱谦益和 1 主领。 (分数:2.00)2.桃花扇是借 1 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来写南朝小朝廷的兴亡之迹的。 (分数:2.00)3.朱彝尊是 1 词派的代表。 (分数:2.00)4.纳兰性德、 1 和顾贞观被称为“京华三绝”。 (分数:2.00)5.讽刺考官一窍不通的小说司文郎是 1 中的一篇作品。 (分数:2.00)6.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1。 (分数:2.00)7.翁方纲提出 1。 (分数:2.00)

2、8.清代骈文代表人物中取得最高成就是 1。 (分数:2.00)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清代的 1。 (分数:2.00)10.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题名 1。 (分数:2.00)11.与红楼梦同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1。 (分数:2.00)12. 1以坚持理学道统的“桐城派”为号召,使“桐城派”古文一时复盛。他适应时势的需要,进一步强调“经济”,将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者比之孔门的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四科。 (分数:2.00)13.“南洪北孔”中的“北孔”指的是 1。 (分数:2.00)14.蒋士铨、赵翼与 1 并称“乾隆三大家”。 (分数:2.00)15.被王国维称赞为“

3、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 1。 (分数:2.00)16. 1的散文创作,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开近代文学的新篇章。 (分数:2.00)17. 1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是曾朴精心雕塑的艺术典型,一个色相和情欲都红艳似火的女人。 (分数:2.00)二、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66.00)18.金圣叹评点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分数:6.00)_19.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代小说续书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分数:5.00)_20.谈谈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分数:5.00)

4、_2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写人上的不同。 (分数:5.00)_22.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 (分数:5.00)_23.试析“公安派”创作主张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思潮的关联。 (分数:5.00)_24.论述明代“公安派”和清代“性灵派”的异同。 (分数:5.00)_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哪些重要创造? (分数:5.00)_26.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分数:5.00)_27.明代雅俗文学兴衰演变的主要原因。 (分数:5.00)_28.晚明小品的特色分析。 (分数:5.00)_29.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分数:5.00)_30.结合作品,分析三国演义如何塑造具有特

5、征化性格的人物,并加以评价。 (分数:5.00)_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分类真题 12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清初诗坛的虞山派和娄东派是由钱谦益和 1 主领。 (分数:2.00)解析:吴伟业2.桃花扇是借 1 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来写南朝小朝廷的兴亡之迹的。 (分数:2.00)解析:侯方域3.朱彝尊是 1 词派的代表。 (分数:2.00)解析:浙西4.纳兰性德、 1 和顾贞观被称为“京华三绝”。 (分数:2.00)解析:曹贞吉5.讽刺考官一窍不通的小说司文郎是 1 中的一篇作品。 (分数:2.00)解析:聊斋志异6.

6、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1。 (分数:2.00)解析:阅微草堂笔记7.翁方纲提出 1。 (分数:2.00)解析:“肌理说”8.清代骈文代表人物中取得最高成就是 1。 (分数:2.00)解析:姚鼐9.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清代的 1。 (分数:2.00)解析:纪昀(或者纪晓岚)10.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题名 1。 (分数:2.00)解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1.与红楼梦同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1。 (分数:2.00)解析:儒林外史12. 1以坚持理学道统的“桐城派”为号召,使“桐城派”古文一时复盛。他适应时势的需要,进一步强调“经济”,将义理、考据、辞章、经济

7、四者比之孔门的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四科。 (分数:2.00)解析:曾国藩13.“南洪北孔”中的“北孔”指的是 1。 (分数:2.00)解析:孔尚任14.蒋士铨、赵翼与 1 并称“乾隆三大家”。 (分数:2.00)解析:袁枚15.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 1。 (分数:2.00)解析:饮水词16. 1的散文创作,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开近代文学的新篇章。 (分数:2.00)解析:梁启超17. 1是以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名妓赛金花为模特,是曾朴精心雕塑的艺术典型,一个色相和情欲都红艳似火的女人。 (分数:2.00)解析:傅彩云二、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

8、:66.00)18.金圣叹评点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请从这两个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写人上,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史记写人手法对水浒传有着重要影响,水浒传的写人方法皆是从史记而来,但二者又有着史书与小说(即历史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史书是“以文运事”,必须忠于历史,忠于事实,不能虚构、想象。而小说是“因文生事”,可以顺着笔性来写,即在符合情理的前提下,可以虚构、夸张、驰骋想象,这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楚文化的影响、时

9、代精神的熏陶和特殊人生遭际共同促成了司马迁“好奇”的审美倾向,司马迁将神话写进历史,给历史涂上了神奇的色彩;将传闻录入传记,表达作者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愤懑。五宗世家载,景帝征废太子临江王刘荣问罪,荣既上车而轴折车废,至中尉府被逼自杀,数万燕子衔土为坟;驰骋想象以赋神韵,史记中许多精彩的故事细节是驰骋想象而虚构的,在小说因素中掺入夸张的手法,给人以生动而深刻的印象,如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等,情景活灵活现,人物惟妙惟肖。夸张的描写着意于突出人或事件的某些特征,这才赋予浪漫的神韵;采英楚汉以成自然,废太子刘荣之死得冤屈可怜,司马迁便幻想有上万的燕子为他衔土为坟,仅仅是寄托哀思,也是

10、楚地文化的浪漫主义手法。 水浒传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在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和民间传说、戏剧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早先仅有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等三十六人,但是水浒传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了一百零八个人,其艺术成就,最突出地就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叙事上,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

11、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史记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以类相从的原则。在传记的体例上,有单传、合传、类传等类型。各传之间血脉贯通,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叙事富有传奇色彩,许多传奇故事被采入传记;又有的故事背离常规,出乎意外,这些都造成一种神秘感。 水浒传叙事的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

12、物串联起来。前半部的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等一些英雄之所以能“千古若活”与此不无关系。金圣叹将七十一回以后内容截去史称“腰斩水浒”也正是从此出发的。19.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代小说续书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古代小说的续书主要集中在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小说上,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像清代出现的水浒传的续书诸如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等;明代即已开始出现的西游记的续书续西游记和西游补等;金瓶梅最早的续书

13、玉娇李(或玉娇梨,但跟后来的玉娇梨不是一书),以及明末移民丁耀亢所作续金瓶梅等;红楼梦的续书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的续红楼梦等约三十多种。 续书的形式一般有两种,或就原著的某一点生发,如西游补以“三吊芭蕉扇”来形成另一个故事;或重写伤悲的结局为大团圆的结局来抚慰伤悲的心灵,红楼梦的续作皆是如此。 总体来看,这些小说的质量一般都没有原著好,但这些续书的大量涌现是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本身的巨大成就和艺术魅力的表现,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这些小说的关注和热情,况且有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故而我们还是要客观地对待。 (2)续书是读者观点的体现,主观性过强,故质量参差不齐,虽都有独

14、创,但一般说来都与原著的成就相差甚远。 如续西游记就是在模拟中也有创造,但毕竟相形见绌,故流传不广。丁耀亢续金瓶梅则是在书中加入了过多的因果说教,而且不时穿插秽笔,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意义,整部作品的结构也显得十分松散。 红楼梦的诸多续作更是这样,它们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接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之后,一是接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之后,它们的内容则多将原书的爱情悲剧改为庸俗的大团圆,让悲剧主人公或死后还魂得遂夙愿,或冥中团聚终成眷属。他们金榜题名,夫贵妻荣,一夫多妾,和睦相处,家道复初,天下太平。一句话,就是“遂使吞声饮恨之红楼,一变而为快心满志之红楼”。由于续作者思想庸俗

15、,境界不高,艺术上荒诞不经,十分拙劣,它们与红楼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但我们也应看到,有些续书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西游记的续书明代董说的西游补就别开生面。作品构思奇特,变幻莫测,上下古今,熔于一炉,似真似假,如梦如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对历史的反思,人生的感叹,现实的批判当中,尽情地抒发了胸中的垒块,并表达了对于情的理性思考。故而在西游记的众多续书中,这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 还有金瓶梅最早的续书玉娇李(或玉娇梨,但是跟后来的玉娇梨不是一书),据沈德孚万历野获编,此书亦出自金瓶梅作者之手,唯袁中郎知其梗概,沈德孚见到过其首卷。此书成就较高,沈德孚

16、谓之“笔锋恣横酣畅,似犹胜金瓶梅”,但早已散佚。20.谈谈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演绎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古代君臣悲剧的历史。弥漫全书的悲剧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作者对悲剧冲突的梳理和把握,从而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悲剧力量和崇高的悲剧精神。这种悲情的宣泄也凝结着悲剧人物艰难的理性抉择。其中包括处于权力巅峰的君主、运筹帷幄的谋臣、驰骋疆场的武将、还有不少节烈的女性。正是由于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体验和人生实践,才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情感的冲动与理智的压抑,悲剧情绪显得异常真实而复杂。 三国演义里有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三实

17、七虚”的原则决定了其悲剧结局的不可逆转。关键主要人物的悲剧加剧了整个悲剧结局的进程,诸葛亮的悲剧是全书悲剧的重点,众多小悲剧因素如刘禅的昏庸促成了诸葛亮的悲剧。其中的情感与理智的纠葛也使得悲剧情绪不可消弭。三国中的人物,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羽扇纶巾的谋士,还是轻歌曼舞的女子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冲突。如刘备不顾国家大义而为关羽报仇的手足之情。此外,作者还通过“人谋”与“天时”的冲突表达了悲剧人格的深情慨叹。诸葛亮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范式的最好代表,孔明终其一生都是在“人谋”与“天时”的对抗中度过。但“天时”的制约使诸葛亮的悲剧不能避免,蜀汉的悲剧也

18、不可避免,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之死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成为整个蜀汉政治集团的悲剧,因为他把自身命运和整个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在他身上体现出儒家完美人性的光华,而且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寄予最大热情者,恰恰是注定要毁灭的;作者所大力颂扬的,也恰恰是注定要招致可怕灾难的。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的对立斗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尖锐冲突。刘备集团最终却仍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仁君贤相败于奸臣权相,邪恶淹没了道德,权诈欺骗了正义,暴政代替了仁政,光明的政治与满腔的热情在黑暗现实面前被彻底粉碎了。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也就

19、是三国演义悲剧实质之所在,也是它那追魂摄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之所在。这就是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悲剧。三国演义写出了一个悲剧时代,写出了由布衣出身的刘备集团的理想和事业归于失败的悲剧。 总之,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悲剧的情绪,蕴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刘蜀集团的理想最终为残酷的历史现实所取代,众望所归却偏偏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前赴后继的悲剧英雄,矢志不渝,经受着情感与理智的煎熬,可仍旧于事无补。激烈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味正义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心灵痛苦和人生况味,这些正是三国演义悲剧意义之所在。2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写人上的不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20、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三国演义虽然也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但是它主要是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来表现主题。 (2)三国演义做到了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如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

21、的“智绝”机智过人。但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有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和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的倾向,即如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而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份、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此外在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望着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份、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3)三国演义把

22、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一场“赤壁之战”把吴蜀无数英雄的心理、形象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

23、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22.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二者结构都很宏大,但是三国演义以事为主线,以战争和人物来丰满全篇,水浒传则是以人和时间并行的线索推进故事。 (1)三国演义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

24、,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这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以赤壁之战为例,

25、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2)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在七十一回之前,小说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这样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之后,就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以报效朝廷为主干,将故事贯串始终。 这样的

26、艺术结构,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它形成一个整体,但各部分往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前半部的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固然留有组织改造原有民间故事的痕迹,但也有利于集中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武松等一些英雄之所以能“千古若活”,与此不无关系。至于后半部,情节显得松散、拖沓,多有雷同、失真之处,作者没能生动地揭示水浒英雄的悲剧精神,正如明代批评家叶昼所说:“文字至此,都是强弩之末了,妙处还在前半截。”(容与堂本第九十八回回评)金圣叹将七十一回以后内容截去,也正是从此出发的。23.试析“公安派”

27、创作主张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思潮的关联。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明代中后期社会矛盾复杂,思想界的斗争也显得格外尖锐,以抑制人性、否定人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道德,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号召力和真实性。它既不为统治者自身所遵行,更不为市民阶层和受到商品经济熏陶的文化人所信奉,它仅仅是强加于社会的统治力量和封建统治的道义合理性的说明。而社会本身的历史性进步,已经到了对这种旧的价值体系从根本上提出挑战的时候,于是就出现了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李贽。 李贽是晚明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为人特立独行,论道讲学,崇尚王学左派及佛教禅宗思想,攻击宋明理学,破坏传统束缚,因之被当时正统文人、道学家视为

28、异端,最终被迫害死于狱中。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徐渭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倡“童心说”,强调抒发真情,反对虚伪说教,大声疾呼文章必须“童心自出”,认为“闻见道理”遮蔽“童心”;反对用圣人之言,抨击“代圣人立言”的荒谬,大大动摇了理学的权威。同时,他极力批判复古派的“文学退化论”,认为文章必随时代而变,各个时代都有好文章,并对模拟创作进行了痛斥。 李贽的文学理论富有战斗性,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求真重性的新风,促进了小说戏曲的创作和理论的蓬勃发展,也对公安派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来文学上的反复古运

29、动起了先导的作用。标举“童心”和“性灵”,并有意地将它们与“闻见知识”相对立,其意义一是强调了将真实情感与个性作为文学的主要基础的重要原则,一是为与封建道德不很合拍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大量进入文学提出了根据(见袁宏道叙小修诗),所以它意味着文学的解放。作为一种口号,“性灵”在字面上比“童心”更寓有灵动活泼的自然个性、主观精神的意味,所以被使用得更为广泛。 “公安派”在文学上受到了李贽的直接影响,所提出的“性灵说”的文学主张与复古派针锋相对,而且与“唐宋派”立论迥异,具有反道学色彩。在文学发展观方面,“公安派”认为文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自己的特色,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在创

30、作论上,竭力反对模拟,认为既然文学随时代而发展,那就不存在今不如古的问题,因此完全不必一味模拟古人;提出“性灵说”,强调文学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充分表现作者个性,破除种种清规戒律;认为好文乃自“胸中流出”,应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写出,不必堆砌典故。 他们沿着李贽的方向,强调性情之真,力排复古模拟的理论,要求诗歌创作应时而变,因人而异。他们提出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在打破古典审美规范的同时,他们也确实写出了一些优秀的诗篇,成为晚明诗歌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但是,“公安派”不但没有继承李贽的彻底的反抗精神,在艺术上也没有能够发展到足以引导新的诗歌方向的成就,其末流更偏向于率易浮滑。24.论述明代“公安

31、派”和清代“性灵派”的异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同与思想解放相联系,但理论提出背景不同。 明代“公安派”主要是为了荡清晚明诗歌、散文领域的“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模拟的风气,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而袁枚为首的“性灵派”则主要是反对清康乾盛世之际考证义理风气下的翁方纲“肌理说”和沈德潜的“格调说”而来,是对考据之风的抗衡,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对虚伪道学和宋学、汉学的深恶痛绝,表现出封建社会末期个性解放思想的再次苏醒。 (2)“性灵”渊源相同,但具体理论来源有所不同。 “性

32、灵说”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钟嵘那里。袁枚说:“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续元遗山论诗)。因此,“钟嵘实已开明清之际性灵文学思潮之先河”(吴兆路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 “公安派”的“性灵说”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袁枚的“性灵说”主要来自于“公安派”的理论,与“公安派”一脉相承,在诗歌评论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艺术创作主张,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同抒性灵,具体主张有所不同。 “公安派”在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时,对人的生活欲望的流露与表现作了明确地肯定,还主张提高通俗文学小说、民歌的地位。他认为,“闾阎妇人孺子所唱”的歌谣较之文人的诗篇更

33、有流传的价值,因为这些歌谣“任情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叙小修诗)。可喜之处即是“真声”的表现,无矫揉造作,得之人的本性的流露。 “性灵派”则没有此类的主张,他们主要针对诗歌创作本身提倡艺术构思中的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表达情感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但他们不是一概否定格律,而是主张以性情为主的自然的、活的格律,还坚决反对以唐诗或是宋诗来衡量诗歌优劣的流行观点。可见,袁枚与“公安派”的诗歌理论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4)理论实践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但创作成就有所不同。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

34、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公安派”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实为公允之论。 “性灵派”对格调模拟复古、肌理考据学问、神韵纤巧修饰、浙派琐屑恒钉给予了有力的冲击,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袁枚以实际创作抒发性灵。他的笔触相当广泛,大都不受创痛思乡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信手拈来,而且轻灵隽妙,从内

35、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显示出向近代文学演进的历史征兆。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哪些重要创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汤显祖的戏剧作品除早年的未完之作紫箫记外,主要是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前两部作品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体现他对真情的歌颂;后两部作品写封建士子的宦海沉浮,主要是体现他对政治的思考。 (1)内容上,“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演绎了纷繁世间事。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

36、猜疑,消除误会的悲欢离合的幻梦。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于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梦醒而皈佛的故事。邯郸记则表现了卢生梦中娶妻,中状元,建功勋于朝廷,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一场黄粱梦,因此而悟道的警醒。前两剧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束缚人心自由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后两剧都是作者辞官归隐后的作品,都属于以梦写政的政治问题戏,表达了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的矫情的完全否定,同时也都借助佛道两家的出世理想来求得人生的最终归宿。 (2)结构上,“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

37、千变万化总是情。汤显祖在说到他的四梦创作时曾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其实“梦”只是戏的表现手法,而“情”才是戏的理想的“梦境”,至于“情”主于何,归于何,则四剧各有不同的侧重。南柯记、邯郸记可以说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的人生梦幻路,而紫钗记则体现出“情乃无价,钱有何用”的感人真诚。牡丹亭之梦,更令人感慨至深:生而死、死而生,做鬼也要做“情鬼”,入地升天,寻寻觅觅,终于获得了纯真的爱情。 (3)人物塑造,汤显祖善于“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求其喜怒哀乐的潜在根源,并加以细腻深刻、委婉曲折的表现;而且还善于对人物形象从“玄空中增减圬塑,而以毫风吹气生活之”,进行艺

38、术虚构,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牡丹亭在这一方面更加突出,如“游园”主要写杜丽娘为了排遣愁闷,走出深闺,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通过赏春一感春一伤春的感情变化,透露出杜丽娘青春的苦闷与精神的压抑。 (4)语言上,作者善于通过诗与剧的谐美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戏剧情境,极具艺术感染力。作者也历来被归为“文采派”,以语言的绮丽华艳、典雅蕴藉著称,此剧既继承了元杂剧当行本色语的传统,又熔铸进文人辞赋、古典诗词的清丽精工,锤炼出一种真切自然与华采空灵相结合的戏曲语言,使此剧成为案头之书与台上之曲两全其美的典范。26.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分数:5.00)_正确答案:(

39、)解析:在中国文学史上,牡丹亭是继西厢记之后最著名的爱情剧。它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当时流行的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也借鉴了前代志怪小说的一些细节片断,汤显祖对之加以全新的整合,赋予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1)标出了以情反理的时代主题。牡丹亭所表现的是情和礼的冲突,作品中的情主要表现为男女主人公对自由爱情(包括正常情欲)的追求,理主要表现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束缚。杜丽娘是剧中至情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想。作者一方面如实地展示了杜丽娘的慕色而亡,以残酷的现实环境来突出其理想实现的痛苦性和艰难性,表现无处不在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漠视与对真情的虐

40、杀;另一方面又设置了杜丽娘的因情复生,以美好的浪漫幻想来展现她为爱情而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显示出至情和人性的巨大力量与崇高价值。 (2)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牡丹亭既是一部追求自由之爱的颂歌,也是一部鼓吹青春觉醒的颂歌。剧本深刻地解剖了一个人性从压抑到苏醒、爱情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于是杜丽娘在春日大胆地做起白日梦,在梦中享受到美好的爱情。她倾诉“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反映了备受礼教摧残的广大女性要求主宰自己命运、要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强烈呼声,很显然作者是把杜、柳之间的爱情当做个性解放运动的一个缩影来展示的,这就把反封建

41、的主题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主题结合到一起,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同时也大大超越了以往剧作把爱情描写仅仅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反对封建礼教的狭隘层面上,显示出在新的时代思潮中的进步光华。 杜丽娘的形象实际上寄托着汤显祖的理想。杜丽娘对她所生活的环境的感受,同汤显祖对时代和社会的感受是息息相关的,而杜丽娘对爱情的生生死死的追求,是汤显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而另一方面,个性的解放又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实现。正如杜丽娘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最后情还是在礼面前低头屈服,剧中柳、杜的婚姻还是落入“奉旨完婚”的窠臼。这种大团圆的色调同杜丽娘的人性觉醒及爱情追求是不协调的。悬殊的反差,反映出作家思想的最高

42、点和最低点,也反映出作家大胆地挣脱传统束缚而又最终落入束缚的必然性。 牡丹亭所体现的探索精神和途径,是封建社会后期许多进步的封建思想家的探索缩影,它揭示出:在封建关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单靠自身的思想力量实现观念意识从古代向近代的转变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封闭性、保守性决定了观念的复古性、因袭性。没有彻底的思想武器,是不可能彻底实现社会的政治批判的。27.明代雅俗文学兴衰演变的主要原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明代工商业经济繁荣,城市兴旺,杭州、苏州、广州、武汉、芜湖等都市,商贾辐辏,成为商品的集散地。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市民阶层人数众多,人员复杂,包括商人、作坊主、手工业工人、自由手工业者、艺人、妓女、隶役、各类城市贫民和一般的文人士子等。这些促使明代中后期文人与商人等市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